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纪同学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时列出图示内容,最合理的主题是(

)A.宰相制度的复杂机制 B.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选官制度的日益完善 D.行政中枢的演变过程2.汉朝人头税征收的是钱而非粮,如果一个农民家里遇到了危机,恰好又是钱贵粮贱,那他只能卖地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甚至“无立锥之地”,只能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受冲击C.谷贱伤农抑制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此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州县公元960年111638公元979年2971860A.文官和士人地位抬高 B.政治风气因循保守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4.唐诗说唐史。王之涣的《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由此可知,唐朝(

)A.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 B.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C.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 D.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5.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地区的农民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蠲免政策旨在(

)A.维护王朝统治 B.减轻地方财政负担C.稳定地方秩序 D.救助下层贫苦百姓6.百日维新时期,新政诏书频发,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乌有,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有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大缺陷在于(

)A.官僚集团的僵化 B.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C.改革的急躁冒进 D.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7.下图为近代漫画家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创作的作品《一意進行》,其寓意在于(

)A.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B.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C.讽喻段祺瑞破坏民主 D.抨击张勋拥立废帝复辟8.1928年国民党《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这表明“训政”(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弘扬革命程序理论C.践行主权在民思想 D.是国民党一党专政9.取消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经与美英多轮谈判,1930年达成取消的初步协议,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直到1943年中国才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这一变迁折射出(

)A.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 B.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民众主权意识的觉醒 D.国际法得到普遍认可10.“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这一原则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人民革命政权的建立C.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 D.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1.下图可作为史料可以证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法律保护弱势群体 B.社会习俗根本改变C.《婚姻法》得以贯彻 D.家庭实现男女平等12.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是当时中国外交的一次战略行动。这一行动(

)A.促进“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C.开启新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 D.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13.11世纪,人们对当时的法律现状不满,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工商业经济发展C.人文主义的复兴 D.教会统治的需要14.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公民的政治素质较低 B.总统制共和制尚不完善C.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 D.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15.17世纪以来,国际法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下图反映了这一历程,从中可以得出(

)A.国际治理模式不断调整 B.战争迟滞了国际法发展C.始终着力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法对各国有强制性16.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A.政府加强对社区事务的干预 B.基层治理方式更为完善C.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弱化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各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伦理风俗,王阳明认为政府应“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在面对不同人群、不同民族时,他还提出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王阳明认为每个民族成员都可以成为贤人和圣人,“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他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对民族地区采取土官和流官并列的制度。——欧阳辉纯《论王阳明的民族观》材料二

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在历史中孕育的过程。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对外扩张的逐步展开,迫切需要获得相应区域范围政治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物质的生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产也将如影随形。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突破方言的限制。随着“人的解放”,他们的忠诚就由神圣的天国转移到世俗的人间。在批判封建封建王朝国家的斗争中,产生了民族国家即“祖国”意识,表达出对民族国家的热爱。……随着19世纪的过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强加于其他民族的趋向滋长起来。——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民族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缘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蜕变的根源。(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100)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重点是让晚辈学会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做人读书、勤劳俭朴、为人处世等。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颜氏家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材料二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已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切毋造孽。”1921年严复弥留之际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的家庭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国家训文化的看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二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年1季度)图示。——王晋斌《美元体系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元体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其特征及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关键因素。

〖答案〗〖解析〗1.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尚书台、三省、内阁、军机处都是行政中枢机构,它们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宰相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B〖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汉朝人头税征收的是钱而非粮,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甚至只能流亡,其直接后果就是个体农户破产,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破产,自然经济受到冲击,B项正确;重农抑商自秦以来一直就是历代封建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汉代人头税及土地兼并的问题,没有涉及谷贱伤农抑制生产热情的情况,排除C项;税收权力在政府,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排除D项。故选B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地方的州县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C项正确;州县数量变化与文官和士人地位变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宋初政治风气因循保守,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宋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不能说明地方机构人浮于事,排除D项。故选C项。4.D〖解析〗根据材料“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可知,诗句表达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突厥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材料体现了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朝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未涉及经济交流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政策的推行,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缓解社会矛盾,进而维护王朝统治,A项正确;蠲免政策旨在维护王朝统治,BCD项只是蠲免政策的部分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6.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时期,各部堂官、各省督抚对新政诏书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使得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为此皇帝多次斥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力求有所推动,这说明当时皇帝缺乏足够的政治威望,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集团的僵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而非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排除C项。故选D项。7.B〖解析〗根据材料“民国二年”、“内阁、国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13年,袁世凯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议会政治艰难曲折,B项正确;袁世凯称帝是在1916年,排除A项;材料与段祺瑞无关,排除C项;张勋复辟是在1917年,排除D项。故选B项。8.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明显剥夺了人民的权力,实行的是一党专政,D项正确;“训政”实为一党专政,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革命程序理论,排除B项;“训政”属于国民党一党专政,并不属于主权在民,排除C项。故选D项。9.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掀起改订新约运动,与美英多轮谈判以期取消领事裁判权。抗日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与中国逐渐成为同盟国,为了抗击法西斯,同意中国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因此,这一变迁折射出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西方启蒙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普遍认可”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0.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为三三制。它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是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这一原则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而不是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三制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而不是建立人民革命政权,排除B项;国共对峙时期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C〖解析〗根据材料“洛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可知,洛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体现了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得到贯彻,C项正确;该结婚证书上没有涉及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依法取得结婚证书并不代表当时社会习俗根本改变,排除B项;依法取得结婚证书并不代表家庭实现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12.D〖解析〗根据材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仍对中国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与非洲的联系,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D项正确;A项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排除A项;非洲这些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C项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是因为这一时期欧洲工商业经济发展,而罗马法中蕴含着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人文主义的复兴属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排除C项;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教会统治的需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C〖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不但造成了政治的腐败,也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因此这一事件促进了美国文官制的建立,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公民的政治素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未体现总统制共和制尚不完善,排除B项;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5.A〖解析〗根据材料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减少武力冲突。《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出版、签署,反映了国际法的不断发展;而国际法的应用,又不断调整着国际秩序,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都反映了大的战争结束后,人们通过国际法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努力。由此可知,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国际治理模式不断调整,A项正确;战争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排除B项;“始终着力维护世界和平”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如《国际联盟盟约》未能约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C项;“国际法对各国有强制性”的说法过于绝对,对非签约国不具有强制性,排除D项。故选A项。1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二战后,随着西方国家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基层社区迅速发展起来,并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说明基层社区承担很多政府功能,治理方式逐渐完善,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可以使政府减少对社区事务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增强,排除C项;根据材料“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可知,政府公共开支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17.(1)内涵:尊重民族差异;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意义: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欧洲思想解运动;民族语言的形成;对国家的忠诚;资产阶级革命。根源:资本的扩张本性。(3)认识:各民族之间应坚持平等原则;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解析〗(1)内涵:根据材料一“各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伦理风俗,王阳明认为政府应‘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可推出尊重民族差异;根据材料一“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可推出民族团结;根据材料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可推出民族平等。意义:结合王阳明民族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可推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原因:根据材料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对外扩张的逐步展开,迫切需要获得相应区域范围政治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可推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突破方言的限制。随着‘人的解放’,他们的忠诚就由神圣的天国转移到世俗的人间。”可推出欧洲思想解运动;民族语言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在批判封建封建王朝国家的斗争中,产生了民族国家即‘祖国’意识,表达出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可推出对国家的忠诚;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根源:结合所学可知,历史唯物史观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资本的扩张本性是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缘起的根本原因。(3)认识:根据材料二“随着19世纪的过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强加于其他民族的趋向滋长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各民族之间应坚持平等原则;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狭隘性。18.(表述成文;采点给分)论题东晋户籍制度因时而变。论证变化东晋早期,政府实行南方土著黄籍登记,北方侨民白籍登记;东晋后期,政府为增加赋役,实行“土断”。

原因社会动乱,北民大量南迁,东晋政府临时性用白籍来管理;

为保障赋役征发,政府希望北方侨民与土著一起承担赋役;

缓和东晋政权及南迁流民与南方土著之间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可拟定论题:东晋户籍制度因时而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变化内容、原因、影响等方面予以论证,言之有理即可。19.(1)特点:重视家庭伦理、德才兼备、儒家思想、家训文化。(2)主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①有利于传播爱国思想,推动民族救亡;②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③对当代家庭教育有借鉴意义。(3)看法:①家训文化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②家训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③时代的变革影响家训文化的内涵。〖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重点是让晚辈学会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做人读书、勤劳俭朴、为人处世等”可知,重视家庭伦理;根据材料“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可知,德才兼备;根据材料“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可知,儒家思想;根据材料“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可知,家训文化。(2)主张:根据材料“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可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根据材料“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事遇群已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切毋造孽”可知,有利于传播爱国思想,推动民族救亡;根据材料“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可知,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当代家庭教育有借鉴意义。(3)看法:根据上述材料,可从家训文化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家训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时代的变革影响家训文化的内涵等方面谈对中国家训文化的看法。20.(1)原因: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③人们普遍接受金本位制。特征:①以英镑为中心;②金币自由流通、自由兑换。影响:①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强化英国的经济霸权。(2)趋势:由逐步上升到有所下跌。影响:①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②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3)因素:国家实力。〖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可得出,人们普遍接受金本位制;根据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的原因还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特征:根据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并结合所学可知,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一制度的特征是:以英镑为中心;金币自由流通、自由兑换。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强化英国的经济霸权等方面分析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的影响。(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年1季度)”图中的信息,可知,2000-2022年1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逐步上升到有所下跌。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等方面分析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3)因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关键因素。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纪同学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时列出图示内容,最合理的主题是(

)A.宰相制度的复杂机制 B.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选官制度的日益完善 D.行政中枢的演变过程2.汉朝人头税征收的是钱而非粮,如果一个农民家里遇到了危机,恰好又是钱贵粮贱,那他只能卖地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甚至“无立锥之地”,只能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受冲击C.谷贱伤农抑制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此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州县公元960年111638公元979年2971860A.文官和士人地位抬高 B.政治风气因循保守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4.唐诗说唐史。王之涣的《凉州词》:“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由此可知,唐朝(

)A.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 B.有意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C.实行了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 D.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5.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地区的农民赋税,或给以救济,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型的租税蠲免。蠲免政策旨在(

)A.维护王朝统治 B.减轻地方财政负担C.稳定地方秩序 D.救助下层贫苦百姓6.百日维新时期,新政诏书频发,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乌有,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有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重大缺陷在于(

)A.官僚集团的僵化 B.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C.改革的急躁冒进 D.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7.下图为近代漫画家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创作的作品《一意進行》,其寓意在于(

)A.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B.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C.讽喻段祺瑞破坏民主 D.抨击张勋拥立废帝复辟8.1928年国民党《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这表明“训政”(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弘扬革命程序理论C.践行主权在民思想 D.是国民党一党专政9.取消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经与美英多轮谈判,1930年达成取消的初步协议,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直到1943年中国才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这一变迁折射出(

)A.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 B.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民众主权意识的觉醒 D.国际法得到普遍认可10.“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这一原则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人民革命政权的建立C.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 D.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1.下图可作为史料可以证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法律保护弱势群体 B.社会习俗根本改变C.《婚姻法》得以贯彻 D.家庭实现男女平等12.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非洲,是当时中国外交的一次战略行动。这一行动(

)A.促进“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C.开启新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 D.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13.11世纪,人们对当时的法律现状不满,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工商业经济发展C.人文主义的复兴 D.教会统治的需要14.1881年7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身受重伤,两个多月后不治身亡。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公民的政治素质较低 B.总统制共和制尚不完善C.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 D.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15.17世纪以来,国际法逐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下图反映了这一历程,从中可以得出(

)A.国际治理模式不断调整 B.战争迟滞了国际法发展C.始终着力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法对各国有强制性16.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实行居民自我管理,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后,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A.政府加强对社区事务的干预 B.基层治理方式更为完善C.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弱化 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各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伦理风俗,王阳明认为政府应“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在面对不同人群、不同民族时,他还提出了“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王阳明认为每个民族成员都可以成为贤人和圣人,“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他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对民族地区采取土官和流官并列的制度。——欧阳辉纯《论王阳明的民族观》材料二

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在历史中孕育的过程。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对外扩张的逐步展开,迫切需要获得相应区域范围政治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物质的生产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产也将如影随形。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突破方言的限制。随着“人的解放”,他们的忠诚就由神圣的天国转移到世俗的人间。在批判封建封建王朝国家的斗争中,产生了民族国家即“祖国”意识,表达出对民族国家的热爱。……随着19世纪的过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强加于其他民族的趋向滋长起来。——宋新伟《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的缘起和蜕变》(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民族观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缘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蜕变的根源。(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100)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重点是让晚辈学会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做人读书、勤劳俭朴、为人处世等。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意识到教导族中子弟学习德行与知识的重要性,写下《颜氏家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的原文和典故,将儒家思想渗透进颜氏家族子弟的人格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自魏晋南北朝之始,历朝历代都有家训类的成书作品,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封建社会家庭教育体系。——罗乐《<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价值》材料二

在严复看来,个人的自由,若遇到国家的危机,后者更为重要。他告诫子女:“事遇群已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切毋造孽。”1921年严复弥留之际交代儿女:“须知中国不灭,或有损益,旧说必不可叛。”这是他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的家庭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国家训文化的看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二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年1季度)图示。——王晋斌《美元体系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元体系》(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明其特征及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关键因素。

〖答案〗〖解析〗1.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尚书台、三省、内阁、军机处都是行政中枢机构,它们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宰相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B〖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汉朝人头税征收的是钱而非粮,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甚至只能流亡,其直接后果就是个体农户破产,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破产,自然经济受到冲击,B项正确;重农抑商自秦以来一直就是历代封建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汉代人头税及土地兼并的问题,没有涉及谷贱伤农抑制生产热情的情况,排除C项;税收权力在政府,富商大贾并没有操纵税收,排除D项。故选B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地方的州县数量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C项正确;州县数量变化与文官和士人地位变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宋初政治风气因循保守,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宋初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不能说明地方机构人浮于事,排除D项。故选C项。4.D〖解析〗根据材料“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可知,诗句表达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突厥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材料体现了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朝强化了对西北诸民族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自信,未涉及经济交流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华夷一家的民族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蠲免政策的推行,旨在减轻农民的负担,缓解社会矛盾,进而维护王朝统治,A项正确;蠲免政策旨在维护王朝统治,BCD项只是蠲免政策的部分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6.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时期,各部堂官、各省督抚对新政诏书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使得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而无实效,为此皇帝多次斥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力求有所推动,这说明当时皇帝缺乏足够的政治威望,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集团的僵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帝没有足够的政治威望,而非改革内容背离当时的国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排除C项。故选D项。7.B〖解析〗根据材料“民国二年”、“内阁、国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13年,袁世凯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议会政治艰难曲折,B项正确;袁世凯称帝是在1916年,排除A项;材料与段祺瑞无关,排除C项;张勋复辟是在1917年,排除D项。故选B项。8.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明显剥夺了人民的权力,实行的是一党专政,D项正确;“训政”实为一党专政,不是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革命程序理论,排除B项;“训政”属于国民党一党专政,并不属于主权在民,排除C项。故选D项。9.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掀起改订新约运动,与美英多轮谈判以期取消领事裁判权。抗日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与中国逐渐成为同盟国,为了抗击法西斯,同意中国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因此,这一变迁折射出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西方启蒙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国内国际政局的变动,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普遍认可”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0.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为三三制。它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是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这一原则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而不是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强调三三制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而不是建立人民革命政权,排除B项;国共对峙时期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C〖解析〗根据材料“洛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可知,洛阳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体现了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得到贯彻,C项正确;该结婚证书上没有涉及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依法取得结婚证书并不代表当时社会习俗根本改变,排除B项;依法取得结婚证书并不代表家庭实现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12.D〖解析〗根据材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埃及、摩洛哥等非洲十国”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仍对中国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与非洲的联系,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D项正确;A项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排除A项;非洲这些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C项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是因为这一时期欧洲工商业经济发展,而罗马法中蕴含着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A项;人文主义的复兴属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排除C项;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工商业经济发展,与教会统治的需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4.C〖解析〗根据材料“美国新任总统加菲尔德在华盛顿的一座火车站遭到一个没有得到满意官职的党内支持者刺杀”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不但造成了政治的腐败,也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因此这一事件促进了美国文官制的建立,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公民的政治素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政党分肥制弊端突出,未体现总统制共和制尚不完善,排除B项;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案,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5.A〖解析〗根据材料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减少武力冲突。《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国际联盟盟约》《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出版、签署,反映了国际法的不断发展;而国际法的应用,又不断调整着国际秩序,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都反映了大的战争结束后,人们通过国际法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努力。由此可知,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国际治理模式不断调整,A项正确;战争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排除B项;“始终着力维护世界和平”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如《国际联盟盟约》未能约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C项;“国际法对各国有强制性”的说法过于绝对,对非签约国不具有强制性,排除D项。故选A项。1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二战后,随着西方国家鼓励当地居民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基层社区迅速发展起来,并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说明基层社区承担很多政府功能,治理方式逐渐完善,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可以使政府减少对社区事务的干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增强,排除C项;根据材料“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可知,政府公共开支减少,而不是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17.(1)内涵:尊重民族差异;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意义: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欧洲思想解运动;民族语言的形成;对国家的忠诚;资产阶级革命。根源:资本的扩张本性。(3)认识:各民族之间应坚持平等原则;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解析〗(1)内涵:根据材料一“各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伦理风俗,王阳明认为政府应‘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可推出尊重民族差异;根据材料一“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可推出民族团结;根据材料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可推出民族平等。意义:结合王阳明民族观的内涵,并结合所学可推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弘扬儒家文化;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2)原因:根据材料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对外扩张的逐步展开,迫切需要获得相应区域范围政治力量的保护,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转。”可推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突破方言的限制。随着‘人的解放’,他们的忠诚就由神圣的天国转移到世俗的人间。”可推出欧洲思想解运动;民族语言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在批判封建封建王朝国家的斗争中,产生了民族国家即‘祖国’意识,表达出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可推出对国家的忠诚;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根源:结合所学可知,历史唯物史观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资本的扩张本性是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缘起的根本原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