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诗词对比鉴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品析《红楼梦》中不同人物围绕相同意象创作的古诗词,能够理解诗歌大意,感知诗歌情感主旨。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与人物性格、故事发展、情感主旨紧密结合在一起。审美鉴赏与创造: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析《红楼梦》中不同人物围绕相同意象创作的古诗词,能够理解诗歌大意,感知诗歌情感主旨。难点:理解文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与人物性格、故事发展、情感主旨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法、引导点拨法、提问讨论法、分析总结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任务回顾欣赏《红楼梦》,应仔细品味作品在日常生活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从《红楼梦》涉及的生活内容来看,诗词曲赋、音乐绘画、书法尺牍、灯谜联额、曲艺杂技、酒令笑话、禽畜花木、园林建造、服饰摆设医药养生、饮食起居等,可谓应有尽有,都有极其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读《红楼梦》描写日常生活的片段,以《(红楼梦〉中的》为题写一篇短文,说说你所品味出的文化内涵,在班级展示。二、对比鉴赏《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诗词曲赋,如黛玉、宝钗、宝玉等人写的一组“白海棠诗”就显露出人物的情趣和性格。这节课我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选择小说中不同人物就某一特定意象创作的不同诗词,进行对比阅读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1.海棠诗四首海棠诗出自《红楼梦》第37回,是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由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海棠诗会这一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咏白海棠贾宝玉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译文:海棠花素淡的姿容映照着层层的院门,繁枝上花朵盛开像团团白雪铺满花盆似刚刚沐浴才出的杨贵妃如冰清雪冷,像捧着心口皱着眉的西施白玉作精魂。晨风吹不散那点点哀愁,夜雨又增添了一抹泪痕。独自斜倚着画栏象是在默默思念,砧声清冷笛声哀怨送去落日黄昏赏析:本诗首联入题,写出白海棠枝繁花茂,素淡姿容;联以美女比作花,形容白海棠的美丽高洁:颈联写海棠朝朝暮暮都在发愁;尾联借写海棠比喻为独守空闺思念征人的女子。贾宝玉借咏白海棠,却寄寓了对钗黛二人的赞美,但倾向明白,突出了对黛玉的一片深情。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译文:半卷湘妃竹帘半掩着门,啊,白海棠,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为土以玉为盆来栽培你。你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缕香魂。你像月宫中仙女缝制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闺中哀怨的少女在擦试泪痕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我倦倦倚在西风窗下不觉日己昏。赏析:木诗首联交待了海棠花生长的环境;颔联写海棠花的白与洁;颈联继续写白海棠的高洁白净;尾联写相思之情,与首句遥相呼应。林黛玉借咏颂白海棠,写出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的心声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白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译文:珍重芬芳的花姿在白天也关上院门,提着水罐亲自浇洒长满青苔的花盆秋阶上有洗去粉红色的淡雅的姿影,带露水的台阶旁招来了冰雪般精魂我脚着木屐远道寻芳心情多怡适,在这寒冷的时节吟诗也倍觉情致悠悠。你这金色的秋花呀若怜我这个诗客,请别辜负我今朝把你携挂杖头回归的深情。赏析:首联是说,大好时光正好出游,不必借口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颔联从正面描写访菊时所见的景象,通过描墓菊花生长的背景来衬托寻找菊花,用两个问句,就突出了“访’的意思。颈联是说访菊时的具体活动表现,显得如此惬意。尾联是写贾宝玉对菊花的痴情,希望不要辜负他今天的乘兴游访,宝玉在以病愁体弱者自拟,故以拄杖表示出访,与首联写“药盏”呼应。本诗的重点在于“访”字,所以着力描写了宝玉久病初愈,兴味盎然地寻访菊花时的心理和行动种菊贾宝玉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译文:拿起锄头到田同把菊苗移来,篱笆旁边庭院前面到处分栽。昨夜没想到一场雨菊苗得活,今天早上格外高兴带霜绽开。吟咏秋色诗句能有千言万首,带着醉意端起香酒对菊同饮。泉水浇灌泥土埋封勤勤护惜,要知道只有幽僻之处隔绝尘埃。赏析:本诗首联写宝玉既然访到了菊花,便不惮劳苦,亲自移栽菊花到庭前篱边。颔联和颈联写移栽的菊花经过宝玉的精心培护而成活后,宝玉看到菊花成活盛开后的欣慰之情尾联是宝玉对自已爱花护花一片痴情和人生志趣的进一步表白。全诗以花喻人,以人比花,以情入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两情相得、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致。咏菊林黛玉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译文:无法摆脱的诗情从早到晚把我纠缠,或绕着篱笆漫步或停下来倚着石头独自沉思吟诵。笔尖上积聚着灵秀,面对着霜寒把秋菊描写,口齿闯含着菊花的芳香,仰对明月把菊花吟咏。满纸上写的都是平日自我怜惜的哀怨,谁又能透过片言只语了解我的愁思。菊花自从经过陶渊明的品评后,高尚的品格一直被人称道。画菊薛宝钗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译文:赋诗之余,又即兴随意作画,我并不为此入迷如狂;诗画本来就是小道,岂用为它费神思量?饱蘸浓墨,画出枝叶繁茂而婆娑,巧施色彩,皴染出瓣儿层层簇拥的鲜花。水墨浓淡,把随风摇曳的神韵点画;灵巧的笔下,阵阵菊香散发。莫把它认作菊圃里的鲜花,可以任你随乎采摘。我想把它粘上屏风,借以抚慰寂寞的九月九日。赏析:本诗首联点题,写了画兴大发的原因。颔联写作画过程,突显了宝钗对中国画技艺的谙熟。颈联写“画”的效果,把实物实景与自己的想象幻觉融合在一起。尾联则点出了“画”的意义和作用。本诗生动地写了如何画菊及菊画的神韵,也充分流露出薛宝钗自视清高、自负不凡的思想。忆菊薛宝钗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译文:在西风中我惆帐遥望心头多么郁闷,正值这水开红花芦苇扬白絮的断肠之时。去年的花圃里空有篱笆而秋花已无踪无迹,只有在寂冷清寒的霜月之夜你才进入梦中面对着南归远去的飞雁我不禁把你怀念,寂莫无聊啊直听那捣衣声呆坐到深夜。有谁可怜我为凋残的黄花相忆成疾病,告慰的是来年的重阳节相逢会有期。赏析:本诗以写人为主,以咏菊为宾,既咏菊,又赋事,惜咏菊展示咏菊人的情怀、情绪,暗寓人物的未来命运。诗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菊花盛开时(暗喻从前的幸福生活)情景的回忆,朦胧地表达了一种独守寒窗盼望菜花盛开时节而不得的凄凉情绪,预示了宝钗后来的不幸遭遇。簪菊贾探春瓶供篱裁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译文:天天为了在瓶中插菊和在篱下栽菊而奔忙,折来插在头上不是平时的模样。长安公子杜牧因为爱花而成癖,彭泽先生陶渊明因为嗜酒而癫狂鬓旁的短发沾着菊花上的露水,葛布头巾也染上了菊花的清香。时俗之人不能理解我高尚的情操,任凭他们在路旁拍手取笑。赏析:本诗首联写诗人平素对菊花便喜爱有加。颔联写诗人的联想。借杜牧、陶渊明等为数不多的高士,表达自己爱菊之情的真挚与浓烈。颈联承接前面两联,点明了簪菊的用意,不是因为女孩子的爱美之心,而是像杜牧、陶渊明等须眉男子一样,爱慕菊花高洁的情怀。尾联表达了诗人不顾讥议、自拔于流俗、我行我素的气概。本诗反映了古代人重阳登高插花的风俗,也流露出探春企图如男子一样要立出“一番事业”的心情。残菊贾探春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译文:在寒露严霜越来越重的时候菊花花枝渐渐倾斜,宴饮赏菊才过又到了小雪节气。花托上的花瓣还没有落完,颜色却渐渐浅淡,枝头的叶子渐渐凋落,留下的也显得散乱纷披。-轮残月半照在床前,蟋蟀的叫声也渐渐微弱,寒云密布的天空中雁队飞行也变得缓慢。明年秋天还一定会相见,暂时分手请不要过分相思。赏析:本诗是12首菊花诗的总收,诗的前半首暗寓出探春在贾家渐见衰败之时离家出嫁,后半首则是进一步描写探春远嫁的情景。本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整首诗以各种悲伤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极度悲凉的氛围,预示着探春远嫁的悲剧命运。供菊史湘云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译文:很高兴在弹琴和饮酒的时候有菊花作伴,亭亭玉立地点缀在案头显得幽静雅致。隔着座位都能闻到菊花带有院中露水的香气,我不由得抛开书卷,仔细地观赏这一枝秋菊。她为我在清凉的纸帐中带来新奇的梦境。每当夕阳西下面对清冷的花圃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赏菊的情粤我同菊花一样傲世不群是因为我们气味相投,性情一致,面对着像繁花盛开的春天一样热闹的尘世毫不留恋。赏析:本诗主要描写了史湘云像陶渊明一样蔑视富贵、佯狂傲世的性情风度。此诗妙处在于诗中有画,而且是活跃跳到的画,写出了菊之神韵,更表现了供菊者的气质。对菊史湘云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从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译文:从远处花圃移来的菊花贵重过黄金,一丛颜色浅淡,一丛显得浓深。我光着头在疏篱旁与菊花相对而坐,在沁人心肺的菊花香中抱膝长吟。算来算去没有谁象你那样傲视世俗,看来只有我才是你的知已好友。请不要辜负这稍纵即逝的秋光啊,我们都要珍惜这相对欣赏的每一寸光阴。赏析:首联在交待了菊花的来历之后立即转向对菊花的欣赏态度。颔联描写赏菊人的不拘礼法和萧散怀抱。颈联笔锋一转,写菊花为群花中之最傲世不群者,诗人和菊花互为知音好友。尾联又写秋色不长,相对不易,应该珍惜时光,尽情赏玩。菊影史湘云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译文: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日光下菊花影子叠叠又重重,不知不觉地移动在庭院之中。隔窗的灯光描画出远近菊影,月光透过篱笆罩住花影玲珑,菊花留下影象灵魂也应留驻,霜印菊影传神也如一梦空空。珍惜这暗中花影切莫践踏碎,谁能醉眼迷离欣赏花影朦胧?赏析:本诗主要描写菊花的影子,诗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光与影的关系描写,融情于景;后半部分借景生情,抒情色彩有所加强。该诗采用咏物为主,写人为辅的手法,借菊影的朦胧之美,从侧面抒发了史湘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的虚无,暗示了史湘云的人生希望,终究是一场空。3.《螃蟹咏》三首《螃蟹咏》出自《红楼梦》第38回,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借吟咏螃蟹而进行的一场诗战。《螃蟹咏》紧接着《菊花诗》,它们是同一次诗会(菊花诗会)上的作品,前有林黛玉的“魁夺菊花诗”,后则引出薛宝钗的“讽和螃蟹咏”。这一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同一个螃蟹,持有不同政治立场和不同思想观点的人,就对它有截然相反的寓意。螃蟹咏贾宝玉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译文:手持蟹钳更喜有这桂树的阴凉,泼上醋伴上姜真使我食兴欲狂。贪吃的王孙为助兴自然要有酒,号为“横行公子”却是腹内空空无肝肠。为贪馋早忘了腹脐积冷的顾忌,指上沾腥味洗了又洗还有余香。螃蟹生来原就为满足世人的口福,称仙的苏东坡也曾自嘲平生为口忙。赏析:本诗首联领起“持螯赏桂”,重点却在写人的狂态。颔联紧承“兴欲狂”而来。颈联回到吃蟹上来,续写吃蟹人的狂态。尾联顺着上联之势,融汇宋人苏轼的赋意诗境,以自喻的口吻,为自己的贪馋狂态辩解,并结束全诗。全诗首尾照应,中间二联对仗工稳,且语带双关,句句咏蟹,又句句写人,咏物与言志抒怀关合紧密,写来情性率真,自然地流露了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螃蟹咏林黛玉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译文:永远披着铁甲永远持着长枪,就是死了也没能忘。你那鲜红色相堆上盘碟,却又惹人喜爱个个争先品尝。双双大螯中封满嫩玉似的白肉,饱凸的蟹壳内块块蟹黄扑鼻香。要说多肉更应怜爱你那八只足,啊,为助情兴谁来陪我饮上酒千觞:对着佳品美味莫辜负这金秋佳节,好个清风轻拂桂花飘香菊黄带霜赏析:首联分别以“铁甲长戈”、“色相”来形容螃蟹,可谓形象生动。颔联写了螃蟹最好吃的几个部位。颈联中,林黛玉亲切地唤螃蟹为“卿”,自称怜爱它,要醉饮千杯。尾联以一句“桂拂清风菊带霜”作结,为这场“食蟹大战”画上了一个诗意的句号。全诗风格率直明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螃蟹以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林黛玉借这首诗,寓托了她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之下决不屈服,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斗争到死的叛逆精神。螃蟹咏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译文:桂香氤氲梧桐阴下端坐着举起杯,好吃贪馋的人瞧着你螃蟹盼重阳。眼前的道路你从不管纵横一味旁行,装模作样肚子里却只有黑膏和蟹黄。酒也敌不过你那腥味还得用菊花,为防腹内积冷吃时定要多加姜。横行到今落入锅里得到了什么好处?月夜里水边上只留下了禾黍的芳香。赏析:首联点明了食蟹的季节和环境。颔联为诗中的警句。颈联写了对付螃蟹之法。尾联写螃蟹的下场。作为封建卫道者的薛宝钗,则借吟咏螃蟹这个“小题目”,“寓大意思”,以斥责不守礼法、背弃仕途的叛逆行为,嘲笑和辱骂封建阶级的叛逆者,攻击宝黛所走的反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叛逆道路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全诗以蟹取喻,用笔老辣,极尽讽刺。4.柳絮诗四首柳絮诗会,是大观园的最后一次诗会。在《红楼梦》第70回中,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贾宝玉没有写成,却一时兴起,续完贾探春的半阕;薛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南柯子·空挂纤纤缕贾探春、贾宝玉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注释:(1)“空挂”二句:纤纤缕、络络丝:比喻柳条。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宋代王禹《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赏析:词的上阙,由探春所写,它通过描述柳絮随处飘飞的景象,流露出小说作者对探春命运无可奈何的感叹。词的下阙是由贾宝玉赓续的,它通过对柳絮的咏吟,暗示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命运。唐多令·柳絮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述。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译文:百花洲上柳絮像粉末随风飘落,燕子楼中杨花的芬香仍然残留。一团团的白绒、互相追赶着结队成球。飘泊不定就象人那样命苦,难合难分也没有用处,再不要说过去的风流!草木好象也知道忧愁,这样年轻怎么就白了头。可叹这一生、谁舍弃了你谁又把你来收!跟着东风走春光也不管:任凭你到处流离,怎忍心使你长久地逗留!赏析: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托物感怀,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林黛玉在无奈的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注释:(1)白玉堂:“白玉”原是形容贾家的富贵豪奢。汉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2)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3)“蜂团”句: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喻飞絮,亦通(4)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5)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6)“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比喻不因别人的亲疏而改变固有的姿态。(7)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赏析:本词上片状物,着力描写风飏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状。下片言志,抒写了柳絮的情志:有离即有合,有散必有聚。词作表面写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史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注释:(1)绣绒:比喻柳花。残吐:借女子唾出的绣榕线头,说柳絮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后人不晓词意,妄改“残吐”为“才吐”(《红楼梦》程高本),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词境界不合。明代杨基《春绣绝句》:“笑嚼红绒唾碧窗。”(2)香雾:比喻飞絮蒙蒙。(3)拈:用手指头拿东西:(4)鹃鸣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说使春鸟产生妒忌。(5)莫放:《红楼梦》庚辰本作“莫使”,与前句“空使”用字重复,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为好。以戚序本为准。南宋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这首《如梦令》词取的就是这几句的意思。赏析:本词是史湘云未来的自况。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也十分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全词流露出一种留恋、惋惜春光的情绪,象征着湘云对那段美满生活的留恋。三、课堂小结《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不单单是情节发展的点缀之笔而是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文中诗词的作用主要有:注明撰书的来由,陈述立意本旨;深化主题思想,表达人物观点;隐喻人物命运;展开故事情节;烘托故事氛围;交代历史背景,反映社会风尚。四、高考链接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满纸荒唐言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咏菊林黛玉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满纸荒唐言》是作者的高明预见,每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红楼梦》。B.《满纸荒唐言》的作者借《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同时寄托了内心的感慨。C.《咏菊》的颔联描写黛玉临霜作诗、对月吟咏的情景,富有美感。D.《咏菊》的尾联借写陶渊明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暗示作者高洁的品格。【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红楼梦》给世人消愁解闷”有误,作者把自己的一生的经历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作品看似荒唐,却是一个葬送旧时代的悲剧故事。(2)有人说,曹雪芹借《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请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①)内容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这两首诗是二者之间激起的回响和共鸣都表达了诗人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②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之处:《满纸荒唐言》出现在小说第一回,曹雪芹直接抒情,开篇明义,概述整部小说的大意。结语是一个反问句,表明了此书谁能读懂的感叹。《咏菊》是林黛玉咏物抒情,借菊的品质抒自己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判定其表现手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先看内容,《满纸荒唐言》是出现在小说第一回的作品。诗句意思是“写这本书很辛苦,但人们都不了解,把这本书说成是乱写甚至是反书、禁书。都说作者太迷恋儿女痴情,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书中的意味?”该诗表达了曹雪芹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咏菊》是林黛玉的作品。全诗的意思是“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林黛玉借菊的品质抒自己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情怀。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也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在内容情感方面,两首诗的相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通过理解内容,可知两首诗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林黛玉的《咏菊》是咏物抒情,借菊的品质抒自己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情怀;《满纸荒唐言》中,开篇明义,概述整部小说的大意,是直接抒情,结语用反问句,表明了此书谁能读懂的感叹。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日又昏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薛诗颔联是倒装的写法,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秋阶”“露砌”点明白海棠的生长环境,“冰雪”则写出白海棠的气质。B.薛诗尾联写白海棠想要以素淡清洁报偿自然,窈窕沉默地迎来了又一个黄昏。“不语”和“日又昏”表现海棠为不能更多地报偿自然而黯然烦闷。C.林诗颔联“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高洁。D.林诗尾联写白海棠倦倚昏夜西风之中,用“娇羞默默同谁诉”来描绘其情态,实际上也是写黛玉自己在深闺中无处倾诉的一片幽情。【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不语’……表现海棠为不能更多地报偿自然而黯然烦闷”错。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体现的是宝钗的矜持稳重。(2)两首诗皆以花自况,各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作分析。①薛诗表现出其矜持端庄,稳重平和的形象。“昼掩门”和“珍重芳姿”的一语双关,写出贵族少女的矜持;洗尽铅华的白海棠淡极反艳,颇与宝钗性爱淡雅反显雍容暗合;窈家默然地以无痕的清洁回报自然,又似宝钗的安分随时,宁静娴雅。林诗表现出其风流高洁,善感多情的形象。首联,种花人在半卷半掩的帘与门中呼之欲出,以冰为上以玉为盆,2尽显洒脱高洁;梨蕊之白和梅香进一步突出了清雅、高洁这一特质。居父丧着孝服的黛玉将自己与白海棠的形象糅合,白海棠的哀怨、深情,便成了她善感多情的写照。3.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柳絮林黛玉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述。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薛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韵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其凄凉悲楚之情溢于言表。C.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D.薛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本。【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误。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并没有突出“柳絮的疏狂自得”。(2)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两首柳絮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将柳絮自比,来表达了内心的情感。B.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意思是柳絮可不断借助好风之力,直上青云。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临江仙》中“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境。C.面对同一团柳絮,因黛玉、宝钗两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性爱。D.黛玉拟的这首词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词缠绵凄恻,催人泪下。全词语多双关,明显有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错误。宝钗没有“怜爱”(3)同是写柳絮,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词却明显不一样,请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①柳絮意象不同:林诗的柳絮漂泊、命薄、愁苦、伤感、任性。薛诗的柳絮:自信、随缘、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