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学法素养高考领航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列表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影响。2.运用列表法对比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3.联系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和影响高考对本课内容的考查频率较高,5年37考。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所占分值为2-4分。由于本课知识是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升华,因此与前面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的可能性较大,也有一部分试题单纯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等1.条件(1)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___________都应用于生产。(3)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知识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难度系数:★☆☆高考指数:★★☆)研究成果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________。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________也制造出来。③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_”。发电机电动机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________相继问世。②新的交通工具汽车、________研制成功。(3)化工工业的发展:从煤和________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工业原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4)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________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内燃机飞机石油钢材1.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一自然段及下列材料:材料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提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同工业生产结合紧密,对工业生产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二自然段及“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贝尔发明的电话”图。
(1)爱迪生的发明和贝尔的发明得益于哪一成就?这一时期的同类发明还有哪些?[提示]
电的广泛使用。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2)这些发明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以电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一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在重工业领域。(2)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开展,其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3)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有些国家如日本在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又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5)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
)A.英国、法国 B.意大利、美国C.美国、德国 D.意大利、德国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德国和美国,并且这两个国家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答案:C2.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电气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解析:A项是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B项是珍妮机。C项是电灯,体现了“电气时代”的到来。D项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它使人类跨入“蒸汽时代”。答案:C3.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飞速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时间信息可以排除出现于1903年的B项;从“石油产量”可以排除使用煤炭的C项;1870至1900年石油产量飞速增长,主要是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其根本原因在于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故本题应选D项。答案:D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2)工业结构的变化:__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________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知识点二垄断组织的出现(难度系数:★★☆高考指数:★☆☆)电力石油汽车重化工业资本2.目的:为适应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___________。4.影响:________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大生产垄断组织垄断[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阅读课本第二目第三自然段及下列材料:材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根据材料分析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提示]
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1)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垄断组织的形成符合优胜劣汰的规律。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特别是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这需要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3)垄断组织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组织高科技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4)垄断组织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垄断资产阶级努力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5)垄断组织内部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计划性。1.下表为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统计表,该表反映了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但产量和投资额都大幅增长,这说明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答案:B2.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B.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有利于缓和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解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有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改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对于阶级矛盾的缓和并无直接作用。答案:D1.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随着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日益明显。(4)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知识点三世界市场的发展(难度系数:★★☆高考指数:★★☆)国际分工2.表现(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________或半殖民地。(2)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而且直接输出________。(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__________最终建立起来。殖民地资本世界体系[轻巧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1.阅读课本第三目第一、二自然段及下列材料:材料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依据材料,分析西方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提示]
影响:电气时代的到来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传播。说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阅读课本第三目第三、四自然段及下列材料:材料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分析20世纪初世界贸易呈现什么特点。[提示]
多中心贸易格局形成,贸易总量持续增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1)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1.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则输出工业品。这些现象主要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C.国际分工明显D.使亚、非、拉地区更加贫穷落后解析:材料中提到非工业国家、工业化国家的不同商品的流向,实际是反映国际分工的不同。答案:C2.下列图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A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说明(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D.经济全球化形成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等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因此只有C符合题意。A发生在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B发生在17、18世纪殖民扩张时期;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