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强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强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强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强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课时强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1.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D.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2023·江西南昌二模]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代表5人;参议院没有重要的保皇派,但主要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仍不足1/3。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C.军阀割据影响民主政治D.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3.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A.弘扬了民主意识B.实现了民族独立C.结束了专制独裁D.确立了民主宪政4.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这一条款()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B.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C.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5.[2023·河北保定二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时势进行解释:“(欧美国家)譬如桀犬狂吠,本不足以论是非,及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服。”“所赖通商为该夷养命之源,税例之增减多寡,即关夷情之向肯从违,若过为搜剔,则恐致反复”。这表明当时()A.御侮策略取得一定成效B.外交理念亟待转变C.朝贡贸易体制得以维持D.近代主权意识增强6.《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B.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C.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D.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7.1841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该看法()A.夸大了文化观念的影响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C.说明了英国侵略的真正目的D.强调了中英冲突的偶然因素8.有学者认为:“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前一个历史任务,但没有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就在这里。”由此可知该学者()A.结合近代中国国情评价辛亥革命B.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C.认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D.否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9.下面为1908年《安徽白话报》第四期刊登的反帝宣传画——《铜官山之险象》。画中一个洋人同六个中国人在争夺铜官(安徽一地名,盛产铜矿),洋人抱着铜官的头说“你们可知兵轮利害”,而中国人抓住铜官的脚说“你可知道公理利害”“你可知道民气更利害”等。该宣传画说明()A.公理战胜强权成为现实B.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C.中国正遭受列强的瓜分D.革新与守旧斗争激烈10.1937年清明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毛泽东、朱德合署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中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分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等语。这表明()A.全面抗战爆发加快国共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C.国共关系面临着实质性转变D.文化认同是抗战胜利的保障11.1930年5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在城市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犯了右倾投降主义严重错误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C.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二、综合题12.[2023·新余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史学研究领域,“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经常被采用的两个历史分析维度,“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可能出现相一致的结果,也可能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如:清末新政,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新政”改革中,编练“新军”是内容之一,清政府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论证清末新政。(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恰当、论证合理。)13.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材料二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选择题1.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D.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2.[2023·江西南昌二模]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代表组成,每省选出代表5人;参议院没有重要的保皇派,但主要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仍不足1/3。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B.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C.军阀割据影响民主政治D.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根据材料可知,民国第一届临时参议院代表中,革命党同盟会员的席位不足1/3,说明同盟会没有足够力量保护革命果实,革命成果可能面临巨大风险,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阀割据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强调革命成果面临巨大风险,不是政党政治趋于成熟稳定,排除D项。3.学者马勇认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A.弘扬了民主意识B.实现了民族独立C.结束了专制独裁D.确立了民主宪政根据材料“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是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此也没有实现民族独立、结束专制独裁,其所建立的民主共和也是徒有虚名,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宪政,排除B、C、D项。4.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这一条款()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B.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C.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后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材料只涉及“交纳关税”,故A项错误;“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与“各国间的贸易壁垒”无关,故B项错误;“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表明协定关税使中国进口税率降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故C项正确;经济近代化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5.[2023·河北保定二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时势进行解释:“(欧美国家)譬如桀犬狂吠,本不足以论是非,及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服。”“所赖通商为该夷养命之源,税例之增减多寡,即关夷情之向肯从违,若过为搜剔,则恐致反复”。这表明当时()A.御侮策略取得一定成效B.外交理念亟待转变C.朝贡贸易体制得以维持D.近代主权意识增强根据材料“投以肉食,未尝不摇尾而贴服”“若过为搜剔,则恐致反复”,可知清政府对列强的侵略本质和国际处境仍缺乏清醒认识,近代主权意识仍然淡薄,外交理念仍有待转变,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丧权辱国,“取得一定成效”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清政府被迫开放市场,朝贡贸易体制开始瓦解,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近代主权意识仍然淡薄,排除D项。6.《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B.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C.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D.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知,中国的农村对于革命并不了解,参加革命只是为了自保和出路,说明了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正确,A错误;材料中的乡绅并不是真心参加革命,也不是中坚力量,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村大变革,D错误。7.1841年12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亚当斯发表演说指出:“(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磕头。”认为中英外交礼仪的争执导致了战争。该看法()A.夸大了文化观念的影响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C.说明了英国侵略的真正目的D.强调了中英冲突的偶然因素材料认为是外交礼仪导致战争,而实际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有学者认为:“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前一个历史任务,但没有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就在这里。”由此可知该学者()A.结合近代中国国情评价辛亥革命B.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C.认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D.否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这个角度看,辛亥革命完成了其民族革命的任务;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里,因此说政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由此可见该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排除B项;从材料看,学者只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政治革命的任务,没有指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9.下面为1908年《安徽白话报》第四期刊登的反帝宣传画——《铜官山之险象》。画中一个洋人同六个中国人在争夺铜官(安徽一地名,盛产铜矿),洋人抱着铜官的头说“你们可知兵轮利害”,而中国人抓住铜官的脚说“你可知道公理利害”“你可知道民气更利害”等。该宣传画说明()A.公理战胜强权成为现实B.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C.中国正遭受列强的瓜分D.革新与守旧斗争激烈由材料信息“1908年”“一个洋人同六个中国人在争夺铜官”“你可知道民气更利害”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侵占中国矿藏资源的事情,中国民众和列强进行斗争,维护中国的矿藏资源,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故B项符合题意;由材料看不出争夺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抗争,C项“瓜分”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10.1937年清明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祭拜黄帝陵,毛泽东、朱德合署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中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分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等语。这表明()A.全面抗战爆发加快国共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C.国共关系面临着实质性转变D.文化认同是抗战胜利的保障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毛泽东倡导国共双方携起手来共赴国难,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这表明国共关系面临着实质性转变,故选C项;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1937年9月,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项;文化认同对抗战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非抗战胜利的保障,排除D项。11.1930年5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在城市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犯了右倾投降主义严重错误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C.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依据材料可知,1930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主张在城市通过发动工人罢工、组织兵变进行斗争,这说明其仍不放弃城市革命的主张,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故C项正确;A项错误,该决策是激进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体现,不是右倾思想;B项错误,该决策在当时较为激进,是错误的;D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并未完全摒弃“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二、综合题12.[2023·新余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史学研究领域,“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是经常被采用的两个历史分析维度,“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可能出现相一致的结果,也可能出现相背离的局面。如:清末新政,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成立“督办政务处”,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新政”改革中,编练“新军”是内容之一,清政府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又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论证清末新政。(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恰当、论证合理。)答案:观点: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出现了背离。阐述:清朝末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实行“新政”。在军事方面,大力编练新军,采用西式操练方式,推动陆军近代化,但是这一支军队并没有成为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有力武装力量,反而成为辛亥革命中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主力军;在教育方面,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想要培养能满足统治需要的新式人才,但是大量新式学堂学生以及留学生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宣传民主革命,成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骨干力量。综上可知,清政府主观动机是为了通过新政巩固统治,但是在客观效果方面,却背道而驰,促成了清政府的加速灭亡。13.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