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童谣教案_第1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_第2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_第3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_第4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童谣教案

一年级,童谣教案

篇一:童谣教案

篇二:童谣课教学设计

童谣的来历

童谣历史悠久,最早始于《诗经》魏风园有桃一?心之忧

矣,我歌且谣?。《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

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

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

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

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

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学史上,能

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综

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

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

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

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

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

的童谣。我想,明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谣,只是由于无

人搜集记录下来,所以就湮灭了;即使记下来一点,也往往被

第1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附会到政治中去了。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大量产生的时期,

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

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

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我国最早的儿歌

专集是明代吕坤于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

面的专集才逐渐多了起来。从现有材料看,我国古代童谣大

体上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状况: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

王朝早期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元代,政治

上黑暗,内外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反映这一时期

政治斗争的童谣也就比较多。在每一个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

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汉末、元末.明末等时期,都是童谣大

量流传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乱世和末世,政治斗争

尖锐复杂,各种政治力量都努力表现自己,其中就包括用童谣

为自己造舆论。所以,有着产生童谣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

这时统治者的钳制力则相对削弱,使那些生产出来的童谣不至

于全部被扼杀。新上台的统治者对那些替自己造舆论的童谣,

固然会乐于保留,就是对那些诅咒被推翻的统治者的童谣,也

往往持一种容忍的态度,甚至也乐于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

顺乎天心,合乎民意?的证明。反过来,在每一个王朝的初中

期,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稳定,除了歌颂升平的东西之外,真

正有战斗力的童谣就不容易创作和保存下来了

第2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儿歌儿歌又称童谣,即是儿童的歌谣。它是孩子们

练习口才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诗。好的歌谣,不仅

给孩子们在生活上带来一种乐趣和

享受,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而且可以成为长辈们

启迪教育下一代

的补充教材。童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万紫

千红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

束瑰丽之花。它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

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性,它从孩子们的心理、生活、游戏

情趣、童话世界意向,以及儿童语

言的感受出发,口传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诵的诗

歌,要开放自由得多。童谣的特点:句式自由;结构多变;

比兴特多;

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顺口成章。

后两点与大人唱的山歌有相同之处;最明显的不同点是:童

谣一般只是朗诵而不歌唱,更不借助于乐器。

有的童谣,只要小时念熟,一直到老都可以牢记而不忘。

例如这首童谣:?蟾蛛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多

少客家父老,走到天涯海角,也能脱口而出。

第3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童谣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大都是以客家劳动人民

的生活为创作题材,不但反映客家民情风俗,表达了劳动人

民的爱憎、理想及各种思想感情,而且具

有朴实自然、轻松活泼和通俗、口语的特点。具有相当浓

厚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与艺术的感染力,诵起来朗朗上口。

北京童谣的来历、形式、特点

北京童谣是一种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种儿童歌谣,是口头

文学之一,是一种儿童的启蒙教师,也是我国民族遗产中一束

绚丽的花朵。

它轻松生动、活泼、顺口、有趣,特别为儿童所喜爱。童

谣既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又可以训练儿童的口才,发展儿童

的语言,启迪儿童的智慧,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它的特点是形

式简单,形象生动,朴素自然,通俗易懂,不但可以用口唱,

还可以边唱边游戏。

北京童谣的另一特色是节奏感强,且有一定的韵律。因为

童谣的对象是儿童,声韵活泼,句式自由,一般句式较短,以

三字句多.喜用儿化音.

第4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北京童谣是通过各种儿歌,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有

的对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给予颂扬,对丑恶的东西给予鞭挞,

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北京童谣还有一种形式,叫绕口令,又叫?拗口歌?,以轻

快的句子训练儿童发音能力,很受儿童的欢迎。老北京童谣

1摩挈摩挈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儿。1黄

毛儿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儿梨,咬一口喉儿辣的,谁让

你专门儿挑大的!

1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

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

1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

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1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1一只小花狗儿,坐在

大门口儿,两眼黑溜溜,想吃肉骨头。1山羊上山,山碰山

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1妞妞骑牛,牛狞,妞妞拧牛,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

马。1下雨了,冒泡

儿了,王八戴着草帽儿了。1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和尚在看报。1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第5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叫妈妈,妈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1吃汽水,喝面包,夹

着火车上皮包,下了皮包往北走,看见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

砍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1虫儿虫儿飞呀,拉屎一大堆呀。

1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河里蹦,我拿叉子一叉,你盖

子还挺硬。1报告司令官,没有裤子穿,穿个小裤衩儿,露

着肚脐眼儿。

1编编编花篮儿,花篮里面有小孩儿,小孩儿的名字叫花

篮儿。1水牛儿,水牛儿,先出将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

买了烧羊肉,你不吃不吃,全让老猫给你叼走了,呕!

1剃头打三光,不长虱子不长疮。1老狼老狼,拉屎靠

墙,墙倒了,老狼蹶着屁股逃跑了。1臭豆腐臭,酱豆腐香,

谁买臭豆腐多给汤。

1这么好的天儿,下雪花儿,这么好的孩子,没有脚巴丫

儿。1奔儿头,奔儿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打雨伞,他打大

奔儿头。

1奔儿头窝窝眼儿,吃饭挑大碗儿,给他小碗儿他不要,

给他大碗他害臊。1拉瞎,拉瞎,拉到河里喂王八。1二月

二,龙抬头,金子银子满地流。

第6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1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着,掉眼泪儿。1一二三四

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

1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1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

妹睡了留一个。

1跟人学(xiao),一嘴毛,跟人走,变花狗。1三星

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

扭脸儿就走。1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

《好玩的童谣》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古今童谣一它简短明了的语言、琅琅上口的节奏深受大家

的喜爱,尤其是对儿童更充满了迷人的魅力。童谣短小、精致,

富有韵味,不乏童真,童趣,富有灵性。它集知识性,趣味性,

实践性于一体,是儿童启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让

一年级的孩子多接触祖国的传统文化,从明快的节奏,真与美

的意韵中感受阅读的情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本设计让孩子通过读童谣,说童谣,创编童谣等环节,结

合课外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模仿中有所创造,体验创造的快乐,

第7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同时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

从课外书中获取养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儿歌的基本类型,开发他们的智力,

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提高运用语言的

能力。

3、通过朗读、诵唱童谣,让孩子感受童谣明快的节奏、

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童谣的兴趣和对生活的

热爱。

教学过程:

一、交流童谣,了解童谣。

1、我们小朋友会说很多童谣,谁来给大家念一首?

2、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会给我们说一些海门童谣,一起来

交流。

3、你觉得童谣是怎么样?

第8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我们的生活中,游戏中,劳动中都藏着一首首好听有好玩

的童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好玩的童谣》出示课题:好玩的

童谣4、读课题。

二、唱童谣,明道理。

1、好玩的童谣中,总是少不了小动物们的影子。出示:

《小老鼠》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嘴嘴嘴,猫来啦,叽

里咕噜滚下来。这首童谣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讲了一个十

分有趣的小故事。

(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借助拼音,读读这首童谣。(注意把字音读准。)

2、指读,同学们集体评议、正音。

3、童谣还可以这样读:师示范一边拍手一边读、齐读。

(二)有表情,有感情的读

1、读着读着,这只小老鼠已经走进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

心里。在你心里的那只

小老鼠是怎样的?

第9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2、相机指导朗读:

3、把我们的这些体会用动作,表情,和不同的声音表演

出来,那就更有意思了。(生自练)

4、指名表演。5、集体表演。6、(播放音乐)跟说跟唱

童谣。

篇三:儿歌教学设计

篇一:儿歌教案

《瓜

娃娃》儿歌

目标:

1、通过欣赏儿歌,

学习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的

发音。

2、在表演活动中,

能有节奏的表演儿歌并用正确的发音表演儿歌。

3、在欣赏活动中,

第10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儿歌内容:瓜娃娃、

去买瓜、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菜

瓜哈密瓜、买回家,装满一分筐。韵

律:最后一个最都压瓜这个字音音近字:

“娃”“瓜”“哈”“装”“筐”

3、活动准备:

教具:ppt(最小化)、

图片

学具:记录纸、水

彩笔

【家长工作:请家

长配合收集相关的图片】

常规要求:小朋友

在讲述的时候不要说话,要认真听别的小朋友讲述。

4、环节渗透:

第11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在课间课引导幼儿

继续表演、创编儿歌

(一)、创设“瓜

娃娃去买瓜”情景,激发幼儿理解儿歌内容的兴趣。

——小朋友们,今

天有个瓜娃娃要去买瓜,你想知道他都买了哪些瓜吗?我

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通过欣赏儿

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

的发音。

1、初步欣赏儿歌,

了解儿歌内容

——儿歌的名字叫

什么?

——儿歌中都有

谁?

第12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儿歌中发生了

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儿歌,

理解儿歌内容,学会“娃”“瓜”“哈”“装”“筐”的

发音。

——瓜娃娃究竟买

了哪些瓜,我们来听一听吧!

——瓜娃娃去干吗?

(去买瓜)

——买了什么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还有什么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还有什么瓜?

(瓜菜瓜哈密瓜)

——买哪去?(买

第13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回家)

装满什么?

(装满一分筐)

关注:

“娃”“瓜”“哈”

“装”“筐”的发音。

3、整体欣赏儿歌,

学会儿歌内容,

我们再来听一

听到底瓜娃娃买了哪些瓜吧!

(三)、在讲述活动

中,能用正确的发音复述儿歌。

请你把你学的

儿歌讲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谁愿意为大家

表演儿歌吧!

第14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还有谁愿意来

表演?

(四)、建构

——我们今天学的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谁愿意来说一

说我们学的儿歌?

——请你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说

一说?

(五)、延伸一一请

小朋友回家把这首儿歌表演给你爸爸妈妈看吧!

篇二:中班语言儿歌教学设计

中班

语言儿歌教学设计:《小雨点》

罗应梅

第15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设计思路: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

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儿

歌《小雨点》语言朴实、短小精悍,

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

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

里的情形,唤起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很适合中班

幼儿特点。因此我尝试运用图谱来进

行儿歌《小雨点》的教学。让幼儿通过图谱来轻松的理解

和记住儿歌,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儿

歌中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并让幼

儿通过生活经验来大胆地进行儿歌

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在理解

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理解动词:张、

第16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摇、爬。

3、体验儿歌所带来

的和谐、美好的情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课件、与儿歌有关

的可操作图谱、小雨点图片。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激发

幼儿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要让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

明最爱动脑筋。

师:千条线、万条

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幼儿动脑筋想)宝宝们真聪明,

猜出了是雨,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

一首和雨有关的儿歌。

2、出示小雨点图片,

第17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引出儿歌名称

师:是一首什么儿

歌呢?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看看图里有什么?(小雨点)

对,是小雨点,今天我们要学的

这首儿歌就叫《小雨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儿歌的名字

吧!

3、观看课件,欣赏

儿歌。

让幼儿边观看课件

边欣赏儿歌。

4、学习儿歌《小雨

点》。

(1)、出示可操作

性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及理解动词张、摇、

爬。

师:宝宝们,刚刚

第18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听到的儿歌里说小雨点落下来发出怎样的声音啊,它们都

落到了哪些地方?(教师根据幼儿

的回答用儿歌的句式进行总结并依次出示图谱)

师:(出示花园图片)

小雨点落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怎么样?(张嘴巴)教师请幼

儿把张嘴巴的花儿贴的花园图里,并

让幼儿学学张嘴巴的动作,理解动词“张”。(小雨点落

到鱼池里和田野里的教学方法跟小雨

点落到花园里相同)

(2)、利用图谱,引

导幼儿完整跟读儿歌,提示幼儿吐字清楚、有感情地朗诵。

(3)、分别以集体、小组形式背诵儿歌。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利用生活经

验仿编儿歌。(附:儿歌图谱)

第19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韵语教学《像什么》活动设计

刘子萍

【设计意图】

韵语是中国传统文

化形式,它不仅形象有趣,押韵上口,使人喜欢诵读,更

重要的是其利于记忆。《像什么》一

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

系生活实际,运用奇特联想与定位

联想进行识字,这样便于理解,避免枯燥,易于背诵。但

根据中班幼儿具体情况,孩子们识

字甚少,对1.2.3.4几个数字仍很模糊,不能正确书写,

所以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

来帮助幼儿记忆本首儿歌内容,同时又对1.2.3.4几个数

字进一步地加深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

儿对儿歌内容感兴趣,能背儿歌。

第20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2.学会字:1,2.3.4

3.学习词语:什么、

铅笔、鸭子、耳朵、旗子。

【活动准备】

图谱.字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有几个

数字宝宝来我们班上做客,大家欢迎。(老师同时把

1.2.3.4几个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师:

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看看几个数字宝宝像什么?(幼儿们自

由回

答)。老师还把这几个数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你们想不

想学。(引出主题)

二.学习儿歌。

1.师念一遍儿歌。

第21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2.引导幼儿学习儿

歌。(逐句教幼儿学习,在数字宝宝后边贴上相应的图谱,

在图普下面写上儿歌内容)

3.学字词:(出示卡

片数读,认读,同时也让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同的字词)

水、风、1、2、3、4、什么、铅笔、

鸭子、耳朵、旗子。

4.运用多种形式记

忆儿歌

三.游戏。

1.教师说数字,让

幼儿说像什么。

2.幼儿互相交换对

答。

3.比赛背诵完整儿歌。

【活动延伸】

第22页

一年级,童谣教案

让幼儿想5.6.7.8几个数字可以怎样编一首儿歌。附图

谱:

篇三:儿歌教案

初备人:7月17日复备人:月日

初备人:张冲7月17日复备人:月日

篇四:儿歌的赏析和教案设计

儿歌的赏析和教案设计

一、儿歌的文体知识

(1)儿歌(定义):符合低幼儿童的心理特点,符合低幼

儿童的欣赏趣味,歌谣。

(2)儿歌的发展轨迹:

童谣(民间口头流传):儿谣,孺子歌第一部儿歌集

(明代):《演小儿语》(吕坤),清代《天籁集》和《广天籁

集》-------儿歌(五四时期):借鉴西方儿歌理论

,走向自觉。

(3)儿歌的分类:摇篮歌,字头歌,谜语歌,颠倒歌,

数数歌,游戏歌,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

第2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