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1页
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2页
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3页
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4页
小学科学教育中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阶段,开展和生活贴近、高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实际生活,以多样、高效的生活化教学完成教学,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和技能。一、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概述(一)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在传统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讲解结论性内容,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生活实际相脱离,难以对科学知识进行亲自验证,体会科学的奥妙所在,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没有更多兴趣。此外,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只根据个人生活经历、认知水平进行知识讲解,这也使得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1]。(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首先,在小学,科学课程属于活动性质明显的一类课程,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而在生活化教学中,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能有效结合。在科学课中,各类技能知识源于生活,而生活化的教学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对科学技能和知识进行感悟,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其科学素养。其次,科学源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在生活的熟悉环境中,学生感知和科学有所联系的事物,有利于学生对科学加深感悟和理解,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小学,学生的思维会从具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而这要求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认识科学、理解科学,借助生活,使得科学学习的难度有所降低,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在新课改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改变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真正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提倡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以此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缺失,变成了被塑造、被传递的对象,他们在课上缺乏实践运用的机会。传统教学把教材的内容当作基础,将课堂教学当作途径,将书面考核当作监督的手段,最终形成一种完全隔离于生活的教育机制,再加之教师往往以理论阐述等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往往没有兴趣,学习的效果十分有限。分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可知,其主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若只单纯运用理论展开教学,难以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科学的有趣与有益。而在运用生活化教学后,学生才能够对科学益处真正有所体会,将学用结合的科学学习方法真正贯彻落实。二、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利用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场景,创设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科学实验中主动参与。教学的生活情境创设,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水平,将科学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渗透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出于对情境的兴趣进行科学学习,为学生积累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经验[2]。例如,在《栽小葱》一课,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种植、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到土壤对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等情感。对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栽小葱是一件十分陌生的事情,他们对小葱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从菜市场买小葱的阶段,对小葱栽种基本没有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教学的生动情境,可以展示农民伯伯栽种小葱、小葱成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以直观的影像内容,激发学生对小葱栽种的兴趣,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在经过情境创设后,学生对新课中收集土壤、栽种小葱、浇水施肥等内容的学习也会更为简单,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力保障。(二)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所用的教材内容丰富,会涉及化学、生物等知识内容,但还是有知识容量比较小,且更新速度不能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的缺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为学生适当进行延伸补充,促使学生不断拓展自身的学习视野,提高学习热情。而针对所需补充的各种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积累加工。例如,在《认识液体》一课中,要求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有所认识,知道液体和固体的区别,了解液体的具体特征等。在教学中,因为液体是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见到的事物,而学生能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事物也非常多样化,因此,在课上,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盐溶液、纯净水、牛奶等液体资源运用起来,以此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此外,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液体也会有密度之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上述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将等量的纯净水、盐溶液倒在杯子中,在杯子中分别放置质量相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杯子中各物体的浮沉状况。此时,学生能够观察到装有不同液体的杯子中物体的浮沉程度也有所差异。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此时可以将液体密度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举出一些有趣的例子,如世界上有名的“死海”,加深学生的理解。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趣味性,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升教学的效果。(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教学导入属于重要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温故知新,在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的同时,也能为他们的新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学导入应该确保所选的生活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所联系,还应该确保导入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外实践等活动中巩固实践课堂所学知识。若教师只把教学导入当作切入新课的手段,容易使得教学内容和生活有所脱离。从课堂质量的提升方面来看,教学导入属于新课开始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属于保障学生学习最终效果的关键。在导入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学生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的,结合新课内容合理导入,以此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为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究做好铺垫。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其学习的过程显得更为轻松。例如,在《土壤的成分》一课,教师可以把教学安排在室外,带领学生对小花园、小菜园等场地中的土壤进行亲自体验感受。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你认为土壤包括什么成分?你能找到两种不一样的土壤吗?它们分别由什么构成?”等,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土壤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导入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使其在组内合作互动。而在学生找到土壤后,也可以及时利用手中的土壤,回答教师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对土壤成分进行深入的学习。而在这种导入活动中,因为导入活动的参与性、趣味性都较强,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索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四)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在科学教学中,教学的生活化应该不受传统理念所束缚,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自我认知以及获知能力,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学习中,培养更多的生活技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使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素材,对实验材料进行代替,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促使学生能灵活、轻松地获得相关知识。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植物》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等等。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寻找你生活中常见的两三种植物,做好植物笔记”等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寻找自己周围的小花园和大自然中的花卉、绿植等植物,对植物的根茎特点、枝干特点、花朵特点等进行图画或文字的记录,并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对植物生长的条件等内容进行调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阳光等条件,植物不同,则它们所需的生长条件也有所不同等等。总而言之,在生活作业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在实践中验证知识、拓展知识,对植物形成更为全面、充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五)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组织多样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回顾中,获得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动力。实践活动属于学生对科学知识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将自身引导及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植物的一生》单元学习后,学生掌握了植物从发芽到长出幼苗,到开花结果等的知识,也了解了植物在不同阶段中需要的生长条件和营养需求。因此,为帮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安排课后的植物种植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种植胡萝卜、小葱等植物种子,并根据不同植物生长的不同需求,为植物浇水、施肥等,最终完整培育出一株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一些学生会在种植中发现植物变蔫了,此时经过查阅书籍等资料,他们可以知道这说明植物缺水了,需要为植物浇水。一些学生在种植中发现胡萝卜的根茎长得不大,此时他们经过查阅资料,便能发现要让胡萝卜长大,需要为它施用肥料等等。总而言之,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真正能实现学以致用,体会到应用科学知识的乐趣。(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在小学,科学属于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科学教学不能使用分数至上的评价模式。在教学的生活化评价中,应该将学生知识联系生活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当作评价的主要标准。此类生活化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素养进行有效考察,这属于生活化教学时难以被忽视的内容。但是,教师也要避免对学生成绩完全不关注,毕竟成绩是以考试模式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参考,虽然对成绩有所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但考试的成绩,会反映学生一定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等。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及成绩在评价体系内的占比进行合理安排,以保障为教学进行科学评价,提高学生进取意识,促使学生巩固优点,弥补不足,发展其科学素养。例如,在《植物的一生》单元学习后,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种植植物的实践作业也取得了成果,他们也对种植过程有所记录。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学生的植物长得又大又壮,教师应该表扬他们,鼓励其在班级中分享种植的经验;而一些学生的植物长得比较矮小,教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种植过程,大家一起分析植物矮小的原因,为学生的种植总结经验。在评价学生的植物生长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