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江西省红色十校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90%以上的青铜皆产于楚国,水产、皮革等产品也是楚国输往中原的主要物资,中原输往楚国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齐鲁的食盐等,楚国和中原诸国商人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来往贩运。据此可知,当时()A.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 B.争霸战争推动了地区经济交往C.区域联系加强利于社会发展 D.社会分工导致长途贩运的兴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楚国的水产、皮革等产品输往各地,实现物品互通有无,开拓了皮革等输往中原商品流通的市场,加强了诸侯国彼此间的联系,推动了南北诸侯国文化的交流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各诸侯国间物品的互通有无,并非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排除A项;争霸战争阻碍地区经济的交往,排除B项;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出现社会分工,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兴盛,排除D项。故选C项。2.《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九章算术》()A.体现了数学成就的实用性特点 B.限制了人思维的拓展C.注重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 D.系统总结了数学成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章算术》中收录的运算程序与我国先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体现了《九章算术》作为数学专著的实用性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九章算术》是否限制人的思维,排除B项;材料中《九章算术》没有体现其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九章算术》对数学成果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理学诸子认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宇宙的原则,它们只是“理”的表现。所以他们认为一切自然为、伦理观念都应遵循这一唯一基本的普遍原则,政治行为也应建立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据此知,宋代理学家()A.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 B.忽视对先秦儒家经典理论的传承C.主张增强人类活动的有序性D.认为“理”是宇宙万物建立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宇宙的原则,它们只是‘理’的表现……一切自然行为、伦理观念都应遵循这一唯一基本的普遍原则”“政治行为也应建立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可知,宋代理学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政治权利都是依靠理解宇宙的道德原则,而且这种原则被视为万事万物建立的基础,是“理”的表现,D项正确;理学并未脱离社会生活,排除A项;理学对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理论有传承的一面,排除B项;主张增强人类活动的有序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祭祀社稷的太牢之礼祭祀曲阜孔其在位期间,还曾令中书右丞博罗特穆尔以国字译<孝经》,并“命中书省刻板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元武宗的这些做法()A.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新局面 B.旨在积极推广中原的先进文明C.意在巩固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D.致使汉蒙间民族隔阂得以消除〖答案〗C〖解析〗考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加封孔子”“以国字译《孝经》”可知,元武宗尊孔崇儒,这是对汉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有利于促进民族间文化融合,缓和民族间的矛盾,旨在维护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材料中元武宗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元朝统治,排除B项;“致使汉蒙间民族隔阂得以消除”表述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是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并不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据此可知,这些作物的传入与传播()A.促使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B.利于缓和明清人口增长压力C.改变了明初农业种植结构 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地缓解了人口饥饿问题,有利于缓和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B项正确;农业精耕细作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中国古代农业的种植结构还是以“南稻北粟”为主,排除C项;南宋时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6.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记载,甲午战后袁世凯小站练兵;“该军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肃精壮,专练德国军操。马队五营,各按方辨色,较之淮、练各营,壁垒一新”。据此推知,小站练兵()A.利于促进清末军事近代化 B.奠定了军阀混战的基础C.推动了洋务运动迅速发展 D.维护了晚清的国防安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整肃精壮,专练德国军操”“壁垒一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小站练兵学习德国,在军队编制、军人选任、军队训练等方面都焕然一新。小站练兵是中国从封建军制向近代军制演变的重大转折,是中国近代陆军训练的开端,有助于推动清末军事近代化,A项正确;军阀混战出现在民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实际上已经宣告破产,排除C项;通过材料不能得出小站练兵维护了国防安全,排除D项。故选A项。7.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 B.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C.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这是清政府在城市中发展电话通讯事务,说明当时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已经破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清政府建设电话线,与商业经营形式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清政府购买了外国人的电话公司,所以,材料不能说明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排除D项。故选B项。8.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指出,在民权革命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力争建立工农兵苏维埃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这是引进广大的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国事的最好的方式,也实行工农权独裁制的最好方式。”据此可知,中共六大的主张()A.奠定了以俄为师道路的基础 B.促使土地革命模式发生调整C.利于打开民主革命的新局面 D.引发了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力争建立工农兵苏维埃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六大把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当时革命的首要任务,迎来了人创建新革命政权的时代,有利于民主革命的新局面,C项正确;早在成立初期就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排除A项;建立苏维埃政权与土地革命的模式无关,排除B项;国共对峙局面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已出现,并非中共六大决议所促成,排除D项。故选C项。9.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新闻一照片150余幅,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中的部分报道。这些报道()A.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适应了中国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D.表明中共重视根据地文化的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7月7日(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1942年7月7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以及图片中“踊跃参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抗战中作为视觉媒体的画报不仅对内,在对外宣传中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适应了当时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需要,B项正确;1937年底全民族抗战已实现,排除A项;《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中共领导下的舆论宣传方式之一,材料没有关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实现打击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中共重视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表现,但材料反映的是画报出版后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为l980—2015年中国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联系事件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1980年(件)1990年(件)2000年(件)2010年(件)2015年(件)发达国家268720751440685806194046发展中国家200327541568858870157160不发达国家54160221851057427959合计5231543132279155260379216A.双边外交活动成就较突出 B.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C.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 D.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交往都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了中国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开展的是多边外交还是双边外交,排除A项;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排除D项。故选C项。11.基督宗教宣扬原罪说,认为任何人生来带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孽中被拯救出来。他必须通过教会代为向上帝祈祷、转达信徒的心愿。而马丁·路德则告诉人们,只要你虔诚地信仰上帝,就会获得赦免。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批判了君主的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教会宣扬人们通过教会与上帝沟通,而马丁·路德则告诉人们,只要你虔诚地信仰上帝,就会获得赦免,这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冲击,挑战其权威,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C项正确,排除A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是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马丁·路德是反对天主教会,并没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2.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这种制度改革()A.完善了英国政党政治体制 B.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C.促使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 D.推动了英国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4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文官通过考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并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有利于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文官改革与政党制度无关,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确立对民主化起积极作用,排除B项;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因此,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与选拔专业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面是1871年4月20日,巴黎公社委员会发表的《告法国人民书》中的部分内容。这表明巴黎公社投票通过公社的预算和决算;厘定和分配税收;领导本市的各机关;组织司法警务和教育机构;经管属于公社的财产通过选举或考试的途径,挑选法官或各级公社职员,监督他们的工作并有权撤销不称职的人的职务公民可以随时监督公社的事务,有权自由发表意见,维护自身利益()投票通过公社的预算和决算;厘定和分配税收;领导本市的各机关;组织司法警务和教育机构;经管属于公社的产通过选举或考试的途径,挑选法官或各级公社职员,监督他们的工作并有权撤销不称职的人的职务公民可以随时监督公社的事务,有权自由发表意见,维护自身利益A.创新了人民民主专政形式 B.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C.尝试了无产阶级民主政治 D.建立了完善的民众监督机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将投票制、普选制与监督制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尝试,C项正确;当时的巴黎公社仅仅是一个政权,没有在全国取得成功,还不具备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不可能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巴黎公社注重民众监督,无法说明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且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民众监督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 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 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的非洲。根据材料可知,在1919年的埃及反对英国的殖民斗争中,出现的学生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甚至包括广大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具有历史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埃及民族解放斗争的艰巨性,排除A项;民族自决是指每个国家民族有自行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执政政党组织、政治环境与命运的权力,但是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埃及无产阶级在一战前即已建立政治组织开展斗争了,排除D项。故选C项。15.在当今时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由此可知,中国智慧()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 B.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C.致力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通过G20引入中国对国际事务治理理念,这显然有利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高,B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与中国智慧有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且早在1967年随着欧共体的诞生,经济区域集团化就已兴起,排除A项;中国模式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致力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而不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排除C项;西方霸权主义政策至今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052860,口达60545812,每户平均3.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材料二: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答案〗(1)特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任答一点即可)因素:人口迁移;政府政策;赋役制度的变革;生产工具与技术提高;政治局势的变化;自然气候;土地资源的开发。(任答两点即可)(2)时期:清朝前期。论述:人口和耕地增减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极慢,这必然会产生粮食危机。同时,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地价、粮价不断上涨及高额地租剥削盛行,对民众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鉴于此,统治者鼓励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采取移民的方式,使得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这表明人口变化和耕地面积成正比,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反之,则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二曲线图可知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由材料一“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可得出政治局势的变化和人口迁移,“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可得出生产工具与技术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可得出赋役制度的变革。【小问2】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任选材料二曲线图所标识的某一历史时期,譬如:清朝前期(最好选取自己熟悉的历史时期);其次,围绕“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做到表述准确、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如:人口和耕地增减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极慢,这必然会产生粮食危机。同时,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地价、粮价不断上涨及高额地租剥削盛行,对民众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鉴于此,统治者鼓励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采取移民的方式,使得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这表明人口变化和耕地面积成正比,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反之,则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最后,总结升华。如:因此,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17日,指出“民国政府已稳固建立。为求有助于我们同外国的往来,并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国际义务,早日承认将是得策的”。1923年,孙中山指出要“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提出“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并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以来,中国外交的成就极为显著。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鼓励和支持朝美双方继续开展对话,伊朗核问题上积极发挥中国智慧。从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到2018年的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可以说中国同胞走到哪里,中国外交人员就跟到哪里。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开端,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此外,还主办了北京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一一摘编自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外交主张发生的转变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答案〗(1)转变: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承认不平等条约原因:中华民国成立时,希望得到帝国主义国家对新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对北洋军阀的扶植导致国内割据混战;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任答一点即可)(2)特点:服务于国内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调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转变:根据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可知,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成立时,希望得到帝国主义国家对新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十月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对北洋军阀的扶植导致国内割据混战及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可知,服务于国内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调整;根据材料“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可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之所以实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在殖民扩张中注重无形的控制和支配,其根源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在全球首强一指。英国由此成为“调动和开发别国资源的先驱……它的政策不仅针对殖民地,而且针对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因此,它对帝国内部相对的不在意,虽然这种态度绝不是绝对的”。“英国不仅要求殖民地市场而且要求世界市场”,然而,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德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存取决于它在世界各地推销剩余产品的能力。英国对各殖民地的出口大大有助于缓和从1873年到1886年间英国的不景气,从而唤醒了英国商人在扩大对殖民地贸易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摘编自袁航《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德意和亚洲的日本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他们要重新分割世界,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迫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1940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号召美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生产武器和舰只。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经总统签署生效,这一法案的实施是罗斯福政府把美国引向国际合作和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的一步。——摘编自张和平《论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40年代影响美国实行全球主义外交政策的因素及影响。〖答案〗(1)变化:由针对弱小的殖民地国家向更多国家扩展;由军事侵略到经济侵略。

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业革命继续开展的需求;英国政府和商人对殖民贸易的兴趣;美、德崛起,竞争压力增加。(任答两点即可)(2)因素:国家实力增长;法西斯主义对美利益的威胁;美国人民的呼吁;罗斯福个人的推动。(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奠定了基础。(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变化:根据材料“调动和开发别国资源的先驱……它的政策不仅针对殖民地,而且针对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可知,由针对弱小的殖民地国家向更多国家扩展;根据材料“英国对各殖民地的出口大大有助于缓和从1873年到1886年间英国的不景气,从而唤醒了英国商人在扩大对殖民地贸易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可知,由军事侵略到经济侵略。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英国之所以实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在殖民扩张中注重无形的控制和支配,其根源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在全球首强一指。”可知,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材料“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德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存取决于它在世界各地推销剩余产品的能力。”可知,工业革命继续开展的需求;根据材料“英国对各殖民地的出口大大有助于缓和从1873年到1886年间英国的不景气,从而唤醒了英国商人在扩大对殖民地贸易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可知,英国政府和商人对殖民贸易的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德崛起,竞争压力增加。【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因素: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德意和亚洲的日本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他们要重新分割世界,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迫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可知,法西斯主义对美利益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实力增长;根据材料“1940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号召美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生产武器和舰只。”可知,美国人民的呼吁,以及罗斯福个人的推动。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全球主义外交政策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的发展,也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奠定了基础。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启蒙运动研究专家安东尼·帕格顿指出,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意图恢复古希腊文化艺术观念,而宗教改革则希望恢复罗马帝国早期的教会道德;然而,启蒙运动却不是要复兴这两种变化传统,帕格顿认为“启蒙运动具有自身的历史定位。它是现代性的真正开端,因为它最初就不愿拯救神圣的过去,反而以未来的名义攻击过去”,其实质是摆脱旧制度的束缚而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工业文明新体制。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观念、社会体制、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的变革却带着明显的现代文明特征,刻上了时代精神的印记。——摘编自江宁康《启蒙运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启蒙运动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阐述: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在宗教观上,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主张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打击了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在政治方面,否定君权神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亚非拉反封建反殖民的斗争。启蒙运动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不仅猛烈冲击天主教会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推动社会风俗趋向理性、文明;启蒙运动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总之,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有助于人类走出愚味、迷信,有助于人类主体性的激发,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它带着明显的现代文明特征,刻上了时代精神的印记,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示例二:论题:启蒙主义思潮和启蒙运动变革是一场破旧立新的历史进程。阐述: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提出自由、民主、平等、对专制制度及其精神堡垒——天主教会展开猛烈抨击;启蒙思想家们对未来的社会蓝图进行展望和描绘,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启蒙主义思潮的传播开启了民智,为欧美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这场运动传播到世界成为强大社会思潮,为民族解放斗争做了贡献,如对中国,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是源于启蒙运动。因此,启蒙运动打击了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和封建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架构出了基本框架。(“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论题在于启蒙运动,可围绕启蒙运动对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阐述。对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在宗教观上,通过反对上帝和宗教迷信,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打击了中世纪的天主教会,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政治方面,通过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或民主共和政体,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为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时,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鼓舞了亚非拉反封建反殖民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总之,启蒙运动带着明显的现代文明特征,刻上了时代精神的印记,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重大缘起。对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是一场破旧立新的历史进程。是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理性、民主、平等、科学与其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等主张打击了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和封建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架构出了基本框架。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90%以上的青铜皆产于楚国,水产、皮革等产品也是楚国输往中原的主要物资,中原输往楚国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齐鲁的食盐等,楚国和中原诸国商人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来往贩运。据此可知,当时()A.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 B.争霸战争推动了地区经济交往C.区域联系加强利于社会发展 D.社会分工导致长途贩运的兴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楚国的水产、皮革等产品输往各地,实现物品互通有无,开拓了皮革等输往中原商品流通的市场,加强了诸侯国彼此间的联系,推动了南北诸侯国文化的交流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各诸侯国间物品的互通有无,并非地理物产差异影响商贸水平,排除A项;争霸战争阻碍地区经济的交往,排除B项;原始社会后期就已出现社会分工,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兴盛,排除D项。故选C项。2.《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九章算术》()A.体现了数学成就的实用性特点 B.限制了人思维的拓展C.注重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 D.系统总结了数学成果〖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九章算术》中收录的运算程序与我国先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体现了《九章算术》作为数学专著的实用性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九章算术》是否限制人的思维,排除B项;材料中《九章算术》没有体现其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九章算术》对数学成果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A项。3.宋代理学诸子认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宇宙的原则,它们只是“理”的表现。所以他们认为一切自然为、伦理观念都应遵循这一唯一基本的普遍原则,政治行为也应建立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据此知,宋代理学家()A.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 B.忽视对先秦儒家经典理论的传承C.主张增强人类活动的有序性D.认为“理”是宇宙万物建立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宇宙的原则,它们只是‘理’的表现……一切自然行为、伦理观念都应遵循这一唯一基本的普遍原则”“政治行为也应建立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之上”可知,宋代理学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政治权利都是依靠理解宇宙的道德原则,而且这种原则被视为万事万物建立的基础,是“理”的表现,D项正确;理学并未脱离社会生活,排除A项;理学对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理论有传承的一面,排除B项;主张增强人类活动的有序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以祭祀社稷的太牢之礼祭祀曲阜孔其在位期间,还曾令中书右丞博罗特穆尔以国字译<孝经》,并“命中书省刻板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元武宗的这些做法()A.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新局面 B.旨在积极推广中原的先进文明C.意在巩固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D.致使汉蒙间民族隔阂得以消除〖答案〗C〖解析〗考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加封孔子”“以国字译《孝经》”可知,元武宗尊孔崇儒,这是对汉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有利于促进民族间文化融合,缓和民族间的矛盾,旨在维护元朝统治的长治久安,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材料中元武宗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元朝统治,排除B项;“致使汉蒙间民族隔阂得以消除”表述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是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并不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据此可知,这些作物的传入与传播()A.促使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B.利于缓和明清人口增长压力C.改变了明初农业种植结构 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极大地缓解了人口饥饿问题,有利于缓和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B项正确;农业精耕细作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技术的改进等方面,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中国古代农业的种植结构还是以“南稻北粟”为主,排除C项;南宋时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6.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记载,甲午战后袁世凯小站练兵;“该军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肃精壮,专练德国军操。马队五营,各按方辨色,较之淮、练各营,壁垒一新”。据此推知,小站练兵()A.利于促进清末军事近代化 B.奠定了军阀混战的基础C.推动了洋务运动迅速发展 D.维护了晚清的国防安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整肃精壮,专练德国军操”“壁垒一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小站练兵学习德国,在军队编制、军人选任、军队训练等方面都焕然一新。小站练兵是中国从封建军制向近代军制演变的重大转折,是中国近代陆军训练的开端,有助于推动清末军事近代化,A项正确;军阀混战出现在民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实际上已经宣告破产,排除C项;通过材料不能得出小站练兵维护了国防安全,排除D项。故选A项。7.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 B.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C.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这是清政府在城市中发展电话通讯事务,说明当时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已经破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清政府建设电话线,与商业经营形式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清政府购买了外国人的电话公司,所以,材料不能说明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排除D项。故选B项。8.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指出,在民权革命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力争建立工农兵苏维埃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这是引进广大的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国事的最好的方式,也实行工农权独裁制的最好方式。”据此可知,中共六大的主张()A.奠定了以俄为师道路的基础 B.促使土地革命模式发生调整C.利于打开民主革命的新局面 D.引发了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力争建立工农兵苏维埃代表会议(苏维埃)的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六大把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当时革命的首要任务,迎来了人创建新革命政权的时代,有利于民主革命的新局面,C项正确;早在成立初期就走上了以俄为师的道路,排除A项;建立苏维埃政权与土地革命的模式无关,排除B项;国共对峙局面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已出现,并非中共六大决议所促成,排除D项。故选C项。9.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新闻一照片150余幅,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中的部分报道。这些报道()A.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适应了中国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D.表明中共重视根据地文化的建设〖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7月7日(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1942年7月7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以及图片中“踊跃参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抗战中作为视觉媒体的画报不仅对内,在对外宣传中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适应了当时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需要,B项正确;1937年底全民族抗战已实现,排除A项;《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中共领导下的舆论宣传方式之一,材料没有关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气焰实现打击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是中共重视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表现,但材料反映的是画报出版后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表为l980—2015年中国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联系事件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1980年(件)1990年(件)2000年(件)2010年(件)2015年(件)发达国家268720751440685806194046发展中国家200327541568858870157160不发达国家54160221851057427959合计5231543132279155260379216A.双边外交活动成就较突出 B.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C.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 D.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交往都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了中国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空间,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开展的是多边外交还是双边外交,排除A项;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排除D项。故选C项。11.基督宗教宣扬原罪说,认为任何人生来带着罪性,只有相信承担世人罪孽的耶稣基督,才能从罪孽中被拯救出来。他必须通过教会代为向上帝祈祷、转达信徒的心愿。而马丁·路德则告诉人们,只要你虔诚地信仰上帝,就会获得赦免。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批判了君主的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教会宣扬人们通过教会与上帝沟通,而马丁·路德则告诉人们,只要你虔诚地信仰上帝,就会获得赦免,这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冲击,挑战其权威,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C项正确,排除A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是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马丁·路德是反对天主教会,并没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2.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这种制度改革()A.完善了英国政党政治体制 B.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国民主化程度C.促使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 D.推动了英国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4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文官通过考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并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有利于政府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独立于党派之外,文官改革与政党制度无关,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确立对民主化起积极作用,排除B项;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因此,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与选拔专业的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面是1871年4月20日,巴黎公社委员会发表的《告法国人民书》中的部分内容。这表明巴黎公社投票通过公社的预算和决算;厘定和分配税收;领导本市的各机关;组织司法警务和教育机构;经管属于公社的财产通过选举或考试的途径,挑选法官或各级公社职员,监督他们的工作并有权撤销不称职的人的职务公民可以随时监督公社的事务,有权自由发表意见,维护自身利益()投票通过公社的预算和决算;厘定和分配税收;领导本市的各机关;组织司法警务和教育机构;经管属于公社的产通过选举或考试的途径,挑选法官或各级公社职员,监督他们的工作并有权撤销不称职的人的职务公民可以随时监督公社的事务,有权自由发表意见,维护自身利益A.创新了人民民主专政形式 B.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C.尝试了无产阶级民主政治 D.建立了完善的民众监督机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将投票制、普选制与监督制相结合,这是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尝试,C项正确;当时的巴黎公社仅仅是一个政权,没有在全国取得成功,还不具备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非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不可能践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巴黎公社注重民众监督,无法说明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且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并未建立起完善的民众监督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 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 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的非洲。根据材料可知,在1919年的埃及反对英国的殖民斗争中,出现的学生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甚至包括广大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促使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具有历史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埃及民族解放斗争的艰巨性,排除A项;民族自决是指每个国家民族有自行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执政政党组织、政治环境与命运的权力,但是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埃及无产阶级在一战前即已建立政治组织开展斗争了,排除D项。故选C项。15.在当今时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由此可知,中国智慧()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 B.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C.致力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通过G20引入中国对国际事务治理理念,这显然有利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高,B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与中国智慧有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且早在1967年随着欧共体的诞生,经济区域集团化就已兴起,排除A项;中国模式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致力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而不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排除C项;西方霸权主义政策至今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052860,口达60545812,每户平均3.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材料二: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答案〗(1)特征: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任答一点即可)因素:人口迁移;政府政策;赋役制度的变革;生产工具与技术提高;政治局势的变化;自然气候;土地资源的开发。(任答两点即可)(2)时期:清朝前期。论述:人口和耕地增减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极慢,这必然会产生粮食危机。同时,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地价、粮价不断上涨及高额地租剥削盛行,对民众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鉴于此,统治者鼓励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采取移民的方式,使得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这表明人口变化和耕地面积成正比,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反之,则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二曲线图可知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封建社会后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耕地增长速度。由材料一“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可得出政治局势的变化和人口迁移,“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可得出生产工具与技术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可得出赋役制度的变革。【小问2】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任选材料二曲线图所标识的某一历史时期,譬如:清朝前期(最好选取自己熟悉的历史时期);其次,围绕“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做到表述准确、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如:人口和耕地增减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过快,而耕地面积增长极慢,这必然会产生粮食危机。同时,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加大,加上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地价、粮价不断上涨及高额地租剥削盛行,对民众日常生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鉴于此,统治者鼓励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同时广泛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并且采取移民的方式,使得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促成了“康乾盛世”的出现。这表明人口变化和耕地面积成正比,才能使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反之,则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最后,总结升华。如:因此,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建立,孙中山发表“对外宣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17日,指出“民国政府已稳固建立。为求有助于我们同外国的往来,并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国际义务,早日承认将是得策的”。1923年,孙中山指出要“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提出“谋世界民族之平等”“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摘编自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并参加一系列国际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以来,中国外交的成就极为显著。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鼓励和支持朝美双方继续开展对话,伊朗核问题上积极发挥中国智慧。从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到2018年的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可以说中国同胞走到哪里,中国外交人员就跟到哪里。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开端,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此外,还主办了北京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一一摘编自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外交的特点和趋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外交主张发生的转变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答案〗(1)转变: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承认不平等条约原因:中华民国成立时,希望得到帝国主义国家对新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对北洋军阀的扶植导致国内割据混战;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任答一点即可)(2)特点:服务于国内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调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转变:根据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地位”可知,从承认不平等条约到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成立时,希望得到帝国主义国家对新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力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十月革命的影响、帝国主义对北洋军阀的扶植导致国内割据混战及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工作”可知,服务于国内建设;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国内外形势进行调整;根据材料“中国先后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可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之所以实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在殖民扩张中注重无形的控制和支配,其根源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在全球首强一指。英国由此成为“调动和开发别国资源的先驱……它的政策不仅针对殖民地,而且针对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因此,它对帝国内部相对的不在意,虽然这种态度绝不是绝对的”。“英国不仅要求殖民地市场而且要求世界市场”,然而,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德工业的飞速发展,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一个国家的经济生存取决于它在世界各地推销剩余产品的能力。英国对各殖民地的出口大大有助于缓和从1873年到1886年间英国的不景气,从而唤醒了英国商人在扩大对殖民地贸易上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摘编自袁航《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德意和亚洲的日本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他们要重新分割世界,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迫近,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1940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号召美国人民竭尽全力支持反法西斯国家,给予人力和物力支持,生产武器和舰只。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经总统签署生效,这一法案的实施是罗斯福政府把美国引向国际合作和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的一步。——摘编自张和平《论美国外交政策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外殖民扩张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40年代影响美国实行全球主义外交政策的因素及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