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二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一、选择题1.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像,据此可知()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沟通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建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像,表明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之间存在沟通,A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三星堆文化与商文化存在明显不同,,三星堆文化是古代巴蜀先民创建的,解除B项;据所学学问可知,商的统治范围并未到达巴蜀地区,解除C项;据所学学问可知,礼乐制度是西周确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解除D项。故选A项。2.《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富有的大商人,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即使在推行重农抑商的秦国,吕不韦也照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说明当时()A.重农抑商并未得到执行 B.儒家思想推动阶层的流淌C.诸侯争霸照旧占据主导 D.社会变更提高商人的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当时商人地位的变更,春秋战国之前,工商食官,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春秋战国猛烈的社会变更,使得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吕不韦就是当时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例子,D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就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且据所学学问可知,此时秦国照旧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解除A项;此时秦国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吕不韦的变更并非儒家思想推动,解除B项;据所学学问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主要是争霸斗争,战国时期则主要是兼并斗争,吕不韦生活的时间是战国时期,解除C项。故选D项。3.如图反映的状况()A.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激化了不同地区的冲突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实证了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政策,此前度量衡不一不利于商品交易,而秦朝统一度量衡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度量衡,便利了各地经济的联系,没有激化不同地区的冲突,解除B项;自然经济指生产是为了干脆满意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须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对统一度量衡的需求不大,解除C项;秦统一前后治国思想没有变更,法家思想是其治国思想,解除D项。故选A项。4.汉武帝时期起先用察举的方法,让地方郡国每年荐举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了有效地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A有利于阶层流淌 B.加强了中心集权 C.有助于儒学独尊 D.完善了官员选拔【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为了有效地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察举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对于察举制中可能存在“徇私情荐举的弊端”的弊端,“增加了考试环节,即得到举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完善了官员的选拔机制,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察举制选官标准的变更,即便增加考试环节,与阶层流淌也没有干脆关系,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有效抑制“徇私情荐举的弊端”,与加强中心集权没有干脆关系,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察举制的选官标准,且据所学学问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就确立了正统思想的地位,解除C项。故选D项。5.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百分之九十是情歌,内容或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或表现爱情的快乐;或表现相思之苦;或表现生死不渝的爱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社会战乱影响广泛 B.正统思想受到冲击C.北朝民歌成就不足 D.南朝社会治理失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思想的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表达爱情的民歌得以流行,B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南方相对安定,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朝民歌,没有涉及北朝民歌的成就,解除C项;材料内容为南朝的情歌较多,与社会治理失控没有干脆联系,且据所学学问可知,南朝整体相对稳定,解除D项。故选B项。6.《隋书》记载:隋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全国共有890.7546万户,人口4601.9956万口,垦田5585.万顷。与20年前相比,户数增长2.5倍,人口增加5倍。这表明当时()A.高产作物广泛传播 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C.中心集权空前加强 D.户籍制度臻于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隋文帝统一以后下令“大索貌阅”,就是朝廷依据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打击了贵族地主隐匿人口的现象,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C项正确;据所学学问可知,高产作物广泛传播指的是明清时期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依据农业发展不能推断民族交融的状况,解除B项;据所学学问可知,隋朝之后中国户籍制度仍在不断发展,“臻于完善”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故选C项。7.南宋时四川眉山程氏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书目后面有一个“牌记”,内容为:“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牌记内容体现出了特别明确的版权。这一史料实证当时()A.图书出版比较旺盛 B.四川文化教化发达C.政府严格限制舆论 D.科举制度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牌记内容体现出了特别明确的版权”及所学学问可知,宋代已经出现了版权意识,而版权意识的出现表明当时图书出版比较旺盛,A项正确;材料中“南宋时四川眉山程氏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是否用于教化,依据材料无法推断,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舆论的看法,解除C项;依据材料无法推断材料中的刻书与科举制的关系,解除D项。故选A项。8.清代因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书法,遂出现了很多专学董字的书法家;后来因为乾隆皇帝宠爱赵孟頫的书法,朝野人士便从尚董其昌书法转为崇赵孟頫书法。据此可推知()A.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B.皇帝好恶确定艺术作品价值C.专制集权体制制约社会发展 D.经济旺盛安定导致社会颓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书法,遂出现了很多专学董字的书法家”和“后乾隆皇帝宠爱赵孟頫的书法,朝野人士便从尚董其昌书法转为崇赵孟頫书法”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专制皇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连书法风格也无法避开,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康熙和乾隆的个人爱好影响了艺术评判,此期间并没有朝代更替,解除A项;皇帝的好恶影响了社会上对艺术的评价,但不会“确定”艺术作品价值,解除B项;社会宠爱董其昌的书法还是赵孟頫的书法都不能说明社会颓废,且据所学学问可知,康熙、乾隆时期,社会并不颓废,解除D项。故选C项。9.清代思想家魏源介绍瑞士的状况说:“至于朝纲,不设君位,惟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民政“皆推择乡官理事,不力王侯”,并加案语赞扬说:“瑞士西土之桃花源也。”据此可知,这些建议在当时()A.具有离经叛道的色调 B.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C.主见制度层面的变革 D.确定了西方先进的文明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并加案语赞扬说:‘瑞士西土之桃花源也。’”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出魏源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和批判,确定西方与儒学不同的地方,即蕴含着对儒学的批判,A项正确;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阻力巨大,魏源的思想在当时未能引起太大影响,解除B项;据所学学问可知,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没有主见制度层面的变革,解除C项;确定瑞士先进之处不等于确定西方文明体系先进,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解除D项。故选A项。10.在《天津条约》签订前,中国内地的商品流通是“逢关纳税,遇卡抽厘”,洋货洋商也不能例外。《天津条约》则规定了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海关再纳一“子口税”,就可遍运天下,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一规定()A.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 B.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反映了内地对改善交通的重视 D.体现出海关工作效率的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凡洋货进口后运往内地及洋商从内地承运土货出口,除交纳进出口税外……不再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洋货不用交纳常关税和厘金等内地税,这不利于民族工业与单竞争,B项正确;整个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意味着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是不断减弱的,便利了政府对洋货洋商的管理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税费问题,没有涉及交通,解除C项;对洋货税费的征收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与与海关工作效率无关,解除D项。故选B项。11.下图为近代美国报刊上一幅漫画,题目叫《门户开放》。漫画反映出()A.美国领导八国联军侵华 B.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C.美国试图美化对华侵略 D.中国民族危机有效缓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侵华利益,C项正确;领导八国联军侵华的是德国,而不是美国,解除A项;列强反对美国独占中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非缓解,解除D项。故选C项。12.据统计,民国初年政党在北京有82个,上海80个,广州25个,南京16个,其他城市均在10个以下,北京、上海成为政党活动的两大集中地。这一现象()A.取决于经济发展与开放程度 B.有利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D.根源于国内政局发生激烈变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出现源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D项正确;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并不比广州和南京高,但因为是民国首都,所以照样成为政党活动集中地,解除A项;资产阶级早在1895年公车上书即已登上历史舞台,解除B项;民国初年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化人心,解除C项。故选D项。13.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以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绎的名义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中俄间所订之一切密约与协约,放弃帝俄在华全部特权及租界、庚子赔款,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无偿归还中国,并希望与中国就此进行谈判。苏俄此举()A.有利于马列主义在华传播 B.缘由是中国军阀混战C.反映出苏俄反对隐私外交 D.目的是扶持国民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苏俄)。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俄“宣布废除中俄间所订之一切密约与协约,放弃帝俄在华全部特权及租界、庚子赔款,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无偿归还中国”的举动大大提升民众好感,有利于马列主义在华传播,A项正确;苏俄此举的目的是出于其本身的国家利益,并非中国军阀混战,解除B项;隐私外交指的是一国或一集团为使敌国或敌对集团不知自己的实力和活动内幕,在缔约和结盟时实行隐私进行的方式废除一切密约不等于反对隐私外交,解除C项;材料时间为1919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起先的时间是1924年,此时尚没有国民革命,解除D项。故选A项。14.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635人中,有湘籍学员182人,其中湘籍共产党员50多人,占黄埔一期共产党员的半数以上。这一现象()A.缘自于湖南成为革命中心 B.确保了土地革命的顺当开展C.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体现出国共合作的时代风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记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起先,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党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也因此有大量共产党员,湖南因为地理缘由,在黄埔军校学员中占比较高,D项正确;此时广州是革命的中心,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土地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项;黄埔军校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创办的,解除C项。故选D项。15.1914年,中国的外国银行资本额不过600万元,其中主要是英国银行资本,但到1930年,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这一变更说明()A.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 B.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C.币制改革有利吸引外资 D.英国力力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本题材料“,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一战以后,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这些外国银行限制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使中国的金融事业和工业资本成为他们的附属品,便于他们执行财政资本的统治任务,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资本为外国资本,并非中国资本,解除A项;据所学学问可知,1914年至1930年,中国并没有进行币制改革,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1935年,解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1930年的外国资本中哪个国家占据主导,解除D项。故选B项。16.1934年1月,中共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通过政治决议案,要求在军事上大量扩军,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土地问题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在统一战线方面,主见中间派是最紧急的敌人。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心领导人()A.重视团结各阶层力气 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未能正确推断革命形势 D.确立了武装抗拒国民党的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在土地问题上,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在统一战线方面,主见中间派是最紧急的敌人”及所学学问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王明领导的中共中心在共产国际影响下出现“左”倾错误,C项正确;据材料“实行地主不分田”和“主见中间派是最紧急的敌人”可知,没有重视团结各阶层力气,解除A项;这一决议案不符合中国国情,并不是正确道路,解除B项;确立武装抗拒国民党的方针的是八七会议,解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隋唐首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最大的都会,很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长期居住于长安的就达万家以上,很多人广置田宅,生儿育女,有的还被唐朝授予官职。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都在长安扎了根,不同宗教和谐相处、互不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史上罕见。中亚、西亚人来到长安不仅带来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也将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引入长安,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清爽的气息,推动了唐代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道路交通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缘由。(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对唐代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评析。【答案】(1)特点:海陆并行,辐射范围广;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缘由:唐代疆域宽敞,推行主动的边疆政策;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旺盛;对外贸易旺盛,中外文化沟通频繁。(任答两)示例开放包涵推动唐代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2)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运输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沟通,进一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思想上,唐代儒学照旧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特别盛行,出现了中国化佛教宗派—一禅宗,此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中原,中外文化沟通也为唐诗供应了创作内容,为唐代传奇小说供应借鉴。在继承魏晋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沟通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呈现出独有的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化圈,也为宋代文化的兴盛创建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视察“唐代道路交通图”可知,包括陆路和海路,整体的辐射范围广基本涵盖唐朝的疆域,此外,这些道路以都城长安为中心,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其次小问缘由,据所学学问可知,唐朝发达的道路交通的缘由可以从唐代疆域宽敞,推行主动的边疆政策;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旺盛;对外贸易旺盛,中外文化沟通频繁等角度进行说明。【小问2详解】本题是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唐代(中国)。设问要求对唐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评析,在评析时可以从唐代文化发展的背景、表现和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说明。据所学学问可知,唐代文化发展的缘由有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重建了大一统王朝;唐代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运输河和推行科举制也为唐代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沟通。据所学学问可知,唐文化发展的表现有思想上,唐代儒学照旧占据正统地位,佛道思想也特别盛行,出现了中国化佛教宗派—一禅宗,此外,波斯的摩尼教、大秦的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学艺术上,来自西域等边疆地区以及海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引入中原,中外文化沟通也为唐诗供应了创作内容,为唐代传奇小说供应借鉴。在对唐文化发展的评价上,在继承魏晋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唐代中外文化沟通的加强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兴盛,呈现出独有的盛唐气象,不仅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形成了中国主导的儒学文化圈,也为宋代文化的兴盛创建了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于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来说,选派特地人员出访外国或常驻外国,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清政府囿于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风气未开,“以天朝自居的清政府难以割舍万国来朝、赏赐四方的传统朝贡体制,也不愿放弃以‘不同等’看法对待域外民族所产生的优越感”。因此,始终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直到1875年8月,清政府谕旨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这标记着清政府在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非同小可的一步。1877年1月,郭嵩焘到达英国伦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次依据国际外交礼仪向英国元首递交国书,第一次开展夫人外交,第一次制订驻外公使章程,开创了中国驻外公使的肇端,在中国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郭嵩焘的出访也标记着清政府在中西对抗中,最终听从于西方,接受了西方的使节制度,渐渐被纳入到国际关系的轨道中。此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本、西班牙、秘鲁、美国等国家派遣公使。在近代国际舞台上,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不畏强权,折冲樽俎,力争国权,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1876年,清政府颁布了《出访章程十二条》,并相继颁布了与此相关规定,中国的使节制度初具雏形,越来越多的驻外人员起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19世纪70年头中期至1911年清朝灭亡,清政府共在19个国家设立了使馆、分馆,派遣了50余位出访大臣,几百名参赞官、翻译官、随员。这些使馆的建立成为中国视察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派驻的使节也起到沟通中外的桥梁作用。除了公使馆外,1877年,清政府接受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到清亡时,中国驻外领事网已基本形成。晚清在世界各国总共设置了四十五个领事馆,其中总领事馆十三个、领事馆十六个、副领事馆七个、名誉领事馆九个。在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六个)、日本(四个)、南洋(包含澳大利亚、新西兰、檀香山,十四个)、中北美洲(十一个)等海外华民聚居地区。在海参崴、秘鲁、南非、莫桑比克也分别设有一个领事馆。在欧洲也设立了领事馆,但大都为名誉领事。——摘编自苏全有主编《近代中国专题探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评析。(要求:史实精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楚)。【答案】示例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两次鸦片斗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中国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随着《万国公法》为代表的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在洋务派官员的提倡下,中国渐渐建立起近代外交制度。19世纪70年头,中国派遣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并制定驻外公使章程,起先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此后,中国建立驻外使馆的国家渐渐增加,派遣的外交官员日益增多,并渐渐建立起以亚太地区为重点同时遍及世界的驻外领事网。民国建立后,重新聘用外务部官员,使晚清建立的外交制度,得以继承和完善。中国接受近代外交制度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利益。但是由于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顽固派极力阻挠,再加上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国际法为依据,而是以不同等条约体系来规范。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近代中国很难依靠国际法来维护自身权益。【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设问要求,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评析。据材料“然而清政府囿于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风气未开……始终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直到1875年8月,清政府谕旨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这标记着清政府在外交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非同小可的一步”、“此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本、西班牙、秘鲁、美国等国家派遣公使”、“在欧洲也设立了领事馆,但大都为名誉领事”及所学学问可对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概述: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在评析过程中主要结合肩带外交制度在中国传播的缘由、过程、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也可先依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背景说明近代外交制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最终进行评价。可进行评析如下:两次鸦片斗争后,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中国迟迟未能向国外派驻使臣。随着《万国公法》为代表的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在洋务派官员的提倡下,中国渐渐建立起近代外交制度。19世纪70年头,中国派遣郭嵩焘为首任驻外公使,并制定驻外公使章程,起先建立近代外交制度。此后,中国建立驻外使馆的国家渐渐增加,派遣的外交官员日益增多,并渐渐建立起以亚太地区为重点同时遍及世界的驻外领事网。民国建立后,重新聘用外务部官员,使晚清建立的外交制度,得以继承和完善。中国接受近代外交制度不仅是世界大势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利益。但是由于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顽固派极力阻挠,再加上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不是以国际法为依据,而是以不同等条约体系来规范。这种不对等的地位使近代中国很难依靠国际法来维护自身权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把一卡车药品从芝加哥运到法国南锡的成本(估算,1960年)现金支出(美元)占成本的百分比(%)到美国港口城市的运费34114.3在港口旁边的本地运费954.0运用港口的总支出116348.7远洋运输的运费58124.4欧洲内陆的运费2068.6总成本2386——资料来源:AmericanAssociationofPortAuthoritydatareportedbyJohnL.Eyre.Seen.7.货物的整箱处理取代逐件处理之后,装卸费用、保险费用、码头租金等都削减了。集装箱很快就被陆上运输所接受,装载时间的削减和转运成本的降低使得陆上运输的费用大幅下降。在轮船公司建立了专为处理集装箱而设计的轮船之后,海运费用也直线下降。而当集装箱运输变成了联合运输时,集装箱在轮船、卡车和火车之间的无缝转移就能够让商品在一个不间断的运输流中,从亚洲的工厂干脆流进北美或欧洲零售商的库房。材料二美国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最先创建性地运用了大型货物集装箱。1956年,他将58个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装在改造过的油轮里,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港运至休斯敦,获得胜利,标记着集装箱运输时代的起先,麦克莱恩被誉为“集装箱之父”。1966年,美国海陆公司将装有226个标准集装箱的集装箱船引入大西洋,即从北美运往欧洲,从而揭开了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序慕,全球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