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_第1页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_第2页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_第3页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_第4页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修订说明本规范是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测量新技术,充分考虑测量新设备和新方法的发展,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修订而成。本规范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水位控制测量、水深测量、施工测量、水文观测、变形测量和制图等技术内容。本规范主编单位为天津航道局,参加单位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汁院、天津海事局、上海航道局、广州航道局、长江航道局、中港第三务工程局和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颁布实施7年来,为水运工程的测量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很快,测量方法也随之不断的改进,该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目前水运工程测量的要求。为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天津航道局等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中主要增加和补充了GPS测量、RTK-DGPS测量、数字化测图、施工定位、机助制图、多波束测深和适航水深测量等内容,并对原规范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修改和完善。1总则1.0.1为统一水运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测量质量,满足水运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船舶安全航行的需要,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港口与航道工程测量。通航建筑物和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等工程测量可参照执行。1.0.3水运工程测量应根据测量任务书和现场踏勘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制定技术方案,编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测量结束后,应做好资料整理,编写测量技术报告。测量任务书、测量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技术报告提纲见附录A。1.0.4测量仪器和工具,应按国家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并及时检验校正。1.0.5水运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航道基本测量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定期进行的全面测量,包括沿海航道与港区水域的测量和内河长河段航道图测绘。2.O.2航道检查测量为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对沿海航道与港区水域部分要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以水深测量为主的测量。2.0.3DGPS即差分GPS。在坐标已精确测定的基准台上设置GPS接收机,并和移动台上的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不少于四颗的同一组卫星,求得该时刻差分改正数(位置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和相位差分等改正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把这些改正数实时播发给在附近工作的移动台(用户)或事后传送给移动台(用户),由移动台(用户)用所收到的差分改正数对其GPS定位数据进行实时修正,进而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2.0.4RTK-DGPS是一种高精度实时相位差分动态定位技术,由基准台、移动台及RTK差分数据链组成。移动台无需在已知点上做初始化,而直接在动态环境下确定整周模糊度,实时接收GPS定位信息,并按基准台发送的RTK差分改正数进行修正,获得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2.0.5RBN-DGPS无线电信标差分GPS定位系统“RadioBeaconDifferentialGPS”的简称。此系统是利用无线电信标台站向移动台播发差分改正信息,移动台用此对其所接收的GPS定位信息实时进行修正,以确定其精确位置。2.0.6GPS高程测量利用GPS相对定位确定测区高精度的三维基线向量,结合基准点的水准测量获得大地高程异常值,推求地面待定点的正常高。2.0.7全潮相邻高潮或低潮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潮期,一个潮期完成一次潮汐升降运动,称为全潮。2.0.8适航浮泥层厚度既能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又不损害船体的浮泥层的厚度。指高频测深仪的波束反射界面到与适航密度值相对应的浮泥下界面之间的浮泥层的厚度。2.0.9适航水深用高频测深仪测得的深度基准面以下的深度与适航浮泥层厚度之和。2.0.10施工标志用于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标志和施工导标。2.0.1l变形监测网由变形基点、变形观测点组成的变形控制网,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网。2.0.12静吃水测量船在漂泊或停泊的状态下,测深仪换能器底面距水面的垂直距离。2.0.13动吃水测量船以正常航速测深时,由于船舶航行引起的测深仪换能器下沉量。2.0.14硬底质水底为风化岩、碎石、卵石、标准贯入击数大于3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人击数大于15的粘性土的底质。水底为标准贯人击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3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人击数大于6且小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质的底质。2.0.16软底质水底为标准贯人击数小于或等于10的砂性土和标准贯入击数小于或等于6的粘性土质的底质。3平面控制测量3.1一般规定3.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视测区大小、工程性质和测图比例尺等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分级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分带应符合表3.1.2的规定。投影分带表3.1.2测图比例尺投影分带1:500—1:50001.5°、3°1:500O—1:100003°1:10000—1:500003°、6°注:对l:500地形测图及港口工程施工测量,测区距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距离大于45km时,可采用任意带投影。3.1.2.2一个测区应采用同一坐标系。对港口工程测量和比例尺不小于1:1000的疏浚及航道测量,其长度投影变形不应大于1/40000;对比例尺小于1:1000的疏浚及航道测量,其投影变形不应大于1/20000。3.1.2.3当采用国家或原坐标系统,其投影长度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换带计算或采用独立坐标系统。3.1.2.4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可采用任意带的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投影面可采用国家参考椭球面或主要测区的平均高程面。3.1.2.5在未3.1.3平面控制宜在国家等级控制网内建立加密网,依次分为叫一级、二级和图根三个级别。一、二级平面控制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3.1.4各级导线网、三角网和三边网的起算点边的精度不应低于高一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一、二级导线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一、二级三角网最弱边边长中误差及一、二级三边网各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均不得大于0.1m,当测区最大比例尺大于1:1000时,不应大于50mm。3.1.5平面控制点应选在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位置。测区首级控制点应埋设标石或在固定地物上凿设标志和点号。控制点埋石、标石规格及埋设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对兼作水准点用的控制点,应按水准标石规格埋设。对主要控制点,应绘点之记。3.2导线测量3.2.1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结点网等形式。相同等级导线的边长应均匀,同一测站各方向边长之比不得小于1:3。3.2.2各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2-1和表的规定。电磁波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表3.2.2-1等级测回数平均边长导线总长测角中误测距相对方位角闭导线相对DJ2DJ6(m)(m)差(″)中误差合差(″)闭合差一级245008000±51/600001/20000二级124004000±101/300001/10000图根—1—2000±201/100001/5000注:①表中n为导线的测站数;②当测区最大比例尺为1:1000,在导线中部联测坚强方向时,一、二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和导线总长可适当放宽,但最大长度不应超过表中规定的2倍。钢尺量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表3.2.2-2等级测回数平均边长导线总长测角中误方位角闭导线相对DJ2DJ6(m)(m)差(″)合差(″)闭合差一级242004000±51/10000二级121002000±101/5000图根—1—1000±201/2000注:①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取±50mm时,平均边长和导线总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O.5倍;取±0.2m时,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2倍;②导线网布设成结点网时,网中起算点与结点、结点与结点间的路线长度应小于规定的导线总长的0.7倍。布没成结点网时,导线总长不宜超过相应等级规定总长的1.7倍;③支导线总长不得超过相应等级导线规定总长的0.4倍。3.2.3.1观测水平角时,应严格整平、对中仪器,严禁日光直接照射经纬仪。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心不应超出一格。3.2.3.2当采用方向观测法时,若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图根控制测量可不归零。各测回间应变换度盘位置,各测回零方向观测值应相差180°/n,n为测回数。3.2.3.3当方向数多于6个时,应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时应联测2个共同方向,其中之—为共同零方向。两次所测角度之差应小于相应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观测完毕后,应进行测站平差。3.2.3.4仪器迁站后,当需要重新补测部分方向时,应满足第3.2.3.3款的要求。主要技术要求表3.2.4仪器类型读数取位(″)半测回归零(″)一测回2c互差(″)同一方向归零后各测回互差(″)DJ21121812DJ66183624注:①表中2C为2倍照准误差;②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干3°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进行比较。3.2.5当观测结果超出表3.2.4的规定时,应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3.2.5.1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3.2.5.2某方向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方向,并联测零方向。3.2.5.3同一方向归零后,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方向可靠性较差的测回,并联测零方向。3.2.6.1丈量距离时,应同时测定钢尺温度,并进行温度、尺长和倾斜改正。主要技术要求表3.2.6等级丈量次数定线最大偏差(mm)每次丈量读数次数读数取位(mm)温度取位(℃)两次丈量互差(mm)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2503O.5O.5S/101/20000二级250211S/51/10000图根170211—1/5000注:①表中s为丈量长度(m);②检定钢尺时,其相对中误差应小于1/100000。3.3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3.3.1三角网及三边网宜由近似等边的三角形组成。各三角形的内角应在30°~120°之间;特殊困难地区,个别角度不应小25°。三边网的三角形内角大于100°时,宜用经纬仪按相应等级的测角精度对该角进行观测。3.3.2三角网和三角锁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三角网和三角锁主要技术要求表3.3.2测角中误差乎均边长三角形最大测回数相对中误差等级(″)(km)闭合差(″)DJ2DJ6起算边最弱边一级±52.0±15241/400001/20000二级±101.0±30121/200001/10000图根±20O.5±60-11/100001/5000注:最弱边边长中误差取±5cm时,平均边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0.5倍;取±20cm时,平均边长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2倍。3.3.3单三角锁两条起算边及三边网两个起算方位角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超过12个。当采用线形锁作为加密控制时,三角形个数不宜超过10个。3.3.4三角网和三角锁的起算边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按相应等级的精度进行测定。当三角网和三角锁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大于表3.3.2的规定时,应在三角网和三角锁中央增测起算边或布设四边形、中点多边形。3.3.5.1边长均应往返观测,平均边长应符合表3.3.2的规定。3.3.5.2边长测距相对中误差应符合表3.2.2-1的规定。3.3.6当采用交会法插点时,交会角宜在30°~120°之间。各种交会方法至少应有一个多余观测值。由两组观测值计算的交会点纵、横坐标互差不应大于相对点位中误差的2倍。当采用后方交会法时,交会点不应位于距危险圆1/4半径范围内。3.3.7用图解法测定归心元素时,应从三个不同方向按盘左和盘右对觇标标心柱、标石和仪器中心进行投影,投影角应接近60°或120°。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标石和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觇标标心柱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lOmm。偏心距应量至毫米,偏心角应量至15′。3.4电磁波测距电磁波测距仪的等级精度表3.4.1测距仪等级精度(一)表达式ⅠmD≤5Ⅱ5<mD≤10mD=±(a+b·D)Ⅲ10<mD≤20mDmmmm3.4.2选定测距边时,测线应避开反光物体和发热体,并应离开地面障碍物1.3m以上,测站不应设在强电磁场干扰区。边长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4.3等级测距仪等级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mm)单程测回较差(mm)往返较差(mm)Ⅰ15—2mD一级Ⅱ21015Ⅲ42030二级Ⅱ110—Ⅲ22030图根Ⅲ120—注:①2mD为测距中误差(mm);②一测回是指测距仪照准反射镜一次,读数2-4次;③根据不同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返观测。3.4.4边长观测时应同时测定测站处的大气温度和气压,并对边长进行改正。温度计和气压计应避免日光曝晒,温度计应悬挂在与测距仪大致等高处。温度读数应精确至0.5,气压读数应精确至100Pa。3.4.5各级边长按高差计算水平距离时,高差精度应满足图根点要求。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应符合表3.4.5-1的规定。按垂直角测距边两端高差限值表3.4.5-1等级一级二级图根高差(m)150D300D300D垂直角测回数的规定表3.4.5-2垂直角等级<5°5°≤<10°10°DJ2DJ6DJ2DJ2DJ2DJ6一级11或22—3—二级111224图根111111注:①垂直角各测回互差,DJ2为15",DJ6为25";②按三丝法观测垂直角时,测回数可减少一半。3.5GPS测量3.5.1采用GPS测量技术建立各级平面控制网时,GPS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应按式(3.5.1)计算,并应符合表3.5.1的规定。GPS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表3.5.1项目等级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系统b相邻点平均距离限(km)一≤88-105-lO二≤1616-202-5图根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0.5-2制网中作为起算点的高级控制点不得少于2个,宜用第3个已知点作校核,并应均匀分布,使之与待定点构成闭合环。GPS控制网宜在测区内布设成由独立基线构成的多边网或附合路线。GPS基线构成的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一级网不应多于8条,其余等级网不应多于10条。没有包括在最简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观测基线,应进行重复观测。当GPS控制网相邻点间的距离大于20km时,宜选用双频接收机。当用RTK-DGPS加密图根点时,应先在已知点上进行精度测试比对,在每个加密点上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5s。其定位精度应符合图根网的精度要求,且不能再用于发展控制点。GPS点位的选取应方便使用和保存,在地平仰角15°以上的视野内不宜有障碍物,并宜避开电磁辐射源和可能产生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地点、光滑反射物体或大面积水面。当GPS点间需要通视时,应在附近设方位点,两者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其观测精度应与GPS点相同。当GPS点周围地平仰角15°以上视野内有障碍物或周围有大面积水域时,应绘制环视图。GPS一、二级点应埋设标石;图根点或临时控制点可不埋设标石,只设立临时标志。图根点需要埋石时可参考一、二级点的规格适当缩小。GPS接收机天线的对中误差,一、二级点不得超过2mm,图根点不得超过3mm。当天线不能在标石中心安置时,可采用偏心观测,测定归心元素,将成果归算到标石中心。的平均值,精确到lmm,测量前后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观测期间,应注意观察仪器的工作状态,宜避免电源中断和人、畜、汽车等在天线附近走动。雷雨时应关机停测,并通知其它同步观测台站。一个观测时段内,不得重新启动接收机、重新选择工作模式、终止记录数据、改变参数设置或移动天线。一个时段观测结束时,应检查天线对中是否有变动,核实输入的各种参数,检查有效观测时间和记录数据量。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观测数据转存备份。数据处理应采用随机配备的商用软件或经批准使用的新软件。数据处理宜采用自动处理方式,当采用人工干预处理,应注明干预的原因、内容和效果。(2)同一条边任意两个观测时段的成果互差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倍;(3)若干个独立观测边组成闭合环时,各坐标分量闭合差限值按下式计算:(3.5.6-1)WX、WY、WZδ(3.5.6-2)W(X、Y、Z)(5)附合路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按式(3.5.6-1)计算,其中n为附合路线的边数;(6)单点支线两个时段基线解算结果互差小于相应等级精度指标的倍。当外业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重测或补测。重测或补测的分析结果应写入数据处理报告。GPS网的最小无约束平差宜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GPS网的最小约束平差可在WGS-84坐标系、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必要时可利用局部拟合的转换参数,进行WGS-84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坐标转换参数应进行校核。3.5.6.5GPS网平差的输出信息应包括各测站点的大地坐标、三维地心直角坐标、相邻点之间的平面边长、坐标方位角和相应的精度评估信息。3.6资料整理3.6.1.1角度观测值的秒值读记错时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时可更改一次。同一方向盘左、盘右的水平角值不得同时更改,垂直角度不得连环更改。距离观测值的厘米、毫米值不得更改,米、分米值可更改一次。同一距离往返观测或两次观测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3.6.2当使用电子手簿作外业记录时,应打印全部原始观测值和3.6.3平差计算可采用严密平差和简易平差。平差前应对全部观测值和起始数据进行检查,并对有关项目进行验算。3.6.4当计算坐标转换参数时,应至少保留一个已知点作为校核点。3.6.5.1三角网和三角锁的验算应包括测角中误差、极条件自由项、基线及边条件自由项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其限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3.6.5-1)(3.6.5-2)(3.6.5-3)(3.6.5-4)式中mβ—测角中误差(");w(")—wj———wb——wf—(")—(")3.6.5.2三边网的验算应包括往返观测时的测距单位权中误差、观测角与测边所计算的角值之差和三边网角条件自由项,其限值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3.6.5-5)(3.6.5-6)(3.6.5-7)(3.6.5-8)式中μ—测距单位权中误差(mm);—(mm)———γ————mβ—Wg—三边网角条件,包括圆周角条件和组合条件自由项—与极点相对的外围边两端的两底角余切函数之和(ctg1十ctgβ1);—与极点相连的辐射边两侧的相邻底角的余切函数之和(中心多边形)或差(四边形或外侧的两辐射边)(ctg1十ctgβi-1),i为三角形编号。导线网测角中误差和相对闭合差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3.6.5-9)式中mβ—测角中误差(");—fβ—(")—fβN—fxfy——3.6.5.4对GPS网观测数据应进行基线分量闭合差及重复边精度的验算。(3.6.6—1)—————(3.6.6—2)——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表3.6.7等级方向(角度)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坐标值(m)方位角值(")一级、二级10.0010.0011图根60.01O.0113.6.8平差计算首次使用的软件必须以已有的正确成果资料进行验证。最后计算结果和精度信息文件必须是软件提供的原始成果,不得改动。对输人数据应进行仔细的核对,最后结果应由两人分别独立计算并互相进行校核。(1)外业手簿、仪器检验、归心元素的测定、测站平差等资料和数据载体;4高程控制测量4.1一般规定4.1.1水运工程高程控制测量依次分为三、四等和图根三个级别,各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四等及其以下也可采用GPS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方法。各级高程控制均可作为测区首级控制。4.1.2.1三、四等高程控制网,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20mm。对作业困难地区的内河航道测量,当以四等水准作为测区首级高程控制时,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可放宽到30mm。4.1.2.2图根高程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作首级控制时,不应超过50mm。单程观测路线长度不应大于8km。4.1.3.1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采用其它高程基准时,应求得其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4.1.3.2一个测区宜采用同一高程基准。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程基准时,应求出其相互关系。4.1.3.3在尚未建立高程系统的地区,可设立临时高程基准。4.1.4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等形式,困难地区可布设成支线形式。于高水位线,并应选择在地基稳固、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地点。对于三、四等水准点,不宜在河岸大堤上埋设标石。三、四等水准点应绘点之记。4.1.6高程控制测量应按表4.1.6的规定进行高差、高程计算取位。高差、高程计算取位规定表4.1.6项目三等、四等、图根三角高程垂直角观测及改正数(″)1高差计算(m)0.001三角高程(m)O.01水准观测(m)0.001最后水准高程(m)0.0014.1.7当采用GP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计算GPS网点的正常高时,应至少采用3个能有效控制测区的等级水准点作为起算点,起算点分布应均匀,不宜用外推方法。4.1.8GPS高程测量所用的已知水准点距测区不宜超过15km,并应有1个及以上等级水准点作为校核点。4.2水准测量4.2.1测站观测宜采用双面水准尺,其观测顺序,三等水准应为后—前—前—后,四等水准与图根水准应为后—后—前—前。图根水准观测也可使用单面水准尺,其观测应采用两次仪器高进行,顺序为后—前。4.2.2四等水准可采用两组同向观测,也可用变动仪器高或双摆尺的方法代替往返观测。4.2.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3等级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往返测互差(mm)路线长度(km)观测次数(双面尺)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之差(mm)附合或环线支线平原山区支线附合或闭合三等±3±6502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四等±5±102010往返各一次往一次图根—±20——4往返各一次往一次注:①表中L为已测测段路线长度(km);R为附合或环线路线长度(km),计算往返互差时,R为测段或区段长度(km);n为测站数;②控制网布设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或起算点问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O.7倍;③作业困难地区的内河航道测量,以四等水准作为测区首级控制时,应进行往返观测,附合路线长度不应大于50km。4.2.4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和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可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4.2.4-1)(4.2.4-2)M△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2.5等级水准仪类型最大视线长度(m)视线高地面最低高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红黑面读数互差(mm)红黑面高差之差(mm)间歇前后或双转点法或变动仪器高前后高差之差(mm)三DS375O.336233四DS3100O.25lO355图根DS10100—大致相等—4664.2.6.1测量结果不符合表4.2.5的规定时,应选择可靠性小的测段重测;若原往返互差超限,但重测后的高差与原往测及与原返测的高差互差均未超限时,应取三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测段的观测结果。4.2.6.2观测结果不符合表4.2.5的规定时,若在本站当时发现,应立即重测;若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4.2.7一测段观测中需间歇时,应在地基稳固的地点设置2个以上的标志作为间歇点,间歇后应对各点进行检测。4.2.8水准观测分米以下的数值读记错时应重新观测。米及分米值读、记错时可更改一次。同一测站前、后尺相关数字及红、黑面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4.2.9开始施测水准前、仪器受到剧烈震动或碰撞后,应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并作好记录。4.3三角高程测量4.3.1三角高程测量分为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和图根水准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只适用于图根水准测量。4.3.3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4.3.3.1起算点不应低于三等水准点,起算点间高程传递边的路线长度不应大于15km,观测边长不宜大于1km。4.3.3.2垂直角观测测回数过半后,宜变动仪器高或棱镜高,其变动范围应大于0.1m,所测高差互差不应大于3×10-5倍的测边边长。有条件时,宜采用三联脚架法。4.3.4图根三角高程网,可按四等水准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作为高程起算点。起算点间高程传递边的路线长度应小于16km;当测图等高距大于1m时,不应大于40km。4.3.5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5的规定,并应进行地球曲率及折光差的改正。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3、5等级经纬仪类型垂直角测回数指标差互差(·)垂直角互差(·)对向观测高差互差(mm)附合或环形闭合差(mm)四等DJ2388图根DJ221515Dj632525②经纬仪三角高程对向观测高差互差可放宽至0.1D(m),当边长大于2km时,其测回数应增加1倍;测回测回4.3.6经纬仪仪器高和棱镜、觇标高可用钢尺或对中杆在每次观测前后各量取一次。四等高程应精确到1mm,两次互差不应大于2mm;图根高程应精确到5mm,两次互差不应大于lOmm。4.3.7平面控制点的单点高程宜对向测定;当高程传递边长小于1km时,也可用两个起算点单向测定,所测得的高程互差不应大于1m。4.4跨水面高程测量4.4.1跨越地点应选在水面狭窄、地基稳固之处。观测时视线距水面的高度宜大于3m。4.4.2当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时,跨越距离应小于400m,两岸测站和立尺点应对称布设。跨河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2的规定。跨河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4.2跨越距离(m)半测回远尺读数次数测回数测回差(mm)三等四等图根<20021———200一4003281225注:①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在一岸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远尺,再读近尺; ②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视线长度宜相等,并大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在上、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量。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跨水面测量时,宜在阴天进行观测。对向观测时的气象等外界条件宜相同。垂直角观测的测回数应符合表4.4.3的规定,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5的规定。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跨越水面时的垂直角测回数表4.4.3跨越距离(km)测回数观测方法<1.O1.O-2.O中丝法46三丝法—3经纬仪倾角法测回数表4.4.4跨越视线长度s(km)仪器类型观测组数每组测回数测回互差允许值(mm)<2.0DJ2224.4.5在静水水域,可利用水面传递高程。当采用水面传递高程时,两次观测互差,四等不应大于,图根不应大于,R为两岸观测点标志间的距离(km)。4.4.6潮汐性质相同的海域,可采用高低潮法及同步期平均海面法,通过海水面传递高程,高低潮法中各对平潮平均值所得高差互差和同步期平均海面法观测次数应符合表4.4.6-1和表的规定。高低潮法限差要求表4.4.6-1距离(km)高(低)平潮的观测对数每对高(低)平潮观测次数(每10min读记一次)各对平潮平均值所得高差的互差限差(mm)四等图根<121230701~541240100同步期平均海面法观测次数要求表4.4.6-2距离D观测时间观测次数(次/h)(km)(全潮次数)水位变化0.2m以上水位变化0.2m以内D<122~611≤D<542~615≤D<1062~6110≤D<2082~615地形测量5.1一般规定地形测量基本精度表5.1.1点位中误差(mm)地形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m)重要地物次要地物及地形点地形类别地面倾角重点地区一般地区图上±0.6图上±0.8平坦地区<6°oh/3h/2丘陵地h/22h/3山地>15°o2h/3h测图比例尺应根据测量类别、测区范围、任务要求和经济合理性按表5.1.2选用。测图比例尺表5.1.2测量类别项目(阶段)测图比例尺航道测量沿海1:2000~1:50000内河1:1000~1:25000港口工程测量规划可行性研究1:2000~1:20000初步设计1:1000~1:5000施工图设计1:500~1:2000疏浚工程测量航道1:1000~1:5000港池1:1000~1:2000泊位1:500~1:1000吹填区1:500~1:2000续表5.1.2测量类别项目(阶段)测图比例尺航道整治工程测量初步设计1:1000—1:5000施工图设计1:500—1:5000注:①不分设计阶段的小型工程,其面积小于0.3km2时,比例尺可采用l:500—1:1000; 5.1.3原图宜选用厚度为0.07~0.10mm、伸缩率小于0.2‰。的热定型聚酯薄膜。坐标方格网和控制点的展绘误差不应大于O.2mm,对角线长度及控制点边长校对误差不应大于O.3mm。5.1.4视距极坐标法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视距极坐标法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1.4基本高程测点最最大视距(m)测图比例尺等高距(m)注记(m)大间距(m)重要地物次要地物及地形点1:500O.5或1O.01或O.115601001:10001O.1301002001:200010.1502003001:50001或20.11003004001:100001、2或50.1150400500注:①在视线清晰时的一般地区,地形点的最大视距不应大于表中规定值的1.5倍;5.1.51:500比例尺测图的地物,宜用量距法或精密测距法测定。1:2000~1:10000和地形简单的开阔地区1:1000的比例尺测图,可用0.1m刻划的花杆代替地形尺。花杆刻划误差不应大于2mm。图根点密度表5.1.6测图比例尺每平方公里点数测区范围1:5001:l0001:20001:50001:100OO港口96321263航道60248425.1.7.4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0.1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5.1.8.2定向边长度应大于图上0.1m。定向后应用其它方向校核,其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5.1.8.3视线高应有校核记录,其互差不应大于0.1m或基本等高距的1/10。5.1.8.4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定向点方向。测站观测结束时应检查归零方向,其归零的偏差,经纬仪不应大于2,平板仪不应大于图上0.3mm。5.1.8.5每测站应测定1~2个站际地形重合点,相邻图边应各测出图外lOmm。5.1.9当修测地形图时,应对原图进行现场检测。当套用原图时,应消除原图图纸变形的影响。最大视距长度(m)表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测距仪与经纬仪配合测图25045070082O1000全站仪测图30050070010001200②当视距较大时,应根据不同比例尺和高程精度考虑竖盘指标差及地球曲率影响的修正。5.1.11当采用GPS进行地形测量时,其精度应满足表5.1.1的规定。5.2测站补点5.2.1当图根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应增设测站补点。测站补点展绘在图上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5.2.2用解析交会法测定的测站补点,应有多余观测方向,其两组坐标的互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对1:5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0.4mm。用图解交会法测定的测站补点示误三角形,其最大边不应大于图上0.3mm。5.2.3.1水平角和垂直角应各测一测回,视距应往返观测,其互差不应大于1/200。导线总长,小于或等于1:50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O.3mm;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不应大于图上0.4m。5.2.3.2视距导线边长不应大于表5.1.3规定的重要地物的视距长度,高程闭合差不应大于0.2m;方位角闭合差及边长闭合差限差应按下列公式分别计算:(5.2.3-1)(5.2.3-2)式中Wα—方位角闭合差限差(ˊ);5.2.41:1000~1:5000比例尺测图,可用视距极坐标法引测一次图解补点;1:5000~l:10000比例尺测图,可连续引测两次图解补点。视距长度不应大于表5.1.4中所规定的重要地物的视距长度。水平角和垂直角应各测一测回,视距应往返观测,其互差不应大于1/200.高程互差不应大于0.1m。5.3细部坐标点的测定细部坐标点精度表5.3.1类别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港口±50mm±50mm航道图上±0.1m±100mm5.3.2细部坐标点应从控制点引测,坐标计算精确到厘米,展点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5.3.3细部坐标点应分类编制成果表,并按规定编号标注于地形图上。5.4地物和地貌测绘5.4.1地物和地貌应现场勾绘。地物测绘的取舍应符合下列规定。5.4.1.2当建筑物的轮廓凹凸在1:500比例尺图上小于lmm、其它比例尺图上小于0.5mm时,可用直线连接。5.4.1.4测绘1:500和1:1000比例尺的房屋建筑区地形图时,房屋宜单座测绘;测绘小于1:2000比例尺的建筑区地形图时,可进行综合测绘;狭窄的巷道可不单绘。5.4.1.5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外廓;不能按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标出其位置。5.4.1.6管线转角处应实测。线路密集时,居民区的低压电线、通讯线和各种管线的检修井可择要测绘。5.4.1.7比例尺小于1:2000的道路测绘可适当舍去车站范围内的次要附属设施;较宽公路的中心线及公路平交时的交叉中心应标注高程;乡间道路可择要测绘;公路经过村镇时,图上不应中断,应按真实位置测绘。(1)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泉眼、水井等按实际情况测绘。比例尺小于1:2000的地形图上,泉眼和水井用符号表示;(3)湖泊、水库、池塘、河流、渠道等的水域部分均测量水底高程;(4)图上河流宽度小于0.5mm,渠道实际宽度小于0.8m时,用单线表示;(6)沿海灯塔、灯桩均测量灯光中心高程,并从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5.4.1.10堤坝应标注顶部与坡角高程;函洞应标注洞底高程;水井应标注井台高程;泉眼应标注泉口高程;陡坡应标注坡顶、坡底高程或标注比高;下水道井盖应标注井盖高程,比例尺大于1:1000的测图还应标注井底高程。5.4.2对跨越航道的架空电缆、管道、索道、桥梁等应测定其在大潮高潮面或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的净空高度,测量方法详见附录D。水底电缆、管道和隧道应根据有关资料在图上标明其埋设位置和深度,并附曲线图或断面图标注。5.4.3地貌应用等高线表示。陡崖、冲沟等明显的特征地貌,应以图式表示。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处,应标注高程和绘制示坡线。露岩、独立石、土堆、陡坎等,应标注高程或比高。测绘地貌时,台地和小丘等,应测出制高点、鞍部及坡度方向。5.4.4内河航道地形宜自水沫线测至最高洪水位线。高潮面或最高洪水位线以上,凡能长久保存的明显地物和方位物,宜测定其位置,并绘注于图上。5.4.5露出水面的礁石应测出其最高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将名称和范围标注在图上。5.4.6.1稻田、旱地、菜地、经济作物地和养殖场地等,应按实际作物类别标绘在地形图上。5.4.6.3当梯田坎的坡宽在地形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坡脚;小于2mm时,可标注比高。当田坎密集时,两坎间距在地形图上小于lOmm或坎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择要测绘。5.4.6.4水田应测出代表性高程。田埂宽小于图上1mm时,可用单线表示。5.4.6.5树林、苗圃、灌木丛、散树、独立树、行树、竹林、芦苇地、花圃和人工草地等均应测绘。5.4.7居民地、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山岭、河流、海洋、湖泊和道路等应择要标注名称;等级公路及货场、广场等应标注铺面材料。5.4.8地物和地貌应在现场绘图。当地物、地貌比较简单,可用测记法,但现场应勾绘草图。5.4.9数字化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及室内自动化绘图,各项精度指标与质量要求不应低于传统手工测图标准。5.5地形图拼接与检查5.5.1地形和地貌相邻图拼接的最大误差不应大于表5.1.1规定中误差的2.8倍。5.5.2对于重要工程地段或成图薄弱环节应实测检查,检查面积不应少于施测面积的5%,抽检细部坐标点不应少于10%。用视距极坐标法检查时,平面和高程的偏差不应大于表5.1.1规定中误差的2.8倍。当超限点数超过检查点数的10%时,除应更正外,还应扩大检查范围。所有检查数据应有记录。6水位控制测量6.1一般规定6.1.1沿海水位可通过长期水位站、短期水位站或临时水位站进行观测;内河水位可通过基本水位站、基本水尺或临时水尺进行观测。6.1.2.1沿海长期水位站的建立应连续观测水位5年以上。短期水位站应和相邻长期水位站同步观测30天以上;临时水位站与长期水位站或短期水位站同步观测水位应3天以上;当采用水准测量连测时,应按四等水准要求进行。6.1.2.2内河基本水位站的建立应连续观测水位20年以上,其中应包括洪、中、枯水典型年的日平均水位资料。基本水尺应在基本水位站之间沿河按5-10km间隔设置,在枯水期应作同步观测。6.1.2.3除临时水位站和临时水尺外,均应建立水位站经历簿和测站考证簿,水位站经历簿格式和测站考证簿的主要内容见附录E.6.1.3内河两相邻水位站或沿海港口潮汐性质相同的两相邻水位站,应按实测瞬时最大水位差或潮汐调和常数计算有效控制范围。当有效控制范围互相重叠时,水位站有效控制范围内的瞬时水深应采用该站水位改正;当有效控制范围互不重叠时,水位站间的瞬时水深应采用分带内插改正。6.1.4当河流两岸水位差大于O.1m时,应进行横比降改正。当河心水面变化异常,影响水深精度时,应加测河心比降。6.1.5当测区离海岸的距离较大,测区与岸边水位差大于水位允许控制范围时,可在海上增设临时水位站。6.2水位站布设6.2.2对河口、港湾以及狭窄水道、分汊水道等水位变化复杂地区,应在水深测量前设立水位站,观测水位。6.2.3.1水尺设置应稳固。6.2.3.2当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水尺时,两相邻水尺的重叠部分,在内河宜为O.1~0.2m;在沿海,不宜小于0.3m。6.2.3.3当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水尺时,应选择其中一根作为基尺。当深度基准面已确定时,水位站零点宜与深度基准面一致。6.2.4.1测井壁应垂直,井底应低于最低水位0.5~1.Om,井口应高于最高水位0.5~1.Om。6.2.4.2测井截面应能容纳浮子随水位自由升降,浮子和井壁间应有0.05~0.1m的间隙。6.2.4.5当测井内无消波设施时,进水孔截面积与测井筒截面积之比宜为1/100,在多沙内河水域需视情况而定,但应保证进出水的水位变率大于0.2m/s。6.2.5设置水位站的同时,应埋设主要水准点和工作水准点。主要水准点可利用水位站附近的等级水准点;工作水准点应设置在附近固定建筑物上。6.2.6主要水准点与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应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测定;工作水准点与水尺或自记水位计零点之间的高差,应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测定。用瞬时水面法求取水尺间的相互关系时,应在水面平静时连续观测水位三次,其高差的互差不应大于20mm。观测结果取平均值,超限时应重测。自记6.3水位观测6.3.1水尺零点应经常校核。水尺倾斜时,应立即校正,并校核水尺零点高程,自记水位计零点也应经常校核。当用水准测量校核有困难时,可利用校核水尺或井口高程校核。校核情况应记入观测手簿。6.3.2水位观测应采用北京时。每日早、晚应对时,临时水位站应在每日观测前后对时,其误差不应大于1min,超限时应拨正。对时及拨正情况应记人手簿。当采用自记水位计进行水位观测时,其走时误差应符合表6.3.2的规定。自记水位计的允许走时误差表6.3.2记录周期允许走时误差(min)日记O.5周记2.0双周记3.0月记4.0季记9.O6.3.4.1水位观测次数应符合表6.3.4-1或表6.3.4-2的要求。沿海港口及感潮河段水位观测次数表6.3.4-1观测时期观测次数加密观测加密次数加密时间观测系列水位时每整小时观测一次每10min观测一次1.高、低潮前、后各30min内;2.受混合潮或副振动影响,高、低潮过后又出小的涨落起伏时。水深测量时每10-30min观测一次每10min观测一次1.高、低潮前、后各30min内;2.30min内水位差大于0.5m时;3.水位变化异常时内河水位观测次数表6、3.4—2观测时期水位变化特征观测次数基本水尺观测系列水位时水位平稳每日观测一次(08:00)水位变化缓慢每日观测二次(08:00,20:00)水位变化较大或出现缓慢的峰谷每日观测四次(02:00,08:00,14:00,20:00)洪水期或水位变化急剧每整小时观测一次暴涨暴落每5-30min观测一次水深测量时△H<O.1m测深开始及结束时各观测一次O.1m≤△H≤O.3m测深开始、中间和结束时各观测一次△H>O.3m每整小时观测一次△H6.3.4.3当水面达到两根水尺重叠范围时,应同时读取两根水尺的读数,并归算为基尺零点上的水位,其差值不应大于20mm。6.3.4.5观测人员应准时到现场测记水位,不得追记。因故漏测水位时,应按实际观测时间测记,严禁涂改伪造。6.3.5.1应按自记水位计的记录周期,定期调换记录纸,换纸时间应注记在记录纸上。6.3.5.2应定期校测和检查自记水位计,日记式自记水位计应每日08:00时校测一次,非日记式自记水位计应每7天校测一次。6.3.5.3自记水位计的检查内容和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3.5的规定。超限时应予改正。自记水位计检查内容和允许误差表6.3.5顺序检查内容允许误差1走时误差见表6.3.22和校核水尺进行水位比测20mm3检查测井内外水面的水位差20mm6.3.6不在平潮时的漏测水位,若漏测时间在2h以内,可内插补入。影响测深精度的插补水位,不得用于水深改正。6.3.7对非感潮河段水尺的有效控制范围,当上下游两水尺的水位改正数差值小于0.1m,应以较大值作为水位改正数;当差值大于或等于0.1m时,应按线性内插法分段求取改正数。6.3.8.1水位传感器的适用条件、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等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6.3.8.2水位遥报仪除应具有数据遥报功能外,尚应具有数据采集存贮功能,当采用静态RAM作为存贮媒介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数据丢失。6.3.8.3在运行周期内数据采集器内的时钟走时误差应小于采样时间间隔,最大月误差不得大于4min。6.3.8.4水位遥报仪在运行过程中,实际记录存贮周期应大于选取记录存贮周期15天。(2)水位遥报仪连续运行中数据允许差错率(误码率)不大于1×10-5;(3)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单站采集数据的有效率不低于95%。6.3.8.6当水位遥报仪的输出信号受波浪影响时,应采取波浪抑制、阻尼、速度鉴别或数字滤波等措施。6.3.8.7水位遥报仪的检查内容和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3.5的规定。超限时,应予改正。6.4平均海面的确定6.4.1沿海港口水位站的平均海面应根据水位站观测的逐日整点水位,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并应按观测时间系列,分别计算出日平均海面、月平均海面、年平均海面和多年平均海面。6.4.2长期水位站的平均海面,应根据近期5年以上连续观测的整点水位计算求得。6.4.3短期水位站的平均海面,可根据邻近潮汐性质相同的两个长期水位站采用水准测量法或同步观测法引测求得,引测误差不应超过0.1m,具体引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6.4.3.1水准测量法应采用四等水准,从水位站的水准点接测邻近长期水位站的多年平均海面。当水准路线距离大于15km时,应采用三等水准引测。6.4.3.2同步观测法,短期水位站应和相邻两个长期水位站同步观测30天以上。6.4.4临时水位站的平均海面可按第6.4.3条规定的方法,从相邻的两个长期或短期水位站引测求得。采用同步观测法时,同步观测水位的天数可缩短至3~15天。算术平均法;当一天内水位变化较大,且为不等时距观测时,应采用面积包围法。6.4.6海上临时水位站的日平均海面,可根据邻近长期站或短期站采用同步观测法求得。6.5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内河人工河渠、河工模型试验和修建通航建筑物的测量,可采用特定的基准面。当采用其它基准面时,应注明其与理论最低潮面或航行基准面之间的关系值。6.5.2确定测区深度基准面时,各相邻水位站应同步观测,相互合理衔接。6.5.3沿海港口和河口潮流区长、短期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计算宜分别用1年、30天连续观测的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采用弗拉基米尔法计算理论最低潮面,并应进行浅海分潮改正。理论最低潮面应根据多年平均海面起算,其计算见附录P。6.5.4沿海港口和河口潮流区临时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宜根据邻近潮汐性质相同的长期或短期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采用水准测量引测。当不采用水准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临时水位站位于两个长期或短期水位站之间时,可采用加权内插法或图解法求得深度基准面。临时水位站深度基准面与多年平均海面的高差应按下式计算:(6.5.4-1)式中LX—临时水位站深度基准面与多年平均海面的高差(m);DA、DB—分别为A、B两水位站到临时水位站的垂足的距离(m);LA、LB—分别为A、B两水位站深度基准面与多年平均海面的高差(m)。6.5.4.2当临时水位站附近只有一个长期或短期水位站时,应同步观测两站水位2-3天,计算同步期平均海面。当两站潮差差值不大于O.1m时,临时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与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差,可借用邻近长期或短期水位站的深度基准面与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差值;当两站潮差差值大于0.1m时,临时水位站深度基准面与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L长期或短期水位站深度基准面与同步期平均海面的高差(m);6.5.5内河基本水位站的航行基准面应根据连续20年以上并包括洪、中、枯水典型年的日平均水位资料,采用综合历时曲线法或保证率频率法计算。6.5.6内河基本水尺的航行基准面应在枯水期或接近航行基准面时,与基本水位站同步观测水位,采用水位相关法求得;当上、下游附近都有基本水位站时,可采用水位复式相关法求得。6.5.7临时水尺航行基准面应采用瞬时水位法求得。瞬时水位应在接近航行基准面且水位比较稳定时,与上、下游基本水位站或基本水尺同步观测。7水深测量7.1一般规定7.1.1水深测量前应检查平面控制点,校对基准面与水尺零点或自记水位计零点的关系。7.1.2水深测量应采用有模拟记录的单波束或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在浅水区宜采用测深杆或测深锤;淤泥质回淤严重的水域,适航水深测量宜采用三爪砣、回声测深仪配合三爪砣或密度计;在水底树林和杂草丛生水域,不宜使用回声测深仪。7.1.3测深应在风浪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当沿海波高超过0.6m,内河波高超过0.4m时,应停止作业。测深定位点点位中误差限值表7.1.4测图比例尺定位点点位中误差限值(m)>1:5000图上1.5≤1:5000图上1.0注:对1:200~1:500测图可放宽至图上2.0mm。7.1.5在不考虑平面位移的情况下,水深测量的深度误差不应大于表7.1.5的规定值。深度误差限值表7.1.5水深范围(m)H≤20H>20深度误差限值(m)±0.2±O.01H7.1.7航道测量应根据沿海、内河的实际需要和水深变化情况,进行基本测量和检查测量或维护性测量。测量周期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7.1.7.1沿海航道基本测量周期宜为3~8年;内河航道基本测量周期宜为10~15年。7.1.7.2对测区内有变化的沿海航道与港区应定期进行航道检查测量。检测周期可按年、季、月、旬划分,内河维护性测量,应根据航道实际变化情况进行。7.1.7.3航道基本测量应充分利用已有测量成果,控制网和地形应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进行复测、局部补测或修测,并提交完整的控制点成果及地形资料。航道检查测量或维护性测量可根据实情况确定测量内容。对不测量的部分要素,在编绘和出版航道图时,可套用最新测量成果。7.2测深线布设7.2.1主测深线宜垂直于等深线总方向、挖槽轴线或岸线,也可布设成平行线、螺旋线或45°斜线。7.2.2测深线间距应符合表7.2.2-1~表7.2.2-3的规定。航道测量测深线间距表7.2.2—1测区沿海内河图上测深线间距(mm)10重点水域一般水域10~1515~20疏浚及吹填区测深线间距表7.2.2—2测深类别及底质图上测深线间距(mm)沿海内河疏竣工程硬底质10lO中、软底质15吹填2020注:对疏浚施工检查测量的计划测线间距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值,并应依次错开布设,增大测线覆盖程度。港口工程测深线间距表7.2.2—3测深类别及底质测深线间距港工勘测图上15~20mm基槽施工硬底质5m中、软底质5~lOm注:其它港口工程施工水深测量测深线间距可参照基槽施工测深线间距执行。7.2.3疏浚测量应布设垂直于主测深线的纵向测深线,其间距不宜大于主测深线间距的4倍;在航道内应至少布设2条纵向测深线。主测深线的图上长度应超出挖槽边坡坡顶30mm。7.2.4测深检查线宜垂直于主测深线,其长度不宜小于主测深线总长度的5%。疏浚施工前,检查线可用纵向测深线代替;施工检测及竣工测量的检查线应布设在挖槽边坡坡顶以外。7.2.5不同测深组测深的相邻测段应布设一条重合测深线;同一测深组不同时期测深的相邻测深段应布设两条重合测深线。7.3定位7.3.1测深定位点间距应符合表7.3.1的规定。定位点图上最大间距表7.3.1仪具图上最大间距(mm)测量项目测深仪测深杆或测深锤沿海疏浚及航道测量4012港口工程勘测2012施工1010内河重点区域1010内河一般水域及内河疏浚1510注:对1:500测图,内河一般水域及内河疏浚,采用测深仪测深的定位点最大间距可缩小到图上10mm。7.3.3定位中心应与测深中心一致,其偏差不宜大于图上0.3mm,超限时应进行归心改正。7.3.4.1当使用六分仪进行后方交会时,两仪器间距不应大于1.5m,六分仪指标差不应大于1'。7.3.4.2当使用经纬仪和平板仪进行交会定位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定位过程中,每隔1~2h及测深结束后宜对起始方向进行校核,其允许偏差,经纬仪宜为1',平板仪宜为图上0.3mm;超限时应予改正。7.3.5当测定浮标和系船浮等时,应有多余观测。对渔栅、固定渔网和海上养殖场等应测定其位置和范围。7.3.6当采用断面索量距定位时,索长允许误差应为索长的1/200。7.3.7采用微波测距定位系统作业时,测前、测后及作业期超过2个月,应进行现场距离校对,校对边的长度宜接近平均作业距离。校对允许误差应为±1m。7.3.8无线电定位系统的布设和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H的规定。(2)避开强磁或电信号干扰;岸台与高压线、变电站、无线电信号发射设备的距离不小于lOOm,与强辐射电台、电视台、微波中转站的距离不小于500m;(2)船台天线牢固可靠,并安置在船上较高处,并与金属物体绝缘;(3)大比例尺测图,在船台天线下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反射信号屏蔽装置;(4)船台天线中心偏离测深中心大于图上0.3mm时,进行偏心改正。7.3.9.4水深测量开始前应在高级点上对差分GPS接收机进行检验和比对,比对时间不应少于1h;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应定期检验比对,每年不应少于2次。差分GPS的定位观测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7.3.9-1)或(7.3.9-2)式中MP—定位观测中误差(m);—n—当移动台或比对台无已知坐标,用长时段定位求其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时的观测值个数;或有已知坐标时的比对观测值个数;(LP0—LPi)—移动台或比对台的已知经度或单点定位所求经度最或是值与某一观测经度之差();(BP0—BPi)—移动台或比对台的已知纬度或单点定位所求纬度的最或是值与某一观测纬度之差();Xp0、Yp0—移动台或比对台的已知坐标或单点定位所求坐标的最或是值;Xpi、YpiNp0、Mp0—7.3.9.6利用DGPS定位系统测得的WGS-84坐标,应转换为测图或施工所用的坐标。并应满足定位精度要求。7.4测深7.4.1测深前测量船应与水位站及定位观测站校对时间。水位观测应在测前10min开始,测后10min结束。7.4.2.1测深仪应定期进行检验,其检验要求见附录K。当测深仪出现故障进行大修或更换测深仪的主要部件时,应重新检验。7.4.2.2每次测深前、后应在测区对测深仪进行现场比对。当水深小于20m时,可用声速仪、水听器或检查板对测深仪进行校正,直接求测深仪的总改正数。当水深为20~200m时,可采用水文资料计算深度改正数,并应测定因换档引起的误差。深度改正数计算见附录I。7.4.2.3检查板深度绳应使用伸缩性小的材料制成,并应用钢卷尺校准。当用检查板校准测深仪时,测深仪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水面平静,流速较小,检验深度宜接近当日测量的最大水深,船只应处于稳定状态。7.4.2.4当对既有模拟记录又兼有数字记录的测深仪检验时,应同时校对比较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检验结果应以模拟信号为准。7.4.3测深仪的转速偏差不应大于1%。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直流电源不应大于10%;交流电源不应大于5%。7.4.5当使用机动船测深时,应根据需要测定测深仪换能器动吃水改正数,其测定方法见附录M。当改正数小于0.05m时,可不改正。纸上的回波信号应能清晰反映水底地貌。对疏浚及炸礁测量,记录纸上显示走纸长度与实地长度之比宜大于1/4000。’7.4.7测深检查线与主测深线相交处,图上1mm范围内水深点的深度比对互差应符合表7.4.7的规定。深度比对互差表7.4.7水深H(m)深度比对互差(m)H≤20≤0.4H>20≤0.02H(2)测深仪记录纸上的回波信号中断或模糊不清,在纸上超过3mm,且水下地形复杂;(4)连续漏测2个以上定位点或断面的起、终点及转折点未定位;7.4.9单波束测深,利用波浪补偿器进行波浪改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测深仪或数据采集软件同时记录原始测深数据、波浪数据和水深改正数据;7.5水下障碍物探测7.5.1水下障碍物探测可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扫测、软式拖底扫测、硬式扫床或侧扫声纳扫测。多波束测深系统和侧扫声纳扫测作业要求见附录N。7.5.2.1多波束测深系统测深仪仪器精度应为±(0.1+0.001H)(m),H为实测水深(m)。7.5.2.2多波束测深系统宜配备纵倾和横摇补偿装置,当不具备这种装置时,应配备倾斜角观测装置。7.5.2.3多波束全覆盖扫测比例尺,航道与港区水域宜采用1:1000,锚地及其它水域,宜采用1:2000~1:5000。7.5.3.3扫测重叠带宽度不应小于底索终端沉锤位置误差的2倍。底索终端沉锤位置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7.5.3-1)(7.5.3-2)7.5.3.4扫测方向应根据测区流向和航槽轴向确定,不宜逆水扫测。潮流水域应沿涨、落潮流方向分别扫测。7.5.3.5当出现底索脱挂、割断或发现其它可疑情况时应补扫。(3)扫获的浅点或障碍物的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1.5m,深度误差不大于0.1m。7.5.6.1探测水下障碍物时,应测定其范围、顶部最浅水深和障碍物性质,并绘制草图,注明名称和类别。对沉没物体,尚应测定其长、宽、方向和出泥高度。7.5.6.3对群礁石区,应测出其外围礁石和主要礁顶的位置、高程和干出高度,并标绘与其他礁石间的相对位置和群礁的危险界。7.5.6.4障碍物位置的测定,应有多余观测,其互差不应大于图上1.5mm。7.5.6.5扫获障碍物应列入扫测报告,扫测报告格式见附录P。7.6适航水深测量7.6.1对淤泥质回淤较严重的水域,适航水深测量宜采用三爪砣、测深仪配合三爪砣或密度计、适航水深测量系统进行。7.6.2当采用测深仪配合三爪砣或密度计进行适航水深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测量时,密度计或三爪砣测深、取样与定位、水位观测同步进行。(2)测量前在测区内选取至少2个代表点作垂直密度剖面,并实地取样,现场率定密度。7.6.4在适航水深测量过程中,应对密度计探头的后移量和定位系统的偏心量进行修正。7.6.5适航水深测量的测线布置应至少2次通过垂直密度剖面的代表点,并应进行测量精度的校核,校核的比对互差应符合表7.4.7的规定。7.6.6适航水深测量的测线应平行于航道布设,其测线最大间距可为图上20mm。7.7内业整理(4)测深手簿、测深记录纸、记录磁带或盘和打印数据的检查及水深量取、计算、校核;(2)测深线的连接、编号和注记清晰,并在两端或临时中断处注明起讫时间;(3)图板上的点数、时间、测深线号和图板编号等与测深手簿一致。(2)沿海因受风浪影响回波信号呈波浪状时,水深从距波峰1/3波高处量取;;(4)定位点间的内插水深等距量取,异常浅点和疏浚施工的上偏差点按比例内插。7.7.1.4助航标志、显着物标和主要的航行障碍物,应采用解析法法记入。7.7.1.5水位改正数应从水位曲线图上量取,需要分带改正时,分带数不宜大于10带,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水位分带方法见附录Q。(2)打印的定位点、特征点的时间和编号与测深仪记录纸一致;(6)输入的坐标资料、外业打印的检查记录、磁带、磁盘和测深纸等,统一编号,妥善保存。45°角,两相邻扫趟的斜线方向互相垂直;(6)内业整理绘制扫测透写图。图上描绘加密测深线、单船拖扫范围、拖底扫测大鱼形浮位置、障碍物的名称、编号及深度或高程等;7.7.2.3硬式扫床的内业整理可参照第7.7.2.2款的规定执行。7.7.2.4侧扫声纳扫测资料的整理时,应检查定位资料、侧扫声纳使用状态、扫趟记录,并绘制有效扫趟范围。当测量船航向与测线方向一致时,有效扫测带宽应垂直于测线标定,不一致时应垂直于测量船航向标定,并标明扫趟方向、航速和换能器拖体离水底的高度。7.7.2.5绘制有效扫趟范围时,奇、偶数扫趟,应分别在不同透明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绘。7.7.2.6侧扫声纳扫测声图上,水底目标应按测区扫趟次序、定位先后统一编号,量取定位插点距离、目标距测线的水平距离、目标距水底的高度、平行于航向的长度,判别目标走向、形状及性质等,并将以上数据列入扫获障碍物一览表。7.7.3.1适航水深图图载水深应为适航浮泥层下界面水深,并应在每条测线上分别按实际位置标注最小和最大适航浮泥层厚度值。7.7.3.2当使用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测量适航水深时,应在适航水深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标示适航浮泥层的具体位置和厚度。8施工测量8.1一般规定8.1.1施工测量前,应收集与工程有关的测量资料,并应对工程设计文件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8.1.2利用原有平面控制网进行施工测量时,其精度应满足施工控制网的要求。8.1.3水工建筑物施工,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按要求测设一定数量的永久控制点和沉降、位移观测点,并应定期检测。8.1.4当采用DGPS定位系统进行港口工程施工定位及放样时,应将GPS坐标系转换为施工坐标系。8.1.5当距岸lkm以上,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的水域难以搭建测量平台时,宜采用RTK-DGPS等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施工定位。8.2施工平面控制8.2.1.2施工平面控制网最弱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8.2.1.3施工控制网应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的平面控制网点。施工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导线测量、建筑方格网测量、L型基线测量和GPS测量等方法进行布设。8.2.2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精度要求应符合表8.2.2的规定。施工平面控制网等级精度表8.2.2相应于建筑物离岸测量控制网距离(m)等级施工控制网形式10~200200~500500~10002000以上直伸导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