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_第4页
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玉米田间管理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班

春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春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

◆春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

玉米提质增效的内涵

提质:耕地质量

玉米品质

增效:化肥效率

生产效益

一、春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

◆长年连作

◆过度依赖化肥

耕地质量下降

◆小机具旋耕作业

◆秸秆当废物丢弃

土地退化、侵蚀严重

•东北黑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

•黑土地形成1厘米土层,需要400年左右。20世纪50

年代,黑龙江土层较厚的地块黑土层50—60厘米。土

层较薄的地块黑土层也有20-30厘米。

•1980年厚的黑土层降到25—30厘米;薄的土层降到

15~20厘米。开垦较早的宾县、阿城、望奎等县市已

出现黄土母质。

•2000年黑土层又下降5厘米。黄土母质裸露面积达

20%左右。

•黑龙江104.7万公顷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殆尽。

•2010年水土保持普查报告指出;黑土地水土流失趋势

加重,侵蚀沟道29.57万条,总长度1955公里,总面

积3648公顷。

内蒙侵蚀最重,其次是黑龙江,

吉林。

我国土壤受风蚀影响严重,发生风蚀及受风蚀作用影响的面积

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刘铁军等,2013)。

东北黑土区风蚀面积达3.4万公顷(YangYCetc,2018)。

水蚀

我国土壤水蚀面积越来越大,土壤水蚀影响的面积占国土总面

积的1/4(郑粉莉等,2008)。

黑龙江省中部典型黑土地区在1980~2000年间,土壤有机质降低

了22.26%(汪景宽等,2002)。

海伦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较1981年,2008年土壤有机

质平均下降超过10g/kg(陆访仪等,2012)。

耕层浅、犁底层厚,不抗旱、不耐涝

耕层厚度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cm)(cm)(cm)

黑龙江省14.320.19.8

美国高产土壤

什么是高产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深施肥=结构良好+有机质5%+养分均衡

一、春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

◆品种生育期长

◆与当地光热资源不匹配

籽粒含水量高秸秆生物量大、含水量高

霉变、仓储困难还田难、加工成本增加

籽粒含水量高———水苞米

40

35

30

25

20

15

籽粒含水量(%)10

5

0

31

33527101013

兴垦绿单

先玉吉单垦单克单嫩单

一、春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

一、春玉米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

◆生产技术标准化程度低

垄距规格多、无标准

耕整地质量参差不齐

缺苗断空、群体整齐一致性差

施肥随意

农药使用不规范

二、春玉米提质增效耕作栽培技术

1吨玉米秸秆含有大约:

7.7公斤氮≈16.7公斤尿素

1.8公斤磷(P2O5)≈3.9公斤二铵

13.6公斤钾(K2O)≈22.67公斤氯化钾

1.4公斤硫

1.与裸地相比,留茬及秸秆覆盖下的输沙量可以减

少90.3%~99.4%;

2.秸秆、残茬能有效延缓土壤积水和径流起始

时间,降雨缓冲能力极大增强;

3.秸秆覆盖田间径流形成时间晚、水蚀损失量

少,增强了土壤的抗水蚀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品种

品种选择原则

1.在当地能正常成熟,留出200℃积温;

2.正规品种,省审或国审品种;

3.产量潜力大,抗性强,尤其抗倒伏;

4.品种搭配种植,不同品种,不同熟期搭配,;

5.新品种一定要先试种,谨防忽悠。

(二)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品种存在的误区

1.追求大棒;大棒与密植是矛盾的;

粒深、轴细,出籽率高

穗位整齐,粒深,雄穗分枝少

抗倒、适宜机械收获

(二)选择合适的品种

美国玉米黑龙江玉米

早熟、耐密、抗倒、脱水快、稳产

1979-2005年美国玉米带26年间单产增加50%,

生育期从125天减少到115天,缩短10天左右。

(ChristopherJ.Kucharik,2008)

钱玉568白

大玉

碴米

粒须兼用玉米---长发妹

长发妹,一款籽粒产量和玉米须产量

双高、药食同源型玉米品种,需要

≥10℃活动积温2400~2500℃,株高

250~280cm,穗位120~140cm,株型

收敛。该品种苞叶外玉米须长度可达

20cm以上,玉米须产量可达1.5克/株,

是普通玉米品种的3~5倍,采收效率

高。该品种籽粒品质好,适合加工大

碴子、玉米面等。

(三)合理施肥

1、施肥方法不得当

❖盲目使用一次性施肥;

❖深度不够、位置不合理,施肥量大,浪费且不平衡;

❖供肥与需肥匹配性差,前期营养过剩,后期养分不足。

施肥量大深度浅烧种烧苗前期长势(与推荐相比)后期长势(出现脱氮现象)

不合理施肥限制玉米增产

前期抑制生长后期倒伏

合理施氮过量施氮

后期早衰

施肥不足施肥合理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地力永远是第一位的限产因素,有机质能提供的维生素、氨基酸、生长素、抗生素

、酶类是化肥无法做到的。因此增加有机质,减少土壤扰动,防止真菌破坏,是农

业生产的重点。氮肥是补充速效氮而施的肥,不是主要高产因素。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秋施肥:秋季温度降至10℃以下进行施肥,施肥深度15-

20cm,施肥量为施总量磷钾50-100%,氮素30%。

春季播前施肥:

一是可以解决地表秸秆多影响播种的问题,二是散

墒降湿度。

三是加深施肥深度,提高肥效。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一、玉米叶面肥作用

一是补充营养,调整养分平衡,促进长势均匀;

二是在缺素时快速补充,硼、锌等;

三是缓解恢复药害、冻害、干旱等;

二、常用配方:每公顷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2.5公斤+硼、锌+生物菌+米醋

三、注意:

1、水量少时必须减少肥料用量;

2、叶面肥不能与除草剂混用,与杀虫剂混用时加米醋调酸。

3、推荐在突发缺素时使用叶面肥,时期为拨节期和吐丝期。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慎用含激素的叶面肥!

“地福来”藻类细胞肥、雷力海藻肥、派诺克、益微等

生物菌剂。

建议:慎重使用含有激素的叶面肥:复硝酚钠、胺鲜酯、

赤霉素、2.4-D类等。

(四)苗后除草技术

苗后除草剂施药时期应根据杂草生育确

定,一般选大多数杂草出齐时进行,不

可施药太早,太早杂草未出齐或杂草草

龄小,叶面积小,影响药效,施药太晚

,杂草大,抗药性增强,也影响药效。

一般一年生阔叶杂草2~4叶期,禾本科

杂草3~5叶期,鸭跖草必须在3叶施药,

莎草科的扁秆藨草、三江藨草、藨草等

毒土法施药在株高15厘米以前。

(四)苗后除草技术

1.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无风的清晨5点钟的喷药效果

早晨或傍晚,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

温度20—25度,如果气温低于17度,请

于20度时用药;

2.空气湿度大于65%,风力小于4米/秒

3.喷头距地面50厘米

4.速度6—8公里/小时,压力2.8个大气压傍晚喷药效果

5.扇形喷头,土壤处理11004型,茎叶处

理采用11003型

6.不随意加药量,水量不要过大,防止

飘移到周围其它敏感作物上。

(四)苗后除草技术

茎叶除草剂: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苯吡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苯达松等。

1、苗后玉米3~5叶期,每公顷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750~1000毫升+10%硝磺草酮悬浮剂

750~1000毫升+38%莠去津悬浮剂1200~2000毫升,叶面喷雾。

2、苗后玉米3~5叶期,每公顷用40克/升烟嘧磺隆悬浮剂800~1200毫升+38%莠去津1.5L/hm2

3、苗后玉米3~6叶期,每公顷用有效成分8g-10g/hm2噻酚磺隆,在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

可防治大多数阔叶杂草。防阔叶草也可选用苯达松、氯氟吡氧乙酸等药剂。

4、苗后玉米3~10叶期,每公顷用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100毫升/公顷+90%莠去津水分散粒

剂1050克/公顷。

苯唑草酮对玉米不同叶龄、不同品种均比较安全。适合鲜食玉米、爆裂型玉米和制种田

(四)苗后除草技术

国家规定不能使用的长残效农药:

氯嘧磺隆(豆磺隆)、咪唑乙烟酸(普施特)、甲氧咪草烟(金豆)、氯磺隆(绿磺隆)、

甲磺隆以及其它含有上述农药成份的商品单剂与复配剂。

限量使用的农药:

48%异恶草松(广灭灵)不能超过1.0升/公顷;

25%氟磺胺草醚(虎威)不能超过1.5升/公顷;

16.8%高渗氟磺胺草醚不能超过1.8升/公顷;

38%莠去津(阿特拉津)不能超过5.2升/公顷;

4%烟嘧磺隆(玉农乐)不能超过1.5升/公顷;

70%嗪草酮(赛克津)不能超过0.6公斤/公顷;

80%唑嘧磺草胺(阔草清)不能超过30克/公顷。

以及其它超量会对后作有影响的除草剂。

(五)化控技术

◆理想的玉米株型是穗位1米左右,穗上节间稍长,利于透光,90%以上的产量来

自于抽穗后光合作用。

◆穗上节间过密,叶片互相遮蔽,不利于棒三叶光合作用,缩短穗下节间对产量

较为有利。

(五)化控技术

喷施化控剂的原则是“喷高不喷低、喷旺不喷弱、喷绿不喷黄”。

植株高大型品种适宜采取化控措施。

6-8展叶,刚过拔节期,缩基部节间,壮根壮秆,降低穗位下两节

节间长度;后期化控在玉米展开叶10-13叶时进行,缩短穗上节间长

度。临近玉米抽雄期化控要慎重!

高产玉米长相——穗位降低,拉长穗上节间,利于光照

(五)化控技术

一、注意苗弱、苗稀不宜使用。

二、苗旺、苗密、雨多宜正确使用。

三、使用时期必须按说明书。

四、使用剂量及作业机械必须达标。

五、不可重复使用。

六、化控技术要与氮、磷、钾肥及密度设计相结合才能起到控倒伏效果

化控剂最大的问题是药害,苗弱苗稀时不可使用。

1、控旺效果:烯效唑>多效唑>矮壮素>甲哌鎓

2、安全性:甲哌鎓>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

3、残留期: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甲哌鎓

(五)化控技术

玉黄金

使用时期:在玉米展开叶6-8叶(可见叶10叶-12叶)喷施。用量:每亩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