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真空断路器和成套设备的型式实验项目、参数及实验方法一、绝缘实验:(绝缘水平见表1)引用标准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16927.1-2023高电压实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实验规定GB/T11022-202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规定1、标准参考大气条件温度t0=20℃压力p0=101.3kPa绝对湿度h0=11g/m3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均为相应于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的数值。2、正常使用条件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合用于下列使用条件下运营的设备:a)周边环境最高空气温度不超过40℃;b)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3、对周边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0℃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实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校正因数KtKt=1+0.0033(T—40)式中:T——环境空气温度,℃。4、对用于海拔高于1000m,但不超过4000m处的设备的外绝缘及干式变压器的绝缘,海拔每升高100m,绝缘强度约减少1%,在海拔不高于1000m的地点实验时,其实验电压应按本标准规定的额定耐受电压乘以海拔校正因数Ka式中:H——设备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m。表1断器的额定绝缘水平额定电压(1)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min工频耐受电压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相对地(2)相间(3)断路器断口(4)隔离断口(5)相对地(6)相间(7)断路器断口(8)隔离断口(9)相对地(10)相间(11)断路器断口(12)隔离断口(13)3.64040404625252527
7.26060607030303034
12(注)75(75,60)75(75,60)75(75,60)85(85,70)42(30)42(30)42(30)48(35)
(24)12512512514565656579
40.5185185185215959595118
72.5325325325375155155155197
350350
额定电压(1)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min工频耐受电压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相对地(2)相间(3)断路器断口(4)隔离断口(5)相对地(6)相间(7)断路器断口(8)隔离断口(9)相对地(10)相间(11)断路器断口(12)隔离断口(13)126(123)450450450520200200200225
550550550630230230230265
252(245)850850850950360360360415
9509509501050395395395460
1050105010501200460460460530
363105010501050(+205)1050(+205)4604605205208501300950950850(+295)850(+295)117511751175(+205)1175(+205)5105105805809501425950950850(+295)850(+295)550142514251425(+315)1425(+315)63063079079010501675117511751050(+450)1050(+450)155015501550(+315)1550(+315)63063079079010501675117511751050(+450)1050(+450)155015501550(+315)1550(+315)68068079079011751800117511751050(+450)1050(+450)167516751675(+315)1675(+315)74074079079011751800117511751050(+450)1050(+450)注1当10kV系统中性点为直接接地时,绝缘水平采用括号中的数值;2表内项(4)、(5)、(12)、(13)中()号内的数值表达反相工频电压的作用。
1、1min工频耐压实验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当承受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实验,对每一实验条件,应当把实验电压升高到实验值维持1min。应当进行干实验,对户外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还应进行湿试。隔离断口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实验:1)、优选方法:这时加在两侧端子上的两个电压都不低于相对地耐受电压的三分之一;2)、替代方法:对额定电压低于72.5kV的金属封闭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和任一电压的普通开关装置底架的对地电压不需要准确的调整,甚至可以把底架绝缘。2、雷电冲击耐压实验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只应当在干燥状态下承受雷电冲击实验。标准雷电冲击波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是指波前时间T1为1.2μs,半波峰值时间T2为50μs的光滑的雷电冲击全波。表达为1.2/50μs冲击。以下偏差为雷电冲击波标准规定与实际记录值之间的允许偏差:峰值±3%波前时间±30%半峰波值±20%对试品施加15次具有规定波形和极性的耐受电压,假如在自恢复绝缘上发生不超过2次破坏性放电,且按有关技术委员会规定的检测方法拟定非自恢复绝缘上无损伤,则认为通过实验。除非有关委员会另有规定,实验程序应按如下进行;1)、冲击次数至少15次;2)、在非自恢复绝缘上不应出现非破坏性放电;如不能证实,可通过最后一次破坏性放电后连续施加3次冲击耐受来确认;3)、破坏性放电的次数不应超过2次(本次数是指从第1次施加冲击到最后1次施加冲击的合计破坏性放电次数,且仅发生在自恢复绝缘上);4)、但后5次冲击中出现的破坏性放电不得超过1次。假如后5次冲击中出现1次破坏性放电,则应增长5次附加的冲击实验来验证,该附加的实验中不应出现破坏性放电。3、操作冲击耐压实验标准操作冲击是到峰值时间Tp为250μs,半峰波值时间T2为2500μs的冲击电压,表达为250/2500μs冲击。对于标准和特殊操作冲击,规定值和实测值之间允许下列偏差:峰值±3%波前时间±20%半峰波值±60%4、人工污秽实验5、凝露实验DL/T539-1993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和部件凝露及污秽实验技术条件6、局部放电测试引用标准GB/T7354-2023局部放电测量1、导体间绝缘仅被部分桥接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在导体间发生也可以不在导体间发生。注:1)、局放一般是由绝缘体导体内部和绝缘表面局部电场特别集中而引起的,通常这种放电表现为连续时间小于1μs的脉冲。但是也也许出现连续的形式,比如气体介质中的所谓无脉冲放电,通常用本标准中的方法检测不到这类放电2)、电晕是局放的一种方式,它常发生在远离固体和液体绝缘的导体周边的气体介质中,“电晕”不宜被用作且有局放形式的通用术语。3)、局放通常随着着声、光、热和化学反映等现象。2、校准1)、校准程序完整实验回路中测量系统校准是用拟定视在电荷测量的刻度因数k,由于试品电容Ca会影响回路的特性一,因此,要对每一个新的试品分别进行校准,除非实验中一系列类似的试品的电容值都在平均值的±10%以内。完整实验回路中测量系统的校准是在试品的两端注入已知电荷量q0的短时电流脉冲。q0值由校准器性能实验的结果取得。电流脉冲一般由校准器产生,该校准器由能产生幅值为U0的阶跃电压脉冲发生器和电容C0联构成,因此,校准脉冲提供电荷,其电荷值为q0=U0C02)、校准器的性能实验局放测量的准确度要靠校准器的准确度来保障,因此,校准器的第一次性能实验宜溯源到国家标准以便认可。应进行以下性能实验:1)、校准器的所有标称量程下的实际电荷q0的拟定,其不拟定度宜保持在其标称值的±5%或者±1%pC内,取两者中大的一个,这些q0值是使用校准器时也许用到的电荷的实际值。2)、阶跃电压U0上升时间t的拟定,其不拟定度为±10%。3)、用脉冲计数器拟定脉冲反复频率N,其不拟定度为±1%。这一规定仅合用于脉冲反复率n的计数校准。3、对试品的规定实验之前,试品宜按照有关技术委员会规定的程序进行预解决,假如没有则:1)、试品外绝缘的表面必须是清洁干燥的,由于绝缘表面的污秽和受潮会产生局部放电;2)、试品实验时宜处在与此环境温度;在实验之前刚刚接受过机械、热和电气的作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为了保护良好的可反复性,在受作用之后至局放实验之间,允许停放一段时间。7、控制回路的1min工频耐压实验操动机构的二次回路及元件应进行实验电压2kV、连续时间1min的工频耐压实验;或实验电压为2.5kV、连续时间1s的实验电压。二、机械实验:1、机械操作实验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在规定的操作电压下应能连续可靠地分、合各50次。其中涉及在最高电压(110%)下合、分10次,在最低电压(合85%、分65%)下合、分10次,在额定电压下以重合闸方式(O—0.3s—CO—180s—CO)进行15次。真空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在30%额定操作电压下3次不得分闸;在65%额定电压下可靠分闸。2、常温下机械稳定性实验机械操作实验应在实验地点的周边空气温度下进行。周边空气温度应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应涉及作为操动机构组成部件的辅助设备。机械操作实验应由2023次操作循环组成。实验中,允许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润滑,但不允许进行机械调整或其它类型的维修。操作顺序控制电压和操作压力操作顺序次数自动重合闸断路器非自动重合闸断路器C-ta-O-ta最低额定最高500500500500500500C-t-CO-ta-C-ta额定250-CO-ta额定-500注:O表达分闸;C表达合闸;CO表达合闸操作后,紧接着(没有任何人的延时)进行一个分闸操作;ta表达两次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使断路器恢复到起始状态和/或防止断路器的某些部件过热(这个时间可以根据操作的类型而不同);t表达如无其它规定,对于快速自动重合闸断路器为0.3s机械操作实验的判据:下面给出的判据合用于M1和M2级断路器的机械操作实验。2、所有实验程序完毕前、后,应进行下述操作:1)、在合分闸装置以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电压和/或操作用的额定压力下,进行5次合—分操作循环;2)、在合分闸装置以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最低电源电压和/或操作用的最低压力下,进行5次合—分操作循环;3)、在合分闸装置以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最高电源电压和/或操作用的最高压力下,进行5次合—分操作循环;在这些操作循环中,应记录或计算其动作特性,应对上述的每一种条件给出一张示波图。延长的机械寿命实验前、后测量到的每个参数与平均值之差应在制造厂给出的允差范围内。2、每一个2023次操作循环后的动作特性应予以记录;3、完毕分、合操作总次数后,真空灭弧室断口间应进行1min工频耐压实验。实验电压为额定值80%(DL/T403-2023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3、端子静拉力实验进行端子静负载实验是为了验证在冰、风及连接导体同时作用下断路器能对的地操作。端子静负载实验仅合用于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的户外断路器。假如制造厂通过计算可以证明断路器可以耐受该负载,则不需要进行实验。断路器上的覆冰和风压,应符合GB/T11022的2.1.2的规定。表9中给出了由于软连接和管形连接导体产生的作用力的一些例子(不涉及作用在断路器本体上的风和冰负载及动态负载),可作为实验的导则。假定由连接导体产生的拉力作用在断路器端子的最外端上。冰、风和连接导线同时作用时,端子合成负载分别以FshA、FshB和Fsv(见图19)表达,且定义为额定端子静负载。三、主回路电阻测量引用标准GB/T11022-202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规定为了把做过温升实验(型式实验)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与做出厂实验的所有同一型号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做一比较,应当进行主回路电阻的测量。应当在温升实验前、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处在周边空气温度下测量直流电压降或电阻,还应当在温升实验后,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冷却到周边空气温度时测量直流电压降或电阻。实验后测得的电阻不应当超过20%。在型式实验报告中,应当给出直流电压降或电阻的测量值,以及实验时的一般条件(电流、周边空气温度,测量部位等)。四、长期工作时的发热实验(温升实验)。引用校准GB/T11022-202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规定GB763-19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DL/T402-2023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1、主回路的温升实验温升实验方法按GB763和DL/T402进行。户内产品为额定电流的110%,户外产品为额定电流的120%。温升实验在机械稳定性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实验应当连续足够长的时间使温升达成稳定,假如在1h内温升的增长不超过1K,就认为达成这一状态。通常这一判据中实验连续时间达成受试设备热时间常数的5倍时就会满足。2、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温升辅助设备应当在其额定电源(交流或直流)电压或其额定电流下进行实验。连续工作额定值的线圈的实验应当连续足够长的时间以使温升达成稳定值,假如在1h内温升的变化不超过1K,通常就认为达成这一状态。(a)假如开关设备具有在操作终了时切断辅助回路的自动开断装置,该回路应当通电10次,每次1s或者直至开断,两次通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取10s,假如开关设备的结构不允许,则取也许的时间间隔。(b)假如开关装置不具有操作时切断辅助回路的功能,实验时一次通电15s。五、短时耐受电流实验和峰值耐受电流实验(热稳定实验及动稳定实验)引用标准GB2706-1989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实验方法GB/T11022-2023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规定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主回路和接地回路(假如合用的话)应当经受实验,来检查它们承载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和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能力,不得引起任何部件的机械损伤和触头分离。实验电流的交流分量原则上等于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k)的交流分量。峰值电流应当不小于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且不应当超过5%。实验电流It施加时间Tt原则上等于额定短时连续时间,每次实验前,机械开关装置要作一次空操作,除一接地开关外,还要测量主回路电阻。合格判据:a)实验后,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不应当有明显的损坏,应当能正常的操作,连续的承载电流而不超过温升限值,并在绝缘实验时能耐受规定的电压;实验开关装置在实验后应当立即进行空载操作,且触头应在第一次操作时分开;b)另一方面,应当进行回路电阴测量,假如电阻的增长超过20%,同时又不能用目测检查证实触头的状况,应进行一次附加的温升实验。六、端部短路条件下的开断与关合实验。引用标准GB1984-2023高压交流断路器1、短路实验前的状态检查在关合和开断实验开始前应进行空载操作和空载操作顺序(O,CO和O—t—CO),并应记录断路器的操作特性的细节,例如合闸时间和分闸时间。对于电动或弹簧操作的断路器,操作应按下列条件进行:在其合闸线圈或并联合闸脱扣器上施加100%及85%的合闸装置的额定电源电压;在其并联分闸脱扣器上施加100%及85%额定电源电压(交流)和100%及65%额定电源电压(直流)。对于气动操动机构或液压操动机构,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操作:a)操作用的流体压力应整定在操作用的最低功能值且以85%(交流)或65%(直流)额定电源电压加于并联分闸脱扣器,以及85%的额定电源电压加于并联合闸脱扣器。b)操作用的流体压力整定在操作用的额定值且以额定电源电压加于并联脱扣器。2、一个短路实验系列后的状态为检查实验后断路器的操作,断路器在完毕一个完整的短路实验系列后,应进行空载合闸和空载分闸操作。这些操作应与实验前所进行的相应操作进行比较且应无明显的变化。与参考的机械特性规定应满足。断路器应能满意地合闸和扣锁。3、基本短路方式基本短路实验系列应由下面规定的实验方式T10,T30,T60,T100s和T100a组成。对于实验方式T10和T30,开断电流与规定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规定值的20%,对于实验方式T60不应超过10%。在实验方式T100s,T100s(b)和T100a的开断电流实验中,短路电流的峰值不应超过断路器额定短路关合电流的110%。在有些实验条件下也许有必要把实验方式T100s提成关合实验和开断实验。此时,构成关合操作的部分称为T100s(a),构成开断操作的部分称为T100s(b)。4、端部短路(即出线端短路)故障(方式1~5,)实验方式操作顺序开断电流直流分量瞬态恢复电压工频恢复电压外施电压T10O-0.3s-CO-180s-CO10%ISC≤20%TRV峰值uckV三相三极实验三相单极实验单极实验为UrT30O-0.3s-CO-180s-CO30%ISCT60O-0.3s-CO-180s-CO60%ISCT100sO-0.3s-CO-180s-CO100%ISCT100s(a)C-180s-C100%ISCT100s(b)O-0.3s-CO-180s-CO100%ISCT100aO-0.3s-CO-180s-CO100%ISC≥2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的连续开断能力实验(电寿命实验);序号开断电流比例%操作循环操作循环的个数110O-0.3s-CO-180s-CO1230O-0.3s-CO-180s-CO1360O-0.3s-CO-180s-CO14100O-0.3s-CO-180s-CO25100O136100CO11(本表是按30次电寿命进行实验)七、其他条件下的开断与关合实验:1、近区故障条件下的开合实验;引用标准GB4474—1992交流高压断路器的近区故障实验近区故障性能是选用断路器的必备条件之一。对电压在72.5kV及以上,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在区12.5kA以上,并与架空线路直接相连的断路器都应具有近区故障开断能力。开断电流值分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90%、75%两级,开断电流的允许偏差分别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5%(对于实验方式L90%)和±5%(对于实验方式75%),名称叫做L90、L75;恢复电压等于相对地电压;操作顺序为“O—t1—CO—180s—CO”用于自动重合闸或“O—t—O—t—O”不用于自动重合闸;工频恢复电压为不得低于高相电压的95%,连续时间不得小于0.1s;每一实验方式中的最第燃弧时间与最短燃时间之差为10ms,允许有1ms的负偏差;2、失步条件下的开合实验;引用标准GB1984-2023高压交流断路器1、失步开断电流额定值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值的25%;额定失步关合电流应为额定失步开断电流的峰值。2、外施电压和工频恢复电压应等于下列数值之一:a)对用于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中的断路器,倍的额定电压;b)对用于中性点非固定接地系统中的断路器,倍的额定电压。3、对于每一个实验方式的分闸操作,开断电流的直流分量应小于交流分量的20%。对于实验方式OP2中的合—分操作循环中的合闸操作:工频电压应为;关合应出现在外施电压峰值的±15°内。验证失步额定值的实验方式操作方式操作顺序开断电流占额定失步开断电流的百分数OP1O-O-O30OP2CO—O—O或替代的C*—C**O—O—O(C*:全电压下的C;C**:空载时的C)1003、单相和异相接地条件下的开合实验;引用标准DL/T403-2023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断路器应能开断出现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单相短路电流:1)、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中的单相故障,或2)、中性点非固定接地系统中的异相接地故障,即接地故障出现在不同的相,一个点在断路器的一侧,另一个点在断路器的另一侧。异相接地的实验顺序为O—0.3s—CO—180s—CO,实验电压为额定电压,实验电流为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的86.6%。实验在断路器的一相上进行,其他两相可以不带电。每次“合分”之后应连续施加额定电压3min。调频回路的参数与10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方案相同。5、临界电流的开合实验。1、临界电流实验条件应进行两个实验方式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方式的实验电流应等于相应于出现延长的燃弧时间的实验方式(基本短路实验方式T10、T30或T60中的一个实验方式的最短燃弧时间超过另一个实验方式的最短燃弧时间半个周波或更长,则认为属于这种情况)的开断电流和下列相应电流的平均值:a)一个实验方式:开断电流相应于相邻的更高开断电流;b)另一个实验方式:开断电流相应于相邻的更低开断电流。假如延长的燃弧时间出现在实验方式T10中,临界电流开断实验应当在20%额定短路开断电流时进行一个方式,在5%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下进行另一个实验方式。2、临界电流实验方式临界电流实验方式是由以上规定的电流且直流分量小于20%的额定操作顺序构成。其瞬态和工频恢复电压与基本短路实验方式中相邻的更高开断电流的实验方式的一致。八、容性电流开合实验:C2级实验方式实验方式脱扣器的操作电压操作和开断用的压力实验电流为额定容性开断电流的百分数(%)操作型式的操作顺序LC1、CC1和BC1最高电压最低功能压力10~40OLC2、CC2和BC2最高电压额定压力≥100O和CO或CO注1:在脱扣器的最高操作电压下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稳定地控制分闸操作;注2:为了实验方便,实验方式1(LC1、CC1、BC1)也可进行CO操作。额定容性电流开断的优选值线路电缆单个电容器组背对背电容器组额定电压UrkV(有效值)额定线路充电开断电流IlA(有效值)额定电缆充电开断电流IcA(有效值)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开断电流IsbA(有效值)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IbbA(有效值)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关合涌流IbikA(有效值)涌流的频率fbi(Hz)3.610104004002042507.21010400400204250121025400400204250241031.540040020425040.5105040040020425072.51012540040020425012631.51404004002042502521252504004002042503633153554004002042505505005004004002042508009001、三相线路充电和电缆充电电流开合实验每个实验方式涉及下述的24次操作或操作循环:实验方式1(LC1和CC1)——4个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4个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24个O,均匀分布(步长:15°)。实验方式2(LC2和CC2)——4个C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C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4个C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C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24个CO,均匀分布的(步长:15°)。这些实验中,所有的最短燃弧时间均应出现在同一相上。2、单相线路充电和电缆充电电流开合实验每个实验方式涉及下述规定的48次操作或操作循环:实验方式1(LC1和CC1)——12个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12个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48个O,均匀分布(步长:15°)。实验方式2(LC2和CC2)——6个O和6个C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30°);——3个O和3个C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6个O和6个C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30°);——3个O和3个C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24个O和24个CO,均匀分布的(步长:30°)。合闸操作可以是空载操作。3、三相电容器组(单个或背对背)电流开合实验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额定电压kV最高工作电压kV额定单个电容器组及额定背对背电容器组开断电流A额定电容器组关合涌流峰值kA频率Hz1011.54006308008.012.516.0不大于10003540.52004006304.08.012.5不大于100063692004006304.08.012.5不大于1000引用标准GBT7675—1987交流高压断路器的开合电容器组实验实验方式1(BC1)应涉及总计24个O实验。实验方式2(BC2)涉及总计80个CO实验如下:实验方式1(BC1)——4个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4个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24个O,均匀分布(步长:15°)。实验方式2(BC2)——4个C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32个C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4个C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32个C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80个CO,均匀分布(步长:15°)。这些实验中,所有的最短燃弧时间应在同一相上完毕。合闸操作可以是空载操作。4、单相电容器组(单个或背对背)电流开合实验实验方式1(BC1)应涉及总计48个O的实验。实验方式2(BC2)应涉及总计120个CO实验。实验方式1(BC1)——12个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12个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6个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48个O,均匀分布(步长:15°)。实验方式2(BC2)——12个CO,分布在一个极性上(步长:15°);——42个CO,在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12个CO,分布在另一个极性上(步长:15°);——42个CO,在另一个极性上的最短燃弧时间;——其余的实验应达成总计120个CO,均匀分布(步长:15°)。合闸操作可以是空载操作。九、小电感电流的开合实验:1、开合并联电抗器的实验;2、空载、起动、制动时电动机的开合实验十、无线电干扰电平(r.i.v)测试。本实验仅合用于额定电压126kV及以上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实验可以在断路器的一极上进行,断路器应分别处在分闸和合闸位置。实验期间,断路器应装有也许影响无线电干扰性能的所有附件,例如均压电容器、电晕环、高压连接件等。一、实验电压的施加部位应当如下:在合闸位置,端子与接地底架之间;在分闸位置,一个端子与和接地底架相连的其他端子之间,假如开关装置不是对称的,要把连接倒换后再试。二、实验环境规定如下:试品的正常接地部位应当接地;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当是干燥的和清洁的,且其温度接近实验室的温度;记录实验室的大气条件,相对湿度不低于85%。三、实验程序1)应当在开关设备上施加的电压,至诚少维持5min,Ur是开关设备的额定电压。随后应当把电压逐级下降至,再逐级上升至诚初始压值,最后逐级下降至。在每级电压上,应当进行无线电干扰的测测量,并应当画出最后一个电压下降系列中记录的无线电干扰电平对外施电压的曲线,这样得出的曲线就是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电压级差应大约为。十一、环境条件下的实验:1、高、低温实验;2、湿度实验;3、淋雨实验;4、覆冰条件下的实验;5、密封实验;6、地震考核。评价电力的标准就是“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讨论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也是用这四性去判别的;
在电力系统中,最容易出现的是单相接地事故,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后,接地相的相电压降为零,未接地相的相电压升为线电压,即增长了根号3倍;
1、在低压380/220V系统中,有许多单相用电设备,假如中性点不接地运营,则发生单相接地后,有也许未接地相电压升高,会因过电压烧毁家用电器,从安全性考虑,我们必须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将中性点的电位牢牢固定在“0”;
2、对中压系统,如6KV-66KV系统,大多是三相用电设备,且设备多在室外,出事的几率比较多,设备绝缘强度也比较高,即便出现了单相接地,未接地相电压升高也能承受,三相平衡对称的关系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三相系统还能正常运转,这时从可靠性考虑,还是在中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比较好;
3、对于高压系统,如110KV以上的供电系统,电压高,设备绝缘考虑成本不会作得很大,假如中性点不接地,当单相接地时,未接地的二相就要可以承受根号3倍的过电压,瓷绝缘子体积就要增大近一倍,本来1米长的绝缘子就要增长到1.732米以上,不仅制造起来不容易,安装也是问题,会使设备投资大大增长,此外110KV以上系统由于电压高,杆塔的高度也高,不容易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因而就是出现了接地就跳闸也不会影响多少供电可靠性,因而从投资的经济性考虑,在110KV以上供电系统,我们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一种实用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
2023-1-911:54:14
(阅1296次)
关键词:
短路电流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营中,都必须考虑到也许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营情况,由于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营情况看,这些故障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结识外,还必须纯熟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有标么值法和有名值法等。采用标么值法计算时,需要把不同电压等级中元件的阻抗,根据同一基准值进行换算,继而得出短路回路总的等值阻抗,再计算短路电流等。这种计算方法虽结果比较精确,但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且公式多、难记忆、易出差错。下面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对短路电流的计算,介绍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二、供电系统各种元件电抗的计算通常我们在计算短路电流时,一方面规定出短路点前各供电元件的相对电抗值,为此先要绘出供电系统简图,并假设有关的短路点。供电系统中供电元件通常涉及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及架空线路(涉及电缆线路)等。目前,一般用户都不直接由发电机供电,而是接自电力系统,因此也常把电力系统当作一个“元件”来看待。假定的短路点往往取在母线上或相称于母线的地方。图1便是一个供电系统简图,其中短路点d1前的元件有容量为无穷大的电力系统,70km的110kV架空线路及3台15MVA的变压器,短路点d2前则除上述各元件外,尚有6kV,0.3kA,相对额定电抗(XDK%)为4的电抗器一台。说明各供电元件相对电抗(以下“相对”二字均略)的计算方法。1、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1,容量增减,电抗反比。本句话的意思是当系统短路容量为100MVA时,系统电抗数值为1;当系统短路容量不为100MVA,而是更大或更小时,电抗数值应反比而变。例如当系统短路容量为200MVA时,电抗便是0.5(100/200=0.5);当系统短路容量为50MVA时,电抗便是2(100/50=2),系统容量为“∞”,则100/∞=0,所以其电抗为0。本计算依据一般计算短路电流书中所介绍的,均换算到100MVA基准容量条件下的相对电抗公式而编出的(以下均同),即X*xt=Sjz/Sxt(1)式中:Sjz为基准容量取100MVA、Sxt为系统容量(MVA)。2、变压器电抗的计算若变压器高压侧为35kV,则电抗值为7除变压器容量(单位MVA,以下同);若变压器高压侧为110kV,则电抗值为10.5除变压器容量;若变压器高压侧为10(6)kV,则电抗值为4.5除变压器容量,如图1中每台变压器的电抗值应为10.5/15=0.7,又如一台高压侧35kV,5000kVA及一台高压侧6kV,2023kVA的变压器,其电抗值分别为7/5=1.4,4.5/2=2.25本计算依据公式为:X*b=(ud%/100).(Sjz/Seb)(2)式中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数,Seb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该公式中ud%由变压器产品而定,产品变化,ud%也略有变化。计算方法中按10(6)kV、35kV、110kV电压分别取ud%为4.5、7、10.5。3、电抗器电抗的计算用额定电抗百分数除电抗器的额定容量(单位MVA),再乘0.9即可。一般来说电抗器只标额定电压与电流,计算其额定容量时按S=1.732U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员工培训财务制度
- 汽车产品上市培训
- 广告服务代理服务合同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幼儿园用工合同模板
- 基辛格对中国的告诫
- 离婚冷静期离婚协议模板二零二五年
- 全新公司股权期权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全新办理协议离婚程序
- 李大小学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校工作方案
- JJG 4-2015钢卷尺行业标准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5120-2021)
- 晋升羽毛球一级裁判员考试试题
- 2024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艾滋病保密制度
- 认知行为疗法讲解
- 史丹利行业分析
- H3C全系列产品visio图标库
- 恩赐测试完整版本
-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教学: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
- canva可画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