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手册附答案合集版_第1页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手册附答案合集版_第2页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手册附答案合集版_第3页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手册附答案合集版_第4页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手册附答案合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集合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2、集合的表示法:、、等。

3、集合按所含元素个数可分为:、

4、常用数集符号:

N表示集;

N”或《表示集;

Z表不集;

Q表示集;

R表示集。

二、两类关系

L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8的

记作;如果集合A=8,但存在xe8,且x£A,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

记作o

3.如果集合A中有个元素,那么4的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个。

三、集合的运算

1、全集:如果集合S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那么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来表示,一

切所研究的集合都是这个集合的.

2、交集:由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A与8的交集,记作APIB,即ADB=。

3、并集:由属于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4U8,即AU8=.

4、补集:集合A是集合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的补集,记作出A,即GA=—«

卜知识梳理答案/

△一、1.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3.有限集;无限集;空集;4.自然数;非零自然数;

整数;有理数;实数。

起二、1.£;金;2.子集;418,(或824);真子集;4荷8(或84);3.2";2〃—1;2〃—1;2〃—2;

△三、1.子集;2.{]|工€A且xwB};3.A,或大£8};4.{x|x€S,且A•史A}。

份}历年汇编

1.若集合M={x|2x+l>0},N=k|x+2>f},则MDN=()

2.若集合A=N,B={x||x|<l},则AC|B=()

A.{0,1}B.{-1,0.1}C.{x|-l<X<l}D,{x|o<x<l}

3.设集合M={x|(x-l)(x+2)<0},N={x|x4-1},则Mp|N=()

A.(—2,1)B.[—1,1)C.[—l,+°o)D.(—1,1)

4.已知集合A={1,234},B={x|>^=^/2^},则AflB=()

A.{1,2}B.{2,3}C.{1,2,3}D.{1,2,3,4}

5.集合M={x|x-l>0},N={x|x-142},则MU(d«N)()

A.{x|x>1}B.{x|x>1}C.{x|l<x<3}D,{x|l<x<3}

6.已知全集0=/?,若4={*6%|0<*46},B={x|-f+3x+440},则An(gB)=()

A.(0,4]B.(0,1]C.{1}D.{1,2,3)

7.设全集U=R,集合M={x|x40},集合则(aM)UN=()

A.(0,1]B.[-1,0]C.[-l+oo)D.(-oo,-l]

8.集合A=k|x2-x-6>o},B={x|l<x<4),则(跖4)UB=()

A.(3,4)B.(1,2]C.(-2,4)D.[-2,4)

9.若集合A={x|(2x-3)(x+4)v0},B={x|x>0},则AU(务B)=()

A.{x|-4<x<0}B.{布4-4或x>0}

10.已知全集°=/?,集合尸={X|2X2-X-340},Q={X|X<1},则Pfl(①Q)=()

"Q"1「Q-

A.1,—B.[-1,0]IJ

c.{1}D.0

H.已知全集"=火,集合A={x|2x-3>5},B={x[x+2<1},则g(AU8)=()

A.(—1,4)B.C.(—4,1)D.[—4,1]

12.设全集U为实数集R,已知集合人={小23},8={x|0<x<3},则g(4UB)=()

A.(f,0)B.(0,3)U(3,+oo)c.(-^,0]D.(-oo,0]U{3}

13.已知全集[/={乂0<》<5,》€2},集合A={1,2},B={2,3},则2(A|JB)=()

A.{1,3.4}B.{3,4}C.{3}D.{4}

14.已知全集"=卜©7*k44卜集合A={1,2},8={2,4},则AU&B)=()

A.{1}B.{1,3}C.{1,2,3}D.{0,1,2,3}

15.已知全集U为实数集,A={A|X2-3X<0},8={力>1},则40(汨8)=()

A.1x|0<x<l}B.{x|0<x<1}C.1x|l<x<3}D.1x|0<x<3}

第二章函数

知识梳理、

一、函数的基本表示方式

1、函数概念:设A、B是两个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使对于集合A中的元素

%,在集合8中都有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GAo其中所有的输入值x组成的集合A叫作函数y=/(x)的;所有的输出值V组成的集合叫作

函数V=/(x)的o

2、相同函数

(1)函数三要素,即、和o

⑵当函数的及确定之后,函数的也就随之确定。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和

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3、函数的表示法:、和o

4、函数的定义域

(1)函数的定义域是构成函数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若没有标明定义域,则认为定义域是使得函数解析式的%的

取值范围。

(2)分式中分母应___________;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应为,奇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为一切实数;零指数鬲中底数

(3)对数式中,真数必须,底数必须,三角函数中的角要使该三角函数有意义。

二、函数的单调性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1)一般地,对于定义域为。的函数/(x),如果存在区间,且对于属于这个区间的两个自变量看,刍,

当时,都有(或都有___________),那么就说了(X)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

(2)如果函数y=/(x)在某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就说/(X)在这个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

这个区间叫作/")的。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增,则称该区间为________;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减,则称该区间为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函数y=/(w)和"=g(x),如果当xe(0,3时,,且"=g(x)在区间(a,b)上和y=/(")在区间("?,")

上同时具有单调性,则复合函数y=/(g(x))在区间(。力)上具有________,并且具有这样的规律:

3、求函数单调区间或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1);

(2);

(3)。

三、函数的奇偶性

1、奇、偶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X)的定义域内的X,都有(或〃r)+〃x)=o),则称“X)为奇函数;对于函

数/(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有(或),则称“可为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性质

(1)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对称(也就是说,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条件是其定义域关于

___________对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

(3)若奇函数的定义域包含0,则/(0)=。

(4)定义在(一》,+0。)上的任意函数/(X)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之和。

四、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的相关概念

(1)〃次方根: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0的奇次方根是,0

的偶次方根是__________O

(2)方根的性质

①当〃为奇数时,y=;

②当n为偶数时,Ra"==o

(3)分数指数募的意义

in

①〃〃=(其中4>0,小,〃都是正整数,H>1);

m

②。"==(其中。>0,相,〃都是正整数,7?>1)o

2、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叫作指数函数。

3、指数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2)值域:;(3)过定点,即1=时,y=;

(4)当时,在/?上是函数;当Ovavl时,在R上是函数。

4、对数的相关概念

(1)对数的定义:如果/=N(其中。>0且。H1),那么6叫作,记作

(2)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①常用对数:以为底N的对数,简记为IgN;

②自然对数:以为底N的对数,简记为InN。

(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相互转化:a"=No(其中a>0且awl,N>0)。

两个式子表示的a,b,N三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并且可以互化。

5、对数运算的性质(M〉0,N〉0,a>0且awl)

(1)loga(MN)=_______________;

⑵啮闱=----------------;

(3);

⑷log,""=o

6、对数换底公式(N>0,a>0且awl,b>0且bwl)

logbN=o

由换底公式可以得到:log/=,log屹log/=o

7、几个常用的结论(N>0,。>0且〃工1)

(1)log/=,bg/=;

(2)lo断aN='0%z=«

8、对数函数的定义

函数叫作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O

9对数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过定点,即当x=时,y=;

(4)当。>1时,在(0,+8)上是单调函数;

当0<。<1时,在(0,+8)上是单调函数。

1()、幕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式叫作幕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是常数。

11、当a#0时,幕函数y=x"在区间__________上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

12、对于函数y=/(x),把使方程的实数x称为函数y=/(x)的零点。

13、函数y=/(x)的零点就是方程/(x)=0的,也就是函数y=/(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因此,函

数y=/(x)有零点等价于函数y=/(x)的图象与-v轴有,也等价于方程/(x)=0有«

14、如果函数y=〃x)在区间句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且有那么函数y=/(x)在(。力)上有零

点,即存在力),使得/(c)=0,此时c就是方程/(x)=o的根。但反之,不成立。

N知识梳理答案/

△一、1、非空;对应关系了;任意;唯一确定;f:ATB;定义域;值域;2、(1)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2)定

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定义域;对应法则;3、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4、(1)有意义;(2)不等于0;大于等于0;

不等于0;(3)大于0;大于。且不等于1。

苞二、1、(1)/cD;任意;X!<x2;/(x,)</(x2);/(3)>/(芍);(2)单调区间;单调增区间;单调减区间;

2、单调性;同增异减;3,(1)定义法;(2)图象法;(3)性质法。

△三、1、任意;/(-x)=-/(x);/(-x)=/(x);/(-x)-/(x)=0;2、⑴原点;原点;⑵原点;)‘轴;(3)

0;

a..[a(a>0],_11z

甚四、1、(D正数;负数;0;0;(2)a;Id;j;(〃<;)(3)行;~;Tp;i2、y=〃*(〃>0,且awl);

3、⑴/?;(2)(0,+oo);⑶(0,1);0;1;⑷增;减;4、⑴以〃为底N的对数;b=\ogaN;(2)10;⑶

nlog〃Nlog../?

〃=log〃N;5、⑴k)g,M+log[N;⑵log”用一log〃N;⑶〃log.M;(4)—log“M;6、心”〃;;

(1)1;0;(2)N;N;8、丫=108〃X(4>0,且4¥1);(0,4-oo);9X(1)(0,-H»);⑵R;⑶(1,0);

l;0;⑷增;减;10、y=/;11、(-℃,”);(1,1);12、/(x)=0;13、根;横坐标;交点;解;14、

历年汇编,

1.函数/("=-/I的定义域是()

^l-log2x

A.(0,2)B.(0,2]C.(2,+00)D.(-00,2)

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0,+8)上单调递减的是()

A.f(X)=\[xB./(x)=-x2C./(A)=x3+XD../(x)=-x

3.函数/(x)=3*+2x-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2,-1)B.(-1,0)C.(0,1)D.(1,2)

4.下列各函数中,值域为(。,+8)的是()

2v

A.y=log2(x+2x-3)B.y=>/l-2

C.y=2-2x+iD.y=3^

5.设y(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x)=x-l,则不等式/(x)<0的解集为()

A.(-oo,-1)U(0,1)B.(Y,T)U(L+8)

C.(—1>1)D.(―1,0)u(i,+°°)

6.已知函数/(*)=--25-3在区间[2,+00)上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2,+oo)C.(-℃,1]D.(-8,2]

7.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2x-aN0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d>—1B.a4-1C.av—1D.a>—1

8.若对函数y=/(x)图象上的任意一点A,在其图象上均存在点8,使得(。为坐标原点),则称该函数为

“好函数”.给出下列4个函数:

①/(x)=f②/(x)=x+l;③/(X)=-W+2X+3;@/(x)=2r.

其中“好函数”的个数是()

A.oB.1C.2D.3

9.已知函数/(x)定义域为R,对任意的xeR都有/(x)=/(x+2),且当一l<x<0时,/(x)=W-1,当

时,/(x)=x,则函数g(x)=/(x)-log5x的零点个数为()

A.3B.4C.5D.6

八/\((3-。)x+4〃,x<1

10.已知函数=J।的值域为R,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log3x,x>l

A.(-1,3)B,[—1,3)C.(-oo,-l]D.{-1}

11.函数/(x)=2'-‘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X

12.函数/(x)=log24+X的零点的个数是()

A.0B.1C.2D.3

X_-X

13.已知函数/(x)=T—,则下列正确的是()

A.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R上为增函数B.图象关于)'轴对称,在R上为增函数

C.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R上为减函数D.图象关于)'轴对称,在R上为减函数

14.已知函数/(x)是定义在区间[-a,句上的奇函数,若g(x)=/(x)+2,则g(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A.0B.2C.4D.不能确定

c/、fln(x+l),x>0/、/、

15.已知函数/(x)=〈'',若/(x-4)</(2x-3),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1,+»)B.[2,+oo)C.(-,+oo|D.[4,+oo)

第三章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

1、角的概念的推广

(1)正角、负角和零角:一条射线绕顶点按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作正角;按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

叫作负角;如果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那么也把它看成一个角,叫作O

(2)象限角: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角的始边为人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样,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我们

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轴线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终边相同的角:与角。的终边相同的角夕的集合为o

2、角的度量

(I)1弧度的角: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

(2)弧度制与角度制的关系:1°=____弧度(用分数表示),弧度1=_____度(用分数表示)。

(3)弧长公式:/=o

(4)扇形面积公式:S==。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角a的终边上任意一点(除原点)的坐标为尸(x,y),点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旧+/,则切口。=,

cosa=,当XHO时,tana=.

4、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在弧度制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分别是、、o

5、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

第一象限全"+",第二象限正弦“+”,第三象限正切"+”,第四象限余弦。简称:一全、二正、三切、四余。

二、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1、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

(1)平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商数关系:,

2、诱导公式

7t713万

-a冗一a7V+a2兀一a——a—+a--a—+a

、2222

sin

cos

tan

诱导公式的规律可概括为十个字: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三、恒等变换

I、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sin(a±£)=;

(2)cos(a±/7)=;

(3)tan(a±,)=。

2、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的变形运用

asinx+bcosx=。

3、二倍角公式

(1)二倍角的正弦:sin2a=;

(2)二倍角的余弦:cos2a==

(3)二倍角的正切:tan2a=。

4、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几个变形公式

(1)升幕公式:

1+8s2a=;

1-cos2a=o

(2)降得公式:cos2a=;sin26z=

四、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

解析式y=sinxy=cosxy=tanx

定义域

值域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周期性

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

I、函数y=Asin(。.r+0)的图象

(1)用“五点法”画函数y=4sin(<wx+e)的图象的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

(2)用“变换法”由函数y=sinr的图象得到函数丫二4/^④^+^^的图象的方法:

①由函数y=sinr的图象向左(0>0)或向右(Q<0)平移时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象;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得到函数

(0

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象•

②由函数y=simr的图象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象;向左(*>0)或向右(。<0)

CD

平移15|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4倍,得到函数

__________________的图象。

2、函数y=+的性质

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时的相位,即

五、解三角形

1、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及三角函数知识可以证明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其中R为A45。的外接圆的半径,下同)。

变式:(1)a=2RsinA,b=,c=;

(2)sinA=,sinB=,sinC=;

(3)a:b:c=o

2、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I)已知两角与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⑵已知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0

对于“已知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的题型,可能出现多解或无解的情

况,验证解的情况可用数形结合法。

如:已知出力和A,用正弦定理求民解的情况如下,

①若A为锐角:

②若A为直角或钝角:

3、由正弦定理,可得三角形面积公式

SMVC=---------------------=---------------------=----------------------。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变形

由A+8+C=;r,知A=;r-(8+C),得sinA=sin(8+C),cosA=-cos(B+C),,

5、余弦定理

a2=,b2=,c2=„

6、余弦定理的变式

cosA=,cosB=,cosC=。

宿、知识梳理答案”

△一、1、⑴逆时针;顺时针;零角;⑶6={?/=a+360”,kez};2、⑵高;—!;⑶&•,;(4)1/r;

-ar2;3、);土;上;4、R;R;x=(x|x^90,+180°-^^eZ)

2rrx11>

A,、.22’,、sina

他二、1、(1)sirra+cosa=l;(2)tana=----;2、

Bcosa

71713434

-a兀一aJr+a27r-a——a—+a----a一+a

2222

sin-sinasina一sina一sinacosacosa-cosa-cosa

coscosa-cosa-cosacosasina-sina-sinasina

]]]]

tantana一tanatana一tana

tanatancrtanatana

A.门.门c••ctana工ianp厂工----

△三、1、(1)sinacosp±cos6zsiii/>;(2)cosacos/7+sinczsinp;⑶-----------;2、J2-sin(x+(p]

o1不lanatanSa、犷,

b2tancr

中tan^?=—);3v(1)2sinacostz;⑵cos9~a-sin7~a;2cos7~a-l;1-2sin9a;⑶-----5—;4(I)2cos9~a;

a1-tanaX

,、1+cos2a1-cos2a

2sin92a;(2)---------;----------

22

A四,

解析式y=sinxy=cosxy=tanx

定义域RR

值域[-M][-M]R

卜+利(kwZ)(£,°j(AeZ)

对称中心(时,0)仅eZ)

对称轴x=Z4+?%wZ)X=k7T(kGZ)无

周期性242万7t

卜畀"匹畀&"卜eZ)

单调增区间2k兀,2k7TH—(ZeZ)[2人乃一乃,2左万](左GZ)

_22_

_,713乃

单调减区间2%乃+—,2左九+—依z)[2%肛2%乃+乃](%GZ)无

22

1x(2)®y=sin(x+^>);y=sin(G%+0);y=Asin(69x+^);②y=sinGx;y=sin(0x+0);

y=Asin(s+e);2、A;7=等;69八

f=J_L;ct)x+(p;x=0;(p;

21

c

△五、I2RsinB;27?sinC;(2)—;——;(3)sinA:sinB:sinC;

27?2R2R

2、

图象Za

AZa__2A

/zl---------1-BJ—A

式子a<bsinAa=Z?sinAbs\x\A<a<ba>b

解的个数无解一解两解一解

图象,二

AA

式子a<ba>b

解的个数无解一解

3、—absinC;—bcsinA;—acsinB;

222

5、h2+c2-2bccosA;a2+b2-2abeosC;a2+c2-2accosB;

廿+c2“2a2+/?2_c2a2+c2_b2

6、

2bclablac

/分历年汇编

sin2.=(

1.)

6

B拒1

A.C.一D.——

2222

2.已知函数〃x)=sin2/-cos?^-2Gsinxcosx(x£R)则/(X)的单调递增区间()

/j27r11>-771.2乃.,_

A.—+K7T,——+K7TkeZB.一+攵4,—+k兀KGZ

3363

C.—+k7r,—+k7ukeZD.k7r,——+k兀ksZ

333

3_4

3.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P5~5,则sin2a=()

412247

A.B.——C.——D.——

25252525

4.在/A3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b,,若tTtanC=ctanA,则AABC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5.函数/(x)=sin3x+e)(0>O,O<e<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0,0的值分别是()

,冗15)

A.1,一B-C.

8

6.445C的内角A,B,。的对边分别为a,b,c,若8=60。,4=1,人=百,则C=()

A.1B.2C.五D.8

72

7.已知“为第一象限角,sincz-cosa=——,贝ijcos2a=()

2

Ac.BD.

A.\22T

8.将函数/(x)=sinxcosx的图象向左平移三个长度单位,得到函数g(x)的图象,则g(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4

71冗

A.攵万一乃eZ)B.k7T,k兀+一(皿)

2

C.D.女)+GZ)

为了得到函数y=sin[x-0

9.+1的图象,只需将函数丁=sior图象上所有的点(

向左平行移动三个单位长度,

A.再向上平行平移1个单位长度

3

向左平行移动三个单位长度,

B.再向下平行平移1个单位长度

3

C.向右平行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行平移1个单位长度

3

D.向右平行移动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行平移1个单位长度

3

国的值为()

10.

A.

1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b,c,若。=夜,b=R,8=60。,则角。等于()

A.30°B.60°C.150°D.30。或150。

12.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尸(4,3),则sina+cosa的值是()

]_17_7

A.B,—C.一D.

555~5

13.函数/(x)=Asin(GX+°)(A>0⑷>。的值为()

A.CO=3,(p=-B.a)=3,(p=—

44

,71,71

c.69=0,(p=---D.69=6,(P=—

22

14.为了得到函数y=3cos(2x-。]的图象,只需要把函数y=3cos(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JT7T7C

A.向右平移一B.向右平移一C.向左平移一D.向左平移一

16.4A8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5访。+5皿(4-8)二25皿2人,且/=/十〃一。匕。

⑴求tanA;

(2)若。=5,求/ABC的面积。

17./A5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b,c,且asinB=J?AosA。

(1)求A;

(2)若。=屈,/ABC的面积为36,求/A3C的周长。

18.已知函数=J5sinx+cosx+a(xwR)。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2)若/(“有最大值3,求实数。的值;

(3)求函数/(%)单调递增区间。

第四章平面向量

知识梳理、

一、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概念:既有又有的量叫作向量。

2、几种特殊的向量

(I)零向量:,记作0,规定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2)单位向量:o

(3)平行向量:,平行向量又称为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意向量共线。

(4)相等向量:o

(5)相反向量:。

3、向量的加法

(1)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将两个已知向量平移到公共起点,和向量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向量。

(2)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要特别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二个向量要以为起点,则由第一

个向量的起点指向为和向量。

4、向量的减法

将两个已知向量平移到公共起点,差向量是向量的终点指向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5、向量的数乘

实数4与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12,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

(1)|叫=.

(2)当;i>o时,的方向与£的方向;

当丸<0时,?£的方向与£的方向;

注: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

6、两个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与非零向量。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实数2,使得h=Aao

二、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4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4,几2,使得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1,或叫作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平面内任意的两个向

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

(2)平面内的任一向量2,都可以沿两个不共线的方向分解成唯一两个向量的和,所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也叫作唯一分

解定理。

2、平面向量的坐标形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轴、)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作为基底.对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有且只有一

对实数x,y,使得£=(向量的分量表示),记作£=(%),)(向量的坐标表示),其中x叫作2的横坐标,y叫

作£的纵坐标。

3、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x,y),坂=(々,/2),则〃+]=,a-b=,

Aa=o

(2)若点A,B的坐标分别为(%,%),那么4分的坐标为。

4、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弓与石,记应i=£,OB=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