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新四法思想之体会_第1页
中医“正骨”新四法思想之体会_第2页
中医“正骨”新四法思想之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正骨”新四法思想之体会正骨是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正”字是指纠正、矫正,在这里是指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正骨主要针对骨折和脱位,就是运用熟练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脱位端正确地复位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疗术。因此,在施行手法整复时,首先要做好骨折的检查和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眼观、手摸和心会才能达到手随心转,使骨折整复的目的。“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肢体或躯干,使局部的骨骼发生骨折。由于该部受力大小,所持体位的不同及肌肉的收缩等,可造成各种类型的骨折,因骨折的类型不同,整复手法亦不同。如完全骨折,用拢按法对接;凹陷型骨折,用提推法使陷者复起;粉碎性骨折,用捏挤法复位;螺旋型骨折,用旋按法衔接;凸起型骨折,用展按法平复;尾椎骨等嵌入型骨折,用钩提按捺和伸压展法整复;肱骨内外髁等之青枝骨折,用蹭推捏挤法复位;对于骨折断端重叠移位而缩短者,则按“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进行整复。在施术前轻轻地按压和按摩伤部,使收缩的肌肉放松,疼痛缓解,尔后用拔伸牵引的方法,使重叠的骨折断端复位;对向侧移位者可用提摇按推法复位;对于两根骨并列的部位发生骨折,则用扣挤分骨法使断端分离,然而用夹挤法复位。在正骨过程中,除运用恰当、熟练的手法外,治疗必须及时,动作要果敢、细致,准确而敏捷。如果施术时用力过大,就会有损伤骨软组织的危险;力量过小则达不到复位的目的。施术时,要正确运用手技,力求一次完成整复。反复多次施术,非但有损骨折断端,对愈合亦有不良影响,而且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施术越早越好。四肢骨折,宜于伤后半小时内进行。此时伤肢麻木,尚未发生严重水肿,患部张力小,疼痛轻微,是最佳正整时期。如果局部肿胀严重,或皮肤破裂等,需要经过适当治疗,待肿胀消退,皮肤愈合,筋肉痉挛松懈后,再行手法整复。但要防止延误治疗,以免人为地造成陈旧性骨折。同时,由于损伤的原因,患者除了骨折和脱位意外,往往伴有轻重轻度不一的软组织损伤,在这一点的治疗上,漆老师推崇尚天裕等老一辈骨科大师提出的“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的十六字方针,运用中药早期外敷以促进瘀血的消散,教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正骨固定的目的,在于强化整复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固定的范围要适宜,太大会影响伤肢活动;太小,达不到固定的目的。伤肢长期固定不动,则气血运行受阻,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延缓骨折愈合等不良后果。**老师还认为,正骨治疗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应该是一门艺术,应该将医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