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两次鸦片斗争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鸦片斗争爆发前夕,一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袤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个观点的本质是想通过斗争使英国A.鸦片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答案】D【解析】鸦片斗争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这就是材料中的所谓疼惜“商务”的本质,故答案为D项。英国对中国发动斗争,不仅仅是因为鸦片贸易,解除A项;由于对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对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解除B项;鸦片斗争之前中英已有贸易往来,解除C项。2.林则徐在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允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这反映了林则徐A.主见与英国通商贸易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熟悉英国的政治制度D.具有“天朝上国”思想【答案】D【解析】从材料“历次进贡”“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允恩待”中可以看出,当时林则徐照旧有“天朝上国”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英之间的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故解除A、B两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早在鸦片斗争之前,英国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议会驾驭实权,故C项错误。3.1840年6月,鸦片斗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状况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且训练不足【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的执行状况可知,其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且调出的兵员人数很少,由此可知,清朝的军事动员体制落后,A项正确;题干表格只供应了贵州、甘肃和山西三省的调兵状况,无法体现出“全民动员”,B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清朝的军备状况,C、D两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同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更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同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引起了中国社会主要冲突、革命任务、思想观念、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的变更,使中国由独立完整的封建国家,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更是最深刻的影响,故选B。5.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确定和彻底地打开了她宽敞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假如我们情愿,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不同等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涉及长江口岸的开放和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等内容,这与《天津条约》有关,所以C项正确。6.有人说,鸦片斗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其次次鸦片斗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占据北京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清政府的统治中枢在北京。其次次鸦片斗争中英法联军占据北京,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故选B。7.“当默深(魏源)先生之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见,故C项正确。A项是林则徐的活动,解除;B项是洋务派的主见,解除;D项指的是《资政新篇》,解除。8.著名学者李时岳认为,他们“相识了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但其“人单力薄,在权贵的压抑下不能有所作为,主见只不过成为一种珍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文库里闪闪发光”。材料中的“他们”A.留意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C.主见兴办实业挽救国家D.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他们”属于早期地主阶级抗拒派,早期地主阶级抗拒派侧重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抗拒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但其主见未能付诸实施,故答案为A项。早期维新派已“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实业派主见“实业救国”,维新派“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故解除B、C、D三项。9.徐继畲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答案】D【解析】徐继畲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斗争并非为了割占疆土,而是为了占据商品销售市场,D项正确,B项错误。A项不符合“以便售卖其货物耳”,解除;《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资本输出,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解除。二、拓展提升(单选3个,每个5分;材料解析题2个,13题12分,14题28分)10.(2024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看法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觉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体现出清政府禁烟看法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看法,也不能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11.(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斗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斗争失败的主要缘由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斗争失败的缘由。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是不能抗拒外寇的主要缘由。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斗争失败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缘由而不是鸦片斗争失败的主要缘由,故C项错误。12.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见脱离中国实际【答案】C【解析】《海国图志》“在国内几无反响”,所以印数不过千册,不是因为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中国反响低迷,但在日本畅销,中日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意识的淡薄,故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见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须要,故D项错误。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同等条约造成的。李文海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同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大出血’”。——摘编自李育民《血写的条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只有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同等条约时明确说:“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今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他认为开放通商,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在看到不同等条约的另一面这点上,他是先驱者。——袁南生《不同等条约的另一面》(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不同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不同等条约的“另一面”。(4分)(3)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相识。(4分)【答案】(1)影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另一面: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4分)(3)相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4分)。【解析】第(1)小题,从材料“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同等条约造成的”中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小题,从材料“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可以分析出近代不同等条约的“另一面”。第(3)小题,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可以分析出,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14.(2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17世起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同等关系秩序。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际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灌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起先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平安、稳固和同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起先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與论在鸦片斗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看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9世纪60年头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特别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依据材料一,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8分),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将中国纳入“世界国际秩序”的历史背景(1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斗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看法的变更(3分),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这一变更作出简要评价(5分)。【答案】(1)特征: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同等、敬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以斗争和不同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力气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而处于不断调整变更之中。(8分)背景: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优势形成后自由贸易思潮的推动;英国与中国和平协商市场开放的失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未能变更;英国以印度为中心的亚洲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内在冲突;清王朝走向衰落。(12分)(2)变更: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同等条约。(3分)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5分)【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特征,依据题文信息“17世起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同等关系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际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灌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垃圾日清合同
- 汽车无偿赠与合同
- 企业投资决策咨询服务协议
- 医疗器械使用风险与责任豁免协议
- 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合作协议书
- 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第六单元写作 《“劝学”新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外籍人士租房备案专项协议
- 法拍房租赁权冲突处理协议
- 接处警流程培训
- 《法律法规常识讲解》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解读
- 呼吸专科护士年终总结汇报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情志护理方法
- 重庆七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零诊测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药店入股合同协议书
-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计划
- 2024年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