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_第1页
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_第2页
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_第3页
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_第4页
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ds

,CP)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行性附着丧失和骨破坏。各年龄均可发病,但最常见于成年人。1989年的分类中,曾被称为成人牙周炎(Adult

Periodontitis,AP).1999年新分类中,更名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发病率

本病为最常见的一类牙周炎

约占牙周炎患者的95%

年龄与年龄相关(age-associated),但并不意味年龄大就有牙周炎

性别随发病时间增长,发病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可累及多数牙齿,进展程度可不同。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特点

鉴别诊断

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病因始动因子:病原微生物牙龈卟啉单胞菌(Pg) 福赛拟杆菌(Tf) 齿密螺旋体(Td)具核梭杆菌(Fn)

中间普氏菌(Pi)局部促进因素:牙石

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

牙排列不齐

解剖形态宿主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和骨破坏抗原内毒素和毒性因子抗体中性白细胞等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环境和后天因素(如吸烟)遗传因素全身因素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结缔组织和骨破坏始动因子:病原微生物

牙龈卟啉单胞菌(Pg)

福赛拟杆菌(Tf)又称福赛坦氏菌

具核梭杆菌(Fn)

中间普氏菌(Pi)

齿密螺旋体(Td)局部促进因素:

牙石

解剖形态

牙齿排列不齐

不良修复体、充填体悬突等

创伤

食物嵌塞与机体反应相关的危险因素

全身因素:糖尿病、骨质疏松糖尿病 牙周炎糖尿病加重牙周炎,牙周炎又被称为第六个并发症(PapanouPNAnnPeriodontol1:1,1996)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相当--伴重度牙周炎者中82%出现心血管并发症--伴龈炎和轻度牙周炎者仅21%出现心血管并发症(Thorstenssonetal.JClinPeriodontol

23:194,1996)

环境和行为因素:吸烟、精神压力等NHANEIII报告:12000个体中,9.2%

患有牙周炎其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患牙周炎机率的4倍;以前吸烟的人是不吸烟者的1.68倍;每天吸烟量少于10支,患病机率2.79;每天吸烟量大于31支,患病机率为6倍。(TomarSL,AsmaSJPeriodotol

71:743,2000)吸烟病人牙龈炎症不明显,牙周探诊可发现病情

遗传因素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ClinicalfeaturesofChronic

Periodontitis)1、牙龈充血肿胀、探诊出血2、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临床附着丧失:更能准确反映牙周

组织破坏的程度3、牙槽骨水平/垂直或混合吸收4、牙齿松动、移位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合创伤加速牙周破坏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根分叉病变

牙周脓肿

牙龈退缩、牙根敏感、根面龋

食物嵌塞

逆行性牙髓炎

继发性咬合创伤

口臭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诊断特点多见于成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有明显的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且与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程度比较一致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诊断特点疾病的分布牙周炎常同时侵犯口内多个牙,各部位牙齿及同一牙齿的不同位点的患病机会和进展程度常不一致根据累及的牙位数,可进一步分为局限型(<30%位点)和广泛型(>30%位点);根据附着丧失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

度。 根据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程度来分度。附着丧失为重点,它与炎症的程度大多一致,但也可不一致

轻度: 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mm,附着丧失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超过根长的根长的13。可。可有口臭有口臭。。慢性牙周炎的分度

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深度 ≤6mm,附着丧失3~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

重度:炎症较明显或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患病率和病情可随病程时间增大而加重。全身一般健康,也可有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精神压力、骨质疏松等。早期牙周炎和牙龈炎的鉴别

牙龈炎症

牙周袋

附着丧失

牙槽骨吸收

治疗效果?正常牙槽骨早期牙槽骨改变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治疗目标去除病原消除炎症牙周袋变浅、附着增加牙周组织再生疗效长期保持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建立合平衡维护期1)长期控制菌斑口腔卫生宣教(Oral

HygieneInstruction,OHI)为什么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由牙周疾病发病特点决定的

牙周治疗和疗效长期维持的需要

口腔健康教育的技巧基础治疗1)长期控制菌斑牙周基础治疗2)清除局部刺激因素

洁治术(supragingival

scaling)刮治术(subgingival

scaling)SRP

(Scaling

and

root

planing)3)消除危险因素

消除局部促进因素:如调合、修整充填体悬突、拔除无望保留的患牙等

治疗全身病、控制行为因素修整悬突4)全身和局部的药物治疗

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基础治疗反应好,一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药物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对炎症重、基础治疗反应不佳或有全身病的患者可酌情考虑全身用药

对个别深牙周袋、器械不易到达的位点可考虑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洁治慢性牙周炎伴糖尿病SRP+局部用盐酸米诺环素

洁治术和刮治术是基础治疗的重要组成。

牙周基础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牙周疾病。

牙周炎的基础治疗和其他牙科治疗密切相关,有时是其他相关治疗的前提。二、手术治疗

用手术的方法切开牙龈,并翻起牙龈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修整牙槽骨,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袋变浅的目的手术时机

基础治疗后进行复查评价疗效

5毫米以上牙周袋并伴有探诊出血的位点进行彻底的清创修整牙龈和牙槽骨的解剖形态改善解剖形态异常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三壁骨袋植骨术三、建立平衡的合关系

修复和正畸治疗牙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四、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SPT(supportive

periodontaltherapy)

SPT是牙周炎疗效能长期保持的关键步骤。慢性牙周炎的预后整体预后---患者依从性----口腔卫生情况---是否吸烟----有无全身病:如糖尿病个别牙预后---附着丧失和骨吸收情况---局部因素:解剖因素、根分叉病变、咬合关系等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gP)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化验和生物学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相对少见的牙周炎。

发病年龄轻

病变进展迅猛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命名的历史背景

1989年旧分类早发性牙周炎(Early

–onsetPeriodontitis,EOP)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快速进展性牙周炎Rapidly

ProgressivePeriodontitis,RPP青春前期牙周炎PrepubertalPeriodontitis,PPP1999年更名为侵袭性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按患牙的分布可分为局限型(localized)广泛型(generalized)共同的临床表现:菌斑量和牙周破坏程度不一致,Aa比例升高或Pg升高,巨噬细胞反应过度等。一、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LocalisedAggressive

Periodontitis(LAgP)命名的历史背景(HistoricalBackground)

1923年Gottlieb首次报告:年轻男性牙周组织严重变性及牙槽骨吸收,命名为弥漫性牙周萎缩

1928年提出牙骨质先天性发育不良可能为本病的病因

1938年Wannenmacher描述本病的特点为切牙和第一磨牙受累

1942年Orban和Weinmann根据尸解结果指出牙周膜主纤维变性导致牙骨质停止新生和牙槽骨新生,将其命名为牙周变性parodontosis,英文为periodontosis命名的历史背景

1966年世界牙周研讨会摈弃了牙周变性

1969年Bultler将其命名为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

Periodontitis,JP

1971年Baer提出七条诊断标准

1989世界牙周研讨会: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localisedJuvenilePeriodontitis,LJP)归入早发性牙周炎(Early

–onsetPeriodontitis,EOP)

1999年国际新分类

发生部位局限于第一磨牙和切牙,至少两颗恒牙有邻面附着丧失,其中一颗是第一磨牙,其他牙不超过两颗流行病学

不同人种间有差别白种人0.02%非洲人0.8%亚裔人0.2%中国青少年0.12-0.47%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特点

鉴别诊断

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始动因子:病原微生物牙龈口卜啉单胞菌(Pg)

福赛拟杆菌(Tf)

齿密螺旋体(Td)具核梭杆菌(Fn)

中间普氏菌(Pi)局部促进因素:牙石

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

牙排列不齐

解剖宿主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和骨破坏抗原内毒素和毒性因子抗体中性白细胞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环境和后天因素(如吸烟)遗传因素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一)病原微生物

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龈下菌斑中分离率高健康人检出率低慢性牙周炎也低于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

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多种对牙周组织有毒性和破坏作用的毒性产物白细胞毒素上皮毒素骨吸收毒素细胞坏死膨胀毒素膜泡脱落

引发宿主的免疫反应血清有明显升高的抗Aa抗体牙龈局部有明显升高的抗Aa抗体,并进入

牙周袋,使龈沟液内抗体水平高于血清。Aa糖类抗原反应的为IgG2有保护作用,局限性侵袭牙周炎IgG2升高单核吞噬细胞过度反应

牙周治疗可使细菌量明显减少或消失,当病变复发时,该菌又复出现。

有学者报道,单纯机械治疗效果欠佳。

Aa是龈下优势菌

在中国、日本、韩国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欧美

多为低毒性株

在一些人群中表现为Pg比例升高,还包括福赛坦氏菌(Tf) 齿垢密螺旋体(Td)1)免疫因素--白细胞功能缺陷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的趋化功能降低吞噬功能也可能降低,缺陷带有家族性主要集中在非裔美国人--单核细胞的过度反应:分泌大量炎症因子(二)全身背景全身背景遗传背景家族聚集(family

aggregation),种族易感性差异:黑人多发牙骨质发育异常Gottlieb:牙骨质发育不良妨碍牙周膜附着牙根尖而细

,牙骨质发育不良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发病始于青春期,20岁左右就诊)

口腔卫生情况

:菌斑、牙石少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牙周刺激物不成比例

好发牙位:发生部位局限于第一磨牙和切牙,至少两颗恒牙有邻面附着丧失,其中一颗是第一磨牙,其他牙不超过两颗

X线片所见:第一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吸收,根尖片可见“弧形吸收”,前牙为水平吸收

病程进展快:快速附着丧失和骨破坏患者常在20岁左右已有牙齿脱落

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常有多人患病

患者除患牙周炎外,通常全身健康图11-1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原名青少年牙周炎,女,29岁,初诊时)(曹采方医师提供)

图11-2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X线片与图11-1为同一患者。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有垂直型骨吸收,切牙区为水平吸收。上颌切牙区病变严重,但表面炎症不明显。

(曹采方医师提供)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

通常发生于30岁以下者,但也可见于年龄更大者

附着丧失和骨破坏进展快,可有间歇性

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除切、磨牙外,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