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税收征管思考与探索_第1页
建筑业税收征管思考与探索_第2页
建筑业税收征管思考与探索_第3页
建筑业税收征管思考与探索_第4页
建筑业税收征管思考与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综述 4一、A市发展基本概况 4(一)、重要建设 4(二)、远景规划 5二、X县基本情况 5三、X县发展基本概况 6(一)、提高城市功能 6(二)、高新战略产业城 6(三)、交通网络规划 6四、X县建筑业基本情况 7(一)、建筑安装公司在我区施工的构成情况: 7(二)建筑市场投资主体特点 8五、X县建筑业税收情况 9六、X县建筑业管理现状 9(一)建筑业税收征管现状 9(二)、建筑安装公司在我区施工的税收管理情况 10(三)、公司所得税的征收方式 10七、建筑业外部环境 11(一)、法律环境 111、建筑业法律 112、税收法律环境 11(二)、社会环境 131、体制缺陷 132、不同辖区行政争税导致建筑业税收大量流失。 133、利益驱动 14八、X县建筑业重要存在的不良表现 14(一)、建筑业公司违法行为 141、挂“羊头”卖“狗肉”。 142、不按工程进度申报应纳税收入。 143、分包、转包工程“化整为零”。 154、虚假协议“真假难辨”。 155、自建自销手段隐蔽。 156、取大舍小。 167、虚增工程成本。 168、滞纳税款或偷税问题突出。 169、唯利是图。 17(二)建筑业征管矛盾突出之处 17九、X县建筑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8(一)、征管水平滞后 181、知识匮乏。 182、征管粗放。 193、权责不清。 194、手段落后。 195、方法单一。 196、管理不严。 20(二)协调性局限性 201、部门配合机制缺位,管理措施乏力。 202、不同辖区行政沟通局限性,形成两不管。 203、国地税沟通缺少,带来稽查困难。 21十、X县加强建筑业管理的思考 21(一)体制先行,加快改革。 21(二)贯彻税收管理员制度,责任到人。 211、认真贯彻、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 222、加强税源控管,实行专业化项目管理。 223、建立税源监控前置机制,实行专业化项目管理 234、加强报验登记,规范外出经营管理。 235、强化建筑业个人所得税征管。 246、全面推行查账征收。 257、加强评估分析,实行行业税收预警。 26(三)创新手段,科技管税。 26(四)规范内部,依法治税。 26(五)惩防并举,重点监控。 27(六)加强宣传,良性管理 27

综述随着国家城乡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大,建筑业税收逐渐成为地方税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公司组织形式复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民营投资比重的不断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低,纳税人千方百计采用“项目挂靠、个人承包、签订虚假承包协议”,主观上存在企图偷逃或延迟税款缴纳现象;另一方面,建筑安装业具有建筑项目生产周期长、流动性大、工程项目多而杂、内部会计核算管理规范化限度不一等特点,客观上使得地税部门管理难度加大。为此,地税部门必须要认真思考建筑业的行业特性、发展状况及社会法律环境现状,进一步发展对该行业的税收管理方式、方法,做到管理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一、A市发展基本概况A地处HH盆地南缘,位于C、D、l、y四省结合部,C江、T江两江交汇处,辖四县三区,幅员面积12.249平方公里。到2023年A市建成市区面积达成82.66平方公里,排名全省第三,CC第一、MM第二;城区人口达成84.04万人,排名全省第四,CC第一、MM第二、ZZ第三。(一)、重要建设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动,中心城区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三桥”、“五园”、“六路”、“多工程”全面推动,T三桥、T一桥复线桥、J城大道、兰安路一期二期、S大道一期、城西新区路网、城南绕城环线、中心半岛T江、C江截污干管等一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2023城市道路长度达成432.70公里,市政道路面积785.4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1.76平方米,城市燃气、供水、公交等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加强。重点规划和建设了A酒业集中发展区、化工园区、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等7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16.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3、城市居民住房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经济合用住房、廉租住房等适应高、中、低不同收入居民的住房消费和供应结构,加大环境品质和绿化建设,城乡环境更加宜居。2023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39.65平方米,其中30层以上电梯106栋,居川内二级城市前茅;建成区绿地面积2858公顷,绿地率34.58%,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31平方米,分别于2023年、2023年成功创建为HH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二)、远景规划2023年A市在省内率先编制完毕了《城市风貌总体规划》、《色彩规划》等特色规划,开展了城市重要地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和风貌塑造,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乡建设实现了由量向质的转变,202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环境优美示范城市”。A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期为2023年至2030年,近期2023年至2023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面积12246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213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城乡空间总体布局为“一心、一带和一区、二轴”。到2023年,A市规划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1.3平方公里,规划提高中心城市区域核心地位,同时哺育4个县城为市域次级中心、积极发展22个重点镇,整合109个一般镇,预测市域城乡化水平2023年达48——50%、2023年达55——58%,城市人口2023年为115——120万人,2030年为190——195万人,用地规模为2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用地指标约为100平方米。二、X县基本情况X县位于HH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西、北与泸县相交,南邻江阳区,东连泸县和江阳区,全区幅员面积332.64平方公里,人口34.24万。辖9个(乡镇)、3个街道、1个厂区办事处,X县是A的商贸、物流、经济、客运中心,是A经济商贸发达的区,A中心城区的主城区。X县近年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实行“五大战略”,打造HH工业强区强劲起步,城效特色农业迅猛发展,实行12333工程,有力地拉动了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了维维集团、老窖罗汉米业,中海油气公司、美国科氏集团、温州煌盛管业等国内外品牌公司集团,已成为广大商家客户投资的热点地区。三、X县发展基本概况依托市“两江四岸”规划,X县抓好主体功能区布局,坚持高品质规划,科学布局临港经济区,长、沱两江沿岸城市综合经济区,空港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等四个功能区,抓好L溪河、N溪河小流域治理和两岸规划,推动商贸城、教科城、生态城建设。(一)、提高城市功能1、推动城北组团、城东组团、安宁石洞组团开发建设;2、高坝沿江路建设和罗汉旧场改造,使高坝、罗汉与主城区联为一体;3、关口片区、玉带河片区、学士山片区、胡市金山片区开发和小市麻沙桥片区旧城改造;4、X县大道白加黑改造,X县大道北延线、希望大道城市道路改造、小绕城、S大道城市道路改造,建好玉带河、学士山、马槽湖等公园,抓好高坝沿江路建设。(二)、高新战略产业城1、城北功能组团:以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商务办公、商贸服务及生活居住为主的功能组团。2、高坝功能组团:以区域物流中心和临港产业为主的功能组团。3、安宁-石洞功能组团:以经济技术开发、临空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及商贸物流为主的能能组团。(三)、交通网络规划交通骨干路网是支撑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性干道系统,是引导城市拓展的先导型基础设施。依照A市规划,X县与省市各片区之间形成多个内部环形交通系统。1、河运:HH第一港为龙头建设成为HH省及毗邻区域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口岸2、航空:蓝田机场搬迁至云龙,建成快速通道。2.1、机场快速至小市、中心半岛旧城;2.2、机场快速至小市、中心半岛旧城;2.3、X县大道向西至城西高速出入口、向北至石洞、机场;3、高速公路:宜泸渝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隆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及周边相邻区域,涉及石洞、安宁、城北、高坝、罗汉等地区,面积约为548.07平方公里。到“十二五”末,X县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成44.3平方公里,大约相称于现有建成区面积的1.4倍。依托重点项目、交通枢纽和传统优势,打造A新的城市综合经济区,重点发展为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建设X县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集中建设西南商贸城小商品批发物流市场,哺育壮大钢材、汽贸汽配、石材加工、粮食流通、医药物流、农产品批发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大力发展沱二桥、X县新城、城北商贸等三大商贸集群,以此打造A市新的城市经济中心。四、X县建筑业基本情况目前,辖区内具有二级建筑资质以上公司x家,其中外来建筑公司x家;建筑劳务公司x家;装饰装修公司x家。区内常年在建项目近x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x个,市重点项目x个,仅省市两级重点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x亿元;外出建设项目近x个,协议金额近x亿元。(一)、建筑安装公司在我区施工的构成情况:1、在我区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安装公司在本区范围内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2、在我区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安装公司在本区范围外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3、在我区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安装公司在本区范围内对市属公司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4、区外公司在我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5、区外公司在我区成立分公司,同时在我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6、区外公司在我区成立分公司,同时在我区以外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二)建筑市场投资主体特点目前,建筑市场重要存在以下特点: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是区域内投资总额大幅增长,“十一五”前期,县域投资往往只有每年一两亿元,现在已发展为每年十几亿元,有的甚至几十亿元。二是单位工程额增大,以前多数工程往往只有几十万元或一、二百万元,现在不少工程都在千万元以上,甚至上亿元。投资的增长为地方税收提供了丰厚的税源。2、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投资项目增多投资比重增大。随着本地不少民间资本积聚的完毕,和东部、沿海加工业的转移,加上中部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民营和外商投资项目不断增多,投资额和投资比重都不断增长。3、建筑施工跨区作业成为常态。近几年,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本地的工程多数都由外地建筑公司中标承建,建筑施工跨区作业逐渐成为常态。4、建筑业仍以个人实际承包经营为主。所以,目前大多数建筑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建筑公司),均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工程承揽,而实际经营由个人承包为主,名义承包公司只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承包费,而工程的实际盈亏由具体承包人负责。5、建筑市场仍不规范。一是由于建筑市场的流动性和复杂性,目前挂靠经营、卖标、转包、层层分包等违反《建筑法》的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还较为普遍。二是对工程的分包缺少管理,导致工程的分包不规范。三是建筑方垫资承包工程的违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较为普遍。五、X县建筑业税收情况建筑业为X县地税第二大税源,历年税收奉献率在……%左右,但随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区内重点建设项目的数量变化等影响,X县内建筑业税收增长变化波动幅度较大。从建筑业总税收来看,X县近年建筑业税收增长迅速,2023年增长……%,2023年增长……%。2023年——2023年,营业税比重不断上升,分别占……%、……%、……%;同期,公司所得税所与个人所得税之和,占总税收比重趋于下降,分别为……%、……%、……%。六、X县建筑业管理现状(一)建筑业税收征管现状目前,地税机关对建筑业的税收重要实行“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办法进行征管。建筑业税收征管现状,重要呈以下特点:1、营业税征管好于所得税征管。由于建筑业营业税的征管相对于所得税的征管比较直观、简朴,加上实行“以票控税”,所以其征管质量和水平比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要好。2、大工程税收征管好于小工程税收征管。投资规模较大的工程,工期长、影响较大,建筑行政管理较规范,税收上实行“项目管理”,所以税收征管质量比工期相对短、较隐蔽、建筑市场监管力度较薄弱的小工程要好。3、政府投资项目税收征管好于民营投资项目征管。政府投资的工程其管理较为规范,“以票控税”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税收征管质量相对较好。但是民营投资的项目,除房地产业外,建筑管理一般不够规范,计税依据不易掌握,投资方不向施工方索取建筑业发票,“以票控税”难于发挥作用,加上很少实行项目管理,所以征管质量相对较差。(二)、建筑安装公司在我区施工的税收管理情况1、建筑安装公司在我区范围内进行施工的,营业税及其附加,除市属公司或者对市属公司进行施工的外,均在我区缴纳;2、我区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安装公司在本区范围内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均在我区缴纳公司所得税;3、区外公司在我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一是没有开具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公司所得税在我区缴纳,二是已经开具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公司所得税不在我区缴纳,回公司的机构所在地缴纳。4、区外公司在我区成立分公司,同时在我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公司所得税在我区缴纳。5、我区的建筑安装公司外出施工的,一是开具了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公司所得税回我区缴纳,假如没有开具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公司所得税就地缴纳。(三)、公司所得税的征收方式1、我区对建筑安装公司的公司所得税征收重要采用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方式两种。2、对在我区成立的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安装公司,假如施工项目能纳入公司统一核算的,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假如施工项目不能纳入公司统一核算的,则对项目根据财务核算情况拟定采用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3、我区建筑安装公司在外出施工中,已开具外出经营管理证明的,施工项目纳入公司统一核算的,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假如不能对的核算财务成果的,又不并入公司统一核算的,则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4、外来施工公司,假如财务核算健全,能对的核算财务成果的,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假如不能对的核算财务成果的,则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公司所得税。5、我区对项目的税收管理,在征收公司所得税后,没有再对项目承包人或负责人的经营收入再征收个人所得税。七、建筑业外部环境(一)、法律环境1、建筑业法律随着我国《建筑法》的不断实行,建筑市场逐步规范,特别是一些标的较大的工程项目,从工程的施工许可、从业资格、发包承包、工程款支付和结算等方面都在逐步走向规范,然而以下情况还比较突出:1.1、尽管《建筑法》严禁个人承包建筑工程,但是,并未严禁个人对建筑公司进行承包,也未严禁建筑公司内部进行承包经营。1.2、目前,挂靠经营、卖标、转包、层层分包等违反《建筑法》的现象仍然存在。1.3、建筑方垫资承包工程的违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较为普遍。2、税收法律环境2.1、执法漏洞建筑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是协调机构地和经营地税收管理的证明,按照目前最新的相关规定,对于外来公司承建的工程凡能提供《外管证》的,施工地不能征收公司所得税(外省总机构设立的建筑项目部除外)。但是对建筑业《外管证》的管理却没有全国统一的专门管理办法,只是在《征管法实行细则》21条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外出经营报验登记”一章中只有一些原则性规定。对开具条件、开具机关、报验机关、税收征管的协调等缺少全国性的统一的规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征管上的漏洞。2.1.1、《外管证》的开具国税征收公司所得税的建筑公司,《外管证》不知由谁开具,到何处报验管理,导致管理混乱。2.1.2、公司所得税的管理现有按公司性质合用所得税种,和凭《外管证》公司所得税回机构地缴纳的规定。按照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30、31条规定,有税务登记的建筑纳税人外出经营均可取得《外管证》,而对建筑公司又必须按公司性质合用公司所得税。这导致不少只收取管理费、承包费、挂靠费的外出建筑公司,其建筑利润应征收的所得税,施工地税务机关不能管而机构地税务机关管不了的局面,形成所得税征管漏洞。2.2、执法风险2.2.1、税种使用上存在争议不少财务核算只反映上交管理费、承包费,而工程重要利润归工程实际承包人所有的建筑工程,按税法规定本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在管理上却由于按公司性质合用税种,而错误地应用了公司所得税。2.2.2、用单一的附征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存在较大问题。目前各地对工程承包者应征的个人所得税普遍采用2.5%的附征率征收。这种做法,一是违反了《个人所得税法》有关个人承包经营收入必须合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其征收结果不是少征税损害国家税收利益,就是多征税增长纳税人的税收承担。例如:假定有甲乙两个纳税人其工程承包总额分别为50万元和100万元,在应税所得率为10%的情况下,其应税所得额分别为5万元和10万元,按照原《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甲应纳税:5*35%-0.675=1.075万元,乙应纳税:10*35%-0.675=2.825万元,按目前2.5%的附征率征收,则甲乙分别应纳税为1.25万元和2.5万元。其征收结果是对甲多征税1750元,对乙少征税3250元。二是有违税收的公平原则,导致不同承担能力的纳税人承担相同比例的税收。三是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派的功能,对收入较高的承包人没有征收较多的税收。总之,目前用单一附征率征收建筑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做法,有违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和立法原则。2.2.3、税务稽查难以开展。税务部门在查办案件中发现欠税、偷税,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对建筑安装业纳税人难以实行。在实行冻结、扣缴银行存款流程时,通常会发现大部分建筑安装业公司在本地银行只设了一个临时账户,一般而言,工程款在这个户头上停留的时间很短,税务机关很难扣到大笔的存款;在实行查封、扣押财产流程时,在建筑施工现场,属于承建方的往往只有一些简朴的施工工具,建筑材料很多是“甲方供料”,产权不属于承建方,在建的工程、竣工的工程也不能查封、无法扣,假如到承建单位的注册地强制执行,《税收征管法》和实行细则都没有对异地执行冻结、扣缴、查封、扣押的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执法成本高,风险大。(二)、社会环境1、体制缺陷实行分税制后,地方税收收入成了维持地方政府运转的重要来源。但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税源发展缓慢的地方来说,有限的本土税源在保证财力开支方面是非常捉襟见肘的。“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为了解决地方干部“吃饭”问题和正常开展公务,本地政府不得不努力打破这种失衡的财政机制,不惜一切代价来引进“税款”,再造财政资金的“新鲜血液”,搞资金体外循环。于是产生了忽明忽暗的“买卖税”市场,为偷逃税者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空间,发明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扰乱了税收征管环境,扭曲了税法的灵魂。尚有一些政府为了加快城乡建设,大搞招商引资,因此对从事房地产、土地开发的投资者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特别是在税收方面进行干预,采用包税或者是免税的办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投资商不接受税务机关的管理,动不动就说你们找政府去,税务机关对其实行税收检查很难、查补入库税款就更难了。2、不同辖区行政争税导致建筑业税收大量流失。在部分地区,由于财政收入较为紧张,同级行政存在互相之间争抢税源的情况。为增长本级财政收入,少数财政部门许诺对不应属于本级财政收入而在本级财政入库的外来税款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即俗称“引税”。在利益的驱动下,少数建筑安装公司通过注册假建筑公司、签订假分包协议、转开建筑安装发票等形式,在各级税收预算级次之间互相转换财政收入。“引税”行为一方面扰乱了国家财政税收经济秩序,导致各级财政名义收入很高,实际可用财力却非常有限,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入了私人的口袋,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另一方面无形中助长了偷税行为的产生。少部分建筑单位运用分包工程,在总包单位转出工程收入减少利润,在分包单位采用税款体外循环、收入不入账等形式偷逃国家税款。也有部分建筑公司,虚开建筑业发票,在享受“转、引税”返成的同时,同时也虚增建筑成本,虽然多缴了部分营业税,但由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之间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所得税大量的流失。3、利益驱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纳税人的终极目的。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失时,他们会尽力填补或规避。况且,在中国历来就形成了“高额的非法获利,较低的作案风险”的偷税潜规则,成了纳税人变本加厉偷逃税的真正诱饵。有的很少数干部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上级没有对建筑业实行直接管理和单项考核,在一些零星工程、私包工程税收征管过程中“以权谋私”。尚有一些政府官员、公检法等重要权力机构的人员,在一些亲友承包工程缴税时,给地税部门和干部名义上“说情”事实上是在“施加压力”。有形无形的压力,有时难以承受甚至无法抵档,间接地导致了查征税款的缺口。八、X县建筑业重要存在的不良表现(一)、建筑业公司违法行为1、挂“羊头”卖“狗肉”。由于国家对建筑市场的管理不很规范,不太到位,除国家建筑的一些重点工程、大型项目由有资质的建筑公司承包外,一般的建筑工程实际是“关系工程”、“人情工程”由个人私包。这些工程往往是私包人借着“正规资质建筑公司”的牌子为幌子与建筑单位签订协议,然后以“资质建筑公司”为挡箭牌来对付税收管理进行偷逃税。事实上,真正签订协议的“资质建筑公司”一方并未施工,只但是收取1%至2%的少额管理费,也未将工程的总体收入记账和代扣税款。2、不按工程进度申报应纳税收入。建筑业具有规模大、投人多、工期长等特点。一些在建工程,有的纳税人只得自己部分或全额垫资,往往以建设方拖欠进度款为由拒不申报纳税;有的在纳税期末仍将收到的进度款挂往来账上;尚有的甚至直接冲减工程成本来达成缓缴或少缴税的目的。也有一些已竣工工程,由于建设方未及时办理施工决算,纳税人对已竣工工程收入隐瞒不报或不结转,从此长期占压税款,自认为纳税要等到“工程决算的那一天”。在纳税方面,自觉申报纳税的少,一般是税务人员催缴了就缴一部分,不催就不缴,税收的申报入库率低。3、分包、转包工程“化整为零”。分包是指总承包单位只承担工程的重要部分,非重要部分分包给别人施工。转包是指总承包人将工程所有转给别人施工。由于纳税人的多样性,总承包人往往将应纳税工程收入进行转移或分解。这样,明显加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而在分包转包过程中,总承包人往往未切实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尚有一些项目承包人打着正规资质建筑公司的牌子来对付税收管理,规定税务机关对其按照法人公司来征税;特别是一些打着外来施工公司牌子的承包人,运用法人公司的名义,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以此来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4、虚假协议“真假难辨”。最常见的是一些单位人员自发组织的集资建房,没有办理正常的建筑手续,也未进行第三者公证,仅凭一纸协议托付给承包人施工。承包方往往与建设方签订两份协议,一份是“包工包料”,第二份是“包工不包料”,经常运用第二份协议来偷逃税款。只要少缴税,承包方对建筑工程质量自然会抓得好一点,因此,建设方一般会出面给纳税人作假证,双方达成“互惠互利”。加之集资建房工程不涉及单位往来结算,常以钞票支付工程款,未通过银行转账,这就更加大了税务管理调查取证的难度,使税收征管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5、自建自销手段隐蔽。这种情形常见于一些有资金实力的个人或多人,起初以“自建自用”的名义进行大面积购地建房,待建成后私下地、零散地再转让给别人。在整幢房子未所有售完之前,纳税人通常不给购买方办理产权转让手续,这时地税机关即使介入也不能获取计税的有效依据。待整幢房屋出售完毕,纳税人给购买方办理产权转让手续后,收税的难度如同“大海捞针”,纳税人早就“隐身”了。6、取大舍小。纳税人对主体建筑工程基本做到开具发票如实缴税,但对于相配套的附属工程及绿化、路面硬化等小型工程项目,纳税人往往找建设方说情,不签订协议以双方议定为准。施工方的报账发票却五花八门:有的以购买材料的增值税发票报账,有的以白条或少量的劳务费发票进行报账领取工程款。对于优质工程奖、提前竣工奖等一些价外费用,一些施工单位不记“应税收入”,直接记入“应付福利费”或“盈余公积”,有的甚至长期挂往来账,这种现象对于异地施工单位居多。尚有一些承包人在工程竣工后,见工程款已所剩无几的时候,不搞结算,不缴税款赶紧走人。7、虚增工程成本。绝大多数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成本是不够真实准确的,有的由于原材料供应或劳务提供方未提供合法发票,所以只能凭白条作账或先通过计算再自行去地税机关开票,人为虚开的比重较多。加之建筑业涉及的费用项目繁多,其原材料和动力消耗弹性很大难以准确估算,纳税人即使虚列费用或虚开发票地税机关也难以查证。这些因素都给纳税人提供了偷逃公司所得税的可趁之机。8、滞纳税款或偷税问题突出。受利益驱动的作用,许多建筑业纳税人想尽办法运用政策制度不完善和行业特点,为了谋取私利,不惜以身试法,偷逃国家税款。特别是建筑公司往往运用“甲方供料”延迟缴纳税款或偷税。现在有一些建设单位(甲方)出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或出于其他方面的因素,自己提供建筑材料给建筑单位(乙方)使用,双方约定定期对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结算,这就是建筑业中的“甲方供料”现象。按照现行营业税条例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涉及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涉及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生产周期长,公司一般要在整个工程项目所有竣工,才办理“甲方供料”结算手续,申报缴纳营业税。然而这些建筑材料已经实际使用,按照税法规定应在使用时缴纳税款,由此导致税款延迟缴纳。尚有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已经竣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却长期不办理结算手续,滞纳国家税款。甚者更有少数单位在工程结算时,由建设单位凭购买建筑材料的原始发票直接入账,施工单位按差额开具建筑安装发票纳税,偷逃国家税款。从税务稽查部门了解的数据显示:每年税务查补的偷、漏税款中有近30%与建筑业有关。9、唯利是图。纳税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一切手段寻找“最低税率”。在地税内部,有为税不廉的干部搞“权力寻租”,擅自违法减少税率开票或以估定的方式收取税款。在社会外部,纳税人认为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跑,政府买卖税现象普通存在形成了税收交易的“黑市”。有的政府干部积极找纳税人让利买税的,也有的纳税人暗地里向政府卖税的,买卖行为常见于非征管范围内异地税款的收取。(二)建筑业征管矛盾突出之处1、建筑业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漏征漏管严重。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目前建筑业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征管,相对于现实中建筑工程重要由实际承包人承包,工程承包人是高收入群体的实际,可谓是征收率低下,漏征漏管严重,特别是对再次转包、分包的更是失去有效的监管。从2023年至2023年7月建筑业中的个人所得税只占该行业总税收的6%,仅相称于建筑营业税的十分之一,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占比从2023年的12.1%下降到2023年1-7月的不到3%。建筑业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占比与目前建筑业个人实际承包较为普遍的实际严重不符,成为了整个建筑业税收征管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其重要因素:一是对《建筑法》有关规定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建筑法》规定个人不能从事建筑工程的承包,所以不能对建筑承包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结识上的误区导致部分征管机关和人员不重视工程实际承包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在征管中往往只对公司已反映的利润征收公司所得税,而对工程实际承包人的承包收入缺少应有的监管,导致建筑业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二是建筑市场中的挂靠、转包、层层分包等现象属违法行为,一般都比较隐蔽,而工程的合法分包又管理不规范,所以导致其证据不易掌握,行为不易认定,计税依据较难确认,增长了税收征管的难度。三是不少建筑公司的财务核算不规范,对于分包的工程仅凭工程结算单作支出凭据,既不向分包人索取建筑业发票,也不按税法规定代扣承包、分包人的个人所得税。四是目前对建筑工程按公司性质合用所得税税种的规定导致所得税税种合用错误。工程重要利润归工程实际承包人所有的建筑工程,由于按公司性质合用税种,而错误地应用了公司所得税。2、民营投资建筑项目成为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在民营投资不断加大的同时,由于建筑主管部门对民营投资项目的监管相对薄弱,业主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其工程往往不通过正规的招投标,而自行找一些非正规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或对工程进行支解,或采用包工不包料的方式进行建设。同时,由于建筑营业税按规定是建筑造价的一部分,必须由投资者承担。所以建设方很少向对方索要建筑业发票,往往采用隐瞒工程造价或以建筑材料增值税发票抵冲建筑营业税计税依据等手法与建筑施工方一起配合偷逃税收,增长了民营投资项目建筑业税收的征管难度。加上民营投资项目相对较小,征管上不受重视,所以税收征收率较低,税款流失较为严重。九、X县建筑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征管水平滞后1、知识匮乏。税收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行业涉及水泥、钢铁、木材等行业,建设过程中涉及规划、国土、劳动等管理部门,要核算建筑公司成本,获取建筑业的外部信息,就需要广泛的行业、管理知识。因此,要管好建筑公司,就规定税收管理员既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又有广泛的综合行业知识和扎实的税费专业知识。而目前税务部门征管一线人员专业单一,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并且相称部分管理人员主线不懂工程。2、征管粗放。随着依法治税的规定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从客观上占用税收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税收管理员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迎接考核检查、记录上报数据等,用到征收管理的时间占的比例减少,对公司情况不熟。再加上税务机关一线管理人员较少,专业性管理薄弱,管理流程设立尚待完善,各级征收单位普遍采用“以票控税”的方式,建筑业的税收管理停留在对建筑业专用发票实行代开监管的基础上。税务部门对建筑业纳税人征管信息的获取往往重要是从纳税提供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上,对纳税人的具体工程项目、税款缴纳情况难以及时准确把握。不少公司经常发生零申报、申报不实甚至不申报等现象,税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施工公司完整、真实的财务状况,给工程的税收监控导致困扰,致使税款滞后或流失现象严重。3、权责不清。由于建筑业的独特性、复杂性,导致税收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各级地税机关尚未全面实行“征、管、查”三分离,未彻底贯彻税收管理员制度,对建筑业没有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和考核,导致权责不清,管理对象不明,征管脱节,责任淡化,而督促纳税人按进度足额纳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4、手段落后。由于建筑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工期长”,全凭直觉收税是难以奏效的。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严密的单项管理软件能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建筑业税收监控体系尚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靠的仍是“人海战术”。由于农村每个乡镇平均局限性1个税务干部,管理的效能不高。加之每个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勤政能力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偷逃税现象有些干部发现不了,又拿不出对策,只得“能收多少算多少,收不到就算了”。5、方法单一。地税过度依赖以票控税,方法过于简朴,影响了建筑业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不少地方未对建筑业税收实行专人管理,征管人员未严格贯彻上述办法规定的措施,征管上过度依赖“以票控税”,导致实行项目管理的比例偏低,门临税收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影响了建筑业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此外,过份依赖“以票控税”导致的另一个后果,是建筑业欠税增多,不少已经竣工结算的工程,由于建筑方垫资施工和工程款的拖欠,致使已经实现的税款不能及时入库。6、管理不严。地税机关在建安发票管理方面比较混乱,没有统一实行“归口管理”,特别是开具给异地纳税人的发票难以见到对方地税机关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单》原件。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正由于是“最后”往往失去了时效性导致“人难找,证据难取”,稽查的职能不能真正发挥。特别是税务稽核对于未按规定取得发票而付款导致税款大量流失的建设单位,因考虑到该单位搞了建设后家底太薄,往往就从轻处罚,主线起不到打击震慑的作用。建筑业虽是地税部门的重要税源,但地税部门却没有将之摆上重要的管理位置,也没有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导致管理的缺位和税收的漏征漏管,特别是一些私包工程和转包工程最为明显。(二)协调性局限性1、部门配合机制缺位,管理措施乏力。税务部门与建设、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缺少必要的协调和配合机制,对建设工程的情况未及时沟通,给税收征管带来了诸多隐患。第一,在竞招标过程中税务部门未及时介入。建筑工程实行竞招标制度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特色。在竞招标过程中,建设、计委、公安、消防等部门都参与,并且分别要对建筑公司进行资质审查,但税务部门却不参与竞招标过程,导致不能从源头上把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计划,难以对纳税人的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源泉控管。第二,税务机关未与建设单位、审计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不能及时掌握竣工工程项目的最终造价,从而拟定最终应缴税金,不能及时清缴税款,保障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2、不同辖区行政沟通局限性,形成两不管。对外来建筑公司,一纸《外管证》承载着解决国家和纳税人、机构地和施工地、国税和地税、中央和地方税收利益关系。公司所得税回机构地缴纳的规定,过度注重了税收利益的分派,而忽视了税收征管的协调和监管。部分只收取管理费、承包费、挂靠费的外出建筑公司,其建筑利润应征收的所得税容易形成两不管的现象。3、国地税沟通缺少,带来稽查困难。由于建筑行业涉及水泥、钢铁、木材等行业,一些建安公司就在成本费用上做文章。加上各地执行税收政策不一致,不少建筑商到税负较低的地方申请代开发票,尚有些建筑商干脆使用假发票。建安的材料发票是增值税发票,由国税部门管理,而建筑业税收重要由地税部门征收,由于国、地税部门工作协同性欠缺,给地税部门的稽查带来相称大的难度。十、X县加强建筑业管理的思考(一)体制先行,加快改革。应合理拟定地方税收规模,应坚持以收定支的划分原则,科学地分派和考核地方税收任务。同时、应打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平衡,中央和省级政府应从受益角度、财政职能角度、效率和公平角度加以考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来缓解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开支局限性的压力。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快改革开放,扩大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效;应优化干部队伍管理,实行精兵简政,严格控制录用干部的指标;同时要严格执行公务开支的预算,对违规、违纪、违法的公务开支严厉查处。只有通过固本强基和获取转移支付才干实现“一级政府保一级支出”。对于买卖税行为,纪委、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立即行动起来,铲除“税收黑市”,不能任其滋长蔓延,防止加剧扩大演变成社会难题。(二)贯彻税收管理员制度,责任到人。全面实行建筑业工程项目税收专人管理机制就是以工程项目为主体,实行项目专人管理办法,加强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一律实行项目所在地税收管理,征收分局应实行专人管理。县局及城市分局要建立监控中心,加强对全局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的监控。同时要明确项目税收管理员的职责,对项目税收管理员的职责重要是负责项目登记、收集形成计税依据的各项资料、负责税收政策的宣传解释、加强对项目税收的入库及发票开具情况的监控、建立项目税收管理档案等。为保证建筑项目专人管理落到实处,各县局、城市分局应建立建筑项目税收管理考核机制,要按照税收专人管理办法和征管质量的规定即项目登记率、税收申报入库率、税款结算准确率、资料归档完整率等的监督考核。要采用平时督查和集中督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随时、随机抽查每一征收单位的某一地段的建筑业,检查核对责任税干的税收管理情况,对管理得好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管理责任未贯彻到位的,要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同时要给予经济处罚。只有这样,才干做到项目有人管、项目无漏掉、税收不流失。1、认真贯彻、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要在全面贯彻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制度。税收管理员要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合实地了解公司的有关情况,掌握公司收入、成本、利润等财物指标状况,取得其动态数据信息,及时发现纳税人在涉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规范成本核算。此外,要加强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的纵向比对、同行业纳税人涉税指标的横向比对、实地调查与账面记录情况比对,从而提高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2、加强税源控管,实行专业化项目管理。建立、贯彻以项目为单位,从项目纳税人、所得税纳税人认定、工程进度和预付款的支付到计税依据的确认、工程竣工后的税款结算等制度,全面实行征管流程监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介入,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工之日起立即介入,责令纳税人提供相关协议备忘存档,按月提供在建工程项目工程进度,预收款收取情况;明确专人对工程项目跟踪管理,加强实地稽核力度,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督促纳税人如实申报。特别是对本来管理薄弱的民营投资项目,更要抓好贯彻。同时对于包工不包料或支解工程造价的行为,要严格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行细则》关于计税依据必须涉及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的规定计征税款。加强对外地工程临工的劳务费用支出的监控,督促施工公司开具劳务发票,规范劳务费用列支;对竣工项目,及时督促办理竣工结算,办理营业税、所得税结算。减少对“以票控税”的过份依赖和门临税收的比重,以及欠税的发生,有效提高建筑业税收的征管质量。3、建立税源监控前置机制,实行专业化项目管理及时介入工程招标、工程开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从项目工程中标、开工之日起及时介入,责令纳税人提供相关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协议,并按月提供在建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表、预收帐款收取等情况。指定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并加强实地稽核,督促纳税人如实申报。对竣工项目及时督促竣工结算,办理营业税、所得税等各项税款的结算。4、加强报验登记,规范外出经营管理。目前,对于《外经证》的管理,鉴于建筑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的复杂性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对建筑业《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外经证》的功能、开具条件、开具机关,及报验管理、特别是所得税的征管协调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外经证》只能是施工地税务机关判断工程项目所得税征管的条件之一,而非唯一条件。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及其管理人员应拚弃地方和部门利益观念,严格执行《外经证》的管理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应严格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对纳税人外出经营的,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并登记管理台帐,外经证期限视工程规模大小、期限,实行双向监督,加强异地施工管理,加强纳税人机构所在地和项目所在地税务部门的协作,提高机构所在地和项目所在地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监督力度。机构所在地税务部门要定期与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进行信息沟通,结合经营地税务机关开具的发票、完税凭证复印件等各项资料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款进行清算。到期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缴销和未竣工工程的续开手续,缴销时便于及时掌握外地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预收款及纳税情况,对发现未按规定期限结清税款的,及时追缴入库,有效防止税款流失。对外来经营纳税人,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报验登记,掌握外来经营施工情况,并加强实地核算,督促纳税人开票、纳税。5、强化建筑业个人所得税征管。对建筑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实行按应税所得率征收。由于建筑工程承包一般总额较大,价款较易掌握,所以完全可以参照公司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率征收方法。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再合用法定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进行征收。同时,针对层层分包后底层承包者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实际,对再分包的承包收入可制定相对低的应税所得率。以解决目前建筑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用附征率征收存在的问题。5.1、要对的结识建筑业存在的承包经营。公司对建筑工程的承包与个人对建筑公司的承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建筑法》只是在从业资格中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必须是有资质的建筑公司,但是,并没有限至个人对建筑公司的承包经营,或对工程实行内部承包,也没有严禁施工公司将工程进行分包或将建筑劳务承包给个人。所以只要是承包经营的成果归个所有的,就必须对个人的承包收入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征收个人所得税。5.2、针对目前建筑业个人实际承包施工较为普遍的实际,要在实行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对每个建筑工程所得税征管的认定制度,废除按公司性质合用所得税税种的规定。第一、对于账务核算健全,项目工程利润能在账务上真实反映的公司,对公司利润征收公司所得税(有《外经证》时回机构所在地缴纳);而对于个人分包的工程或承包的劳务,由施工地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第二、对于公司财务只反映管理费,承包费,没有对工程利润进行实际核算,工程实际利润重要归个人所有的承包、挂靠工程,要在对管理费、承包费部分征收公司所得税(有《外经证》时回机构所在地缴纳)的基础上,不管其是否有《外经证》也不管其公司所得税是否被鉴定为查账征收,都由施工地税务机关对工程实际利润确认按工程总额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工程再分包的同时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认定方法关健要看工程施工中公司账务核算是否健全、工程施工利润是否能在账务上真实反映。具体的方法可在工程开工的一定期期内(如一个季度),通过对分包协议、协议,工程资金的收取和支付,工程材料的采购、成本的核算及公司的预付(应收)款账户等进行调查后综合确认,进而分别进行所得税的征管。5.3、建立、强化建筑业个人承包的个人所得税代扣机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筑公司对于个人实际承包、分包的收入有法定扣缴义务,对于没按规定扣缴的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相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在工程竣工时进行清算。6、全面推行查账征收。从规范管理及长远角度考虑,应彻底扭转目前建筑公司财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