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 单元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一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帶来灾难的同时,本同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主要战场 D.重要影响2.(2023·辽宁沈阳市·高三其他模拟)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形式。”这一主张A.表明党内对革命道路存在分歧B.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必要性C.反对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D.与新经济政策的理念基本一致3.(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一月考)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写下了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凡预测”是指()A.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B.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殖民扩张愈演愈烈 D.世界人民渴望和平4.(2023·黑龙江佳木斯市·佳木斯一中高三三模)下表是1930—1937年美国“零售市场出售的食物:每人年均消费量指数表(以1929年为100)”。表中变化反映了美国年份1930—19331934一1937谷物93.386.7奶和奶制品100.998.5瘦肉、鱼类96.294.7蛋10093.7A.农产品市场供应的不足 B.经济危机未得到缓解C.农业调整政策不利影响 D.民生问题逐渐被忽视5.(2023·云南曲靖市·高三二模)1921年,列宁曾对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说过:“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从材料及以后的历史推断,苏俄政府决定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一定程度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商品自由流通,按劳分配 D.利用市场和商品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6.(2023·安徽高二期中)1925年12月,苏共中央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着手实行计划经济建设。这一调整旨在A.化解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解决人民生活逐步下降的危机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7.(2023·浙江绍兴市·高三二模)英国史学家约輸惠勒贝内特曾经说:“徳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材料中的“交叉点”为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大西洋宪章》 D.“杜鲁门主义”8.(2023·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主张:“重新审查和修改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在这里,列宁主要针对的是A.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合法性C.农民的商业行为的正当性 D.农业集体化运动9.(2023·宁夏银川市·高三月考)苏联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的力量,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富农”,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是搞资本主义。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实质是反对A.战时共产主义的存续 B.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C.改革背离马克思主义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0.(2023·陕西西安市·高三二模)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材料描述的现象A.为苏联工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B.继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C.是旧有经济政策危机的改良结果D.埋下了苏联社会经济困局的隐患11.(2023·唐山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苏联在实施某一政策后,出现了一下状况: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起来了,商店、面包房和咖啡厅也都开张了。这一政策应该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12.(2023·山东济南市·高三二模)列宁在1917年9月14日《工人之路报》刊文指出:“直到今天,俄国的国家政权……口头上是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政府,而行动上是反人民、反民主、反革命的……政府,这就是至今还存在的矛盾,这就是政权极不稳固和摇摆不定的根源。”列宁此举旨在A.论证推翻沙皇专制的合理性 B.阐述无产阶级掌权的必要性C.揭露资产阶级政权的两面性 D.探寻推翻临时政府的可能性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家秩序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一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帶来灾难的同时,本同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主要战场 D.重要影响【详解】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描述,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2023·辽宁沈阳市·高三其他模拟)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形式。”这一主张A.表明党内对革命道路存在分歧B.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必要性C.反对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D.与新经济政策的理念基本一致【详解】材料中布哈林认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不能立即消灭市场,而是要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形式。结合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纠正,主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与材料主张相一致,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布哈林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而不是关于革命道路,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存在错误的地方,但布哈林并未彻底否定其必要性,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没有涉及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故排除C。3.(2023·重庆巴蜀中学高一月考)1918年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写下了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凡预测”是指()A.社会主义革命兴起 B.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殖民扩张愈演愈烈 D.世界人民渴望和平【详解】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认为,在“蒙昧的人们”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这充分证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故选B项;题干是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对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预测,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殖民主义力量,并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而不是使得殖民扩张愈演愈烈,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排除D项。4.(2023·黑龙江佳木斯市·佳木斯一中高三三模)下表是1930—1937年美国“零售市场出售的食物:每人年均消费量指数表(以1929年为100)”。表中变化反映了美国年份1930—19331934一1937谷物93.386.7奶和奶制品100.998.5瘦肉、鱼类96.294.7蛋10093.7A.农产品市场供应的不足 B.经济危机未得到缓解C.农业调整政策不利影响 D.民生问题逐渐被忽视【详解】根据材料,1930-1933市场出售的食物指数表基本稳定,1934-1937市场出售的食物指数下滑,结合罗斯福新政中农业政策的调整可知,对美国农业造成不利影响,故C正确;根据表格信息与农产品市场供应无关,此时市场供应充足,人们消费能力弱,故A错误;通过表格得不出经济危机的结果,故B错误;材料与民生问题无关,故D错误。5.(2023·云南曲靖市·高三二模)1921年,列宁曾对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阿曼德·哈默说过:“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从材料及以后的历史推断,苏俄政府决定A.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一定程度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商品自由流通,按劳分配 D.利用市场和商品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详解】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列宁希望引进美国的资本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项正确;A项属于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措施,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分配方式,排除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巩固政权,而不是利用市场和商品来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排除D。6.(2023·安徽高二期中)1925年12月,苏共中央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着手实行计划经济建设。这一调整旨在A.化解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解决人民生活逐步下降的危机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25年12月,苏共中央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着手实行计划经济建设”,其目的是加强国防实力巩固苏维埃政权,为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D正确;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化解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A、B错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1936年,故C错误。7.(2023·浙江绍兴市·高三二模)英国史学家约輸惠勒贝内特曾经说:“徳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为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材料中的“交叉点”为A.《慕尼黑协定》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大西洋宪章》 D.“杜鲁门主义”【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该条约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A正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国无关,B排除;《大西洋宪章》的签署与德国无关,C排除;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D排除。故选A。8.(2023·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主张:“重新审查和修改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在这里,列宁主要针对的是A.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合法性C.农民的商业行为的正当性 D.农业集体化运动【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列宁的《论粮食税》要求重新审查和修改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实际上是要求放宽对农民进行商业活动的限制,因为这有利于苏俄的发展,这反映了列宁认可了农民商业行为的正当性,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危机,故A项错误;征收粮食税与外国资本家经营无关,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始于斯大林时期,故D项错误。9.(2023·宁夏银川市·高三月考)苏联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的力量,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富农”,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是搞资本主义。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实质是反对A.战时共产主义的存续 B.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C.改革背离马克思主义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党内有一部分人反对新经济政策中的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B项正确;材料强调苏联党内部分人员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排除A;新经济政策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C;斯大林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10.(2023·陕西西安市·高三二模)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材料描述的现象A.为苏联工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B.继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C.是旧有经济政策危机的改良结果D.埋下了苏联社会经济困局的隐患【详解】《消息报》上投放广告说明当时市场相对活跃,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时期,而新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后的政策改良,C正确;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苏联尚未实现工业化,排除A;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排除B;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经济困局的隐患,D排除。11.(2023·唐山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中)苏联在实施某一政策后,出现了一下状况: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起来了,商店、面包房和咖啡厅也都开张了。这一政策应该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农业上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缓和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商业上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促进了商业发展。从题干中的“苏俄”“农民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等信息可知,这一政策应是新经济政策,故C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这和“农民很满意”不符,故排除A;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都无法从题干所给的信息中反映出来,故排除B和D12.(2023·山东济南市·高三二模)列宁在1917年9月14日《工人之路报》刊文指出:“直到今天,俄国的国家政权……口头上是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政府,而行动上是反人民、反民主、反革命的……政府,这就是至今还存在的矛盾,这就是政权极不稳固和摇摆不定的根源。”列宁此举旨在A.论证推翻沙皇专制的合理性 B.阐述无产阶级掌权的必要性C.揭露资产阶级政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