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课件_第1页
中考地理复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课件_第2页
中考地理复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课件_第3页
中考地理复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课件_第4页
中考地理复习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形状: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部位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章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圆形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变短无数条东西3、经线和纬线比较

纬度

经度

度数起点线

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度数划分

由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由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代表字母

N

:0°纬线以北的纬度均称为“北纬”S:0°纬线以南的纬度均称为“南纬”E: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

W: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4、纬度和经度比较西经(W)东经(E)东半球西半球西半球180°

20°

0°160°180°

0°经线东侧为(东经

)西侧为(西经);180°经线的东侧为(西经)西侧为(

东经)。5、200w:东侧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6、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7、经度数值向东递增为东经;经度数值向西递增为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为北纬;纬度数值向南递增为南纬。

8、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特例:南极点四面八方为“北”;北极点四面八方为“南”9、判定东西半球:同代号相比,大西小东。西经度数与20°W比较,东经度数与160°E比较。

北半球南半球0°

90°

90°

北纬南纬NS10、高、中、低纬的划分:

(1)、低纬:0°——30°

之间的纬度。(2)、中纬:30°——60°之间的纬度。(3)、高纬:60°——90°之间的纬度。11、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作用:标记任何一点的位置。任何地点都是由一条纬线和一条经线交叉而定。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地轴方向地球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地轴倾斜指向不变地球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1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12、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方的时刻总是比西方时刻早。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13、北半球“二分二至”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该半球极圈内有极昼现象。)(1)春分—3月21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春:3、4、5月)(2)夏至—6月22日—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夏:6、7、8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3)秋分—9月23日—直射在赤道—昼夜平分(北半球秋:9、10、11月)(4)冬至—12月22日—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冬:12、1、2月)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月份春分3.21日前后赤道昼夜等长春季秋季3.4.5夏至6.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夏季冬季6.7.8秋分9.23日前后赤道昼夜等长秋季春季9.10.11冬至12.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冬季夏季12.1.2二分二至日对比第二章:地图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相除时单位都是“厘米”:1千米=100000厘米】

①表示方法:A直线比例尺

B数字比例尺(1/4000000或1:4000000)C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②比较大小:转化为分数形式的数字式比例尺,再比较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2)1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带指向标地图:以指向标方向为准,箭头所指一般为北方;3经纬网地图:依据经纬线特点确定方向,不论经线如何弯曲,经线都是指示南北方向;不论纬线如何弯曲,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3)在地图上,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的符号,以及说明这些符号含义的文字就是图例;在地图上配合图例使用,用来说明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陆高、水深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2、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低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海拔高-海拔低名称海拔地表形态平原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高原500米以上地面广阔,起伏和缓丘陵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起伏和缓山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坡度较陡,沟谷幽深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4、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等深线: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5、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同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同3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闭合中部高,两边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两边高,中间低

等高线向高出凸出两个相邻山峰之间的低地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7、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着上深浅不同的绿色、黄色、褐色、蓝色等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状况的地图。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地形是平原,蓝色代表水域,黄褐色代表丘陵、山地、高原。9地图的分类:根据内容,地图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10.地图的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11、阅读地图步骤:1看清图名;2熟悉图例;3阅读地图主题内容12.电子地图:利用电子地图可以方便地确定出行路线、确定地理位置、进行分类搜索。第三章:海洋和陆地1.海洋、陆地占的比例?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2.陆地主要分布在__半球,__半球;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大陆是____。3.亚洲、欧洲分界线?4.亚洲、非洲分界线?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填图:填出七大洲、四大洋名称:亚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反馈:2134212345ABCD1、四大洋面积大小排序?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纬度最高的是2、____海峡沟通了___洋和地中海,____海峡沟通了____海和黑海。3、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3个)4、____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根据此学说___洋在扩张,___洋在收缩。5、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根据字母填出板块的名称:AFEBDCG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为___大板块,____板块以海洋为主。根据该学说板块内部______,板块____,地壳运动比较______.7、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_____,有的受到____,_____的地方往往形成___或___,_____的地方往往形成高山、____、____.8、世界著名的山系:一是亚欧大陆南部的_____________山系,一是由____和_____组成的________山系。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分为___大板块,____板块以海洋为主。根据该学说板块内部______,板块____,地壳运动比较______.7、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_____,有的受到____,_____的地方往往形成___或___,_____的地方往往形成高山、____、____.8、世界著名的山系:一是亚欧大陆南部的_____________山系,一是由____和_____组成的________山系。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1、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___.2、解释:阿尔卑斯山脉位于___板块和___板块之间,喜马拉雅山位于___板块和____板块之间。3、落基山位于___板块和___板块之间,安第斯山位于___板块和___板块之间。4、解释红海为什么在将来会成为洋?复习巩固:1、天气的特点____、_____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_____。云层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______。绿色表示_____。蓝色表示______。3、识别天气符号4、空气污染指数___,空气质量好;空气污染指数____,空气质量差S常用天气符号S

风向:风级:风向和风级风的来向风的强弱北风4级西北风6级1、气温是指____的冷热程度,一般用___表示,读作“摄氏度”,测量工具____,需放置在____内,其感应部分距离地面_____米。2、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时、___时、___时和___时。3、“晨凉、午热、夕暖、夜寒”表述地方气温______,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作______。4、“春暖、夏暑、秋凉、冬寒”说得是某一个气温的____,北半球气温,大陆____月最高,___月最低。海洋上,___月最高,___月最低。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作______.1.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____;等温线密集的区域,气温差别____;等温线稀疏的区域,气温差别____;等温线成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是___中心,若中心气温低,是_____。2.气温的时间差异用_________图表示;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用_________图表示。3.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_P65四条_4.受海陆因素影响,同纬度区域,夏季陆地气温____,海洋气温___,冬季陆地气温___,海洋气温____。受地形因素影响,同纬度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气温曲线气温分布同纬度夏季冬季低高高低陆地海洋AB010AB1020回顾小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2.海陆分布夏季:陆地_____海洋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_____海洋3.地形同纬度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_____降低低低于高于10℃20℃图中虚线是哪一条回归线?回顾背诵:1.降水的形式___、___、___,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_。2.降雨等级分为___、____、____、____。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4.降水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5.降水的季节变化用____图表示6.降水分布的三大规律

季多雨夏

季多雨冬(mm)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

全年

全年少雨多雨湿润(mm)较小乞拉朋齐乞拉朋齐500mm以下,降水少500mm以下,降水少2000mm以上,降水多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非洲最广)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回归线大陆东岸(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回归线大陆西岸(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气候特点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中纬度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纬度较低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纬度大陆东岸(中国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在夏季中纬度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结合课本第76-77页气候的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0°10°20°30°40°60°70°90°0°10°25°35°50°70°90°温带大陆性气候ABCDEFGHKMP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观察与思考?BCDEAGFHIJ1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2南半球没有的气候类型是——————3地中海气候分布较广,唯独————大洲没有分布。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5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极洲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DCCBBAB气候现象主要因素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山腰百花山上雪,河谷炎热穿单衣。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地形因素纬度因素影响下列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与聚落1.世界人口的数量:2011年10月突破70亿。2.世界人口的增长: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3.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4、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5、规律: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6.自然增长率:非洲最高,欧洲最低(有的国家负增长)。7.人口总数:亚洲最多,大洋洲最少(南极洲无常住人口)。

世界人口的分布一、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单位:人/千米²)二、四大人口稠密区:1.亚洲的东部和2.南部、3.欧洲西部、4.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

四种人口稀疏区:(气候极端、地形复杂)1干旱的沙漠、2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原因:平原面积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