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_第1页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_第2页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_第3页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_第4页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与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装置的配套设备硬质金属容器的

校准。

2引用文件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GB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

JJG259-2005标准金属量器

JJG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概述

硬质金属容器是材料为金属的一种容器,作为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装

置配套设备,主要用于血压重复性检定项目。硬质金属容器一般由主体、带溢

出孔的盖子两部分组成。硬质金属容器规格为100mL、500mL两种。

4计量特性

容量示值误差

硬质金属容器容量最大允许误差不大于±5%。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1.1环境温度:(20±5)℃,且环境温度变化不得大于1℃/h。

5.1.2水温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

5.1.3校准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6682-2008《分析实验

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要求。

5.1.4周围无强电磁场干扰,无振动干扰,无强光直接照射。

5.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5.2.1电子天平:测量范围2000g,分度值0.01g,准确度等级○Ⅱ级。

5.2.2温度计:测量范围(0~50)℃,分度值0.1℃,MPE:±0.2℃。

6通用技术要求

目视检查硬质金属容器外观完整无锈蚀,溢出孔无破损以及无影响外观质量的

其他缺陷。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容量示值误差校准

7.1天平按使用说明书通电预热,调整天平处于水平状态。

7.2将硬质金属容器放入天平,称取自身质量m1。取出硬质金属容器,打开溢

出孔盖子,用量杯将纯水注入硬质金属容器,拧紧溢出孔盖子,擦干溢出的水

份,再次将其放入天平称取其总质量m2。

7.3按公式1计算硬质金属容器容量示值

V20=(m2-m1).K(t)(1)

r-r

式中:K(t)—BA[1+b(20-t)];

rB(rW-rA)

V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硬质金属量器的实际容量,mL;

3

rB—砝码密度,取7.85g/cm;

3

rA—测定时实验室内的空气密度,取0.0012g/cm;

3

rW—蒸馏水t℃时的密度,g/cm;

b—被检硬质金属量器的体膨胀系数,℃-1;

—校准时蒸馏水的温度,℃;

K(t)值列于附录A中。

根据测定的质量值(m)和测定水温所对应的K(t)值,即可由式(1)求出

被检硬质金属量器在20℃时的实际容量。

7.4重复7.2、7.3步骤,硬质金属容器2次容量示值的差值应不超过允差的

1/4,并取2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V20,按公式(2)计算容量示值误差δ。

V-V

δ=200´100%(2)

V0

式中:V0—被检硬质金属量器标称容量,mL;

V20—被检硬质金属量器2次容量示值,mL;

8校准结果表达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不在实验室内进行校准);

d)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

校对象的接受日期;

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和代号;

i)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j)校准环境的描述;

k)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l)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m)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n)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o)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声明。

9复校时间间隔

硬质金属容器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硬质金属容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硬质金

属容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

校时间间隔。

附录A

硬质金属量器衡量法K(t)值表

体膨胀系数3.3×10-5℃-1,空气密度0.0012g/cm3

水温t/℃0.00.10.20.30.40.50.60.70.80.9

151.0021191.0021311.0021441.0021561.0021691.0021811.0021931.0022061.0022181.002231

161.0022431.0022571.0022701.0022841.0022971.0023111.0023251.0023381.0023521.002365

171.0023791.0023941.0024081.0024231.0024381.0024531.0024671.0024821.0024971.002511

181.0025261.0025421.0025581.0025741.0025901.0026061.0026211.0026371.0026531.002669

191.0026851.0027021.0027191.0027361.0027531.0027701.0027861.0028031.0028201.002837

201.0028541.0087201.0028901.0029081.0029261.0029441.0029621.0029801.0029981.003016

211.0030341.0030531.0030721.0030911.0031101.0031291.0031481.0031671.0031861.003205

221.0032241.0032441.0032641.0032841.0033041.0033241.0033441.0033641.0033841.003404

231.0034241.0034451.0034661.0034871.0035081.0035301.0035511.0035721.0035931.003614

241.0036351.0036571.0036791.0037011.0037231.0037451.0037671.0037891.0038111.003833

251.003855/////////

附录B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记录格式

送校单位器具名称

制造单位型号规格器具编号

温度℃相对湿度%校准地点

校准日期证书编号

校准员核验员

校准依据

校准所用的主要计量标准器

名称:型号:编号:

测量范围:准确度:

证书编号:有效期限:

B.1通用技术要求:

B.2容量示值误差

标称容量/型2次容量示值的容量示值

m1(g)m2(g)水温℃kt实际容量(mL)

号(mL)差值(mL)误差

100

500

B.3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备注:本次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附录C

硬质金属容器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温度:℃相对湿度:%

C.1通用技术要求:

C.2容量示值误差:

标称容量/型容量示值

水温℃实际容量(mL)

号(mL)误差

100

500

C.3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附录D

硬质金属容器容量示值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1概述

1.1测量方法:依据JJF×××-2015《硬质金属容器》

1.2环境条件:温度(20±5)℃。

1.3测量标准

电子天平:测量范围(0~2000)g,最小分度值0.01g,准确度等级:○Ⅱ级。

1.4被测对象

硬质金属容器

1.5测量过程

硬质金属容器的测量是通过天平称出被测量器内纯水的质量值,乘以测定水

温所对应的修正系数,即得到20℃时的实际容量。

1.6评定结果的使用

在符合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测量模型

V20=m·K(t)

式中:V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测量器的实际容量;单位:mL。

m——被测量器内所能容纳纯水的表观质量;单位:g。

K(t)——测定水温所对应的修正系数;单位:cm3/g。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3.1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评定

u(m)由两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项构成,即电子天平的标准不确定度u(m1)和被

测量器内纯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2)。

3.1.1电子天平的标准不确定度u(m1)的评定

采用2000g/0.01g电子天平,其标准不确定度u(m1)可根据电子天平最大

允许误差,采用B类方法进行评定。样品皮重超过500g时,2000g/0.01g电

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为±0.1g,属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3,故标准不确定度

分项u(m1)为

0.1

u(m1)=≈0.0578g

3

3.1.2被测量器内纯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m2)的评

被测量器内纯水质量值的测量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3.1.2.1.a)以测量100mL硬质金属容器为例,本实验在水温19.8℃时,

用2000g/0.01g

电子天平测量被测量器内纯水质量值,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为99.68,

99.69,99.68,99.67,99.68,99.68,99.69,99.68,99.69,99.68g。

1n

==99.68g

måmi

ni=1

单次实验标准差

n

2

å(mi-m)

s=i=1≈0.0064g

n-1

实际情况只测2次,u(m2)=s/2≈0.0046g

3.1.2.1.b)以测量500mL硬质金属容器为例,本实验在水温19.8℃时,

用2000g/0.01g

电子天平测量被测量器内纯水质量值,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为

498.39,498.36,498.42,498.37,498.38,498.41,498.41g,498.39g,

498.36g,498.37g

1n

==498.39g

måmi

ni=1

n

2

å(mi-m)

单次实验标准差s=i=1≈0.022g

n-1

实际情况只测2次,u(m2)=s/2≈0.0156g

3.1.3输入量m的标准不确定度u(m2)的计算

测量100mL硬质金属容器时,有

'2222

u(m)=u(m1)+u(m2)=0.058+0.0046≈0.058g

测量500mL硬质金属容器时,有

'2222

u(m)=u(m1)+u(m2)=0.058+0.016=0.060g

3.2输入量K(t)的标准不确定度u(K)的评定

u(K)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引起温度变化主要有两个因素,

r-r

温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以及水温的变化,根据K(t)=BA[1+b(20-t)]公式

rB(rW-rA)

分析,温度变化±0.3℃,输入量K(t)变化量与u(m)相比可忽略。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V=m·K(t)

¶V

灵敏系数c1==K(t)

¶m

¶V

c2==m

¶K(t)

4.2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测量100mL硬质金属容器,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1。

表1100mL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ci|ci|u(xi)

分量u(xi)

u(m)0.058g

电子天平

u(m1)0.058gk0.058mL

测量重复性

u(m2)0.0046g

u(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