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初级中学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长:10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ó)哽咽(gěng)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B.云鬓(bìn)字帖(tiè)可汗(hán)兀兀穷年(wù)C.祈祷(qí)踱步(duó)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D哺育(pǔ)晌午(shǎng)咳嗽(sou)锋芒毕露(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揩汗渲闹伫立目不窥园B.懊诲硕果嫉妒来势汹汹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一项是()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A.你笨手笨脚,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样还不会受伤。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中考,这辈子就完了。C.现在到了冲刺的阶段,你课余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中考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吧。5.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加点的“仿佛”、“已经”、“满”都是副词。B.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不必注意各项之间的排列顺序。C.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采用了“互文”的手法。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B.《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7.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3)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4)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34分)(一)(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8.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及反市罢遂不得履。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释担而立()②睨之,久而不去()③尝射于家圃()④惟手熟尔()10.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徐以杓酌油沥之。②尔安敢轻吾射!(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1.用自己话概括选段内容。12.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13.说说开头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14.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三)(1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大声地生活①那天,我领着女儿上街,在一个书摊前选了两本书,手伸到兜里掏钱,突然碰到一只手,我吓了一跳,禁不住“哎”了一声,就见一个男人嗖的一下转身离开了,留给我一个穿黑色皮夹克的背影。女儿在旁边连忙问:“妈妈,怎么了?”②我小声说:“有小偷。③女儿大声说:“在哪?快抓住他!”④我用手指了指那个背影,小声说:“就是他,不过没偷着,别吱声。”⑤想不到女儿冲着那个背影大声地喊道:“坏蛋,小偷,谁让你偷我妈妈?我给你告警察!”⑥我吓得用手猛拉女儿两下:“别喊了,你爸爸不在这儿,小心他会打我们!”⑦“他敢!有警察呢。妈妈,快把电话拿出来,打110。”女儿理直气壮地大声说。⑧我有些害怕地看着那个背影,生怕他回转身来打我们母女二人。可是,他没有,他走得更快了,走到街角拐弯处,急忙钻进胡同里,看不见了。我这才松口气。这时女儿拉拉我的手,生气地说:“妈妈,你为什么不报警察?你看你让他跑了,他又去偷别人了。”让她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周围的人都看着我,我心里有些别扭,就冲着她说:“你大声嚷嚷什么?”⑨“我就大声嚷嚷,好让坏人怕我们,你那么小声,好像我们是坏人似的!”⑩我望着才8岁的女儿,哑口无言。想了一会,只好说:“算了,算了,我们买书吧!”我又从兜里掏钱。想不到女儿拦住我,又冲那卖书的人大声说:“我看见你刚才用那样的眼光看我妈妈,你肯定是看见小偷掏我妈妈的兜,可你为什么不说?你帮助坏人,我们不买你的书了!”说完,拉着我就走。我这才想起来,刚才小偷在我旁边,我和小偷正对着书摊,卖书人看着我往外掏钱,一定也看见了小偷正在掏我的钱。我不满地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把头扭到一边去,什么也没说。我牵起女儿的手,大声地说:“走,我们不买了!”⑪我领着女儿上了公共汽车,女儿瞪着一双眼睛,东瞧瞧,西望望,好像在找什么,我拉了她一下,小声问她:“你干什么呢?”⑫“我看有没有小偷?”声音宏亮,传遍整个车厢。周围的人愣了一下,接着哄笑起来。⑬女儿扬起脸,冲着他们说:“我就要大声喊,让那些坏人怕我们,让他们不敢再做坏事!”我张了张嘴想说她却没有说出口。周围突然变得安静起来,人们都闭紧嘴巴不再说话了。车停了,我领着女儿下了车,走了两步才想起来忘了给女儿买票,回过身来看见那个平时总是凶猛地盯着小孩查票的女售票员冲我们友好地笑了,车就开走了。⑭这时候,我就想:也许我们大人的话,不一定就是对的,至少我们在使用声音这个问题上,就不如小孩子: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大声嚷嚷,我们对父母也曾大过嗓门,我们对朋友同事也曾高声叫喊。唯独,我们面对危害我们的坏人,却能保持沉默。15.文章写了“我”和“女儿”上街过程中发生的几件事情。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将事件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__,“我”害怕并阻止女儿。(2)车厢中,女儿寻找小偷并大声告诉车厢中的人,_______________。(3)下车后,女儿见到新鲜事物便大声告诉“我”,“我”什么也没说,让她大声说个够。16.揣摩第10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此句在表达上的好处。女儿瞪着一双眼睛,东瞧瞧,西望望,一会儿跑东跑西,好像在找什么。17.“沉默是金”是很多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方式,但文中的小女孩让我们懂得了这一准则并非何时何地都适用,并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8.关于文中“妈妈”的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这一形象与“女儿”形成了对比,她意识到孩子的勇敢是可贵的品质,开始反思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懦弱,内心开始觉醒。B.“妈妈”是作为一个反衬的人物出现的,她是一个自私懦弱的人。C.“妈妈”害怕“女儿”大声嚷嚷,也是为了保护女儿,她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1.4.2 汽车巡航功能
- 2025年电冰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珠链石英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猫仔硬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一 项目一 认识安全用电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秋初三(下)期末测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南宁学院《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民族大学《电子系统信号完整性和热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大同矿区六校联考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25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江苏事业单位真题下载
- 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与机遇分析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表单
- 系统本地部署协议合同
- 2025年中国色度仪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路基排水工程首件施工方案
- 上海市黄浦区2025届高三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淄博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游乐场区块链数据共享-全面剖析
- 2024年陕西省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考试真题
- 槽轮机构槽轮机构包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