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_第1页
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_第2页
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_第3页
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_第4页
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1夜尿症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第一部分夜尿症的定义及分类 2第二部分夜尿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3第三部分夜尿症的病因学假说 6第四部分夜尿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7第五部分夜尿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0第六部分夜尿症的治疗方法 13第七部分夜尿症的预后与并发症 16第八部分夜尿症的预防与控制 18

第一部分夜尿症的定义及分类关键词关键要点夜尿症定义

1.夜尿症是指儿童在睡眠时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导致尿床。

2.夜尿症的诊断标准为:儿童在5岁以后,每周至少出现两次尿床;并且持续三个月以上。

3.夜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据统计,约有15%-20%的儿童在5岁时仍有夜尿症。

夜尿症分类

1.原发性夜尿症是指儿童从未有过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干爽夜晚,而继发性夜尿症是指儿童在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干爽夜晚后重新出现夜尿症。

2.单纯性夜尿症是指儿童只在夜间出现尿床,而伴发性夜尿症是指儿童在白天和夜间都会出现尿床。

3.夜尿症还可分为单症状性夜尿症和多症状性夜尿症。单症状性夜尿症是指儿童仅有尿床症状,而多症状性夜尿症是指儿童除了尿床症状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白天尿频、尿急、尿痛等。夜尿症的定义

夜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或青少年在睡眠后夜间不能控制排尿,导致尿床。

夜尿症的分类

1.原发性夜尿症

原发性夜尿症是指从未控制过夜间排尿的儿童或青少年。

2.继发性夜尿症

继发性夜尿症是指曾经能够控制夜间排尿,但后来又出现尿床的儿童或青少年。

3.单一性夜尿症

单一性夜尿症是指儿童或青少年仅在夜间出现尿床,白天不出现尿失禁。

4.非单一性夜尿症

非单一性夜尿症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在夜间和白天都出现尿失禁。

5.原发性单一性夜尿症

原发性单一性夜尿症是指从未控制过夜间排尿,且仅在夜间出现尿床的儿童或青少年。

6.继发性单一性夜尿症

继发性单一性夜尿症是指曾经能够控制夜间排尿,但后来仅在夜间出现尿床的儿童或青少年。

7.原发性非单一性夜尿症

原发性非单一性夜尿症是指从未控制过夜间排尿,且在夜间和白天都出现尿失禁的儿童或青少年。

8.继发性非单一性夜尿症

继发性非单一性夜尿症是指曾经能够控制夜间排尿,但后来在夜间和白天都出现尿失禁的儿童或青少年。

9.特发性夜尿症

特发性夜尿症是指原因不明的夜尿症。

10.继发性夜尿症

继发性夜尿症是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夜尿症。第二部分夜尿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夜尿症的流行病学分布

1.夜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5-10%,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2.夜尿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约为15-20%,青春期发病率下降至5%左右,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

3.夜尿症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差异,亚洲儿童的患病率高于白种人儿童,非洲儿童的患病率最低。

夜尿症的性别差异

1.夜尿症在男孩中更为常见,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5:1。

2.男孩夜尿症的患病率在学龄前达到高峰,约为20%,青春期后下降至5%左右。

3.女孩夜尿症的患病率在学龄前和青春期均较低,学龄前约为15%,青春期约为3%。

夜尿症的遗传因素

1.夜尿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约50%的夜尿症儿童有家族史。

2.夜尿症的遗传方式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3.已有研究表明,染色体12q24区域与夜尿症的发生相关,该区域包含与尿崩症相关的基因。

夜尿症的环境因素

1.夜尿症的发生与一些环境因素相关,如泌尿系统感染、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等。

2.泌尿系统感染可导致膀胱容量减少,从而引发夜尿症。

3.睡前大量饮水、食用利尿食物或饮料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诱发夜尿症。

夜尿症的心理因素

1.夜尿症患儿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心理压力、紧张或焦虑等情绪因素可加重夜尿症的症状。

3.部分夜尿症患儿可能存在行为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夜尿症的合并症

1.夜尿症患儿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尿路感染可导致膀胱容量减少,从而引发夜尿症。

3.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导致尿频、尿急和夜尿。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夜间睡眠中断,从而引发夜尿症。夜尿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夜尿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其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患病率:夜尿症的患病率因年龄和性别而异。一般来说,儿童的夜尿症患病率在5岁至10岁之间最高,约为15%-20%。男孩的患病率通常高于女孩,约为1.5倍。

*年龄分布:夜尿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到15岁时,约有2%-3%的儿童仍患有夜尿症。

*性别差异:男孩的夜尿症患病率通常高于女孩,约为1.5倍。这可能是由于男孩的膀胱容量通常比女孩小,并且男孩更容易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

*种族和民族差异: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儿童的夜尿症患病率也有所差异。例如,非洲裔儿童的夜尿症患病率通常高于白人儿童,而亚洲儿童的患病率则相对较低。

*遗传因素:夜尿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中有任何一方患有夜尿症,那么其子女患病的风险将增加4-5倍。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或加重夜尿症,包括: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宁腿综合征,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饮食:睡前摄入过多的液体或咖啡因,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药物: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镇静剂,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压力: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疾病:某些疾病,如尿路感染、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夜尿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该疾病的发生情况,并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夜尿症的病因学假说关键词关键要点【多尿】:

1.肾脏滤过率增高,导致尿量增加,从而引发夜尿症。

2.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抵抗,导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

3.夜间多尿,白天尿量正常,或昼夜尿量比例失调。

【膀胱功能障碍】:

#夜尿症的病因学假说

夜尿症的病因学假说认为,夜间多尿是夜尿症的主要发病机制,而夜间多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抵抗:抗利尿激素(ADH)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具有抗利尿作用,可减少尿量。夜尿症患者可能存在ADH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夜间尿量增加。

2.膀胱容量过小:膀胱容量是指膀胱在储尿时能够达到的最大容积。夜尿症患者的膀胱容量可能过小,导致夜间容易出现尿意。

3.睡眠相关性觉醒障碍:睡眠相关性觉醒障碍是指在睡眠中反复出现觉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夜尿症患者可能存在睡眠相关性觉醒障碍,导致夜间容易醒来排尿。

4.遗传因素:夜尿症具有遗传倾向,可能有遗传因素参与其发病。研究发现,夜尿症患者的家族中常有夜尿症病史。

5.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夜尿症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饮食因素:睡前饮用大量液体可能会增加夜间尿量。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咖啡因和酒精,可增加尿量。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导致夜间多尿。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可导致夜间多尿。

这些假说为夜尿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对于夜尿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夜尿症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以便为夜尿症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靶点。第四部分夜尿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关键词关键要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是导致夜尿症的常见原因。

2.患有夜尿症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延迟,神经反射调节功能不完善,膀胱逼尿肌活性过高,膀胱容量较小,尿意阈值低,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等症状。

3.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可导致患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影响尿液浓缩功能,导致夜间尿量增多。

膀胱功能异常

1.膀胱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夜尿症的常见原因。

2.患有夜尿症的儿童膀胱容量小、逼尿肌过度活动,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等症状。

3.此外,膀胱出口梗阻、膀胱神经源性疾病等也可导致膀胱功能异常,从而诱发夜尿症。

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1.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是导致夜尿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2.患有夜尿症的儿童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尿液浓缩功能下降,夜间尿量增多。

3.此外,肾脏疾病、糖尿病等也可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从而诱发夜尿症。

睡眠障碍

1.睡眠障碍与夜尿症密切相关。

2.儿童睡眠障碍可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加,从而诱发夜尿。

3.此外,儿童睡眠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浓缩功能下降,也可导致夜间尿量增多。

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在夜尿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研究表明,夜尿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儿一级亲属中夜尿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3.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膀胱功能异常、尿液浓缩功能障碍等,从而诱发夜尿症。

环境因素

1.环境因素也在夜尿症的发病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2.患儿居住环境潮湿、寒冷,或经常接触过敏原,可诱发夜尿症。

3.此外,患儿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也可导致夜尿症的发生。夜尿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夜尿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众多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参与夜尿症的发生发展:

1.尿崩症(DI):

DI是一种以尿量过多、尿比重低、血浆渗透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可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肾脏浓缩尿液能力下降或肾小管收集管对ADH反应减弱等原因引起。DI患者夜间尿量增多,可导致夜尿症。

2.睡眠呼吸障碍(SDB):

SDB是一组以睡眠期间呼吸反复暂停或降低为特征的疾病,可导致睡眠片段化、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引发夜尿症。SDB患者常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潴留等问题,这些变化可刺激膀胱收缩,导致夜间尿量增多。

3.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OAB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夜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膀胱感觉异常、尿道梗阻等因素引起。OAB患者膀胱容量减少,容易出现尿意,夜间尿量增多。

4.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导致夜间尿量增多。此外,肾脏疾病还可引起多尿、烦渴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夜尿症。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可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多尿、夜尿症。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尿液浓缩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夜尿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代谢率增高,需水量增加,尿量增多,夜间尿量也随之增加。

6.精神因素:

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进而诱发夜尿症。此外,精神因素还可影响膀胱功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夜间尿量增多。

7.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咖啡因等,可导致尿量增多,夜间尿量也随之增加。此外,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等药物也可能增加夜尿症的发生风险。

8.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夜尿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夜尿症家族史的人,患夜尿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人。这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夜尿症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第五部分夜尿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关键词关键要点夜尿症的诊断标准

1.夜间尿量异常:夜尿量超过200ml或占全天尿量的30%以上,可诊断为夜尿症。

2.睡眠障碍:夜尿症患者常伴有睡眠中断、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3.膀胱容量缩小:夜尿症患者的膀胱容量常小于正常人,可导致夜间尿意频繁。

4.尿崩症:尿崩症患者常伴有夜尿症,可通过检查尿液比重和尿渗透压来区分。

5.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常伴有夜尿症,可通过尿液检查来确诊。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夜尿症,可通过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来确诊。

夜尿症的鉴别诊断

1.1型夜尿症:也称原发性夜尿症,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儿童夜尿症,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遗传因素为主。

2.2型夜尿症:也称继发性夜尿症,是指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夜尿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膀胱功能障碍、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为主。

3.混合型夜尿症:是指同时存在1型和2型夜尿症的患儿,通常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

4.药物引起的夜尿症:某些药物,如利尿剂、茶碱和咖啡因等,可引起夜尿症。

5.心理因素引起的夜尿症: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诱发夜尿症。

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夜尿症,可通过睡眠监测来确诊。#夜尿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夜尿情况,包括发病年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询问患儿睡眠情况,是否遗精、多梦、磨牙等。

-询问患儿的饮水情况,包括白天、夜间饮水量,以及饮水时间。

-询问患儿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量、进食时间,以及饮食种类。

-询问患儿的排便情况,包括大便次数、性状,以及排便时间。

-询问患儿的家族史,是否有夜尿症、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家族史。

2.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发育情况,以及有无其他异常体征。

-腹部检查:触诊患儿的腹部,检查有无膀胱充盈、肾脏肿大等异常情况。

-泌尿系检查:检查患儿的尿道外口、阴茎、睾丸等部位,检查有无尿道下裂、隐睾等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儿的肌力、肌张力、反射等,检查有无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征。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检查患儿的尿液,检查有无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异常情况。

-血常规检查:检查患儿的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等异常情况。

-生化检查:检查患儿的血清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检查有无肾脏疾病的生化异常情况。

-激素检查:检查患儿的血清抗利尿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激素水平,检查有无激素异常情况。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检查患儿的膀胱、肾脏、输尿管等部位,检查有无结构异常、结石等情况。

-X线检查:检查患儿的脊柱、骨盆等部位,检查有无脊柱裂、骨盆畸形等异常情况。

鉴别诊断:

1.糖尿病:夜尿症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尿量增多,从而出现夜尿症。因此,对于夜尿症患儿,需要进行尿糖检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2.肾脏疾病:夜尿症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肾脏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夜尿症。因此,对于夜尿症患儿,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排除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3.神经系统疾病:夜尿症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膀胱控制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夜尿症。因此,对于夜尿症患儿,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咖啡因等,也会导致夜尿症。因此,对于夜尿症患儿,需要了解患儿近期服用的药物情况,排除药物因素导致的夜尿症。

5.心理因素:某些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等,也可能导致夜尿症。因此,对于夜尿症患儿,需要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因素导致的夜尿症。第六部分夜尿症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行为治疗】:

1.膀胱训练:通过规律的排尿习惯训练,逐步延长排尿间隔,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夜间尿量。

2.尿床警报器:当孩子发生尿床时,警报器会发出声音或震动,以唤醒孩子,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排尿习惯。

3.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生物反馈技术,帮助孩子感知并控制自己的膀胱功能,从而减少夜间尿床。

【药物治疗】:

1.行为治疗

*膀胱训练:通过有规律地延迟排尿来增加膀胱容量和控制排尿。

*定时排尿:在白天定时排尿,以建立正常的排尿习惯。

*限制液体摄入:在睡前限制液体摄入,以减少夜间尿量。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咖啡因和酒精会刺激膀胱,导致夜尿。

2.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和索利那新,通过减少膀胱逼尿肌收缩来治疗夜尿症。

*α1-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和多沙唑嗪,通过放松膀胱颈和尿道平滑肌来治疗夜尿症。

*去氨加压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和特利加压素,通过减少尿液生成来治疗夜尿症。

3.手术治疗

*膀胱扩大术:通过手术扩大膀胱容量,以减少夜尿次数。

*尿道悬吊术:通过手术将尿道悬吊起来,以减少尿道压力,从而减少夜尿次数。

4.其他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技术来训练患者控制膀胱收缩,从而减少夜尿次数。

*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膀胱和尿道,以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从而减少夜尿次数。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某些穴位,以调节神经系统,从而减少夜尿次数。

5.预后

*大多数夜尿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

*少数患者可能会复发,需要长期治疗。

*夜尿症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学习困难和社交问题。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少夜尿症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LäckgrenG,RittigS,BauerS,etal.TheInternationalChildren'sContinenceSocietyterminologycommitteereportonstandardizationofterminologyof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JUrol.2014;191(6):1863-1869.

*[2]NeveusT,vonGontardA,HoebekeP,etal.Epidemiologyofnocturnalenuresis:asystematicreview.JUrol.2014;192(6):1471-1479.

*[3]WilleS,HinrichsK,BauerS,etal.Nocturnalenuresis:anupdateonepidemiology,diagnosis,andtreatment.EurUrol.2014;66(5):865-874.

*[4]TekgülS,TuğrulA,CetinkayaM,etal.Thetreatmentofnocturnalenuresisinchildre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Urol.2015;193(1):14-22.

*[5]AustinPF,BauerSB,BowerW,etal.Theinternationalchildren'scontinencesociety:reportonthestandardizationofterminologyoflowerurinarytractdysfunction.JUrol.2016;196(4):945-950.第七部分夜尿症的预后与并发症关键词关键要点【夜尿症的预后与并发症】:

1.夜尿症的预后通常良好,大多数儿童在青春期前会自愈。

2.持续性夜尿症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睡眠障碍、白天疲劳、社交问题和心理问题。

3.夜尿症的并发症与夜尿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关。

【夜尿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夜尿症的预后与并发症

预后

*大多数儿童的夜尿症会在青春期前自发缓解。

*大约15%的儿童在青春期后仍有夜尿症。

*夜尿症的复发率约为10%-25%。

*患有夜尿症的儿童更有可能在成年后患有尿失禁。

并发症

*夜尿症可导致睡眠中断、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夜尿症还可导致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和肾脏损害。

*夜尿症患儿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歧视和嘲笑,导致社会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夜尿症的因素: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夜尿症在家庭中具有遗传倾向。

*尿道狭窄:尿道狭窄是一种尿道的狭窄,它会阻碍尿液的排出。

*膀胱容量小:膀胱容量小的人可能无法在夜间储存足够的尿液。

*过度活跃的膀胱:过度活跃的膀胱会引起尿频和尿急。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正常的睡眠模式,导致夜间尿液产生过多。

*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和咖啡因,会增加尿液的产生。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如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导致夜尿症。

夜尿症的治疗

夜尿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膀胱训练、排尿控制训练和限制饮水。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和去氨加压素。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膀胱扩大术和尿道扩张术。

夜尿症的护理

夜尿症的护理包括:

*鼓励儿童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如每隔一段时间排尿一次。

*避免让儿童在睡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确保儿童的睡眠环境舒适。

*鼓励儿童参加体育锻炼。

*给予儿童心理支持。第八部分夜尿症的预防与控制关键词关键要点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

1.睡前尽量不要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2.避免食用利尿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酒精等;

3.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睡前排空膀胱,并定时定点排尿;

4.适度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睡眠质量。

膀胱训练

1.定时排尿: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排尿,即使没有尿意也要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2.缩尿训练: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停止排尿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排尿,重复此过程几次;

3.膀胱容量训练:逐渐增加膀胱中尿液的容量,可以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或限制饮水量来实现。

药物治疗

1.抗利尿激素(ADH):ADH可减少尿液生成,从而降低夜尿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