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冶市2022年秋素质教育目标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人员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中国科学院有专家指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上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人员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其特征是打制石器,C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半坡氏族时期,排除A项;河姆渡人的建筑属于干栏式,排除B项;骨耜是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排除D项。故选C项。2.中国是世界上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据统计全世界共有660多种栽培作物,其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0多种。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栽培的农作物是()A.水稻 B.粟 C.黍 D.玉米【答案】A【解析】【详解】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A项正确;粟是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排除B项;黍不是河姆渡人的主要栽培农作物,排除C项;玉米是明朝时才传入我国,排除D项。故选A项。3.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考古学家已经在河南汤阴、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前的水井遗迹。两者对照,可以说明()A.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B.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C.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 D.有的传说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于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因此这说明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靠的,有一定历史依据,D项正确;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过于绝对,表述有误,排除AB项;研究历史可以采用“二重证据法”,即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出土相互印证,因此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4.2021年1月,殷墟“亮相”《国家宝藏》,展示了YH127窖穴,这个窖穴里出土卜辞甲骨共17096片,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一次,这些甲骨上记载的内容发生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殷墟”“卜辞甲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其出土的甲骨上记载了商朝后期王室占卜记事的内容,B项正确;中国的夏朝尚且没有文字可考,排除A项;殷墟的甲骨卜辞记载的是商朝后期的事情,而不是西周或东周,排除CD两项。故选B项。【点睛】5.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经济迅速发展 B.周天子征伐不断 C.王朝更替频繁 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留下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不断的社会特点,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经济迅速发展,排除A项;奴隶制度确立是在夏朝,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王朝更替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6.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成效最大的一次改革。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奖励军功 B.鼓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严明法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对有军功的人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一措施提高了士兵上阵杀敌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因此,A项正确;鼓励耕织是经济方面的措施,而材料涉及的是军事改革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确立县制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材料涉及的是军事改革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严明法度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材料涉及的是军事改革方面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7.CCTV大型纪录片《天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指的是()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长城【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天府的记忆》”“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可知,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指的是四川成都平原都江堰,B项正确;灵渠是在广西,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郑国渠是在陕西,排除C项;长城不是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B项。8.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出现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思想大解放”是指()A.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兴办太学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是指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项正确;各民族的大交融不是思想解放,排除A项;兴办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西汉以后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9.时间轴有助于培养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秦朝建立”这一史实在时间轴上的位置是下图中的()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大年代越早,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故公元前221年应处于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A项正确;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0.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商鞅秦孝公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李斯秦二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戌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张楚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因此张鑫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陈胜吴广,B项正确;秦孝公任用商鞅办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之争”,排除C项;李斯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秦朝的丞相,排除D项。故选B项。11.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21集“文景之治”解说词中写道:“汉初出现大饥荒……出现人相食的惨状,饿殍遍地,满目疮痍。汉初统治者推崇黄老治术,采取……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苦心经营,公私仓廪俱丰足……”。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大一统 B.推恩令 C.休养生息 D.盐铁专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C项正确;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如推恩令、盐铁专卖等,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与题干“文景之治”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2.“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诸侯割据一方 D.外戚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分析可知,东汉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听政,操纵朝政的是太后的哥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这属于外戚,这种现象被称为外戚专权,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丞相、宦官、诸侯掌握朝政,排除ABC选项。故选D项。13.纪年法在我们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如帝王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等,下列属于年号纪年法是()A.公元前202年 B.秦孝公二十四年 C.元兴元年 D.辛丑年【答案】C【解析】【详解】元兴为东汉和帝刘肇年号,因此元兴元年属于年号纪年法,C项正确;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纪年法,秦孝公二十四年属于帝王纪年法,辛丑年属于干支纪年法,排除AB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番号如果标记三国政权建立人物,那么①处应该填写()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因此①处应该是曹丕。B项正确;三国时期,曹操已经去世,排除A项;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排除C项;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排除D项。故选B项。15.小李同学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知识简表,以下知识完全正确的是()姓名时代主要成就A贾思勰南朝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撰写《齐民要术》B张仲景东汉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写成《伤寒杂病论》C祖冲之南北朝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雏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D蔡伦东汉发明并改进造纸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东汉名医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B项正确;《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而不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排除A项;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极限”思雏),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而非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30分)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盂鼎的介绍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主人:盂鼎高:101.9厘米鼎重:153.5千克出土:陕西附铭文:省先王(遵行先王的制度),受民受疆土。材料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1)材料一、二都是研究西周文明重要史料,印证了西周实行___制度。其中,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材料三: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范文澜《中国通史》(2)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为什么说自秦朝起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为巩固统一,他在经济上推行了哪两项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四:(下面分别是两个朝代的疆域形势图)(3)分别说出图一图二两个朝代的名称。任选其中一个,简要说明判断理由。【答案】(1)①.分封制。②.材料一

③.材料二

(2)秦始皇(或嬴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3)图一表示的是秦朝,图二表示的是西汉。理由:图一中其都城为咸阳,并且图中出现的地名多为某某郡,由此可知图一表示的是秦朝。图二中都城为长安,北部有匈奴的势力范围,西部还有西域都护府的存在,说明图二为西汉的疆域。(任选一幅图,理由正确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是分封土地以及土地上人口。依据材料一“省先王(遵行先王的制度),受民受疆土”可得出是分封制。实物史料是当事人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因此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材料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是史学作品,属于文献史料。【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是秦始皇(嬴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素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小问3详解】图一表示的是秦朝,图二表示的是西汉。理由:图一中其都城为咸阳,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并且图中出现的地名多为某某郡,由此可知图一表示的是秦朝。图二中都城为长安,北部有匈奴的势力范围,西部还有西域都护府的存在,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说明图二为西汉的疆域。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衣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并概括其影响。材料二:汉代画像石(砖)中著名的读书图讲经画像砖(拓片)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儒生捧筒阅读画像石(拓片)画像左侧的经师坐于桶上。弟子六人设席跪坐,头戴进贤冠,身着儒服,手中各执简牍。反映了东汉时讲经授课的场面。画像右侧有二人躬身相对,左为孔子,右为老子。孔子身后众弟子捧简而立。反映了孔子携弟子向老子求教的场景。上层画像右侧众儒生或坐或立,捧简而读。反映出众儒生手不释卷,刻苦求学的场景。——图文整理自兰钰嵛等《汉代画像石(砖)中的读书图》(2)根据材料二写出汉代画像石(砖)读书图反映出的社会主流思想。结合所学,分析这一主流思想的成因。材料三:西汉时,中国发明了纸,并已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直到东汉时,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更久以后纸张才在丝绸之路上代替木简竹简成为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摘编自[美]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直到东汉时,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纸张传播和普及对中外历史的意义。【答案】(1)标志: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影响: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飞跃发展(或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2)①儒家思想。②西汉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标志:由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影响:由材料“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可知,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政治进步,产生了地主和农民阶级,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小问2详解】主流思想:由“汉代画像石(砖)中著名的读书图”及文字材料可知,材料汉代画像石(砖)读书图反映的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成因: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小问3详解】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意义:由材料“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可知,纸张传播和普及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和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丝绸之路”是因古代中国丝绸的商贸之旅而命名,这条纵横几千公里的商路在几千年间,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穿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还把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传入中国……——摘编自[美]比尔波特《丝绸之路》“胡饼”原是胡人的主食,魏晋南北朝时,“胡饼”传入中原,成为汉人喜爱的面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等副食在汉人中间广泛流行。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南方的荔枝、香蕉等特产闻名北方。北方还可吃到西域的西瓜、葡萄、胡瓜(黄瓜)茵香等蔬果。——摘编自曹文柱《中国社会通史》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或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或文化从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物品或技术从北方传到南方的物品或技术(1)阅读材料一的两段材料,至少举一个例子填入表格。材料二:(见下图)(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答案】(1)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或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或文化从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物品或技术从北方传到南方的物品或技术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胡饼、乳酪麦、粟(2)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和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或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人口南迁)。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3)①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②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据材料一“丝绸之路”是因古代中国丝绸的商贸之旅而命名,这条纵横几千公里的商路在几千年间,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穿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还把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胡饼原是胡人的主食,魏晋南北朝时,'胡饼'传入中原,成为汉人喜爱的面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等副食在汉人中间广泛流行。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南方的荔枝、香蕉等特产闻名北方。北方还可吃到西域的西瓜、葡萄、胡瓜(黄瓜)、菌香等蔬果”可知,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或技术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或文化有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从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物品或技术有胡饼、乳酪等,从北方传到南方的物品或技术有麦、粟。【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有: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和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根据所学可知,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可知,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根据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时间事件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