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期末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4免疫调节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期末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4免疫调节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期末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4免疫调节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期末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4免疫调节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期末复习重难点突破专题4免疫调节教师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免疫调整重难点索引: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体液免疫4.细胞免疫5.免疫异样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其次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3.免疫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树突状细胞造血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帮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接触裂解靶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免疫细胞4.抗原: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些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5.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6.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卫:解除外来抗原性异物,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2.免疫自稳:清除苍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整,维持内环境稳态;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典例分析】例1.在机体缺氧时,肾脏可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四周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实力,改善缺氧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参与免疫调整D.过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会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属于负反馈调整,这种机制保证了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奢侈【答案】A【解析】A、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携氧实力,改善缺氧,A错误;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B正确;C、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处,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整,C正确;D、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四周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整,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奢侈,D正确。故选A。例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尿液量会增加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散热,使散热量低于产热量C.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均只能以注射的方式运用D.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答案】A【解析】A、饮用大量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上升超过肾糖阈,使部分糖通过尿液排出,同时也带走水分,尿量增加,A正确;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削减散热,使散热量等于产热量,B错误;C、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以注射的方式运用不能口服,口服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胰岛素的作用;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注射的方式运用,也可以口服的方式运用,C错误;D、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D错误。故选A。重点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重点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区别来源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对全部病原体起作用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无特异性、作用弱、时间短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其次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联系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会促进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卫功能【典例分析】例3.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探讨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变更吞噬细胞数目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损害胸腺影响特异性免疫D导致唾液中溶菌酶削减影响其次道防线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C、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即参与特异性免疫,C正确;D、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其次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D错误。故选D。例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皮肤、黏膜等属于机体第一道防线C.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卫作用属于人体的其次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答案】C【解析】A、人体免疫系统防卫功能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一、其次道防线组成,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组成,A正确;B、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属于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B正确;C、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特异性免疫,因此淋巴细胞参与的防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错误;D、特异性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C。重点重点3:体液免疫1.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由于细胞不停地进行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更的影响,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也不断发生变更。在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以及各器官协调协作下,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才能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更。2.体液免疫的过程: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将抗原进一步歼灭。【典例分析】例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帮助性T细胞、B细胞、E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C.E细胞和M细胞的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细胞因子,增加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帮助性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A错误;B、记忆B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异性抗原,二次免疫时,只能被同一种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B错误;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种类的细胞内的RNA种类有所差异,C正确;D、E细胞是浆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只能产生抗体,无法与靶细胞结合产生细胞因子,D错误。故选C。例6.为探讨人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探讨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试验操作和结果如下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甲乙丙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A.乙组培育液中可能产生了记忆细胞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缘由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D.第4-10d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乙组抗体量慢慢增加【答案】B【解析】A、图中只有乙组培育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B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B、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缘由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C、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D、由图可知,第4-10d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慢慢增加,但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慢慢削减,D正确。故选B。重点4:细胞免疫重点4:细胞免疫1.T细胞分为两个亚群,分别为T助细胞,又叫帮助性T细胞或TH细胞和T胞毒细胞(或胞毒T细胞或Tc细胞),TH细胞在对抗原和MHC的免疫应答中,分泌各种生长因子(或叫淋巴因子),当TH细胞被激活时,它就变成效应T细胞,分泌各种淋巴因子,这些淋巴因子在激活B细胞、Tc细胞、吞噬细胞和其他各种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中起重要作用。当Tc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识别与MHC蛋白结合的抗原时,被激活,增值分化成效应T细胞。与TH细胞不同,Tc细胞一般不分泌淋巴因子,但获得胞毒活性。Tc细胞在监视身体的细胞和歼灭任何显示不正常的抗原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和外来移植组织细胞方面有重要作用。2.细胞免疫定义:当病原体侵入机体细胞内部后,体液中的抗体不能与之结合而将其歼灭,此时须要依靠T细胞干脆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确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加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协作(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都离不开帮助性T细胞的帮助。(2)体液免疫中的抗体能歼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3)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裂解靶细胞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终清除。5.二次免疫:(1)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歼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猛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歼灭。【典例分析】例7.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帮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更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缘由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实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帮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在骨髓中有大量T细胞生成并发育成熟的结果【答案】B【解析】A、HI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B、歼灭HIV,一方面须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须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歼灭,B正确;C、CD段,体内HIV慢慢增多,而帮助性T细胞慢慢削减,由于帮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随帮助性T细胞的削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降低,C错误;D、帮助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其须要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故选B。例8.下图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B.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干脆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C.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都具有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D.细胞毒性T细胞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并非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A错误;B、健康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干脆移植给肿瘤患者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并分化形成的子细胞群也具有对应抗原的受体,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重点5:免疫异样重点5:免疫异样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快速、反应猛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假如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免疫缺陷病:(1)定义:免疫缺陷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分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5.免疫异样的推断方法:(1)免疫错误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自身免疫病;(2)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作为抗原过敏反应;(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免疫缺陷病。【典例分析】例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⑤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②③【答案】C【解析】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其次道防线,①错误;②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不愿定是外来的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苍老、损伤的细胞或癌细胞等,②错误;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④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④错误;⑤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⑤正确。所以,③⑤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例10.下图为HIV侵染人体T细胞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简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侵入人体后,脑细胞、肝细胞中也可能存在HIVB.HIV中存在与甲、乙、丙过程有关的酶C.甲、乙、丙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HIV和T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答案】B【解析】A、HIV无细胞结构,为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伴随其复制,故HIV侵入人体后,脑细胞、肝细胞中也可能存在HIV,A正确;B、HIV中不存在与乙(转录)、丙(翻译)有关的酶,乙、丙过程所需的酶来自于T细胞合成,B错误;C、甲过程为逆转录,乙过程为转录,丙过程为翻译,它们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全部生物都共用一条遗传密码,故HIV和T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正确。故选B。【重难点突破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胃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其次道防线C.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D.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答案】D【解析】A、脊髓不属免疫器官,A错误;B、胃液属于消化液,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其次道防线,B错误;C、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D、T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浆中,D正确。故选D。2.某科研小组探讨了“IL-18(白细胞介素18,一种淋巴因子)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得到了细胞凋亡的相对值(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组别处理方法0h12h24h48h甲无辐射损伤0.0160.0560.0480.038乙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丙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A.该试验的比照组为甲组B.从乙、丙两组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受到核辐射影响的脾细胞的凋亡C.分泌IL-18的细胞在骨髓中成熟D.核辐射引起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无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的生成【答案】B【解析】A、该试验的比照组为甲组和乙组,A错误;B、从乙、丙两组数据可知,丙组凋亡率明显降低,故说明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B正确;C、分泌IL-18的细胞为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C错误;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特异性mRNA和蛋白质的生成,D错误。故选B。3.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整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偏高,机体会通过调整作用,使c的含量发生变更B.图中a、b、c、d、e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成年人体内d过少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等症状D.免疫细胞除了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还有吞噬细胞【答案】B【解析】A、甲状腺激素的调整存在负反馈调整机制,若d甲状腺激素偏高,机体会通过负反馈调整,使c的含量发生变更,A正确;B、a神经递质不愿定是蛋白质,d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B错误;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人体内d过少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等症状,C正确;D、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D正确。故选B。4.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炎症反应过强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损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会给免疫系统供应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炎症反应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炎症反应往往是人体其次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B.发热均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清除病原体C.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整,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稳态失调D.消炎药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对患者康复不愿定有利【答案】B【解析】A、依据题意,炎症反应往往是人体其次道防线发挥作用的结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适度的发热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清除病原体,B错误;C、炎症反应过强引起正反馈调整,会造成过多的自体细胞损伤,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稳态失调,C正确;D、消炎药可以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但可能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不利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对患者康复不愿定有利,D正确。故选B。5.某人因烧伤,引起身体局部感染,经治疗后,复原健康,在此过程中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B.第三道防线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巨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过程D.溶菌酶与溶酶体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答案】A【解析】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错误;B、第三道防线清除的是特定的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C、巨噬细胞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过程,C正确;D、溶菌酶在体液中发挥作用,溶酶体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故二者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D正确。故选A。6.T细胞可以分为帮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帮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C.B细胞的活化离不开帮助性T细胞D.T淋巴细胞都生活在淋巴中【答案】D【解析】A、不同类型的T细胞都来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在胸腺中成熟,A正确;B、帮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调整或者帮助免疫反应,B正确;C、B细胞的活化须要双信号:B细胞受体与抗原结合;帮助性T细胞与B细胞相应表面受体结合,二者均满意时,B细胞可被激活,C正确;D、T淋巴细胞都生活在淋巴或者血浆中,D错误。故选D。7.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假如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B细胞,b表示浆细胞B.假如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假如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D.假如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答案】D【解析】A、假如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a(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b(浆细胞),b能够分泌c(抗体),A正确;B、体液免疫过程中,假如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B正确;C、假如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抗利尿激素,C正确;D、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并且在突触上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故选D。8.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帮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物质,A正确;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帮助性T细胞均能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B正确;C、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其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C错误;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属于其次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D.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等参与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答案】C【解析】A、皮肤黏膜、胃黏膜都是与外界环境相通,故其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B、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增多,其吞噬病菌为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其次道防线,B正确;C、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其次、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C错误;D、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参与的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D正确。故选C。10.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在调整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中各有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和抗体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而神经递质分泌后则分布在突触间隙中B.三者都需与特异性的物质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且一般发挥作用后均失去生物活性C.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于自身的组织和细胞,而抗体大多作用于外源性的抗原D.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而神经递质都是分子较小的有机物【答案】D【解析】A、激素主要由血液运输,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浆中,所以二者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而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分泌分布在突触间隙,A正确;B、激素和递质须要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而抗体须要与抗原结合,三者一般发挥作用后均失去生物活性,B正确;C、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的是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二者都和自身受体结合,而抗体大多作用于外源性的抗原,发挥免疫作用,C正确;D、有些激素不是蛋白质,例如性激素属于固醇,D错误。故选D。11.99.7%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感染所引起。宫颈癌疫苗专用于预防HPV病毒,人体接种宫颈癌疫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PV病毒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B.HPV病毒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C.注射HPV病毒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HPV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答案】D【解析】A、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A错误;B、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HPV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错误;C、宫颈癌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C错误;D、当HPV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记忆T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D正确。故选D。12.人体在饥饿和进食等不同状态下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进食可刺激小肠的K细胞分泌一种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②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以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③的抗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K细胞分泌GI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与口服葡萄糖相比,注射会使体内胰岛素水平较高C.甲、乙患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但二者均为自身免疫病D.患者甲通过注射适量胰岛素更能有效限制其血糖浓度【答案】C【解析】A、GIP是一种多肽,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故K细胞分泌GI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确定的流淌性,A错误;B、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葡萄糖是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浆,而消化系统中小肠K细胞可分泌GIP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注射的葡萄糖干脆进入血浆,不会引起该反应,故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B错误;C、由于免疫系统过于异样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的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病症,属于自身免疫病,结合题意可知,甲、乙患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但二者均为自身免疫病,C正确;D、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②的抗体,该抗体可与胰岛素结合,且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并可能阻挡糖原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不能使血糖浓度降低,D错误。故选C。1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Ⅳ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更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实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实力基本不受影响D.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答案】C【解析】A、由于HIV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AB段内HIV浓度上升的主要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不是内环境,A正确;B、BC段HIV数量下降,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须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须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而歼灭的HIV,B正确;C、CD段,体内HIV慢慢增多,而T细胞慢慢削减,由于T细胞既要参与细胞免疫,也要参与体液免疫,故随T细胞的削减,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降低,C错误;D、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再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EF段T细胞数量增加,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密切相关,D正确。故选C。14.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变更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B.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C.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D.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答案】B【解析】A、猫叫综合征等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异样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B、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B正确;C、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可以传给女儿也可以传给儿子,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C错误;D、可以接受基因治疗重度免疫缺陷症,该方法须要取患者的T淋巴细胞,因为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B。15.新冠肺炎如今仍在全球大肆传播,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肺炎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它属于传染源B.第一次接种后,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仍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缘由是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是产生的抗体较少C.接种新冠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戴口罩也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疼惜易感人群【答案】B【解析】A、新冠肺炎病毒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A错误;B、第一次接种后,虽然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但是抗体须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数量过少,抗拒该病的实力弱,因此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还可能患上新冠肺炎,B正确;C、接种新冠疫苗只能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对其它病毒不起作用,这种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D、戴口罩也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故选B。16.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慢慢增高,一段时间后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取速度与消退速度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结合相关学问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注射药物不影响其稳态B.注射量相同的状况下,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会使药物更快达到全身各部位C.志向的给药剂量应使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最小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D.当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答案】A【解析】A、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更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不断发生变更,注射药物会影响稳态,A错误;B、静脉注射干脆进入血浆,肌肉注射先进入组织液,在进入血浆,因此静脉注射的药效更快,B正确;C、药物在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时,该药物的血药浓度应介于最低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C正确;D、注射药物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当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可通过测定稳态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加以调整,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每空1分,共52分)17.新型冠状病毒最初侵染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的增殖,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状况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如体温上升到39℃,这时人的感觉是_______(填“冷”或“热”),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径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复原正常。(3)在隔离治疗期间,医生建议患者多喝水,从而增加机体的新陈代谢。患者大量饮水后,__________渗透压下降,__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填“增多”“削减”或“不变”),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弱”),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机体的水平衡调整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整。【答案】(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冷大于出汗皮肤血管舒张(3)细胞外液垂体削减减弱神经--体液【解析】(1)人体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2)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调定学说认为正常状况下,下丘脑预设的一个体温调定点为37℃,而病毒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如体温上升到39℃,这时人的感觉是冷,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导致发热出现。若患者服用退烧药,机体会大量出汗,此时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等途径来增加散热的。(3)患者大量饮水后,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削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取减弱,使尿量增多,从而使机体能够排出更多的代谢废物,机体是通过神经--体液调整来维持水平衡的。18.(一)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2n)高等动物细胞,其某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如图1所示(仅示意部分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含量关系如图2所示。某时期细胞核内发生的某生理过程如图3。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对应图2的_____________时期。导致图1中的①号和②号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缘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2)图2所示各个时期中,确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请依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更相关学问,将图中Ⅰ﹣Ⅴ用“→”相连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Ⅰ→_____________。(3)图3表示_____________过程,a表示_____________。图3中的b和c从分子组成看,两者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二)吸食毒品会导致人体相关生理功能障碍,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的影响。表为探讨人员对可卡因等阿片类毒品的吸食者进行相关激素及T细胞检测的结果与健康人的对比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促性腺激素(IU/L)性激素(pg/mL)T细胞亚群a(%)健康比照组4.76.543.8吸毒组1.44.135.6(1)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兴奋及快乐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由图可知,突触小泡中的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_____________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可将“快乐”信息传递给下一神经元。在_____________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而可卡因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___,从而增加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2)表数据显示吸毒者的性激素含量明显低于健康者,推想吸毒者可能是_____________受损或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削减所致。(3)据表分析,吸毒者简洁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一)(1)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I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2)II、IIIIII→IV→(I)→V(3)转录RNA聚合酶b中含脱氧核糖,c中含核糖(二)(1)扩散②(多巴胺)受体突触前膜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挡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增多(2)性腺促性腺激素(3)T细胞削减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解析】(一)(1)图1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染色体:核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对应图2的I时期。导致图1中的①号和②号染色体上基因不同的缘由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2)图2所示各个时期中,确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II(有丝分裂后期)、III(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请依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更相关学问,依据分析,图中Ⅰ﹣Ⅴ用“→”相连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为Ⅰ→III→IV→(I)→V。(3)图3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过程,a表示RNA聚合酶。图3中的b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为胞嘧啶核糖核苷酸,两者的差别是b中含脱氧核糖,c中含核糖。(二)(1)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突触小泡中的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并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②(多巴胺)受体结合后,可将“快乐”信息传递给下一神经元。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而可卡因作用的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挡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加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2)上表中数据显示吸毒者的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含量明显低于健康者,推想吸毒者可能是性腺功能受损或促性腺激素分泌削减所致。(3)此外吸毒者T细胞削减,吸毒者简洁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的缘由是T细胞削减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损。19.下丘脑是参与人体血糖平衡调整、体温调整和水盐平衡调整的重要中枢,其部分调整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______g/L,早饭后3h,与流人肝脏的血糖浓度相比,流出时会略有______(填“上升”或“降低”),某糖尿病人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血糖持续维持在髙水平,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糖尿病属于______病。(2)血糖上升可干脆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激素A,激素A的具体生理作用是______,从而使血糖降到正常水平,该调整过程属于______调整;另外,血糖上升还可干脆刺激下丘脑相关部位兴奋,并通过信号分子A使胰岛B细胞兴奋,但胰岛A细胞并不兴奋,缘由是____________,该调整过程是______调整。(3)机体若突然受到寒冷剌激,下丘脑会分泌______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促进腺体A的活动,腺体A的名称是______,其产生的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该激素的产生是通过______调整方式实现的。(4)水盐平衡调整时,激素B是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激素B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答案】(1)0.8~1.2上升自身免疫(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激素胰岛A细胞没有信号分子A的特异性受体神经(3)TRH(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分级(4)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取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解析】(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0.8~1.2g/L,早饭后3h,此时基本具有饥饿感,肝糖原分解,流出肝脏的血液中血糖含量上升,由于自身产生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细胞,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2)激素A是胰岛素,其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底,此过程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激素调整。信号分子A是神经递质,胰岛B细胞上有其特异性受体,而胰岛A细胞上没有信号分子A的特异性受体,因此胰岛A细胞不兴奋;本题只强调刺激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