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春季七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共23个小题);2.请同学们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认真作答,不要随意涂改答案;3.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综合与运用(共18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jué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ì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艺术家……通过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在如此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奋斗进取,锲而不舍,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将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zhà诀锐chōngB.chà决锐tóngC.zhà决睿chōngD.chà决睿chōng2.下列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政治家——杨绛 B.科学家——邓稼先C.艺术家——萧红 D.军事家——毛泽东3.下列对上述文段中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如此美好的青春年华”中的“在”是介词;“努力让自己变得最优秀”中的“最”是形容词。B.“通过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是个病句,介词“通过”和“使”掩盖了主语,任意去掉一个即可。C.“奋斗进取,锲而不舍”中的“锲而不舍”的意思是比喻有恒心,有毅力。D.“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jué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ruì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艺术家……”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1.C2.A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叱咤,读音是:chìzhà,意思是:发怒吆喝;决胜,读音是:juéshèng,意思是:决定最后的胜负;睿智,读音是:ruìzhì,意思是:英明有远见;憧憬,读音是:chōngjǐng,意思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而非“政治家”;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分析。A.“努力让自己变得最优秀”中的“最”是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而非“形容词”;分析有误;故选A。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说和做》的作者臧克家,山乐诸城人,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呐喊》,文中深切怀念了“我”的保姆长妈妈。D.《台阶》一文描写了父亲造有九级台阶新屋的过程,文字质朴但品味极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而非《呐喊》,表述有误;故选C。综合性学习(6分)5.“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诗句或名言。(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爱国”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A.钱学森冲破美国阻挠回到中国B.文天祥宁死不向元屈服C.范仲淹“先忧后乐”D.毛泽东闹市求学(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案】(1)示例: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D(3)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爱国诗句、名言的积累。示例如下:爱国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爱国名言: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故事的理解。D.毛泽东闹市求学:为锻炼意志到闹市学习。当时湖南一师的课程非常多,而毛泽东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自己喜欢的课程上,如社会科学、文学、哲学等。他上课用心听讲认真做笔记,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都工整地记录下来,课余和自修时间也孜孜不倦地钻研。但,当时的湖南一师教学条件比较差,毛泽东抛开这些外界因素,坚持学习。他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这个故事更强调的是学习和坚强的意志;与“爱国”主题,不是很契合;所以,不合适;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看法。本题观点围绕“爱国”谈论即可。示例:我赞成这种观点。现在流行的歌曲太俗,不是“情”就是“爱”,我们应该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因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名著阅读(4分)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A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A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A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A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1)本段出自___(填人名)创作的《___》。(2)下面对这本书内容表述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段中的“他”原本是个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B.文段中的“他”经过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后,最终自暴自弃,堕落成城市垃圾。C.文段中的“A”是虎妞,是“他”的妻子,因难产而死。D.这本书通过主人公“他”的变化,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答案】(1)①.老舍②.骆驼祥子(2)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根据“这绝不会是A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A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A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这里的他是“要强的”,且“什么也没有了”,可知,他是祥子。本段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分析、理解。C.根据“他是要强的,A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A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要强的”、“吊死鬼”、“埋在乱死岗子”可知,A是小福子;小福子是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所以,文段中的A是小福子,而非“因难产而死的虎妞”;表述有误;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一)名句积累(8分)7.填空(1)独坐幽篁里,___。(王维《竹里馆》)(2)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3)翁曰:“无他,___。”(欧阳修《卖油翁》)(4)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5)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一句诗文。(6)根据关键词写诗句。关键词:草、树、春、斗诗句:___,___。(韩愈《晚春》)【答案】①.弹琴复长啸②.马上相逢无纸笔③.但手熟尔④.朔气传金柝⑤.雄兔脚扑朔⑥.雌兔眼迷离⑦.草树知春不久归⑧.百般红紫斗芳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作答时,一是要彻底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字、不写错字。本题注意“琴”“啸”“逢”“熟”“朔”“柝”“雌”“百”“芳”等字的书写。(二)古诗阅读(4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这是一首___(填体裁),表达了诗人___的情感。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圣”李白游洛城时所作。当时诗人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作此诗。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C.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D.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答案】8.①.七言绝句②.思念家乡9.A【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文学常识和情感理解。《春夜洛城闻笛》是七言绝句。全诗共有四句,每句七言,符合平仄律,句末“声”“城”“情”押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的“故园”指的是故乡“折柳”指的是汉乐府的《折杨柳》,多为表达离别之情,因此可知,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这首诗是“诗仙”李白游洛城时所作。当时诗人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作此诗。此项“‘诗圣’李白”说法有误;故选A。(三)古文阅读(16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①有为人臣而戏②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①安:哪里。疑问代词。②戏:取笑。③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④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②臣闻之___11.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自以为大有所益C.愿为市鞍马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13.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出自于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B.【甲】文孙权劝吕蒙学习,开始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由推脱。C.【甲】文中鲁肃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从正面突出吕蒙学习进步很大。D.【乙】文中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即年纪大了。15.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至少写出两个人的启发)【答案】10.①.难道②.听说11.A12.B13.(1)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2)哪有做臣子的人竞敢有戏弄国君的行为呢?14.C15.示例一:师旷告诉晋平公,七十岁开始学习也不晚,我们正处在“日出之阳”的大好时候,更应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示例二:品蒙听取了孙权的建议,发愤读书,让人刮目相看。我们也应该虚心听取接受别人对我们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为: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岂,难道;②句意为:臣听说。闻,听说。【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例句:为:动词,做为;A.为:动词,作为;B.为:以为,认为;C.为:为了,为此;D.为:成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语法结构并结合内容理解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故根据句意即可断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1)重点词: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现指才识尚浅的人。(2)重点词:安,哪里,疑问代词;为,作为;戏,取笑;君,君王,国君。【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C.根据【甲】文中鲁肃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这是鲁肃与吕蒙论议后,发现吕蒙才干、知识增长很快而发出感慨;这是从侧面突出吕蒙学习进步很大。而非“正面突出”;表述有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甲】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根据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可知,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根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权吕蒙学习,可知,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根据孙权劝吕蒙学习,“蒙乃始就学”可知,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意见,要知错就改;【乙】根据“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可知,师旷告诉晋平公,七十岁开始学习也不晚,我们正处在“日出之阳”的大好时候,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根据“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可知,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坚持学习、热爱学习。【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七十岁了,很想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火炬点着呢?”平公说:“怎么会有做臣子的对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呀?”师旷回答:“我这个瞎子哪有胆量同他的国君开玩笑呀!我是听说,年少又能好学,如同升起的太阳,阳光渐明。年壮又能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年老又能好学,如同点燃的火炬,火光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听了说:“你讲得很对。”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非文学类作品阅读(10分)材料一: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1日)材料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无论是在医疗水平、医生资源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大打折扣。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以防“莆田系医院”事件再次发酵。其次,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摘编自搜狐网《浅谈中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材料三: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现代前沿医学强调系统科学、精准医疗、预防医学、组合药物,而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有文字记载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保健、复方治疗。他坦承,中医落后的是技术,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他指出,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目前中成药在国际注册研究中取得进展,已有五种药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他说:“这些中药都是国内比较好的药,但到了国外,评价的方法比我们要苛刻,完全按照西医的标准来要求。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但是非常有益,推动了我们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把中药复方的理念,把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带到了国外。国外同行也学习我们,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FDA也说,他们对于植物药的评价很多借鉴了中国人的一些方法,例如指纹图谱技术、指纹图谱分析等等。”(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台国际报道在线《中医名家罗浮山论道共商中医药发展前景》)16.下列对中医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积极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B.中医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经验的“老中医”更受广大患者欢迎,而年轻中医大夫们,则不大受欢迎。C.中西医观点碰撞是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借鉴,最后在药品标准、管理、合理使用上形成共识。D.由于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加之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17.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但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商业化怪圈。B.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C.中医落后的是医疗器械,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D.中西医观点的碰撞过程,既推动了我们中药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把中药复方的理念和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带到了国外,让国外同行学习和借鉴。18.目前中医药发展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治理。请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找出治理办法。(至少写出两个办法)19.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如何看待中医?【答案】16.D17.C18.(1)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3)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至少写出两点)19.示例:我觉得挺好的,中医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可以为我们诊治很多疾病。【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D.根据材料二“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那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可知,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而非“中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表述有误;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C.根基材料三“他坦承,中医落后的是技术,临床证据与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瓶颈”可知,中医落后的是技术,而非“医疗器械”;表述有误;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提炼、概括。根据材料二“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可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材料二“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可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根据材料二“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可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19题详解】本题考查谈观点、看法。明确观点:我觉得中医很好。表述理由: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门医学。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更人性化,更灵活,更能符合个体差异也可以为我们诊治很多疾病。所以,中医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二)文学类作品阅读(14分)《抽打心中的樱桃花》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20.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2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22.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子“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各不超过40个字)“我”:_______母亲:_______23.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的想法。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答案】20.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2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蜂蝶和樱桃富于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樱桃树花多蜂闹的情景,表现出“我“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樱桃满心期待的心情。22.①.看,我的那一棵果实那么多,幸亏我执意保护;哼,你那棵就少多了,后诲了吧②.毕竟是小孩子,不知道樱桃树疯结的后果,过些日子你就会明白了。23.示例: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因为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如蜜糖般丰厚的给予和回报。【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作用。本文记叙了母亲抽打开花的樱桃树被“我”阻止,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被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被“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却干枯累死,从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据此分析“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结合第⑦段“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第⑧段“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分析,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主旨。同时“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做题目,会让读者产生疑问,如何“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先判断手法,句子赋予蜂蝶和樱桃以人的情态,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接着明确拟人手法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特征,“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和“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表现出在满树繁花之间蜂蝶翻飞的热闹景象;最后明确表达效果,即表现出“我“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樱桃满心期待的心情。【22题详解】本题考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根据“炫耀”可知,写“我”时要抓住“我”自以为是的心理。示例:妈妈,你看,我保护下来的那棵樱桃树结了好多果实,我让你不打樱桃花你还不信,这下你相信了吧。根据“她笑了笑,摇了摇头”可知,写母亲要抓住她对“我”的否定态度来写。示例:别高兴得太早,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到时候别哭鼻子哟。23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我”尽力保护的樱桃树不仅颗粒无收,而且树干累死。结合最后一段“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即可到本文的启示。可以从舍弃方面谈,可以从经受磨难方面谈,还可以战胜挫折方面谈。示例:只有懂得适当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四、写作与表达(共50分)下面两道题,请任选一题写作。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爱”是世上最温暖的、最有分量的词汇。爱是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爱是对理想目标的执著坚守,爱是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无论是付出爱的行动,还是接受爱的温暖,我们都能从中发现无穷的力量。请你以“爱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提示:(1)你既可以通过记叙自己的经历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见解;(2)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要鲜明;(3)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答案】例文:爱的力量爱,让我们在寒冷中得到温暖;爱,让我们在荒漠中看到希望;爱,让我们在困境中得以求生。这就是爱伟大的力量!那年夏天,酷热难耐,知了在树枝上叫个不停。我和妈妈决定每天都去离家不远的游泳馆游泳解暑,这样既可以消暑又可以锻炼身体,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我们就这样天天都去游,一场噩梦也渐渐向我靠近。那次游泳完后,全身清爽清爽的,但似乎感到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微微的痛。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没事的,过一会就好。”所以我和妈妈也就没在意。过了几天,感到眼睛有所不适,越来越疼了。我再次告诉了妈妈,妈妈可能也感到有什么问题,于是他轻轻的,小心翼翼地翻开我的上眼皮一看,吓了一跳,原来在我的眼睛里长了一颗像豆子一样的东西,妈妈立刻带我去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是因为游泳引起的,说要马上开刀。我顿时紧张起来,手紧紧抓着妈妈的手,用哀求的眼光望着妈妈,妈妈似乎明白我的心意,安慰我说:“没事的,等会我会跟你在一起,妈妈给你力量!”就这样我躺在了手术床上,手术开始了。我紧紧握着妈妈的手,手心渗出一层薄汗,妈妈在一旁说:“没事,很快就会过去。”她另一只手是紧握的,但她脸上的表情却显得轻松。虽然不知道一生是怎样弄的,但是疼痛一阵一阵地袭来,我的汗一滴一滴地从头顶流下,妈妈不停地安慰。这时我突然感到一只手正在用纸帮我擦着脸上的汗珠,另一只手却更紧的握住了我,仿佛在告诉我要坚强。我突然感到没那么疼了,而心中暖暖的。一句一句的鼓励始终在我耳畔环绕,一次次把手紧紧抓在一起,暖流一次又一次地涌上心头,这就是爱的力量吗?我不再感到疼痛,因为那爱的力量淹没了它。妈妈轻声温暖的话和温暖的双手是我在手术上坚强下来的最大的力量。手术结束后,我的一边眼睛被蒙上了一块棉布,我和妈妈的手依然没分开,就这样被妈妈的爱的力量感动着,被妈妈的爱牵着……在那个夏天我体会到来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微风轻轻拂过,心里又泛起一阵温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审题立意。分析材料可知,“爱的力量”是关键词,其中,“爱是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爱是对理想目标的执著坚守,爱是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这一句,对“爱”进行了定义。从“爱”本身出发,范畴是很广的,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爱,对事物和事业的热爱,对弱者的怜爱,无私奉献的大爱等……所以具体写什么样的“爱”,需要认真筛选。“无论是付出爱的行动,还是接受爱的温暖,我们都能从中发现无穷的力量”是中心句,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想到两种写作角度,一个是“付出爱的行动”,即“我”是“爱”的施予者、付出者、创造者。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写作,就是写“我”关爱他人、“我”热爱工作、“我”执着于梦想、“我”热爱祖国、“我”无私奉献等。另一个角度是“接受爱的温暖”,即“我”是“爱”的接受者。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写作,就是写他人是如何关爱“我”、触动“我”、给“我”勇气与力量的。此题理解不难,但是要注意不仅要写某种“爱”,还要写出这种“爱”所产生的力量,即爱的作用和影响力。第二,选材行文。本题可写记叙文。写作时,注意以下三个写作重点:①写出爱的表现(是什么),如对亲人的呵护、对理想的执着、对事业的热忱;②写出“爱”带来力量的具体过程(可以从为什么或怎么做两方面进行阐释),如亲情带来了责任感、热爱事业带来了坚定执着、爱国带来了勇气……写作时,不用明确点明“爱给人带来了责任感、勇气、希望”等,只要在行文中表达了“爱的力量”就可以。“爱”与“力量”的内容都要具体,经过要详细,不能空贴标签;③由此产生的价值、意义、影响……(结果)。写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地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及其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献目录与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海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安全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奥林匹克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阿拉伯文学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中考道法时政热点《中国外交大事大盘点》课件
- 小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 2024年消防初级考试模拟试题和答案
-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品牌服装设计课件
- 小学六年级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课件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课件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