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一)教学目标制定1.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摘录】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本单元作品,或报道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或倡导践行工匠精神,或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不同角度彰显劳动的伟大意义,体现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学习本单元,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单元导语分析】首段先介绍劳动的重要作用,又引出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念。这是本单元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的价值观念,所谓“劳动最光荣”。应当在课文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设计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这一点。第二段是对本单元课文选编的介绍。统编版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共分为三课六篇文章。第一课包含《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种扬》三篇文章;第二课包含一篇文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第三课包含一篇诗经《芘芣》和一篇文言文《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无论是现代的通讯报道,还是古代的劳动歌谣,都蕴含着一种劳动精神。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吃苦耐劳,有的不慕功名,都是青年学生值得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当然,新闻报道和文言文的学习方式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所以,本单元适合组织单篇教学设计,以精读文章的学习为主,而带星号的略读文章可以作为练习或者阅读材料学习。第三段除了再次强调了劳动精神之外,还提出了几个学习新闻报道的重要角度,应当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①分辨事实与观点。这是我们在阅读新闻时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属于理解层面。②典型事件与典型人物。这两者具有典型效应,可作为榜样来塑造品质,更要紧的是学习新闻是如何呈现事实与观点来塑造和报道典型的。可归入记忆与理解层面。③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但是一些基本技巧,例如陈述事实,对比分析,这些是有共通之处的。这到了应用乃至分析的层次。④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这一点应当属于较高的能力层次,能够评价新闻事件。同时在网络时代信息混杂的今天也具有十分的现实意义。(2)学习提示【学习提示摘录】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劳动者。他们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令我们感佩和敬仰。《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记述了售货员张秉贵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不平凡的事迹,他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了几代顾客的心。《“探界者”钟扬》则讲述了科学家钟扬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的故事,展现了他对“生命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懈探索。这三篇通讯都很注意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比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终于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张秉贵“以热对冷,变冷为热”,感动了不讲理的顾客。同时,三篇通讯还着力刻画了一些细节,如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又如钟扬背包里的一张又一张小纸条……这些细节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阅读时注意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采集材料,又是怎样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常常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学习提示能力分类】教材“学习提示”部分的内容,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展现了前三篇文章在学习时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现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如下表所示:内容能力层次备注评价劳动精神记忆/理解/创造杰出劳动者的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劳动精神的感受应当在细节中,创造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事物记忆/理解典型的细节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典型事件的描写手法,例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等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细节。事实与观点的关系理解/应用采集素材的渠道、方法、角度;辨析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是阅读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表达观点的方法应用/分析通过事实与观点的联系表达观点不仅仅在于事实与观点的排列关系,更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过程。(3)单元学习任务【单元学习任务选录】单元学习任务是针对单元教学提出的总体目标,现选取针对我们单篇教学设计有益的部分作选录: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单元的三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新闻,新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选择一份报纸或一个新闻网站,浏览一周的内容,从中挑选出三四篇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每个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消息和通讯一篇,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与新闻作品一起在全班展示、交流。【单元学习任务解读】针对人物通讯,单元学习任务提出了“具体事件”“人物精神”“作者立场”“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学习要求。同时也建议了上网浏览、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与策略。在十分钟的微课里,必须对这些内容有所体现,但更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4)小结针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材提出了众多要求,而限于时间和精力,教师必须有取舍的能力。按照夏丏尊先生的说法,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应当在文字的形式方面,从整体的逻辑架构去理解和把握人物通讯的组织方式,推理形式,表达方法。综上,初步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①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并概括段意的方式,尝试总结概括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了解人物通讯谋篇布局的大纲。②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辨别事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纠正或者巩固自己的理解。③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段落中的具体分析,了解并学习到对比、举例等技巧在通讯报道中的具体应用与意义作用,更进一步,能够在自己的写作练习中有所体现。④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判断出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段落的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逻辑安排,并在理解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⑤高一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不同通讯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2.教学内容解读(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喜看稻菽千重浪》就是一篇人物通讯,介绍袁隆平院士的生平和成就。(2)人物简介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让中国人民摆脱饥饿的困扰,是真正的时代楷模。无论是在学生自读还是教师教学中,都应体现出对袁爷爷的尊重和哀悼,要提供充足的材料,在教学重点(人物通讯的形式)之外,体现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3)文本解读《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全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作为一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和论述方式的典型文章无疑是十分合适的。同时,在基本框架之中穿插讲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讲述技巧(对比、举例等)的运用,也具有十分的具体性。【整体框架】文章标题为“喜看稻菽千重浪”,这是化用了毛主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阳”一诗,具有形象性和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对同学们的写作也能提供很好的借鉴。副标题为“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就弥补了标题不能展现出的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点出了人物(袁隆平)、事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时间(隐含在新闻报道这一文学体裁中)。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真正做到了“起承转合”,直接体现在四个标题,即“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中。每个标题特点不尽相同,例如第一个小标题是化用了毛主席的诗词,第二与第三个标题是观点陈述,第四个标题是事实展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让同学们理解四个标题将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快速把握每一部分大意的方法——抓住关键句。这几部分的关键句分别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它们的性质可能不同,但都围绕四部分的标题展开,也是该部分论述的中心,其它事实与观点,都以此为中心。【起——曾记否,到中流击水】通讯的第一部分先陈述事实(袁隆平在试验田工作的场景),然后引出观点(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再然后总结出中心句(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结构清晰,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注意这种论述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所应用。下文交代的是典型事件:袁隆平在校外试验田开始植株选取的研究。这种以时间为讲述线索的方式,在后文中也有所体现。除了清晰的结构和逻辑,第一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生动。例如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鹤立鸡群”这个词语运用得就很生动,将这株水稻的形态描写得十分突出。这一点,也是学生在平时阅读和写作中应当反复打磨的一点,只有平时多积累,考场上才能见功夫。【承——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通讯的第二部分是袁老创新品质的一种展现,在字里行间传递出积极的价值观。同样的,首先陈述事实(当时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再引出观点(这无疑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这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论述方式,更是一种证实观点的策略。学生的文章,有时候问题不出在观点是否有,而在于观点的可信度是否高。这种用当时世界先进技术与袁老做研究的状况之间的对比的方式,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学生在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也应注意选取可信度高的、证明力强的材料,再通过事实——观点的方式,合理地组织起来。后文讲述的是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再进一步,讲述的是世界级科学家的理论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袁隆平的研究事实之间的矛盾。论述方式是:先提出观点(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再陈述研究的事实,最终也因为袁老原来用事实证明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可行的(经过在安江农校稻田几年的试验,袁老终于找到了水稻雌性不育植株),归结到观点的分析上来。中间还穿插着许多典型事例,让通讯的论述严谨、层层推进。【转——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第三部分是对袁老尊重事实的品质的展现。中间这两部分,将通讯报道的真实性和英雄人物的个人品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物通讯严谨而不失感染力,可以让学生多读、多学。本部分同样是先提出观点(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后陈述事实(驳斥“三不稻”的说法、对“玉米稻”持谨慎态度)。其中,以一个典型事例——袁老驳斥“三不稻”的说法,论述方式严谨,层层递进,且易于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来展现。先将这一部分的分析如下:首先,列出对方观点: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并没有事实支持,让读者能产生先入为主的感觉——这的确是空穴来风的说法,具有十分的暗示性。然后,如何反驳呢?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之对抗。“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不但陈述观点,还用事实来证明,可谓是有理有据,立场坚定。其次,从对方立场入手,指出“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这就用事实证明了,对方的观点是张冠李戴,找错了对象。再次,从自身立场出发,指出“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再次用事实证明观点,做到了陈词有理,观点有据。最后,陈述最客观的事实,表达最谦虚的态度。“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很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层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下图可以表示整个过程:【合——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第四部分是对通讯的总结,巧妙地利用了袁老的梦来作结——他曾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这是理想与现实的联结,既能做到通讯文章的事实性、准确性,又富有想象力。这样的写法,从情感上说,让人动容;从技巧上说,可遇而不可求,可以让学生多多诵读,体会其中情感。更为重要的是,第四部分将时间作为叙述的基本线索,选取典型事件,让文章变得井然有序。概括下来,如下图所示:(4)小结在课文解读这一部分,可以发现这篇人物通讯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文章结构、事实与观点的关系与联结、观点陈述的方法三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综合这几点,可以将教学目标再次修订如下:①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并概括段意的方式,尝试总结概括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了解人物通讯谋篇布局的基本模式。②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辨别事实与观点的联系和区别,并通过课文中具体例子的提问和口头回答来纠正或者巩固自己的理解。③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段落中的具体分析,了解并学习到对比、举例等技巧在通讯报道中的具体应用与意义作用。④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判断出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段落(第三部分驳斥“三不稻”的论述)的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逻辑安排,并在理解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⑤高一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不同通讯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3.学情调查(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一方面是因为高中样本难以获得,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特别是理科、工科类大学生对相关文本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还处在高中水平。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8份。【问卷内容及设计思路】(1)您有没有读过《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人物通讯?这道题主要是调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情况。(2)您了解人物通讯这种新闻报道形式吗?这道题是为了调查大家对课文文体的理解。这是进行结构搭建和事实与观点演绎的基础。(3)您在阅读一篇新闻时,首要关注的是内容还是形式?这是对同学们阅读习惯的调查,从中可获取我们的教学目标建立的依据以及教学策略的侧重。(4)如果您关注到了通讯的形式,您在意的是以下哪几个点?(标题/文章内的小标题/每一部分的大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词语的使用)这项调查是在上一条的基础上,对同学们的阅读习惯的细化。对于我们具体教学目标的建立有更直接的意义。(5)以下几种说法,属于事实的是?(创新是科学家的本质和灵魂/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儿地打量这片麦田/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6)以下几种说法,属于观点的是?(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1976年一1999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35亿多亩。)这两道题目是调查同学们对事实和观点的理解程度。(7)我认为,在事实与观点的论述中都能运用对比、举例等手法。这是对叙述技巧的讲解是否有必要出现在这节课中的思考。(8)下面这段话有没有运用对比:“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这是对上一道题目的细化,观念和实际运用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差距的。(9)一般情况下,我能注意到不同媒体对同一件事的报道是含有不同侧重的。这是对同学们媒介素养的调查。(2)调查结果及分析第一道题,75%的同学选择了“没听说过”,说明提前预习是有必要的。但是第二题显示50%以上的同学了解人物通讯这种文体,只有4%的同学完全没有听说过这种文体。说明同学们可能只是单纯对这篇文章不熟悉。基本的阅读思路还是清楚的。第三道题,有95%以上的同学选择了首先关注内容,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中选择重视形式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不单是因为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在文字的形式,还是因为写文章也要重视结构,不然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第四道题,标题、每一部分的小标题、段落大意还能得到57%以上的关注,而段落结构、句间逻辑和词语的使用,关注度都在37%一下,所以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的重点还是在段落结构和句间逻辑上。第五题,正确答案只有第三个选项。结果第一、二、四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分别达到了38%、30%、32%,说明大家对事实与观点的定义理解要好于实际应用,在教学目标中单独列出来,在学案中单独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第六题,情况要好很多,只有大约20%的同学选择错误。第七题,认同在事实和观点的论述中都能使用对比等技巧的人数占到75%,但第八题中只有54%的同学认为这段话运用了对比。很显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最后一题,有86%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平时可以关注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有不同侧面。这一项作为一种课程活动还好,不作为教学重点掌握。(3)小结根据对学情的调查和分析,再次将学习目标作修订:①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自我速读并概括段意的方式,尝试总结概括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了解人物通讯谋篇布局的基本模式。②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辨别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并通过课文中具体例子的提问和口头回答来纠正或者巩固自己的理解。③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在判断出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段落(第三部分驳斥“三不稻”的论述)的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逻辑安排,并在理解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④扩展:高一的同学能够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到不同通讯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4.教学目标依照对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综合评价,从文字的形式和结构出发,本节堂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做如下的解读:知识维度对应目标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①✔✔③✔✔元认知知识④✔应当注意的是,十分钟微课的教学目标和不应当讲求面面俱到,但鉴于同学们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发展能力,第①条其实是语文教学一直在复习巩固的内容,属于首先应该掌握的框架;第②、第③条其实才是重点的教学内容,但学生也基本上能分清事实和观点的联系,所以重点在两者的论述逻辑上;第④条属于扩展内容,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一种平时阅读新闻的思路,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互动环节。(二)教学过程设计1.课前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闻报道《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是一种在日常学习中不太常见的文学体裁,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就是一篇通讯报道。(PPT3)同学们知道通讯报道是什么吗?(若点头,请该同学回答。若答对,说:“很棒!通讯报道的确是记叙文的一种……”,若打错,则说:“这位同学说得有一定道理,不过准确来说呀,通讯报道是……”;若摇头,则继续)老师告诉大家,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篇人物通讯。大家认识这位是谁吗?——对,这位是袁隆平院士,前不久刚去世的一位伟人。当然,通讯报道还拥有真实性、客观性、时间性、形象性的特点。2.课程目标在明确了通讯报道的概念之后,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4)①首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我速读并概括段意的方式,尝试总结概括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了解人物通讯谋篇布局的基本模式。这个相信大家一定已经提前阅读过课文了,所以这节课我们直接进入文章基本框架的搭建,就不留时间让大家阅读文章了。②然后希望大家能够辨别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并通过课文中具体例子的提问和口头回答来纠正或者巩固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判断一下学案上这几种说法分别是事实还是观点,可以同桌相互交流,答案附在学案后面,做完的同学可以相互对照一下哦。③第三点,希望大家能够在判断出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段落(第三部分驳斥“三不稻”的论述)的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逻辑安排,如果可以在理解对比、举例等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学到一点阐述观点的方法,就更好了。④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扩展:通过几组报道的对比,希望大家能了解到不同通讯报道的不同立场,提升媒介素养。3.课堂教学(1)结构划分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课程教学环节:本节课(PPT5)分为四个部分,即文章结构的划分、通过段落关系来把握事实和观点的关系、然后我们来做一个扩展交流,探索不同媒体的报道立场,最后我们针对板书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大家不要忘了完成学案哦。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结构。大家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呢?——对,就是标题。我们看,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什么呀?对,《喜看稻菽千重浪》,这是它的正标题,实际上,这句话化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大家想想这种标题有什么作用呢?——对,我听到有同学提到了,这种标题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是,看到这种标题之后我们是不是无法知道文章的具体内容呀,对了,所以需要一个副标题,叫做“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短短的一句话,向我们展示了人物、事件、时间(隐含)三个要素,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事实性展现得非常好。大家在写文章特别是写日记的时候,也要注意多多记录准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文章的结构。大家在课前利用学案阅读文章的时候,将文章划分成为几个层次了吗?全文分为几个层次呀?——对,文章用四个小标题将通讯分为了四部分对不对?分别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四个标题各有特色,却也都代表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大家如何把握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呢?——对,就是寻找关键句。那么,大家能找出每部分的中心句吗?下面老师带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每一部分的中心句。首先,第一部分,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不对?这个问题是什么,请小明同学来回答一下,对,就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全文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很好,请坐。然后,第二部分,请小强同学来说一说。“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对的,就是这一句,大家根据这两句话的位置,也要大概记住,关键句一般都在首段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的位置上,在考试的时候,速度文章要把握关键句才能达到快速而准确的要求,好不好呀?然后,第三部分,请小兰同学来说说看。“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对,与第三段的标题相对应,这一部分主要说的就是事实的重要性。最后,小强,你觉得第四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呢?“老师,我不知道……”没关系的,那请小兵同学来说一下,“老师,我觉得是最后一句,因为这一部分主要说的就是袁老的贡献。”小兵同学说得很好呀,的确,这一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介绍袁老的贡献,把握得很好。但是呀,老师更喜欢把“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这一句当作中心句,为什么呢?不单单是因为这句话在首段的最后,还因为这句话是袁老的一个美丽的梦,并且一步步走向现实,代表的是一代农业工作者对工作的热爱和国家的责任,对不对呀同学们?(2)段落关系好的,了解完文章结构之后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重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在课程开始,老师已经看到大家对学案上相关内容的解读了,都做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事实与观点的定义:事实指的是事情的真实情形,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好坏,只有真假。比如“我的冰箱里有一瓶啤酒”这句话,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里面没有任何判断。而观点具有主观性,常用来表达个人看法、情感体验和主观判断等。例如“啤酒比白酒难喝”这句话完全是一个人的感觉,可能A觉得好喝,而B觉得不好喝。那到底如何运用事实与观点表达自己的逻辑呢?我们看看文章是怎么做的。大家看这三段,是第一部分的前三段。大家以为第一段是事实还是观点呢?对,是观点,讲述的是袁老在试验田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不对?好,那第二段是什么呢?对,第二段是观点。为什么呢?因为“瞬间的错觉”是很主观的东西对吧?那么,前两段是运用事实,联想到了观点,这就显得很自然。我们在作文中表达意见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大家举例子呢,原因就在此——它能增强你观点的可信度。那么,第三段,属于事实还是观点呢?对,还是一个观点,或者说是一个观点性的问题:“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可以看到,这三段运用的是“陈述事实——提出观点——引出问题”的逻辑结构,自然而然却又十分形象。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学习,在早读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感受感受。看完了段落之间利用事实和观点陈述逻辑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段落中句子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杂交水稻受到了质疑,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袁老作为有事实担当精神的科学家,自然是要站出来陈述观点,而他对自己立场的维护,称得上是逻辑严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袁老如何反驳呢——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之对抗。“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不但陈述观点,还用事实来证明,可谓是有理有据,立场坚定。其次,从对方立场入手,指出“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这就用事实证明了,对方的观点是张冠李戴,找错了对象。再次,从自身立场出发,指出“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再次用事实证明观点,做到了陈词有理,观点有据。最后,陈述最客观的事实,表达最谦虚的态度。“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很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层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这种从正反两面陈述观点,列举事实,进行比较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的,大家在平时也可以先多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文章。(3)扩展交流在学完主要内容之后,带大家看几则新闻放松一下。看的时候请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