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效应T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由46条变为92条B.由于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和细胞壁,所以不能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C.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2.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发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着丝点(粒)分裂发生在DE、HI、JK段B.基因重组发生在AB和KL段C.CD段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AB段同源染色体对数为10对,核DNA与染色体之比始终为2:13.如图为ATP的分子结构构图,A、B、C表示相应的结构,①、②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腺嘌呤,B表示腺苷B.化学键①与化学键②的稳定性相同C.化学键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化学能D.化学键②中能量的释放往往与吸能反应相关联4.以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HIV外层是来自宿主细胞的脂类膜,其中掺有病毒蛋白质B.对已感染HIV的孕妇采用剖腹产和人工哺乳,可减少婴儿感染的几率C.在潜伏期内,HIV以病毒RNA的形式存在于宿主细胞内D.HIV不仅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B.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等都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6.下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⑤过程中B.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仍可进行①④过程C.能进行②或③过程的生物通常不含DNAD.HIV主要在T淋巴细胞中完成③过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回答下列问题:(1)己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____。(2)若t-PA改良基因的粘性末端如图所示,那么需选用限制酶____和____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在连接时需要用到___酶。(3)应选择____(能/不能)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目的是____。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需选择呈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4)以上制造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称为____工程。8.(10分)(某科学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噬菌体成分用35S标记未标记用14C标记大肠杆菌成分用32P标记用18O标记未标记(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_____。一般地说,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___________(填“一定含有”或“一定不含有”或“不一定含有”)14C。(3)假如在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_______。(4)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大脉翅对小脉翅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分别受等位基因B/b,D/d、E/e控制。现有黑身大脉翅红眼(甲)、灰身大脉翅白眼(乙)、灰身小脉翅红眼(丙)、黑身小脉翅白眼(丁)四种类型的纯合果蝇品系。假设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为研究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选择甲品系的雌果蝇和乙品系的雄果蝇进行杂交。假设Y染色体上无与眼色相关的基因,F1果蝇眼色的表现型为______,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统计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0:1。由此得出,果蝇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2)已知控制体色和控制大、小脉翅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从上面的4个品系中选择其中两个为亲本,设计实验通过子一代的一次杂交确定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则控制体色和大、小翅脉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10.(10分)研究发现沙棘提取物具有抑菌和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沙棘提取物制备过程如下:沙棘果(叶)→粉碎→加有机溶剂→搅拌→收集滤液→浓缩→加溶剂→萃取→过滤→浓缩→成品。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沙棘果(叶)的有效成分时,对沙棘果(叶)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____。粉碎后添加的有机溶剂不宜选用__________(填“甲醇”或“乙醇”),原因是____。为了提升萃取效率需要加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是直接明火加热,原因是____。(2)研究者利用滤纸片法初步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将灭菌后的滤纸片分别放入准备好的提取物溶液及________(对照)中浸泡后,取出滤纸片并将其贴在涂布好菌液的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比较____判断抑菌效果。(3)若要验证沙棘提取物的浓度与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有关,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11.(15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营养级同化量未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量一2.46×20222.0×20222.59×20202.6×2020二3.2×2094.5×2065.0×2062.53×209三?6.0×2074.0×2072.3×206(2)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_(选填>、<或=)死亡率。若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2)第二、三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点)。(3)在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农田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人的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但效应T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了;由于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和细胞壁,所以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能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同时还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详解】A、效应T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B、渗透作用需具备半透膜和浓度差,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充当半透膜,当细胞内外有浓度差时即可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B错误;C、核酸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错误;D、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故选D。【点睛】质壁分离和渗透作用的条件不同,质壁分离必须满足活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有浓度差等条件。2、C【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其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表示受精作用,IJ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KL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根据受精受精作用发生在该生物体内,判断该生物为雌性。【详解】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DE段和JK段,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即AB段,B错误;C、CD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同时该生物是雌性个体,所以可以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C正确;D、AB段包括卵原细胞,其DNA和染色体之比为1∶1,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生要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并形成统一的整体,易错点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个体是雌性动物判断C选项。3、D【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B表示一磷酸腺苷,又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C表示三磷酸腺苷(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①②表示高能磷酸键,其中②很容易断裂与重新合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腺苷,B表示一磷酸腺苷,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化学键①比化学键②的稳定性高,B错误;C、化学键②的形成所需的能量都来自化学能或光能,C错误;D、化学键②中能量的释放后用于各项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因此往往与吸能反应相关联,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的分子结构,判断图中各个字母的含义,明确两个高能磷酸键中只有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合成。4、C【解析】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HIV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因,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减退,便会招致一些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HIV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详解】A、HIV外层部分是来自宿主细胞的脂类膜,其中掺有病毒蛋白质,A正确;B、HIV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对已感染HIV的孕妇采用剖腹产和人工哺乳,可减少婴儿感染的几率,B正确;C、HIV侵入宿主细胞后,首先通过逆转录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进入潜伏期,C错误;D、HIV不仅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可以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D正确。故选C。5、C【解析】

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详解】A、大部分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A正确;B、捕食者的存在避免了生态系统中某一物种占绝对优势,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正确;C、种群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C错误;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正确。故选C。6、D【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为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逆转录过程,③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④为翻译过程,⑤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详解】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⑤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原因是此时DNA双螺旋打开,稳定性较低,A正确;B、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仍可进行①④过程,即合成蛋白质,B正确;C、能进行②或自过程的生物通常为RNA病毒,RNA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不含DNA,C正确;D、HIV为逆转录病毒,不能进行③过程,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AGAXmɑⅠBglⅡDNA连接酶不能以便筛选出导入质粒pCLY1I的大肠杆菌白蛋白质【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详解】(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则其编码序列为TCT,所以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AGA。(2)若要质粒pCLY11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需质粒和突变基因切割后产生黏性末端能碱基互补配对,t-PA突变基因切割后的黏性末端分别为:-GGCC和-CTAG,故质粒pCLY11需要用XmaI和Bg/II切割,连接时需要应DNA连接酶。(3)由于质粒上以新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所以选择不能再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以便筛选出导入质粒pCLY1I的大肠杆菌。重组质粒的mlacZ序列被破坏,表达产物使细胞呈白色,故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需选择呈白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4)通过对基因的改造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称为蛋白质工程。【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知识,识记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步骤,难点是对运载体结构的分析,8、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18O不一定含有100%、0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解析】

在探究遗传的分子基础道路上,有很多科学家做了相关的实验,其中著名的三大实验为: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为活体转化和离体转化,活体转化得到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得R型转成S型;离体转化实验分别将S中的物质转入到R型中,得到DNA是S型菌的遗传物质的结论。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和噬菌体的DNA,得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③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分别将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和RNA去感染烟草,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的结论。【详解】(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2)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故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有18O。结合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得出: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3)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等知识可得出: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00%、0。(4)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用18O标记的大肠杆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用14C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与DNA都被标记)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性都很高。【点睛】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等证明,DNA和RNA都可以充当遗传物质。这三大实验是重点,也是常见的考点。学习时应注意在理解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熟悉相关实验操作,并能分析相应的实验结果。还应注意32P和35S标记的结果不同,是常见的易错点。9、红眼符合X选择甲x丙(或乙x丁),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F2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灰身大脉翅:灰身小脉翅:黑身大脉翅:黑身小脉翅=9:3:3:1【解析】

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进而雌雄配子结合得到F2分离比9∶3∶3∶1。【详解】(1)甲品系的雌果蝇(红眼)和乙品系的雄果蝇(白眼)进行杂交,亲本纯合,红眼对白眼为显性,F1果蝇眼色的表现型为红眼。F2只有雄性中有白眼,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F1的基因型为XEXe×XEY。由此得出,果蝇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已知控制体色和控制大、小脉翅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通过子一代的一次杂交确定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F1应为双杂合,四个品系均为纯合子,但只有甲×丙(或乙×丁)杂交后会得到双杂合的个体。因此,实验思路:选择甲×丙(或乙×丁),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F1双杂合,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灰身大脉翅:灰身小脉翅:黑身大脉翅:黑身小脉翅=9:3:3:1。【点睛】熟悉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重点考查的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0、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提高提取率甲醇甲醇毒性较大避免引起有机溶剂燃烧、爆炸溶解提取液的溶剂(无菌水)透明圈大小(抑菌圈大小,其他合理表述亦可)取等量一定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置于标记好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沙棘提取液,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各试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解析】

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机溶剂后,需要蒸发出有机溶剂。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详解】(1)由于萃取的效果与原料颗粒的大小有关,所以对沙棘果(叶)进行粉碎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使原料和有机物充分接触,以提高萃取率;甲醇比乙醇毒性更大,所以萃取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水浴加热能避免直接接触,防止有机溶剂遇明火燃烧甚至爆炸。(2)实验需要进行对照,才能比较出抑菌效果,所以对照组应将滤纸片在溶解提取液的溶剂(无菌水)中浸泡。若提取液中含抑菌物质,则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