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新高考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消毒,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沾取菌液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的相连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就是X细菌的菌落2.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D.核糖是六碳糖3.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够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B.R型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C.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D.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A.可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C.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D.通过搅拌促使子代的T2噬菌体与细菌分离5.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极性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6.科研人员调查了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首次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0,第t年测得的种群数量为Nt,如图表示Nt/N0的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3即为k/2B.图中a值大于1C.图中N1/N0代表种群增长速率D.图中第6年,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7.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Kaelin、Ratclife及Semenza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表明:缺氧环境下,细胞产生缺氧诱导因子HIF-1(蛋白质),HIF-1会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缺氧环境。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HIF-1(蛋白质)具有信号分子的作用B.缺氧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酶增加,促进丙酮酸转化成酒精C.缺氧时细胞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以诱导产生更多的红细胞D.缺氧时机体会诱导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氧气的运输8.(10分)下列关于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细胞膜实验中,选取鸡的红细胞的理由是它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且易于破裂B.探索淀粉酶最适pH,可以设置一系列梯度组分组对照,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C.物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时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越远D.观察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本身无色,需要用甲基绿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二、非选择题9.(10分)血糖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__________,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相应细胞的活动减弱,之后会出现血糖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升高有关的激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某科研人员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具体实验方案如下: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来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缩写为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入侵人体后,先在细胞内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出去侵染更多细胞。病毒释放的过程会导致细胞解体,免疫系统识别到解体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发生免疫反应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若分泌过多,就会造成自体细胞损伤,尤其是使患者肺功能受损。(1)免疫系统消灭侵入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其表面含有________可被________细胞识别,识别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3)将治愈患者的血浆输入其他患者体内具有较好疗效。专家检查康复人数发现其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产物的转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场所是________。该C3与图中的丙糖磷酸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2)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暗反应会被________,可能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若该运输过程受阻,则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将会降低,该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12.细胞代谢中ATP合成酶的三维结构(原子分辨率)在2018年被测定,其工作机2019年有了突破性进展。下图1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图1中①侧所示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物质甲从产生部位扩散至细胞外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2)ATP合成酶也是运输H+的载体,其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由此可推测H+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五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_____。(3)植物细胞中含有ATP合成酶的生物膜还有______________。(4)为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机制研究人员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释放速率,得到图2所示曲线(整个过程中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据图分析并回答:①实验的前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如改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___。②图2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________个;实验中该植物前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选填“<”、“=”、“>”)后24小时有机物积累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据图分析,步骤①为倒平板,步骤②为接种,步骤③为平板划线,步骤④中划线区域有5个,注意第一次划线和最后一次划线不能相连。【详解】A、步骤①操作时,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A错误;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需要先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才可以沾取菌液后平板划线,B错误;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的相连,培养后可出现的单个菌落,C正确;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不一定都是X细菌的菌落,D错误。故选C。2、C【解析】试题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解:A、纤维素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A错误;B、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不可以,B错误;C、糖原属于多糖,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D、核糖是五碳糖,D错误.故选:C.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3、A【解析】

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光滑型菌株(S型菌)是唯一能够引起小鼠患败血症且能引起人类患肺炎的类型。当细菌进入人或动物体后,由于自身免疫的存在,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消灭。但是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因为有荚膜的保护,就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详解】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仍活着,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不能直接使小鼠患败血症,A错误;B、将S型的DNA和R型一起培养,可以得到S型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基因重组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B正确;C、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使其不易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C正确;D、S型肺炎双球菌的多糖不是使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是其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A。4、A【解析】

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脂质易融云丙酮等有机溶剂,可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A正确;B、蚜虫的个小,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C、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的是CO2,C错误;D、通过搅拌促使亲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5、C【解析】

小分子物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有被运输的物质浓度差。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能量。【详解】A、生长素极性运输时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因此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如性激素),B错误;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6、D【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Nt/N0值的内涵,即: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不变,Nt/N0>1时,该种群的数量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曲线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的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详解】A、k/2为ab/2,但不一定就是N3的值,A错误;B、a时Nt=N0,所以图中a表示的值为1,B错误;C、图中(N1-N0)/单位时间代表种群增长速率,C错误;D、1-6年Nt/N0>1,种群的数量增加,在第6年后Nt/N0的比值不变,此时该种群的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7、B【解析】

本题以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的基本原理的研究机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题干的条件和所学的无氧呼吸的知识点,解决问题,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详解】A、由题干“HIF-1会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可知,HIF-1会调节基因的表达的表达,故HIF-1(蛋白质)具有信号分子的作用,A正确;B、肌肉细胞在缺氧时会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类型是乳酸型,无氧呼吸酶增加促进丙酮酸转化成乳酸,B错误;C、由题干“缺氧时HIF-1会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缺氧环境”分析可知,HIF1细胞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人体产生红细胞,以携带更多的氧气供应组织细胞,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缺氧时细胞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以诱导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也会诱导新生血管生成,有利于氧气的运输,D正确。故选B。8、C【解析】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物镜:有螺纹,低倍物镜短,高倍物镜长;目镜:无螺纹,低倍目镜长,高倍目镜短。【详解】A、制备细胞膜实验中,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理由是它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且易于破裂,而鸡不是哺乳动物,其红细胞有复杂的细胞器,A错误;B、由于碘液可以和NaOH反应,HCl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所以一般不用淀粉酶探究其最适pH,B错误;C、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观察时物镜与标本的距离越远,C正确;D、观察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本身无色,需要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胰岛B细胞神经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应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缺少对照组【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是通过神经支配完成的反射,属于神经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有关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2)实验目的是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因变量是胰岛素的含量,实验设计中注意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由于低血糖时可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所以为了获得较多的胰高血糖素需要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同时需要设置含有正常浓度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的胰岛B细胞组作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为:第一处:实验中用了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应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第二处:缺少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解读题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10、防卫靶细胞抗原T细胞COVID-19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解析】

1、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详解】(1)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阻止并消灭侵入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靶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识别。COVID-19表面含有可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相应的抗原,T淋巴细胞识别COVID-19后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3)一种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康复者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说明COVID-19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由于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不稳定,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异。【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11、叶绿体基质不是丙糖磷酸是在ATP和NADPH(光反应产物)参与下C3被还原的产物抑制叶绿体内丙糖磷酸浓度增加;从叶绿体外转运进的Pi减少;叶绿体中淀粉积累;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负)反馈【解析】

图示为暗反应过程和光合产物的转化,暗反应产生的丙糖磷酸可进入细胞质合成蔗糖,蔗糖可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也可以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等部位进行氧化分解供能或转化成淀粉储藏起来。叶绿体基质中也能由葡萄糖形成淀粉。【详解】(1)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据图可知,丙糖磷酸是在ATP和NADPH(光反应产物)参与下C3被还原的产物,而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不消耗能量,所以C5与CO2结合形成的C3与图中的丙糖磷酸不是同一物质。(2)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叶绿体内丙糖磷酸浓度增加,叶绿体基质中淀粉含量增加,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另外从叶绿体外转运进的Pi减少,使光反应利用ADP和Pi合成的ATP减少,C3的还原速率减慢,暗反应减慢。(3)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若该运输过程受阻,则细胞质中的蔗糖转化形成葡萄糖的量增加,葡萄糖进入叶绿体形成淀粉并在叶绿体基质中积累,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该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点睛】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