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就是考察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对话与双向交流,承担着促进多元文明共生共存,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责任。1935年,梅兰芳访苏成功演出后,与苏联各界专家进行座谈,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人无不赞赏京剧艺术的典范性,但中国戏曲程式性、虚拟性的特点明显有别于当时苏联提倡的现实主义文艺,于是京剧被解释为一种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是否具有“跨文化性”,是确定跨文化研究对象和衡量其价值的标尺。那些在中外戏剧史上产生了特殊跨文化影响力的经典,是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对象。戏剧跨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个复杂且充满隐微细节的案例:它可能是一本藏于国外图书馆积满灰尘的戏曲典籍译本,等待有心的研究者去发掘;它可能是一场杂糅了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元素的多语剧场表演,观众的评价毁誉参半;它还可能是网络虚拟空间中聚集的一群戏剧发烧友,用短视频、视频直播的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涉及语言、国别、文化、文明、媒介等界线的跨越,具有跨文化、跨国族、跨地域的特点,就可进入比较视域的戏剧研究空间。在中外戏剧的历史长河中,最具有文化交互属性、传播效果的戏剧经典,往往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经过剧本翻译或域外舞台表演成为跨文化戏剧史上的高光时刻,产生了既远且广的国际传播效应。18世纪30—50年代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译、编、演,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赵氏孤儿》不仅是18世纪在欧洲被译、编、演,广为流传的中国戏剧,而且开启了中西戏剧近三百年的交流史。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我们不必苛责汉学家马若瑟对《赵氏孤儿》的删译,更不必苛责伏尔泰的误读和他的《中国孤儿》对原剧脱胎换骨的改编,因为中外戏剧的交流中复杂的变异无处不在,经过跨文化阐释和传播,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必然由于文化差异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形,也会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其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通律中的变异,歧异中的会通,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因此,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研判历史事实,贯通理论分析,归纳通律和变异,得出经验教训。中外戏剧跨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影响与传播过程本身,即西剧东渐与中剧外传两个过程在不同时代、多重语境下的变异,以及两者的变异有何不同,进而运用跨文化戏剧理论,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事实做出研判,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打通淤点堵点,疏通中外戏剧交流的渠道。(摘编自陈戎女《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多元文明共生共存,也可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早在18世纪,《赵氏孤儿》就已在欧洲广为流传,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C.中外文化存在差异,跨文化戏剧的交流中复杂的变异无处不在,学者会对原作进行脱胎换骨的改编,我们不应该苛责。D.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跨文化戏剧理论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对中外戏剧在不同时代、多重语境下的变异进行解读与辨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立足于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从内涵、研究对象的选择,再到研究方法,论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B.文章以梅兰芳访苏演出为例,借专家视京剧为象征的现实主义戏剧的认识,说明戏剧在中外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解读。C.文章以《赵氏孤儿》为例,既肯定了经典戏剧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又论证了中外戏剧交流中存在复杂变异的问题。D.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说明中外戏剧存在文化差异,指出了跨文化研究的正确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一国的戏剧一旦跨越语言、国别、文化等界线,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后,就会使其承载的本土文化意义产生重大变化。B.戏剧跨文化研究对象范围十分广泛,戏曲典籍译本、多语剧场表演,甚至可能是网络空间中新媒体形式翻唱翻演经典,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C.在中外戏剧的历史上拥有高光时刻,通过戏剧文化交流,能够在国际上产生比较深远广泛传播效应的戏剧经典,通常都携带着本民族文化的精髓。D.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从而打通西剧东渐和中剧外传中的交流渠道。【答案】1.B2.D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B.“其中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错误,文中只说“以欧洲戏剧为傲的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了中国戏剧的模样,还尝试在西方舞台上体验中国戏剧的人物故事与孔子之道”,“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文无据,属于过度解读。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原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18世纪30—50年代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译、编、演,就是中国戏剧国际传播的一个高光时刻……”是举例论证;“因为戏剧对人性和文明的洞察而获得普遍意义。其中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通律中的变异,歧异中的会通,就是跨文化研究的难点。……因此,研究和毕现戏剧跨文化的完整过程,需要分析问题和细节,研判历史事实”为因果论证。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A.“一旦……就会……”错误,原文相关内容为“一国的戏剧在跨越语言、国别、文化、媒介等界线后,如何进入异域文化语境或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选项过于绝对。B.“但最有意义的还是戏剧经典”理解错误,原文并未就不同种类研究对象的意义大小进行比较。D.“研究戏剧的跨文化传播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细节,发现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共性规律”理解片面,原文为“……辨析中外戏剧跨文化过程中的共通规律和独特变异。在纷繁复杂的戏剧现象及其细节之外,也要拨开现象的迷雾,总结和归纳戏剧跨文化阐释和传播中的规律和变化”,还要研究“变化”“独特变异”。故选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2019年8月22日,山东枣庄14岁女孩哲哲与邻居家13岁女孩小雨模仿易拉罐做爆米花的视频,结果她们使用的高浓度酒精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爆燃,导致两人被烧伤,其中哲哲因伤情过重身亡。这件事随后引爆网络议论,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视频博主“办公室小野”和视频平台。据《成都商报》报道,“办公室小野”是中国最火的美食视频博主之一。在舆论压力下,“办公室小野”删除了这条发布于2017年的视频,但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摘编自王志昭《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及治理》)材料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使时间管理变差。多数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消费行为、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间管理变差,占比43.2%。此外,使学习变差的比例有37.4%,使生活习惯变差的比例有24.8%,使个人信息保护变差的比例为18.5%,使消费行为变差的比例有17.4%。(摘编自孙宏艳、李佳悦《看短视频到底影响不影响学习》)将中小学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与是否使用短视频进行分析发现,感到孤独、心理上有压力、迷惘的学生,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更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通过使用短视频来缓解心理压力。经常感到孤独的、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的、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更高。其中,经常有孤独感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比没有孤独感的学生高出15.6%,经常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的学生,比没有感到心理压力的学生,比例同样高出15.6%。(摘编自孙宏艳、李佳悦《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沉迷短视频》材料三:短视频+青少年教育契合了国家教育战略、青少年用户需求以及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课堂教育,大多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单向传输知识为目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往往是“考前突击,考后就忘”,学习效果不佳。而短视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知识的提纯、生动形象的场景设置、幽默风趣的“段子”输出,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习效果。中国好邻居用被子接住坠楼的孩童,陌生阿姨在“半马”比赛中陪跑轮椅女孩等短视频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团中央权益部发布的《我会保护我自己》系列动画短视频,普及了安全知识。短视频涵盖了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内容等艺术门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优质平台。“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我要笑出国粹范”、《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质活动和节目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引发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每日赛事集锦、幕后花絮和赛事新闻,吸引了青少年关心体育赛事,疫情中涌现的大量健身短视频可以进行体育教学。通过短视频进行家政、食育、手工等技能培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目前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而短视频覆盖人群广,在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用户中有较大市场占有率。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传播,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有助于消除知识鸿沟,减少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实现知识普惠,保障受教育权得到切实有效的实现。(摘编自郑宁《如何促进和规范短视频+青少年教育》)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青少年教育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它符合我国教育战略和青少年用户的需求,也是短视频产业的发展趋势。B.短视频+青少年教育可弥补我国传统课堂教育存在的诸如教育目的、方式等方面的缺陷或不足,增强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果。C.利用短视频,可以强化德、体、美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推进素质教育。D.短视频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利于消除知识鸿沟,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的教育差距,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视频博主“办公室小野”对两个女孩模仿易拉罐做爆米花的视频而造成的一死一伤事件应负一定责任,但许多人认为更应该负责任的是视频平台。B.青少年使用短视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当前,社会上对此非常关注,有关机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发表了调查报告。C.被调查中的一大半青少年在看短视频时,不能自觉地控制看短视频的时间,有超过三分之一学业成绩下降,近四分之一的生活习惯变差。D.调查显示,心里常感到孤独或有心理压力的学生看短视频的比没有孤独感或没有心理压力的学生要高近六分之一,这是因为观看短视频会增加心理压力。6.怎样消除短视频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D5.B6.①视频平台与视频博主要保证短视频内容正确、健康,不误导青少年。②要指导青少年科学管理时间,限制看短视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注意保护个人信息。③对感到孤独、心理上有压力迷惘的学生要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其沉溺于短视频中。④将优质教育资源融入短视频,助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短视频降低了知识的难度”错误,原文是“通过短视频进行知识传播,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是“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更应该负责任的是视频平台”错误,原文为“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视频博主‘办公室小野’和视频平台”,选项曲解文意。C.“被调查中的一大半青少年……”错误,“一大半”意思是“超过一半”即大于50%,原文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间管理变差,占比43.2%”,选项扩大范围。D.“这是因为观看短视频会增加心理压力”错误,原文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通过使用短视频来缓解心理压力”,选项强加因果。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山东枣庄14岁女孩哲哲与邻居家13岁女孩小雨模仿易拉罐做爆米花的视频,结果她们使用的高浓度酒精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爆燃,导致两人被烧伤,其中哲哲因伤情过重身亡……短视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等内容可分析出,视频平台与视频博主要保证短视频内容正确、健康,不误导青少年。结合“多数未成年人认为使用短视频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消费行为、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时间管理变差”等内容可分析出,要指导青少年科学管理时间,限制看短视频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结合“经常感到孤独的、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的、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更高。其中,经常有孤独感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比没有孤独感的学生高出15.6%”等内容可分析出,对感到孤独、心理上有压力迷惘的学生要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其沉溺于短视频中。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文嫂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更强烈的鄙视、憎恶。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意在说明联大学生冷漠、自私。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个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D.文章结尾文嫂大哭一场,这哭声是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悲叹,也是对自己一辈子委屈的发泄,更是对偷了鸡的金先生的控诉。8.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7.B8.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③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情节,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丑恶。9.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描绘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作对比(金昌焕与其他学生、文嫂女婿的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③细节描写。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与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B.“意在说明联大学生冷漠、自私”错误,以偏概全。一方面学生不知道文嫂的身世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冷漠、自私;另一方面金昌焕偷鸡也只是个例,不能代表联大学生。故选B。8.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中标题的作用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小说以“鸡毛”为题的作用,注意从情节、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首先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而是先写“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然后写文嫂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写文嫂养鸡和文嫂的女儿,又写了金昌焕的怪癖,最后才写到“鸡毛”,这样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是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由“文嫂丢了三只鸡”“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哭起来……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出来”可以看出,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接着是突出了人物形象。文嫂属于社会底层人物,而西南联大“要做大事,赚大钱的”的金昌焕却偷了文嫂的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情节,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最后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西南联大新校舍中的平凡人物文嫂和经济系学生金昌焕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金昌焕在毕业离校前,偷吃了以养鸡、缝洗衣物为生的寡妇文嫂的鸡并借了文嫂的鼎罐来炖。直到金昌焕毕业“不声不响”地走了,文嫂在金昌焕床底下发现了三堆鸡毛才知道是金昌焕偷了她的鸡。这件事本来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它就像是零零碎碎的鸡毛一般,文章通过这样一些小事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小说,小说以“鸡毛”为题,也寓指了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丑恶。9.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注意从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的角度和特殊的手法等分析。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讽刺的手法写他的绰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作对比。文嫂勤劳、朴实,命运悲苦,失业几十年,女婿也意外身亡,她靠洗衣拆被窝养鸡糊口,文嫂虽没有文化但老实、平凡、规矩、透亮,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金昌焕,斯文外表掩藏下的虚伪、丑陋、与鄙俗、冷漠、吝啬、自私又带点功利,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征。两者对比,可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由文中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元年,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善则从之。德彝所言,臣诚心服。”上悦。夏五月,有上疏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愿陛下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不取也。”冬十二月,或告魏征私其亲戚,上使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愿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事有得失,无惜尽言。”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臣光曰: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乐而施之世,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闻其乐知其所乐,此非礼乐之功邪?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惜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B.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C.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D.贞观二年夏四月/作《唐雅乐》/上曰/礼乐者/盖圣人缘物以设教耳/治之隆替/岂由于此/夫乐能感人/故乐者闻之则喜/忧者闻之则悲/悲喜在人心/非由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疏,即奏疏、奏议,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古代臣下向皇帝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与此意大致相同的还有策、表、制、奏等。C.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在社交礼俗中,跪拜礼是古代使用年代最长、频率最高的礼节,其中最隆重的跪拜礼是稽首。D.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即指这个地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贞观元年,有人建议皇帝以欺诈的方式试探朝中臣子的忠奸,以此可以除去佞臣,遭到太宗的否定,其意见没被采纳。B.温彦博奉命前去责备魏征,魏征不仅没有遵奉诏令,还向太宗阐述了忠臣与良臣的区别,太宗听后为之前的言行感到后悔。C.面对神采英俊刚毅的太宗,进谏的大臣总显得手足无措,为此太宗有意和颜悦色,希望奏事者对政事畅所欲言,多有规谏。D.太宗曾认为关中人与山东人不同,殿中侍御史张行成上奏说这恐怕会显得心胸狭隘,天子应以四海为家,太宗欣赏并重用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2)冬十二月,或告魏征私其亲戚,上使温彦博按之,无状。【答案】10.D11.B12.B13.(1)各个部门的文件卷宗,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下令让御史们到各部门检查核对。(2)冬季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查无实据。【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贞观二年夏季四月,制作了《唐雅乐》。太宗说:“礼乐,大概是圣人根据事物的特点而设立的教化的工具,国家政治的兴衰更替,哪里由此而决定下来?音乐能够感染人,所以高兴的人听到音乐就喜悦,忧愁的人听到音乐就悲痛,悲痛与喜悦全在人的内心,不是由于音乐引起的。“贞观二年夏四月”是时间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C;“缘物”是“设教”的状语,二者构成状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制、策”不属于奏议。制书是皇帝用于颁布重大制度时所用的文书,策书是用于封赠或罢免大臣的命令性文书。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魏征……还向太宗阐述了忠臣与良臣的区别,太宗听后为之前的言行感到后悔”错误,原文为“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愿为良臣……’”,可知太宗为自己言行感到后悔,是在魏征阐述忠臣与良臣的区别之前。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诸司”,各个部门;“稽”,停留,拖延;“就”,到。(2)“或”,有人;“私”,袒护、偏爱;“按”,调查,查验。参考译文:唐太宗贞观元年,御史大夫杜淹上奏说:“各部门的文件卷宗,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下令让御史们到各部门检查核对。”唐太宗就此事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设官分职,各有分工。如果真有过失,御史自然应该揭发检举,但是如果让御史到每个部门去检查揭发,寻找毛病缺点,这实在太繁琐了。”杜淹沉默不语。太宗问杜淹:“怎么不再争论了?”杜淹回答说:“天下的事务应当尽量公正无私,对的就听从。封德彝所说的,臣心悦诚服。”太宗很高兴。夏季五月,有人向唐太宗上书请求除去奸佞的大臣。太宗问:“谁是佞臣?”这人回答说:“希望陛下假装恼怒试探他们,如果坚持真理而不屈服的,就是正直的忠臣,如果害怕陛下的威严而顺从旨意的,就是佞臣。”太宗说:“君主自己做欺诈之事,怎么能要求臣下正直呢?你的计策我不能采用。”冬季十二月,有人告发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查无实据。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不讲究仪容行迹,虽然没有私心,也有可责备的地方。”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说:“自今以后在皇帝面前应讲仪容行迹。”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再拜说:“臣愿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太宗很高兴,赐给魏征五百匹绢。唐太宗神采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见有人奏事,都有意做到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对公卿们说:“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唐太宗曾经谈到关中人和山东人,认为他们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跪着向皇帝上奏说:“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应当有东部和西部的差异,恐怕会让人觉得陛下心胸狭窄。”太宗很欣赏他的话,从此以后每当朝廷有重大的政事,经常让他参与讨论。贞观二年夏季四月,制作了《唐雅乐》。太宗说:“礼乐,大概是圣人根据事物的特点而设立的教化的工具,国家政治的兴衰更替,哪里由此而决定下来?音乐能够感染人,所以高兴的人听到音乐就喜悦,忧愁的人听到音乐就悲痛,悲痛与喜悦全在人的内心,不是由于音乐引起的。”史臣司马光评论说:帝王按照五帝、三王的礼乐来治理国家,后代人看见他们制定的礼制就知道他们的行为,听到他们的音乐,就知道他们的喜好,这难道不是礼乐的功效吗?说音乐无益于治乱兴衰?这和看见拳头大的石头便轻视泰山又有什么不同?真如所说的那样,那么五帝、三王所制定的音乐都是虚妄的了。“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宁可不言语”,在这点上,太宗很令人可惜呀。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小题。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①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②。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注]①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的检校官亦属此列。②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③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作者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B.颔联写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知鱼美”“觉笋香”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味觉和嗅觉形象,虚实结合,意蕴丰富。C.颈联写诗人身为“逐客”,在此作了闲散的“员外”,但诗人并未鸣冤叫屈、叹老嗟卑,此处体现了诗人的个性。D.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身为“员外”却对政事毫无补益,还要耗费朝廷的官俸,领取“压酒囊”,实在是惭愧。15.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本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B15.①对自己生平事业的自伤与自嘲。诗以自嘲口吻开头,开篇两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荒唐”二字看似轻松,实则自伤。②初到黄州的喜悦与憧憬。初到黄州,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③面对逆境的平静与旷达。颈联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尾联自惭“无功受禄”:贬官至此,于国事无补,却破费朝廷的官俸。几许诙谐之中,透露出内心的平静与旷达。【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B.“颔联写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错误。颔联写的是初到黄州的喜悦与憧憬。诗人初到黄州,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首联“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中“自笑”用自嘲口吻开头,此前诗人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知州,到湖州仅两月便下御史台狱,年轻时的抱负均成泡影,只能说为口腹生计而奔忙。“老来”,诗人当时方四十五岁,这个年龄在古人已算不小了,“事业转荒唐”指“乌台诗案”事,屈沉下僚尚可忍耐,无端的牢狱之灾更使他检点自己的人生态度,“荒唐”二字是对过去的自嘲与否定,同时含有几分牢骚,这是对自己平生事业的自伤和自嘲。颔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是写初到黄州的情形,初到黄州,正月刚过,又寄居僧舍,却因黄州三面为长江环绕而想到可有鲜美的鱼吃,因黄州多竹而犹如闻到竹笋的香味,把视觉形象立即转化为味觉嗅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紧扣“初到”题意,亦表露了诗人善于自得其乐、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颈联是写以祸为福的宽慰心态,用典自况,“为口”而至此,可以说是人生的大不幸了,诗人却以苦为乐,以祸为福,在扫兴的“员外置”前加了一个“不妨”,在倒霉的“水曹郎”前加了一个“例作”,安之若素,自我调侃。其心胸开阔,个性旷达便跃然纸上。尾联写无功受禄的愧怍,质朴自然。身为“员外”,却没能为国家出力办事,而又要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实在是惭愧。“压酒囊”就是工钱,虽然钱不多,可对于一个“无补丝毫事”的人来说,还要费这工资,确实惭愧。在就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自得。诗中虽有自嘲不幸,却又以超旷的胸襟对待。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短暂,洒酒祭奠,表现出旷达之情。(2)《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答案】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尊”“酹”“殷”“姹”“嫣”“颓垣”。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戏曲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戏曲的剧种_________________,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念、做、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_________________。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将各个艺术门类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体现在它_________________的表演艺术上。(
)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结合,便是戏曲综合性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通过四种表演技法的综合使用,不仅构成了深刻的音乐精神,而且彰显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百花齐放
标新立异
融会贯通
美轮美奂B.灿若繁星
独树一帜
触类旁通
美轮美奂C.百花齐放
独树一帜
融会贯通
精彩绝伦D.灿若繁星
标新立异
触类旁通
精彩绝伦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演员的表演紧密结合,通过表演艺术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B.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C.戏曲的全部功能通过表演艺术实现,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演员的表演紧密结合。D.戏曲的全部功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四种表演技法的综合使用,不仅构成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而且彰显了深刻的音乐精神。B.四种表演技法的综合使用,不仅彰显了深刻的音乐精神,而且构成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C.通过四种表演技法的综合使用,不仅彰显了深刻的音乐精神,而且构成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D.四种表演技法的综合使用,不仅构成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而且彰显了深刻的音乐精神。【答案】17.C18.B19.D【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百花齐放”,意思是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灿若繁星”,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语境中说明戏曲的剧种丰富多彩,用“百花齐放”。第二空:“标新立异”,独创新意,理论和别人不一样,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独树一帜”,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语境中形容中国戏曲在世界上自成一家,用“独树一帜”。第三空:“融会贯通”,意思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触类旁通”,意思是掌握了解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的变化、趋势及规律。语境中指戏曲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用“融会贯通”。第四空:“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语境中形容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用“精彩绝伦”。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上文为“表演艺术上”,括号内也应该以“艺术”为核心词,才能相衔接,排除CD。AB比较,前句并列成分“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相并列与上文“表演艺术上”联系更紧密,后句“全部功能”应该通过“表演”实现,排除A。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两处:一为成分残缺,“通过……,不仅构成了……”,残缺主语,可以删掉“通过”;二为语序不当,“不仅构成了深刻的音乐精神,而且彰显了一幕幕的戏曲场景”调整顺序,先说“场景”再说精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D项修改正确。故选D。八、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逢大疫,必有谣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迫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由此嗅到“趁火打劫”的机会,造谣传谣,想方设法推动谣言的裂变式传播,结果是混淆视听,扰乱疫情防控,制造恐慌对立情绪。当谣言成了扰乱人心的“传染病”,①。对付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是真相。然而,查明真相及辟谣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公共资源,给本就紧张的战“疫”力量增添负担。②,事前防控更能有效、有力降低谣言的传播。这需要每个网民的自觉参与,还要建设一个正向且高效的信息秩序。③,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应有之义。对政府部门而言,加强辟谣机制建设,提高谣言惩治力度,是当务之急。病毒和谣言一起打,用坚持不懈的“防”和持之以恒的“控”,我们必将取得最终胜利。20.请在上面第二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防控病毒与谣言,我们必将取得最终胜利”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20.①就必须及时打击②比起事后处置③对于个人来说21.①从强调重点上看:改句的重点落在“防控病毒与谣言”上,强调防控的对象。原文内容重点在于打击病毒与谣言的方式,即“防”与“控”,更符合原文逻辑。②从使用词语上看:改句中防控缺少了形容词“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原文使用能很好地表现防控需要坚持。③从语体风格上看:改句平淡,平铺直叙;原句感情饱满,更有呼吁性,与文段风格一致。【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从前文“当谣言成了扰乱人心的‘传染病’”可知,这一句点明了“谣言”的危害,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如何应对这种危害。再联系后文“对付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是真相”可以推知,对谣言应该及时打击、严格治理,故①中可以填入“就必须及时打击”这样的句子。从前文“查明真相及辟谣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公共资源,给本就紧张的战‘疫’力量增添负担”可知,这是事后处置谣言所带来的不利情况,后文“事前防控更能有效、有力降低谣言的传播”,这是强调事前防控的优势,所以填入句子应是将两种做法进行对比,故②中可填入“比起事后处置”这样的内容。从后文“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应有之义”,这是个人所应该做的事情,可知,再联系“对政府部门而言”的句式,故③中可以填入“对于个人来说”这样的句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理解画线句的表达效果可在通读整个语段和把握中心大意的前提下进行,从“每逢大疫,必有谣言”“当谣言成了扰乱人心的‘传染病’”可见原文语段强调的是病毒和谣言要一起防控,重在手段,而修改后的句子强调的是对病毒和谣言的防控必将取得胜利,注重结果,强调对象不同。这是其一。对于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差异,还可以从句式、强调的内容重点、用词以及语体风格上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从句式上分析,原文句式“用坚持不懈的‘防’和持之以恒的‘控’”句式整齐,“病毒和谣言一起打”“我们必将取得最终胜利”又使用了散句,这样整散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其次,改句的重点落在“防控病毒与谣言”上,强调防控的对象;“必将取得最终胜利”则注重的是结果。而原文“用坚持不懈的‘防’和持之以恒的‘控’”可知,原句强调的是防控的手段,将重点放在“防”与“控”上,更符合原文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模拟试卷1
- 年度财务状况及展望模板
- 《论语新解》读书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十六)(含答案)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富顺县安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立体广告牌匾制作与安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训教材编写与出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卷帘门安装与性能检测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隗凝国际贸易合同3篇
- 2024年ESG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
- 17.5-博物馆管理法律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第7版)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颠茄流浸膏实验方案及总结
- 投标人情况表
- GB/T 34241-2017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 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考聘用【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 商场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