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_第1页
202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_第2页
202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_第3页
202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_第4页
202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防护设计标准目次123总术则 1语 2基本规定 33.13.23.3一般规定 3防护要求目次123总术则 1语 2基本规定 33.13.23.3一般规定 3防护要求和防护标准 3设施要求 34轨道交通工程 74.14.24.3一般规定 7防护标准 7设施要求 75城市地下联系隧道 125.15.25.3一般规定 12防护标准 12设施要求 126城市综合管廊 136.16.26.3一般规定 13防护标准 13设施要求 137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147.17.27.3一般规定 14防护标准 14设施要求 158城市地下综合体 168.18.28.3一般规定 16人防标准 16设施要求 179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19本标准用词说明 21引用标准名录 22条文说明 23CONTENTS123GeneralProvisions 12BasicRequirements 33.13.23.3General 3DefenceRequirementsandStandard 3RequirementsofFacility 34RailTransit 5CONTENTS123GeneralProvisions 12BasicRequirements 33.13.23.3General 3DefenceRequirementsandStandard 3RequirementsofFacility 34RailTransit 54.14.24.3General 5DefenceStandard 5RequirementsofFacility 55UrbanUndergroundContactTunnel 75.15.25.3General 7DefenceStandard 7RequirementsofFacility 76UrbanUtilityTunnel 86.16.26.3General 8DefenceStandard 8RequirementsofFacility 8UrbanUndergroundPassengerTransportStationHubComplex 977.17.27.3General 9DefenceStandard 9RequirementsofFacility 10UrbanUndergroundComplex 1288.18.28.3General 12DefenceStandard 12RequirementsofFacility 14UrbandispatchandcommandCenter 1799.19.29.3General 17DefenceStandard 17RequirementsofFacility 17ExplanationofinThisCode 19ListofQuotedStandards 20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11总则1总则时防护功能。1.0.4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civilair2术语civilairdefenceofurbaninfrastructurerailtransiturbanundergroundcontacttunnel设置于城市地面以下,联系地面道路与地下停车设施的地下车行道路。urbanutility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urbancomprehensivepassengertransferhub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公共交通方式的客流集散换乘场所。urbanundergroundcomplex空间设施。urbandispatchandcommandcenteremergencycivildefenceworksemergencypersonshelter战时保障流动人员、待疏散人员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居民的临时、应急掩蔽场所。emergencymaterialsshelter所。emergencyvehicleshelter平时为车库,战时为车辆、物资等提供临时防护的应急掩蔽场所。紧急交通干(支)emergencytransportationway平时为市政道路、连通道,战时作为应急交通、疏散转移通道等功能。protectiondistrict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要求的区域。2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规划和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防护要求,应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满足战时和平时的功能要求,且有利于提高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和人民防空综合防护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遵循战时功能与平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在符合人民防空工程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与周边地下空间设施的连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与相邻的人防工程、人防交通干(支)道或城市其他地下空间设施相互连通,并在连通道起始、终止位置标明所连通的工程类型、工程规模、防护级别和方向标识等;2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规划和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防护要求,应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满足战时和平时的功能要求,且有利于提高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能力和人民防空综合防护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遵循战时功能与平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原则。在符合人民防空工程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与周边地下空间设施的连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与相邻的人防工程、人防交通干(支)道或城市其他地下空间设施相互连通,并在连通道起始、终止位置标明所连通的工程类型、工程规模、防护级别和方向标识等;2343.1.5暂不能连通时,宜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规划预留连通口;先建的应预留连接通道,便于衔接;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或连通道,应设置防护设施。换措施,满足平时与战时功能要求,且防护功能平战转换设计应与人民防空设计同步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结构设计,除规定外,应按现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和北京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11/994执行,并应满足平时使用条件下的结构设计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应根据平时功能进行防火设计,并应符合现行《人民防空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50098的规定。城市基础设施紧急人防工程防水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的装修,应满足平时使用功能要求、人防设施维护和检修便利的要求。3.2防护要求和防护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按甲类工程建设,甲类工程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和要求:应遵循体系防护建设原则,融合集成各防护要素和防护资源,联网增效;工程防护级别应根据区域可能受到的空袭威胁、设防类别、工程位置、工程类型和不同战时功能组成等因素确定;3安全;45在遭受预定武器袭击产生的破坏效应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应保障工程内人员、物资和重要设备的工程的防护单元应自成防护体系;应采用坚固耐久、耐腐蚀、符合环保和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33.2.3紧急人防工程的防护级别应按表3.2.3确定,并应符合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专项规划要求。表3.2.3紧急人防工程防护级别3.2.4作为紧急交通干(支)道的城市道路工程;5抗力级别、防化级别相同时;10层及以上地面建筑的建筑投影下的防护区域。注:工程上方的地下室和设备架空层可计入上部建筑层数。表3.2.4防护单元建筑面积注:紧急人防工程防护单元内不划分抗爆单元。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人防功能规模除符合人防工程专项规划要求外,应符合下列规定:3~5m21400人,也可按防护单元内平时使用的防护密闭通道宽度确定;30~40m3.2.3紧急人防工程的防护级别应按表3.2.3确定,并应符合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专项规划要求。表3.2.3紧急人防工程防护级别3.2.4作为紧急交通干(支)道的城市道路工程;5抗力级别、防化级别相同时;10层及以上地面建筑的建筑投影下的防护区域。注:工程上方的地下室和设备架空层可计入上部建筑层数。表3.2.4防护单元建筑面积注:紧急人防工程防护单元内不划分抗爆单元。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人防功能规模除符合人防工程专项规划要求外,应符合下列规定:3~5m21400人,也可按防护单元内平时使用的防护密闭通道宽度确定;30~40m2/台计算。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入口;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通地面出入口时,各口之间宜保持最大距离,并宜设置成不同朝向;主要出入口的通道地面段上方应设置防倒塌棚架;战时主要出入口的沿途全段结构设计应满足人防荷载作用要求;1个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可借用相邻人防工程战时主要出入口;紧急车辆掩蔽部与紧急物资掩蔽库的战时主要出入口应结合平时汽车坡道设置;1个,且宜分散布置。3.2.73.2.83.2.9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在隔绝防护掩蔽期间的通风、电力、水等基本保障不应少于3h。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多层结构,下层结构抗力级别不应低于上层结构抗力级别。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的防护功能平战转换分为临战转换和紧急转换两个阶段。临战转换时限为15d,紧急转换时限为3d。紧急人防工程在各个转换时限内完成的转换项目应达到战时使用要求。3.2.10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下部分、城市地下综合体内功能相对独立的局部空间,在计算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面积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计入地下建筑面积:1 设置采光顶的换乘区域的中庭部分;4战时功能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防护单元建筑面积(m2)≤8000≤12000≤20000战时功能防核武器抗力级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防化级别战时通风方式紧急人员掩蔽部xy级xy级丁隔绝式防护、清洁式紧急物资掩蔽库xy级xy级—隔绝式防护紧急车辆掩蔽部xy级xy级—隔绝式防护2.0m的地下空间;国铁站台层及铁路部分。划分防护单元。3.2.11下列空间不宜设置人民防空功能,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兼顾人防面积计算基数:123413m15m13m15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地下中庭各层回廊结构板边内侧15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169m2.0m的地下空间;国铁站台层及铁路部分。划分防护单元。3.2.11下列空间不宜设置人民防空功能,其建筑面积不计入兼顾人防面积计算基数:123413m15m13m15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地下中庭各层回廊结构板边内侧15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169m215m范围内的地下空间。3.3设施要求3.3.1紧急人防工程人防出入口人防门的设置数量应符合表3.3.1的要求。表3.3.1人防出入口人防门设置数量要求3.3.212人防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设置在直通式出入口内的防护密闭门,应采取遮挡、转折等防护措施;置时,防护密闭门门扇应嵌入墙内设置,其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通道的内墙面;3相邻两个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处需设置双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采用单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时,需在防护单元隔墙两侧各设置一道,防护单元隔墙厚度应满足两道防护密闭门安装间距的要求;4567防护密闭门应向外侧开启,密闭门宜向外侧开启;人防门前的通道净宽和净高尺寸应满足人防门开启、安装和装修的要求;坡道起坡点位置不应影响人防门的正常开启;人防门不宜与其它建筑使用功能的门扇重叠设置;8设置在通道两侧的人防门,其门扇开启后,不得影响通道的正常使用;设置在竖井内的人防门,其门扇开启后,不得遮挡竖井内的其它洞口或减小竖井的有效使用空间。战时人员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人防专用指示和导向标识,且应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应符合下列要求:DN150mm的管道,在其穿墙(板)处应设置刚性密闭套管;DN150mmDN250mm的管道,在其穿墙(板)处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密闭套管;DN250mmDN300mm(板在穿越围护结构墙体的内侧、防护单元隔墙的两侧,应设置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5门类型战时功能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防护密闭门111密闭门1——且给排水管阀门工作压力不小于1.00MPa,消防水管阀门工作压力不小于1.60MPa且给排水管阀门工作压力不小于1.00MPa,消防水管阀门工作压力不小于1.60MPa。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后管道穿人防围护结构处的阀门应采用信号阀,或设置带锁定阀位的锁具,并应带有明显的启闭标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各类管道防护阀门,应符合现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50225的规定。1.00MPa。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过信息、变配电室、控制室、弱电机房等电气设备房间。人防进、排风竖井宜结合平时竖井设置。施实现快速切换。3.3.123.3.13紧急人防工程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照明系统设计宜符合战时功能与平时功能相一致的要求。紧急人防工程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的要求。64 轨道交通工程4.1一般规定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应包括新建、改(扩)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地下区间,以及附属于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主体及区间隧道以外、独立设置的安装重要设备的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战时在拟定核武器、生化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次生灾害作用下,车站战时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和物资储备场所。轨道交通工程及其一体化商业开发和连通部分的战时防护应统一考虑、分别设防,其防护面积不应计入与其连接的商业部分的配建人防面积。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应配套建设信息化网络平台,并接入全市人民防空工程网络平台。4.2防护标准XX级,防化级别丁级。防护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个车站与一个相邻区间宜为一个防护单元;单元,防护等级应按设防级别较高者统一设置。防护单元内可不划分抗爆单元。4.2.3单线防护单元的紧急掩蔽人数应符合表4.2.3表4 轨道交通工程4.1一般规定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应包括新建、改(扩)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地下区间,以及附属于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主体及区间隧道以外、独立设置的安装重要设备的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战时在拟定核武器、生化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次生灾害作用下,车站战时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和物资储备场所。轨道交通工程及其一体化商业开发和连通部分的战时防护应统一考虑、分别设防,其防护面积不应计入与其连接的商业部分的配建人防面积。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应配套建设信息化网络平台,并接入全市人民防空工程网络平台。4.2防护标准XX级,防化级别丁级。防护单元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个车站与一个相邻区间宜为一个防护单元;单元,防护等级应按设防级别较高者统一设置。防护单元内可不划分抗爆单元。4.2.3单线防护单元的紧急掩蔽人数应符合表4.2.3表4.2.3单线防护单元的紧急掩蔽人数4.2.43000人。4.3设施要求4.3.1轨道交通工程口部的设置,应符合战时和平时使用要求及地面建筑规划要求。人员出入口防护段门孔尺寸应根据平时、战时人员出入流量和相关宽、高限值确定,通风口防护段门孔尺寸应根据通风量和相关宽、高限值确定。战时人员出入口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2个(不含连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并应有不少于1个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垂直式除外,各战时人员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少于m,并宜设置成不同朝向。战时人员出入口通道净宽度应不小于1.50m,净高度应不小于2.20m;门洞净宽度应不小于0.80m,净高度应不小于2.00m。战时人员出入口门洞净宽度之和(不含连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7车站的掩蔽面积(m2)紧急掩蔽人数(人)4000~5000<8005000~800012008000以上1500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并应设置防倒塌棚架。室外进风口应设置在安全和空气清洁的地点,并宜设置在排风口、排烟口的上风侧和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并应设置防倒塌棚架,通风口不应设置在人员出入口内。人员出入口防护段内应设置不影响防护设备启闭、便于平时维护检修、利于平战转换、协调周围环境的装修措施。车站出入口出地面的垂直电梯应设在口部防护密闭门以外,设在防护区内通向外部的电梯井和检修、安装等其他孔口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或采取战前封堵措施。过江(河)段两端的防淹门宜与正线上的防护密闭隔断门合并设置;合并后的隔断门应分别进行空气冲击波超压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结构计算和防淹水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结构计算,取其中不利结果进行设计。直通室外地面的战时主要人员出入口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并应设置防倒塌棚架。室外进风口应设置在安全和空气清洁的地点,并宜设置在排风口、排烟口的上风侧和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之外并应设置防倒塌棚架,通风口不应设置在人员出入口内。人员出入口防护段内应设置不影响防护设备启闭、便于平时维护检修、利于平战转换、协调周围环境的装修措施。车站出入口出地面的垂直电梯应设在口部防护密闭门以外,设在防护区内通向外部的电梯井和检修、安装等其他孔口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或采取战前封堵措施。过江(河)段两端的防淹门宜与正线上的防护密闭隔断门合并设置;合并后的隔断门应分别进行空气冲击波超压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结构计算和防淹水荷载组合工况下的结构计算,取其中不利结果进行设计。轨道交通工程的下列项目应在工程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不得实施预留设计和二次施工:1234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通风口的防护设施;区间正线上的防护设施;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或构件;防爆波地漏及排水管道、防爆波清扫口、战时使用的给水引入管和排水出户管。4.3.11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应符合下列各项规定:采用的转换措施应能满足战时的各项防护要求,并应在规定的转换时限内完成;(槽平战转换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步完成。专供平时使用的人员出入口,临战时优先选用门式封堵,若采用垂直封堵措施应在3d2个。专供平时使用的人员出入口不宜采用水平封堵措施。3d限内完成,采用水平封堵措施时应在15d转换时限内完成,且在一个防护单元内采用预制构件进行封堵的通风口不宜超过2因平时使用的需要,在车站顶板上或在多层车站中的防护密闭楼板上开设的采光窗、平时风管穿板孔和设备吊装口,顶板上采用的封堵措施应在3d转换时限内完成,在防护密闭楼板上采用的封堵措施15d转换时限内完成。当车站作为紧急人员掩蔽部时,防化级别为丁级,应设置清洁式通风和隔绝式防护;当车站仅作为物资储备场所时,应隔绝式防护。清洁式通风区域为防护单元内的地下车站公共区。战时通风风量标准及隔绝式防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5m3/p.h;3h。清洁式通风新风量应按车站清洁区掩蔽人数和清洁式通风新风量标准设计。战时通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234DN50战时新风井道、排风井道宜分别设置在车站的两端,且宜虽斜对角形式布置;进风应采用机械送风方式;消波宜选用门式活门;战时清洁式通风宜利用平时新风井道、排风井道、通风空调机房、风管、风口;战时人员出人口、通风口的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框墙上应设置气密测量管,气密测量管应采用的镀钵钢管,且两端应有防护密闭措施。4.3.20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必须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和使用要求;8在规定的临战转换时限内完成战时功能转换;1.0MPa的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当专供平时使用的通风管道、多联机铜管必须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应采用临战封堵的方式。4.3.21给排水系统一般规定:战时给排水系统应尽量利用轨道交通工程平时给排水系统供排水;各防护单元战时给、排水系统应能独立使用;应在防护单元内的站台层储存战时人员饮用水。4.3.221.0MPa的防护阀门:1234穿越围护结构时,应在工程内侧设置阀门;穿越防护段时,应在靠近第一道防护门(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内侧设置阀门;管道穿过防护单元隔墙或密闭墙时,应在墙两侧分别设置阀门。200mm;5应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4.3.23战时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4.3.1的规定。4.3.1战时饮用水水质战时饮用水采用桶(瓶)15d转换时限内安装。4.3.2。9项目单位限值色无明显异色浑浊度可有轻度浑浊臭和味不得有明显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值5.0-9.0砷mg/l0.5贡mg/l在规定的临战转换时限内完成战时功能转换;1.0MPa的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当专供平时使用的通风管道、多联机铜管必须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应采用临战封堵的方式。4.3.21给排水系统一般规定:战时给排水系统应尽量利用轨道交通工程平时给排水系统供排水;各防护单元战时给、排水系统应能独立使用;应在防护单元内的站台层储存战时人员饮用水。4.3.221.0MPa的防护阀门:1234穿越围护结构时,应在工程内侧设置阀门;穿越防护段时,应在靠近第一道防护门(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内侧设置阀门;管道穿过防护单元隔墙或密闭墙时,应在墙两侧分别设置阀门。200mm;5应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4.3.23战时饮用水水质应符合表4.3.1的规定。4.3.1战时饮用水水质战时饮用水采用桶(瓶)15d转换时限内安装。4.3.2。9项目单位限值色无明显异色浑浊度可有轻度浑浊臭和味不得有明显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值5.0-9.0砷mg/l0.5贡mg/l0.1氰化物(以CN计)mg/l1.5细菌总数个/ml100大肠菌群个/100ml1游离余氯mg/l接触30min不得低于1.5mg/l,生物战剂污染情况下,接触30min不得低于5.0mg/l沙林mg/l0.07梭曼mg/l0.025维埃克斯mg/l0.01芥子气mg/l1.5路易氏剂mg/l1.0毕兹mg/l0.005放射性(核沉降)物质Bq/l2×105表4.3.2战时人员用水标准及储水时间轨道交通口部染毒区墙面、地面的冲洗应符合下列规定:洗消废水的地漏、清扫口或集水坑;5~10L/m2冲洗一次计算;口部洗消宜采用移动泵加压供水;0.1MPa20mm表4.3.2战时人员用水标准及储水时间轨道交通口部染毒区墙面、地面的冲洗应符合下列规定:洗消废水的地漏、清扫口或集水坑;5~10L/m2冲洗一次计算;口部洗消宜采用移动泵加压供水;0.1MPa20mm;10m3时,10m3计算。洗消染毒污水排放应符合下列规定:洗消(染毒)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战时染毒污水不得排入清洁区;1.0m3;需要洗消的通道有冲击波余压处宜设置金属清扫口或防爆波地漏,通过管道将水排至污水集水池内;75mm;洗消废水集水池可与防护密闭门外的集水池共用,不得与清洁区内的集水池共用;集水池污水可采用移动式排水泵排至城市污水管网。给排水及消防管管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0MPa。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排水及消防管道的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DN150mmDN150mm(穿板)处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平时设置的生活给排水设施可兼顾工程战时功能,但污水池的积水应有临战前排空的措施。战时供电电源宜由电力系统电源、车站蓄电池组、人防区域电源或自备电源组成。战时应急照明和通信报警设备为一级负荷,战时正常照明、通风设备、电动密闭阀门、电动防护设备等为二级负荷,不属于一、二级负荷的战时其他负荷为三级负荷。战时一级负荷供电持续时间应不小于隔绝防护时间。利用平时的部分正常照明系统转化为战时正常照明,利用平时的部分应急照明系统转化为应急照明。应在出入口人防门上方预留引接地面应急移动电源配电管,以备战时临时供电需要。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所有穿过防护密闭墙的电气管线均应预埋防护密闭墙穿墙套管。从防护区引到非防护区的照明回路,应在防护区内设置短路保护措施,或单独设置照明回路。10工程类别用水标准(L/人.d)储水时间(d)饮用水生活用水饮用水生活用水紧急人员掩蔽部3030其他配套工程30304.3.374.3.38轨道交通工程各线防护区内应设置人防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监控本线路人防设备的启闭状态。4.3.374.3.38轨道交通工程各线防护区内应设置人防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监控本线路人防设备的启闭状态。轨道交通工程防护宜优先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定型化、国产化的防护设备和构件。115城市地下联系隧道5.1一般规定5.1.1城市地下联系隧道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应包括与城市地下空间相连通的地下道路、城市道路下方长度超过300m的交通隧道。5.1.25.1.35.1.4位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联系隧道,可全部或部分按城市地下综合体防护标准建设。单独设置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地下联系隧道可根据具体条件按防护标准建设。应作为人防紧急疏散连通道,保障车辆、人员、物资的交通、转移和运输。5.2防护标准5.2.15城市地下联系隧道5.1一般规定5.1.1城市地下联系隧道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应包括与城市地下空间相连通的地下道路、城市道路下方长度超过300m的交通隧道。5.1.25.1.35.1.4位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联系隧道,可全部或部分按城市地下综合体防护标准建设。单独设置于城市道路下方的地下联系隧道可根据具体条件按防护标准建设。应作为人防紧急疏散连通道,保障车辆、人员、物资的交通、转移和运输。5.2防护标准5.2.15.2.2城市道路下独立建设的地下联系隧道主体结构应满足不低于甲类yy级荷载设计。位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地下联系隧道,主体结构应满足城市地下综合体人防荷载要求。5.3设施要求5.3.1城市道路下方独立建设的地下联系隧道的车库出入口、人员出入口、人员逃生口、进排风(烟)口等部位,宜根据人防工程相关要求满足战时封堵要求。5.3.2当地下联系隧道的车库出入口、人员出入口、人员逃生口与地下车库或地下综合体相连接时,若地下防工程标准建设。126 城市综合管廊6.1一般规定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依据城市地下空间或人防工程规划统筹建设。6.2防护标准6.2.16.2.2城市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应满足不低于甲类yy级荷载设计。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有人防工程建设要求的综合管廊应符合下列要求:123综合管廊按整体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排水的舱室,可不纳入防护区;单独建设的监控中心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6 城市综合管廊6.1一般规定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应兼顾人民防空需要,依据城市地下空间或人防工程规划统筹建设。6.2防护标准6.2.16.2.2城市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应满足不低于甲类yy级荷载设计。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有人防工程建设要求的综合管廊应符合下列要求:123综合管廊按整体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利用综合管廊结构本体排水的舱室,可不纳入防护区;单独建设的监控中心划分为一个防护单元。6.2.3城市综合管廊的监控中心和变配电室宜设置在地下工程防护区内。6.3设施要求6.3.1位于城市道路单独建设的综合管廊,其人员出入口、逃生口、进风口、排风口等出地面部位,应满足战时可封堵的要求。位于城市地下综合体内的综合管廊应满足下列要求:可设置人防出入口、消防值班室、配电室等;求。6.3.3综合管廊监控中心车辆出入口应设置车阻装置,防止实施恐怖袭击的汽车强行闯入。137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7.1一般规定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人民防空设计范围,可设置于地下的人行区或车行区。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根据战时防护需要,可设置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等功能。7.2防护标准yy级。3.2.4防护单元的临空墙、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应结合防火分区的实体墙部分设置钢筋混凝土墙。3.2.6要求,人行出入口宜结合平时使用疏散楼梯设置。7.2.5的规定:表7.2.5战时通风方式及新风量注:掩蔽人员通风量按照3h应急需要考虑。7.2.6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公式进行校核:7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7.1一般规定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人民防空设计范围,可设置于地下的人行区或车行区。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根据战时防护需要,可设置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等功能。7.2防护标准yy级。3.2.4防护单元的临空墙、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应结合防火分区的实体墙部分设置钢筋混凝土墙。3.2.6要求,人行出入口宜结合平时使用疏散楼梯设置。7.2.5的规定:表7.2.5战时通风方式及新风量注:掩蔽人员通风量按照3h应急需要考虑。7.2.6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公式进行校核:C0)tnC1式中 t——隔绝防护时间(h);0(m3C(%)7.2.6-1采用;C1[L/(Ph)]2025~30;0(%7.2.62n——紧急人防工程内总人数。对于紧急人员掩蔽部,隔绝防护时间应≥3h。隔绝防护时间当校核值小于隔绝防护时间时,应采取生氧、吸取CO2、或减少战时掩蔽人数等措施,延长隔绝防护时间。14战时功能战时通风方式战时清洁式新风量(m3/p.h)紧急人员掩蔽部隔绝式防护、清洁式5~10紧急物资隐蔽库隔绝式防护宜结合平时功能采用间歇式通风(可按清洁区换气次数1~2h-1计算)紧急车辆隐蔽库隔绝式防护宜结合平时功能采用间歇式通风(可按清洁区换气次数1~2h-1计算)表7.2.6-1C值选用表表7.2.6-2C0值选用表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应按防护单元各自独立设置。紧急人防工程战时人员饮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27.2.9紧急人员隐蔽部饮用水量标准按3L/人计算。饮用水可采用贮水箱或成品桶装水、瓶装水等。紧急人防工程应充分利用平时设置的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作为战时正常照明及应急照明,合用供电回路及灯具时,应分别满足平时和战时的要求。7.3设施要求专供平时使用的进排风口,战时防护密闭应与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措施相适应。紧急人防工程战时室内可为自然温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室内温湿度应根据工艺和卫生要求确定。雨水、污水、废水的排水应按系统分类收集、各自独立,宜采用机械排出。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战时排水宜利用平时排水。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应利用电力系统电源设置紧急人防电源配电箱,自成配电系统。紧急人防工程的应急照明按防火分区设置封闭式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连续供电时间除满足平时使3h。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压电器设备,应采用防潮性能良好的无油产品。表7.2.6-1C值选用表表7.2.6-2C0值选用表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应按防护单元各自独立设置。紧急人防工程战时人员饮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27.2.9紧急人员隐蔽部饮用水量标准按3L/人计算。饮用水可采用贮水箱或成品桶装水、瓶装水等。紧急人防工程应充分利用平时设置的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作为战时正常照明及应急照明,合用供电回路及灯具时,应分别满足平时和战时的要求。7.3设施要求专供平时使用的进排风口,战时防护密闭应与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措施相适应。紧急人防工程战时室内可为自然温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室内温湿度应根据工艺和卫生要求确定。雨水、污水、废水的排水应按系统分类收集、各自独立,宜采用机械排出。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战时排水宜利用平时排水。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紧急人防工程应利用电力系统电源设置紧急人防电源配电箱,自成配电系统。紧急人防工程的应急照明按防火分区设置封闭式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连续供电时间除满足平时使3h。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压电器设备,应采用防潮性能良好的无油产品。4xSC80密闭套管。紧急人防工程一般照明应利用平时照明的部分或全部灯具。紧急人防工程应急照明应利用平时使用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15隔绝防护前新风量(m3/p·h)20~2515~2010~157~105~7C0(%)0.15~0.130.18~0.150.25~0.180.34~0.250.45~0.34战时功能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隐蔽库C(%)≤2.5----8城市地下综合体8.1一般规定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设计范围,应包括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商业、餐饮、办公、文化、娱乐、体育、停车、交通等功能的大型公共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根据战时防护需要,可设置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等功能。8.2防护标准yy级。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防护单元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造成不利影响;相邻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应设置连通口;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结合设计,防火分区不宜跨越防护单元设置;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等大型设备设施不应跨越人防围护结构和防护单元设置;防护单元内严禁设置结构变形缝。口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除满足战时防护要求外,口部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8城市地下综合体8.1一般规定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设计范围,应包括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商业、餐饮、办公、文化、娱乐、体育、停车、交通等功能的大型公共地下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根据战时防护需要,可设置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等功能。8.2防护标准yy级。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防护单元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造成不利影响;相邻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应设置连通口;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结合设计,防火分区不宜跨越防护单元设置;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等大型设备设施不应跨越人防围护结构和防护单元设置;防护单元内严禁设置结构变形缝。口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除满足战时防护要求外,口部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与相邻人防工程或兼顾人民防空的连通口可作为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的次要出入口。1:280~10060~80人设一个厕位。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的下列部位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及基础;50年。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平时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确保战时防护要求,同时宜按防护单元和防火分区设置独立的系统。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的清洁式通风系统宜充分利用平时通风管道。8.2.10的规定:8.2.10战时通风方式及新风量16战时使用功能战时通风方式清洁式新风量(m3/p.h)紧急人员掩蔽部隔绝式防护、清洁式5~10紧急物资掩蔽库隔绝式防护宜结合平时使用功能采用间歇式通风紧急车辆掩蔽部隔绝式防护宜结合平时使用功能采用间歇式通风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公式进行校核:C0)tnC1式中 t——隔绝防护时间(h);V0(m3C(%)8.2.11-1采用;C1[L/(h·p)]20;C0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的隔绝防护时间,应按下式公式进行校核:C0)tnC1式中 t——隔绝防护时间(h);V0(m3C(%)8.2.11-1采用;C1[L/(h·p)]20;C0(%)n——紧急人防工程内总人数。CO2间。8.2.11-1C值选用表表8.2.11-2C0值选用表8.2.12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平时的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应按防护单元各自独立设置。12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战时人员饮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紧急人员掩蔽部饮用水量标准按3L/人计算;饮用水可采用贮水箱或成品桶装水、瓶装水等。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在隔绝防护时间内不得向防护区外排水,在此期间产生的生活污废水和设备排水均应储存在集水池内。集水池应按《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置。8.3设施要求仅供平时使用、影响战时人防设施安装和使用的设备设施,应便于拆卸和运输。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员掩蔽部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饮用水储水空间或贮水箱。储水空间面积和贮水空间分开设置,并应设置消毒设施。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的进、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要求:平时使用的进、排风口应确保战时防护密闭要求;防护单元进、排风口的设置宜与平时功能相结合,并确保每个防护单元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17隔绝防护前新风量(m3/p·h)20~2515~2010~157~105~7C0(%)0.15~0.130.18~0.150.25~0.180.34~0.250.45~0.34战时功能紧急人员掩蔽部紧急物资库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C(%)≤2.5≤3.0≤3.0456进、排风口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紧急人员掩蔽部的战时进、排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措施;+集气室+防火门的防护密闭措施。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宜采用机械排水,机械排水设备应具备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当战时使用的排水泵无电源保障时,应设置手摇泵。设有口部洗消的紧急人防工程,其洗消给水应从综合体内部取得,废水排入口部洗消集水坑,由移动泵或手动排出。洗消水量的计算和集水池的设置按《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11/994456进、排风口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紧急人员掩蔽部的战时进、排风口可采用防护密闭门+密闭通道+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措施;+集气室+防火门的防护密闭措施。城市地下综合体紧急人防工程宜采用机械排水,机械排水设备应具备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当战时使用的排水泵无电源保障时,应设置手摇泵。设有口部洗消的紧急人防工程,其洗消给水应从综合体内部取得,废水排入口部洗消集水坑,由移动泵或手动排出。洗消水量的计算和集水池的设置按《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11/994执行。紧急人防工程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应符合表8.3.8的规定。战时供配电应利用平时供电电源及其配电系统,供紧急人防工程使用的配电箱、柜及其出线回路应设明显标识。战时变电所、发电机房应具有和紧急人防工程相同的防护能力。当利用平时使用的变电所、发电机房时,宜将变电所、发电机房等设在紧急人防工程范围内。表8.3.8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紧急人防工程的每个防护区应预留引接战时电源的条件。EPSEPS紧急人防工程正常照明应利用平时照明的部分或全部灯具,灯具选型及安装应满足人防工程的要求。紧急人防工程应急照明应利用平时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隔绝防护时间。战时供配电系统的接地应利用建筑物平时的接地系统。在战时电源接入点附近应预留电源接地条件。战时加装的机电设备、金属管道等应做等电位连接,并应与建筑物的总等电位连接系统连为一体。18战时功能要素负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紧急人员掩蔽部基本通信设备、音响警报接收设备、应急通信设备;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应急照明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它负荷紧急物资掩蔽库紧急车辆掩蔽部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柴油电站配套的附属设备;应急照明重要的风机、水泵;正常照明;电动防护密闭门、电动密闭门和电动密闭阀门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其它负荷9生产调度指挥中心9.1一般规定9.1.1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根据城市规模、防护类别、城市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分布情100m200m以外的地区;应选择在地形、地物有利于掩蔽和伪装,且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无放射性和其他有害物质;应选择交通便利、方便引接城市水源和电源的地区。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根据工程等级、结构类型、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要素组成,合理确定总9.2防护标准XXxx级。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在遭受预定武器袭击产生的破坏效应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应保障工程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稳定和不间断。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能抵御预定武器作用,主体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力和整体性。9.3设施要求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战时进驻人员定额可根据平时使用要求确定。900m2,房间设9.3.2的要求,并应根据平时功能需要设置配电室、通风机房等设备用房、口部消波系统、口部洗消间、生活用水设施和卫生间等。表9.3.2房间设置及使用面积要求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具备与所在地人民防空指挥机构相互联络的基本信息运输和应急信息传输手段。并应有警报接收设备。19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m2)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m2)19生产调度指挥中心9.1一般规定9.1.1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根据城市规模、防护类别、城市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其他目标的分布情100m200m以外的地区;应选择在地形、地物有利于掩蔽和伪装,且工程地质条件稳定,无放射性和其他有害物质;应选择交通便利、方便引接城市水源和电源的地区。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根据工程等级、结构类型、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要素组成,合理确定总9.2防护标准XXxx级。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在遭受预定武器袭击产生的破坏效应及其次生灾害环境下,应保障工程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的稳定和不间断。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能抵御预定武器作用,主体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力和整体性。9.3设施要求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战时进驻人员定额可根据平时使用要求确定。900m2,房间设9.3.2的要求,并应根据平时功能需要设置配电室、通风机房等设备用房、口部消波系统、口部洗消间、生活用水设施和卫生间等。表9.3.2房间设置及使用面积要求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应具备与所在地人民防空指挥机构相互联络的基本信息运输和应急信息传输手段。并应有警报接收设备。19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m2)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m2)1指挥调度中心大厅1508指挥电源室202指挥室(2间)809防化值班室153总控制室3010防化化验室154值班室1511防化器材室205指挥网络室3512医务室156信息处理室2013食品库507人员休息室8014应远离要求安静的功能用房,且出入口应设置隔音门或带隔音门的隔音套间。应远离要求安静的功能用房,且出入口应设置隔音门或带隔音门的隔音套间。21个出入口位于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进风口、排风(烟)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以及防雨、防地表水等措施,且宜在进风、排风竖井内设置铁爬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孔口的防护设备应能抵御预定武器作用。智能化系统应进行网络集成,做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程伪装应做到自然、多样、多谱和连续。20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标准条文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标准条文说明231总则1.0.1 护能力,开发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防护功能,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设防势在必行。因无明确的设计规范可以执行,人防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因此,研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设计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十四条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设防的经验,通过对已建城市地下空间设防的调研,参考国外民防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规范。1.0.2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目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城市综合管6类基础设施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工程,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改建、扩建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参照执行。基础设施人民防空设计,一般均指基础设施工程的地下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结合修建的人民防空工程,应按北京市人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现有的《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合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前者用于单建式、坑、地道人防工程,后者是地面高层或多层地下室设防。在平战功能的关系上,是在满足战时功能的基础上,如何为平时服务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而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防需要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项目中,依法履行修建人防工程之外的,以平时功能为主,通过适当增加战时功能的设计和平战转换措施,满足战时或临战时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类型多,平时功能复杂决定了在防护单元划分、掩蔽人数、风、水、电的设计标1总则1.0.1 护能力,开发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防护功能,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设防势在必行。因无明确的设计规范可以执行,人防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因此,研究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设计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十四条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设防的经验,通过对已建城市地下空间设防的调研,参考国外民防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规范。1.0.2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的范围,目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下联系隧道、城市综合管6类基础设施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工程,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新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改建、扩建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参照执行。基础设施人民防空设计,一般均指基础设施工程的地下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结合修建的人民防空工程,应按北京市人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现有的《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合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前者用于单建式、坑、地道人防工程,后者是地面高层或多层地下室设防。在平战功能的关系上,是在满足战时功能的基础上,如何为平时服务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而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防需要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项目中,依法履行修建人防工程之外的,以平时功能为主,通过适当增加战时功能的设计和平战转换措施,满足战时或临战时人民防空要求的地下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类型多,平时功能复杂决定了在防护单元划分、掩蔽人数、风、水、电的设计标准等都作了相应的放宽规定。地下空间周围土壤本身可以削弱空气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加上土体对结构变形的横向约束,结构抗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地下空间结构本身已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只需在防护的薄弱部位、孔口完善防护设施,即能达到人防的相应抗力,加上防护单元的风、水、电设备的配套自成体系,从而具备人防的功能,即可作为战时人防工程的有效补充。定位地下空间兼顾人防是合适的。不能完全按现有的人防规范执行,同样,地下空间兼顾人防需要工程标准也不完全适用于单建式和附建式人防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设防范围,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人防工程规划及城市设防要求,结合工程具体条件,与有关部门研究确定。5656级,主要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自身抗常规武器、核武器、生化武器的能力,以及国内普遍确定的抗力24级别而确定的,既满足了《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工程防常规武器级66级的要求,又不会对工程投资增加太多。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与战时城市防护功能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信息化条件下,位于城市重要区位、重要节点的大型地下空间、地下综合体、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战争威胁、平时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统筹考虑其人民防空功能和防护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平时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战时立足于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下空间重要节点的防护体系,充分发挥地下空间防护资源优势,形成城市人防工程综合防护体系的节点支撑和有效补充,最大限度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战时城市基本功能的运转提供保障。本标准重点从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防护需求,确立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战时功能和防护体系构成,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原则,制定防护标准,此部分内容涉及战术技术要求;二是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技术和平战融合技术要求,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设计、计算方法,为基础设施防护建设提供设计依据。1.0.3本条主要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基本原则。根据现行规定,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有的不足以满足人防各项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要求是对人防规划及各修建标准的有效补充,因此对于城市不同的规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下空间规划和人民防空规划,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且以平时功能为主。对统一技术措施、统一设防标准、减少防护设备型号的种类都是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战时供电应充分利用平时电源,并适当配置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做到电源配置的多样性、融合性和简洁性。级别而确定的,既满足了《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工程防常规武器级66级的要求,又不会对工程投资增加太多。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与战时城市防护功能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信息化条件下,位于城市重要区位、重要节点的大型地下空间、地下综合体、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战争威胁、平时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统筹考虑其人民防空功能和防护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平时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战时立足于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下空间重要节点的防护体系,充分发挥地下空间防护资源优势,形成城市人防工程综合防护体系的节点支撑和有效补充,最大限度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战时城市基本功能的运转提供保障。本标准重点从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防护需求,确立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战时功能和防护体系构成,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原则,制定防护标准,此部分内容涉及战术技术要求;二是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技术和平战融合技术要求,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的防护设计、计算方法,为基础设施防护建设提供设计依据。1.0.3本条主要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的基本原则。根据现行规定,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有的不足以满足人防各项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要求是对人防规划及各修建标准的有效补充,因此对于城市不同的规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地下空间规划和人民防空规划,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且以平时功能为主。对统一技术措施、统一设防标准、减少防护设备型号的种类都是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战时供电应充分利用平时电源,并适当配置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做到电源配置的多样性、融合性和简洁性。1.0.4(2003年版关人防工程设计标准的设计要求等作了规定,其余未说明处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轨道交通工程部分人民防空设计要求此次仅做了局部条文的修改,未修改部分应按现行《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规定执行。252术语新定义的术语是根据本规范的使用要求,将尚无统一规定而需要给出名称和内涵的用语做出解释。2.0.1 间,是对一定区域内依法履行修建人防工程的有效补充。兼顾人防需要工程首先要以平时使用功能为主,通过适当的战时功能设计和转换措施满足临战时人民防空的需要,突出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应为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的工程项目。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并不是完全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设计修建的工程,在政策的要求上和设计的标准上应统筹考虑。兼顾人防需要仍应根据有关要求,对于具体的防护类别和战时功能因其所处的城市的设防地位不同而有所因此设防类别不应全部降低。对于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在级别上、功能上与应建的人防工程相似,只存在着具体设计标准的差别。2.0.5的总和。2.0.8~2.0.12紧急人防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人防主管部门的规划、审批要求。一般当城市地下综合体、地下综合5m2时,除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设置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掩蔽空间,称为紧急人防工程。以平时功能为主,充分发挥其防护资源,突出强调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节点的地下空间平战功能融合,与人防工程等合理搭配,共同形成节点防护体系,实现保障城市战时基本功能运行,为基础设施中的流动人员、物资、财产等提供应急、短时、临时掩蔽和疏散的目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地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一般是位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商业繁华区等重要区位、2术语新定义的术语是根据本规范的使用要求,将尚无统一规定而需要给出名称和内涵的用语做出解释。2.0.1 间,是对一定区域内依法履行修建人防工程的有效补充。兼顾人防需要工程首先要以平时使用功能为主,通过适当的战时功能设计和转换措施满足临战时人民防空的需要,突出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应为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的工程项目。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并不是完全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设计修建的工程,在政策的要求上和设计的标准上应统筹考虑。兼顾人防需要仍应根据有关要求,对于具体的防护类别和战时功能因其所处的城市的设防地位不同而有所因此设防类别不应全部降低。对于兼顾人防需要工程,在级别上、功能上与应建的人防工程相似,只存在着具体设计标准的差别。2.0.5的总和。2.0.8~2.0.12紧急人防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人防主管部门的规划、审批要求。一般当城市地下综合体、地下综合5m2时,除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设置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掩蔽空间,称为紧急人防工程。以平时功能为主,充分发挥其防护资源,突出强调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节点的地下空间平战功能融合,与人防工程等合理搭配,共同形成节点防护体系,实现保障城市战时基本功能运行,为基础设施中的流动人员、物资、财产等提供应急、短时、临时掩蔽和疏散的目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地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一般是位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商业繁华区等重要区位、平时功能和使用要求等,统筹考虑其人民防空功能,提高大型地下空间的综合效益。根据原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大型融合式人防工程综合体防护研究》研究成果和试点工程实践经验,对于大中城市,地下建筑面5m2因此提出了地下建筑面积不小于5万m2的要求。紧急人防工程是战时保障流动人员、待疏散人员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居民、物资、车辆等临时、短时、应急掩蔽的场所。紧急人防工程与人防工程相比,战时功能、防护标准、设计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26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功能等条件的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战时功能及组成有所侧重。3.1.2~3.1.3 本标准研编组对我国近十余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实践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目前我国各地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的附建式部分,制定了较为明确的人防工程建设政策、法规。此部分人防工程配建应符合当地人防工程建设有关政策、人防工程专项规划等要求。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部分,则缺乏明确、统一的人防功能配建指导意见。本标准侧重于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的人防功能配建,并与附建部分依法修建的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需求和使用方式分析,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人防功能组成、防护标准等指导原则和方法。实际工程设计中,应按照“平战融合、体系防护”的总体原则,结合平时功能和战时防护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战时功能及组成。3.1.4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防护设计与周边地下空间设施连通的一般要求。3.1.6 GB50225GB50038RFJ02DB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功能等条件的不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战时功能及组成有所侧重。3.1.2~3.1.3 本标准研编组对我国近十余年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地下空间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实践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目前我国各地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的附建式部分,制定了较为明确的人防工程建设政策、法规。此部分人防工程配建应符合当地人防工程建设有关政策、人防工程专项规划等要求。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部分,则缺乏明确、统一的人防功能配建指导意见。本标准侧重于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公共地下空间的人防功能配建,并与附建部分依法修建的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需求和使用方式分析,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人防功能组成、防护标准等指导原则和方法。实际工程设计中,应按照“平战融合、体系防护”的总体原则,结合平时功能和战时防护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其战时功能及组成。3.1.4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防护设计与周边地下空间设施连通的一般要求。3.1.6 GB50225GB50038RFJ02DB求。3.1.7 设计过程中应区分平时与战时的防火要求。平时的防火设计需按平时的功能满足相关的防火规范要求。现行的防火设计规范较多,都是按照平时使用的需要制定的,现行《人民防空工程防火设计规范》GB50098OK网吧、溜冰馆、游泳馆、体育馆、保龄球馆、射击馆等的公共娱乐、健身场所,以及丙、丁、戊类车间和图书GB07GB522也是应当遵循的防火规范。城市基础设施战时的防火应立足自防自救,防火设计应按战时使用功能特点,采用适当、可靠并可行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经济、合理。3.1.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3.8.2条规定:防空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不应低于《地下工使用要求较高,防水设计等级要求提高至一级标准。当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的下层为人防工程时,为保证27防空地下室的整体密闭性能,人防工程地下室的防水设计等级应采用一级标准。3.2 防护要求和防护标准3.2.2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符合的原则和要求。3.2.3 需要,满足战时或临战紧急条件下人员、物资、车辆、商业等掩蔽需要,防护标准类别可适度降低。另外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是否能够达到紧急人民防空要求,应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确定,并适当考虑不适合作为防护的区域。突出紧急人防工程主要是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政策要求、设计标准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应统筹考虑。3.2.4 院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结合现行有关规范防火分区面积划分,紧急人防工程以平时功能为主,融合人民防空要求,确定了其防护单元面积限值。3.2.5 舒适度、设备保障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的。防护单元面积适当扩大后,控制防护单元的最大掩蔽人数是避免大范围人员损伤的有效技术措施。3.2.6也要使用的出入口,为尽量避免被堵塞,要求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战时主要物资垂直运输方式有坡道、电梯、竖井等多种形式。运输口的设置是大型物资库出入口的一种辅助措施,对电梯的承载力和轿箱尺寸均有相应的要求;竖井作为物资运输口时,应在竖井顶板设置电力、人力两用设备设施。3.2.7 3防空地下室的整体密闭性能,人防工程地下室的防水设计等级应采用一级标准。3.2 防护要求和防护标准3.2.2规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应符合的原则和要求。3.2.3 需要,满足战时或临战紧急条件下人员、物资、车辆、商业等掩蔽需要,防护标准类别可适度降低。另外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是否能够达到紧急人民防空要求,应根据工程实际条件确定,并适当考虑不适合作为防护的区域。突出紧急人防工程主要是依法履行修建的人防工程之外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政策要求、设计标准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应统筹考虑。3.2.4 院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结合现行有关规范防火分区面积划分,紧急人防工程以平时功能为主,融合人民防空要求,确定了其防护单元面积限值。3.2.5 舒适度、设备保障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的。防护单元面积适当扩大后,控制防护单元的最大掩蔽人数是避免大范围人员损伤的有效技术措施。3.2.6也要使用的出入口,为尽量避免被堵塞,要求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战时主要物资垂直运输方式有坡道、电梯、竖井等多种形式。运输口的设置是大型物资库出入口的一种辅助措施,对电梯的承载力和轿箱尺寸均有相应的要求;竖井作为物资运输口时,应在竖井顶板设置电力、人力两用设备设施。3.2.7 3不考虑后续多次空袭的掩蔽保障需求。3.2.9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应尽量减少封堵转换工程量,按平战融合的思路进行建设。3.3 设施要求3.3.1~3.3.2中破坏。战时在常规袭击中,当某个防护单元遭炸弹破坏后,该单元即应停止使用,未遭命中的相邻单元,还要继续使用,由于无法事先判定相邻单元中的哪个单元先遭命中,因此需设置双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或在连通口处的防护单元隔墙两侧都设置单向受力的防护密闭门。由于人防门不是镶嵌在洞口当中的,而是门扇的尺寸大于洞口,设计时应注意在人防门的开启范围内有无顶板梁、消防管道、管道井及明装消火栓等因素的影响,确保人防门门前通道的尺寸能满足人防门的安装和启28闭的要求,平时需打开的人防门还应注意开启侧不应有墙面和地面的障碍物。180度开平开启,此时人防门在墙垛外侧突出墙面一个门厚,会影响通道的使用宽度。由于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的划分是结合设计的,防护单元隔墙往往也是防火分区的隔墙,因此,人防连通口处往往也要设置防火门,此时人防门与防火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个门垛设置人防门和防火门的设计做法。3.3.3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战时功能的特点是:掩蔽人员数量较大、集散时间短、流动人员居多、对掩蔽环境不熟悉等,因此,设置明显的人防专用指示和导向标识非常重要。3.3.4出入口、竖井、窗井等开口部位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建筑防、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从排风口倒灌进入建筑。注意保证开口周围外墙足够的泛水高度,防止雨水从这些口部倒灌,进入人民防空地下空间;当采用贴墙式开敞竖井和窗井时,井内排水量不仅要考虑开口面积水量,还要考虑建筑侧墙的雨水量。出入口的外观处理不当,有时会对室外景观设计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设计时应根据项目场地特点,结合景观设计出入口位置、外观等。闭的要求,平时需打开的人防门还应注意开启侧不应有墙面和地面的障碍物。180度开平开启,此时人防门在墙垛外侧突出墙面一个门厚,会影响通道的使用宽度。由于防火分区与防护单元的划分是结合设计的,防护单元隔墙往往也是防火分区的隔墙,因此,人防连通口处往往也要设置防火门,此时人防门与防火门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个门垛设置人防门和防火门的设计做法。3.3.3城市地下综合体人民防空战时功能的特点是:掩蔽人员数量较大、集散时间短、流动人员居多、对掩蔽环境不熟悉等,因此,设置明显的人防专用指示和导向标识非常重要。3.3.4出入口、竖井、窗井等开口部位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建筑防、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从排风口倒灌进入建筑。注意保证开口周围外墙足够的泛水高度,防止雨水从这些口部倒灌,进入人民防空地下空间;当采用贴墙式开敞竖井和窗井时,井内排水量不仅要考虑开口面积水量,还要考虑建筑侧墙的雨水量。出入口的外观处理不当,有时会对室外景观设计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设计时应根据项目场地特点,结合景观设计出入口位置、外观等。3.3.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中对平时和战时的生活饮用水水质都有明确规定,紧急人防工程应参照此标准执行。294轨道交通工程4.1 一般规定4.1.3因此在与轨道交通相邻的城市用地计算用地人防配建面积时,不应计入轨道交通设施的人防面积。车站配线上4.1.4通过建立人防工程信息数据库,将全市人防工程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图片视频资料及工程图纸纳入数据库,并能够实时更新,实时提取综合数据,为科学高效地实施人防工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的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在一定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可以对人防工程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出所需的信息,方便快捷地分析出人防工程的分布情况,并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防办领导根据合理地布局新建人防工程,有利于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辅助决策,同时为以后区域的网格化管理奠定基础。4.2防护标准4.2.1目前北京地区现行做法是五环路以内及重要军事区域人防抗力级别为xx级,其他区域不应低于yy级。yy级。4.2.24轨道交通工程4.1 一般规定4.1.3因此在与轨道交通相邻的城市用地计算用地人防配建面积时,不应计入轨道交通设施的人防面积。车站配线上4.1.4通过建立人防工程信息数据库,将全市人防工程基本情况、相关数据、图片视频资料及工程图纸纳入数据库,并能够实时更新,实时提取综合数据,为科学高效地实施人防工程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的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在一定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可以对人防工程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出所需的信息,方便快捷地分析出人防工程的分布情况,并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防办领导根据合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