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黑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锦州市黑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锦州市黑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锦州市黑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锦州市黑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唐朝时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送粮食经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A.都江堰的修筑 B.灵渠的开凿 C.大运河的开通 D.赵州桥的建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统治,隋炀帝自605年起,征发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其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因此唐朝时能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输粮食经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C项正确;都江堰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秦为统一岭南地区而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而材料中从外地远距离、大批量运送粮食经洛阳到长安直接得益于大运河的开通,而不是赵州桥,D项错误。故选C。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有直接关系?()A.分封制 B.科举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答案】B【解析】【详解】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有利于选拔有才识的读书人做官,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下层的读书人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材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是正是科举制度的历史现象,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项。3.“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原因不包括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整顿吏治 D.强化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命姚崇、宋璟等人为相,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抑制食封贵族;压制佛教势力;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土地兼并;重视文化教育和发展。这些措施是的开元年间的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成为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ABC三项的内容都是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不符合题意;强化皇权不是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对武则天的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奢侈腐化,选贤任能 D.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项正确;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只强调了负面影响,不全面,排除A项;奢侈腐化,选贤任能反映了武则天时期的生活及用人,评价不全面,排除C项;但对整个国家来说,武则天时期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5.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反映了A.唐朝生活的奢靡 B.唐朝的民族交融C.唐朝重视农业生产 D.少数民族音乐更受欢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蕃”是我国古代藏族称吐蕃,“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意思是这些少数民族从前是不懂农作的,如今却学汉人种起禾黍来了。诗句反映了唐朝的民族交融。选项B符合题意;唐朝生活的奢靡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唐朝重视农业生产与“洛阳家家学胡乐”不符,C排除;少数民族音乐更受欢迎与“相学如今种禾黍”不符,D排除。故选B。6.唐朝前期经济繁荣,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B.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苏绣工艺水平最高C.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D.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故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苏绣工艺水平最高的表述错误,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朝陶瓷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玉如冰,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唐朝的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此项表述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7.唐朝时期,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体现了唐朝时期怎样的社会风气?()A.自由 B.民主 C.平等 D.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8.《日本书纪》载,“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据此可知,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C.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D.拜访名寺,研习佛法【答案】B【解析】【详解】“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的意思是大唐是个法律完备的发达国家,是世上少有的珍稀大国,必须经常派遣人员去大唐学习,由此可知大唐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日本遣唐使到中国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项正确、排除A项;日本遣唐使到中国会拜访名寺,研习佛法,有利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D项。故选B项。9.“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段文字叙述的是安史之乱的()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安史之乱的影响是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项正确;安史之乱的原因是统治者(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李林甫、杨国忠、高力士)、朝政腐败;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A项;过程是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即位唐肃宗,排除B项;安史之乱的结果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回纥)的援助下,安史之乱被平定,排除C项。故选D项。10.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960年”“陈桥驿”“以“宋”为政权名称”并结合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A项正确;赵光义、赵普、石守信与题意关键描述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1.油条是我国分布面广、实用率高的早点食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在宋朝时被称为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A.岳飞 B.秦桧 C.文天祥 D.张骞【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在宋朝是油条被称为油炸“桧”,A项正确;秦桧参与残害岳飞,被世人唾弃,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元英雄,排除C项;张骞是西汉时期历史人物,开凿了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12.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恶臭难闻的烟雾,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这段话反映了()A.火药出现于元朝时期 B.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C.火药运用于军事战争 D.火药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一声爆炸”并伴有“烟雾”可知蒙古军队的这次军事作战使用了火药,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与1271年,材料的史事为1240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记述了蒙古军队对波兰的作战,没有说明火药的传播,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火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3.我国古代的瓦舍(瓦子),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宋代市民文化丰富C.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D.明清工商业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舍。在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勾栏",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瓦舍是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B项正确;瓦舍是宋朝出现的娱乐场所,跟科举制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涉及民族关系,排除C项;瓦舍在宋朝就出现了,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答案】A【解析】【详解】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故答案选A。15.有西方学者曾说,“直到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D.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题干中我们得知中国刊印的书籍多说明中国的印刷技术得到了提高。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后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C项正确;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在两汉时期,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是在唐朝时期,不是“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在宋元时期,有利于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16.宋朝儿童启蒙读物《神童诗》的开头一句就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间则有“做人莫从军,做铁莫做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语。这反映了宋朝实行怎样的基本国策A.重农抑商 B.重内轻外 C.重男轻女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宋朝时期,为了避免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的现象,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宋朝儿童启蒙读物《神童赋》的开头一句就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间则有“做人莫从军,做铁莫做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语。这反映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17.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因此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C项正确;辽宋夏金时期没有地方军阀割据,排除A项;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辽宋夏金时期国家没有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8.元朝作为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C项符合题意;中书省是元世祖在中央设置的机构,A项不符合题意;行省是元朝在地方设置的机构,B项不符合题意;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对西藏加强管辖的机构,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9.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治理而设置了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西域却护D.宣政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D符合题意;市舶司、澎湖巡检司、西域都护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0.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在宋代就已经是现代化国家B.宋代商品经济非常活跃C.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D.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有超过前代,而且由于商贸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从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中国最早在宋代已经实现现代化,排除A项;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有超过前代,而且由于商贸的繁荣还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从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谢和耐的描述符合当时的实情,排除C项;题干材料不涉及茶、盐企业采取的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为人津津乐道,颂扬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1)贞观新政中,唐太宗的哪一措施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答案】(1)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魏征、房玄龄、杜如晦(3)科举制(4)开明【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并结合所学可知,贞观新政中,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通过科举制度,将“天下英雄”纳入“彀”中。【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族的拥戴,各族的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22.唐代是一个繁荣强大、自信开放的时代,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到极盛。材料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杜甫《春水》材料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秘色越器》材料四: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由于开放,各族人民你来我往,奏响民族交融的和谐乐章;由于开放,各国使节纷纷来华,中国民间使者有的东渡,有的西行,谱写了中外交流的美好篇章。(1)为了实现“唐朝之盛”,贞观和开元年间,两位皇帝在政治上都采取了哪些较为开明的措施?(2)材料二中“连筒灌小园”指的是哪种灌溉工具?(3)材料三描述了唐朝哪一行业的成就?(4)材料四中“东渡与西行”指的是唐朝时期中外交流中的哪两件大事?(5)由以上材料归纳唐朝前期的时代特征。说说出现这些时代特征的重要前提是什么?【答案】(1)完善制度,整顿吏治,善于用人等。(2)筒车(3)手工业(制瓷业)(4)鉴真东渡、玄奘西行(5)特征:繁荣与开放;前提: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统治期间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出现“贞观之治”局面,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综合两者统治措施可以发现都完善制度,整顿吏治,善于用人。【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小问3详解】根据“越窑”“翠色”“《秘色越器》”等信息综合可知材料反映是唐朝时期手工业(制瓷业)的代表性成就越窑青瓷。

【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之唐朝国力强盛,促进唐朝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其中代表性的事件即东渡:鉴真东渡、西行:玄奘西行。

【小问5详解】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经济、对外交往等角度全方位展示唐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纵观从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的历史可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3.某校七年级同学开展“话说元朝”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分析材料】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两点历史信息。(2)材料中使“天下为一”的人物是谁?【理解学习】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3)以上材料体现出统治者怎样的思想?【论从史出】史实结论元朝时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交融在一起。当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论从史出是一种学习方法。根据以上史实,你会推理出什么结论?【答案】(1)元朝疆域非常辽阔;元朝统一了全国;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2)忽必烈(元世祖)(3)民本或农本思想。(4)元朝时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将元朝的疆域和汉、隋、唐、宋进行比较,突出了元朝疆域非常辽阔;“天下为一”表明元朝统一了全国;“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说明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