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假设检验
1.A2.A3.B4.D5.
C6.A
1.某厂生产的化纤纤度服从正态分布,纤维的纤度的标准均值为
1.40。某天测得25根纤维的纤度的均值x=1.39,检验与原来设计的标
准均值相比是否有所变化,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为a=0.05,则下列正确
的假设形式是()。
A."0:u=1•40,%:口71.40B.H。:uWl.40,〃]:u>
1.40
C.Ho:n<1.40,w,:u^1.40D.%:u21.40,"JnV
1.40
2.某一贫困地区估计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
实际上还要高,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为()。
A.4:弘W0.2,:n>0.2B.H。:n=0.2,”|:冗中
0.2
C.Ho:冗NO.3,:nVO.3D.Ha:nNO.3,兄:nV
0.3
3.一项新的减肥计划声称:在计划实施的第一周内,参加者的体重平
均至少可以减轻8磅。随机抽取40位参加该项计划的样本,结果显示:
样本的体重平均减少7磅,标准差为3.2磅,则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o
A.Ho:uW8,〃1:u>8B.Ho:u28,%:u<
8
C.Ho:UW7,/:U>7D.Ho:uN7,%:u<
7
4.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o
A.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B.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C.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
是错误的
5.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A,都有可能成立B.都有可能不成立
C.只有一个成立而且必有一个成立D.原假设一定成立,备
择假设不一定成立
6.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o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时拒绝
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
未拒绝备择假设
7.B8.C9.B10.A11.
D12,C
7.在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当原假设正确时拒绝原假设B.当原假设错误时未拒
绝原假设
C.当备择假设正确时未拒绝备择假设D.当备择假设不正确时
拒绝备择假设
8.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右侧检验()。
A.Ho:11=〃。,储:B.Ho:NV4
C.Ho:"]:口>〃oD.HQ:P>〃0,“I:uW〃o
9.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左侧检验()o
A.HQ:R=〃o,”1:B.HO:
C.Ho:”i:U>〃oD.Ho:U>〃(),"]:R
10.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哪一个属于双侧检验()。
A.H。:口=〃o,宿:U人0B.Ho:UN〃o,:口<〃o
c.Ho:RW〃O,"I:R>〃OD.Ho:U>〃o,"i:口
11.指出下列假设检验形式的写法哪一个是错误的()o
A.Ho:R=〃o,〃i:RW"oB.Ho:RV〃o
C.HQ:”]:口>〃()D.Ha:U>〃(),“I:R
12.如果原假设“。为真,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
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o
A.临界值B.统计量
C.P值D.事先给定的显著性
水平
13.B14.B15.A16.D17.
c18.A
13.P值越小()o
A.拒绝原假设的可能性越小B.拒绝原假设的可能
性越大
C.拒绝备择假设的可能性越大D.不拒绝备择假设的
可能性越小
14.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根据P值拒绝原假设的准则是()。
A.P=aB.PVaC.P>aD.P=a=
0
15.在假设检验中,如
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A.越显著B,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不真
实
16.在大样本情况下,总体方差未知时,检验总体均值所使用的统计
量是()。
—x-Ro
17.在小样本情况下,当总体方差未知时,检验总体均值所使用的统计
量是()。
7_尤io
18.在小样本情况下,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检验总体均值所使用的统计
量是()。
—X一氏
A.z=B.zC.t:,一〃。D.
百/〃
7_Xfo
Z----7~~
19.C20.A21.B22.D23.
D24.C
19.检验一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时所使用的分布为()o
A.正态分布B.t分布C.%1分布D.F分布
20.一种零件的标准长度5cm,要检验某天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
要求,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A.H0:U=5,HiW5B.H0:R¥5,Ht:P--
5
C.Ho:u>5D.Ho:U<
5
21.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中吸烟的比例高达30%,为检验这一说法是
否属实,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A."o:p=30%,:RW30%B.Hor=30%,〃]:nW30%
C.”o:n230%,“i:Ji<30%D.4071W30%,%:n>30%
22.一项研究表明,司机驾车时因接打手机而发生事故的比例超过20%,
用来检验这一结论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A.“°:n=20%,:n720%B.%:n720%,%:n=
20%
C.”o:兀220%,4:Ji<20%D.“o:nW20%,小:n>
20%
23.某企业每月发生事故的平均次数为5次,企业准备制定一项新的
安全生产计划,希望新计划能减少事故次数。用来检验这一计划有效
性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
A.Ha:P-5,B.HQ:P-y^5,:P--5
C.”o:uW5,从:u>5D.〃o:”|:u<5
24.环保部门想检验餐馆一天所用的快餐盒平均是否超过600个,建
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
A.”o:u=600,”|:uW600B.40:uN600,〃|:P=
600
C.〃o:口W600,”|:u>600D.Ho:uN600,”|:u<
600
25.A26.C27.C28.B29.
A30.B
25.随机抽取一个n=100的样本,计算得到x=60,s=15,要检验假
设“0:口=65,
乩:R765,检验的统计量为()o
A.-3.33B.3.33C.-2.36D.2.36
26.随机抽取一个n=50的样本,计算得到%=60,s=15,要检验
假设“°:口=65,
H,:uW65,检验的统计量为(
A.-3.33B.3.33C.-2.36D.2.36
27.若检验的假设为〃。:u=〃。,H{:则拒绝域为()o
A.Z>Z&B.Z〈-Za
C.Z>Za/2或ZV—Za/2D.名>70或2<—Za
28.若检验的假设为“0:则拒绝域为()。
A.z>z«B.zV~Za
C.Z>Za/2或ZV—Za/2D.Z>Za或Z<—Za
29.若检验的假设为“0:uW〃o,H1:u>〃o,则拒绝域为()o
A.z>zaB.z〈-Za
C.z>Za/2或ZV一Za/2D-Z>Z.或Z<一Z.
30.设z,.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值,检验的假设为H。:d:u>
%,当4=1.645时,计算出的P值为()。
A.0.025B.0.05C.0.01D.0.0025
31.C32.A33.A34.B35.
A36.B
31.设4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值,检验的假设为"。:乩:P>
〃。,当〃=2.67时-,计算出的P值为()o
A.0.025B.0.05C.0.0038D.0.0025
32.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该公司的汽车可以保证在2年
或24000公里内无事故”,但该汽车的一个经销商认为保证“2年”
这一项是不必要的,因为汽车车主在2年内行驶的平均里程超过
24000公里。假定这位经销商要检验假设4:UW24000,/:u>
24000,取显著性水平为a=0.01,并假设为大样本,则此项检验的拒
绝域为()o
A.z>2.33B.zV-2.33C.|z|>2.33D.z=
2.33
33.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该公司的汽车可以保证在2年
或24000公里内无事故”,但该汽车的一个经销商认为保证“2年”
这一项是不必要的,因为汽车车主在2年内行驶的平均里程超过
24000公里。假定这位经销商要检验假设“。:UW24000,%:P>
24000,抽取容量n=32个车主的一个随机样本,计算出两年行驶里
程的平均值捻=24517公里,标准差为s=1866公里,计算出的检验统
计量为()o
A.z=1.57B.z=—1.57C.z=2.33D.z=—
2.33
34.由49个观测数据组成的随机样本得到的计算结果为Zx=
50.3,Z—=68,取显著性水平二=0.01,检验假设”。:RN1.18,乩:
PVI.18,得到的检验结论是()o
A.拒绝原假设B.不拒绝原假设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原假设
35.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
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a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
著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nW40%,H/n>40%,检
验的结论是()o
A.拒绝原假设B.不拒绝原假设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原假设
36.从一个二项总体中随机抽出一个n=125的样本,得到p=0.73,
在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n=0.73,H.:nWO.73,
所得的结论是()。
A.拒绝原假设B.不拒绝原假设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原假设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原假设
37.A38.B39.A40.D41.
B42,A
37.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n=25的随机样本,计算得到x=17,
$2=8,假定式=10,要检验假设“。:/,则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o
22
A./=i9.2B.Z=18.7C./=30.38D.z=39.6
38.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n=10的随机样本,计算得到]=
231.7,s=15.5,假定
22
4=50,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为:o-^20,Hx:a
<20,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a。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39.一个制造商所生产的零件直径的方差本来是0.00156o后来为削
减成本,就采用一种费用较低的生产方法。从新方法制造的零件中随
机抽取100个作样本,测得零件直径的方差为0.00211o在a=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W0.00156,%:〃>o.00156,得
到的结论是()。
A.拒绝a。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0.容量为3升的橙汁容器上的标签标明,该种橙汁的脂肪含量的均
值不超过1克,在对标签上的说明进行检验时,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
假设为:RW1,4:口>1,该检验所犯的第一类错误是()。
A.实际情况是uNl,检验认为R>1B.实际情况是RW
1,检验认为u<1
C.实际情况是RN1,检验认为RV1D.实际情况是uW
1,检验认为u>1
41.随机抽取一个n=40的样本,得到1=16.5,s=7。在。=0.02
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RW15,乩:R>15,统计量的临界值
为()o
A.z=—2.05B.z=2.05C.z=1.96D.z=一
1.96
42.一项调查表明,5年前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6.7小
时。而最近对200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是:每个家庭每天看电视的平均
时间为7.25小时,标准差为2.5小时。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检验假设”。:UW6.7,/:u>6.7,得到的结论为()。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3.B44.B45.A46.B47.
D48.D
43.检验假设”°:UW50,%:R>50,随机抽取一个n=16的样本,
得到的统计量的值为t=1.341,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的
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4.在某个城市,家庭每天的平均消费额为90元,从该城市中随机抽
取15个家庭组成一个随机样本,得到样本均值为84.50元,标准差为
14.50元。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U=
90,坦:RW90,得到的结论是()o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5.航空服务公司规定,销售一张机票的平均时间为2分钟。由10名
顾客购买机票所用的时间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结果为:
1.9,1.7,2.8,2.4,2.6,2.5,2.8,3.2,1.6,2.5。在a=0.05的显著性
水平下,检验平均售票时间是否超过2分钟,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6.检验假设"°:万=0.2,兄:乃六0.2,由n=200组成的一个随机
样本,得到样本比例为P=0.175。用于检验的P值为0.2112,在a=
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47.如果能够证明某一电视剧在播出的头13周其观众收视率超过了
25%,则可以断定它获得了成功。假定由400个家庭组成的一个随机样
本中,有112个家庭看过该电视剧,在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
结果的P值为()o
A.0.0538B.0.0638C.0.0738D.0.0838
48.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比时所使用的分布为()o
A.正态分布B.t分布C./分布D.F分布
49.A50.A51.B52.A53.
A54,A
49.从均值为从和〃2的两个总体中,随机抽取两个大样本(n>30),
在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检验假设“o:一出=°,”1:从一出
W0,则拒绝域为()o
A.|z|>2.58B.z>2.58C.z<—2,58
D.|z|>1.645
50.从均值为从和〃2的两个总体中,抽取两个独立的随机样本,有关结
果如下表:
样本1样本2
二40“2=60
%,=7%2=6
5]=35I二1
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检验假设“0:从一出=°,〃1:从一〃2
70,得到的结论是()o
A.拒绝“0B,不拒绝”o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1.从均值为从和出的两个总体中,抽取两个独立的随机样本,有关结
果如下表:
样本1样本2
〃1二40“2=60
[=7%2=6
J二3S尸1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检验假设“0:从一〃2=0・5,—
4NO.5,得到的结论是()o
A.拒绝/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2.根据两个随机样本,计算得到s;=l.75,s”l.23,要检验假设〃。:
斗弓1,//,:1>1,则检验统计量的F值为()。
(7)
A.1.42B.1.52C,1.62D.1.72
53.一项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对产品质量的评估角度有所不同。在对
某一产品的质量评估中,被调查的500个女人中有58%对该产品的评
分等级是“高”,而被调查的500个男人中给同样评分的却只有43%。
要检验对该产品的质量评估中,女人评高分的比例是否超过男人(牙
为女人的比例,叼为男人的比例)。用来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o
A.//„:兀、一兀1WO,Ht:兀1—42>°B.:%]一%22°,协:
%一%2V0
C.//():兀I—兀2=0,H]:兀、一万2WOD.40:兀I—WO,H]:
%I—万2=0
54.一项研究表明,男人和女人对产品质量的评估角度有所不同。在对
某一产品的质量评估中,被调查的500个女人中有58%对该产品的评
分等级是“高”,而被调查的500个男人中给同样评分的却只有43%0
要检验对该产品的质量评估中,女人评高分的比例是否超过男人(可
为女人的比例,有为男人的比例)。在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
假设〃0:万1一万2・0,”|:可一万2>°,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0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5.B56.B57.A58.A59.
B60.A
55.抽自两个总体的独立随机样本提供的信息如下表:
样本1样本2
=
«)80几2二70
1二104x2=106
.%=8.4S1=7.6
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检验假设“0:从一〃2=。,"1:从一〃2
W0,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0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6.抽自两个超市的顾客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他们对超市服务质量的
评分结果如下表:
超市1超市2
〃「50n,2=50
%1-6.34元=6.72
Si=2.163.%=2.374
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检验假设:〃1一出之。,”i:4一
〃2<0,得到的结论是()o
A.拒绝“0B.不拒绝“0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7.在对两个广告效果的电视评比中,每个广告在一周的时间内播放6
次,然后要求看过广告的人陈述广告的内容,记录的资料如下表:
广告看过广告的人数回想起主要内容的人
数
A15063
B20060
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对两个广告的回想比例没有差别,
即检验假设
”0:多一万2=°,“I:9一万2N0,得到的结论是()o
A.拒绝"oB.不拒绝”0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8.在一项涉及1602名儿童的流感疫苗试验中,接受疫苗的1070人中
只有14人患了流感,而接受安慰剂的532名儿童中有98人患了流感。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疫苗减少了儿童患流感的可能性”,
即检验假设“0:兀I—兀220,Hl:乃1一乃2V。,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B.不拒绝“°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59.在一项犯罪研究中,收集到2000年的犯罪数据。在那些被判纵火
罪的罪犯中,有50人是酗酒者,43人不喝酒;在那些被判诈骗罪的罪
犯中,有63人是酗酒者,144人是戒酒者。在
a=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纵火犯中酗酒者的比例高于诈骗犯
中酗酒者的比例”,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A.“0:兀1一42三0,“]:兀1-12V0
B.“0:兀[—町WO,H{:兀[一42〉0
C.H():兀[—乃2=0,Hl:兀1—7127^=0
D.Wo:兀[一乃2<°,“1:兀1-乃220
60.来自总体1的一个容量为16的样本的方差s;=5.8,来自总体2的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的方差y=2.4。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
检验假设”。:b;W或,乩:近>同,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4B.不拒绝名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4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
绝〃0
61.一个研究的假设是:湿路上汽车刹车距离的方差显著大于干路上
汽车刹车距离的方差。在调查中,以同样速度行驶的16辆汽车分别在
湿路上和干路上检测刹车距离。在湿路上刹车距离的标准差为32米,
在干路上的标准差是16米。用于检验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冬>1之
A.H0:—K19H]B.H。:21»H\:
%
C.H°,H、:D.<bHi:^7>1
%"0:3
62.一个研究的假设是:湿路上汽车刹车距离的方差显著大于干路上
汽车刹车距离的方差。在调查中,以同样速度行驶的16辆汽车分别在
湿路上和干路上检测刹车距离。在湿路上刹车距离的标准差为32米,
在干路上的标准差是16米。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
〃0:Hi:>1,得到的结论是()。
A.拒绝a。B.不拒绝"o
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
拒绝"0
语文园地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第5-8课文,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按照要求完成语文园地中的练习题。
3.通过比较、组词等练习,提高增强词语的运用能力
4.朗读短文和儿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词语天地。
教学要求:复习第5-8课文,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AB组学生默写词语,C组学生指出老师读到的词语,巩固字词
三、复习课文
四、1.集体认爵]语
2.开火钊<读词语,要求:快速正确
五、1.请学生邮目要求。
2•分另慨说这是什么部海
3.哪些字带有下列部首,把他们写在横线上。
4.老师巡视批改,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六、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5遍
2.回家作业,抄写生字5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词语天地。
教学要求:完成词语天地练习。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品的样子。
二、检查回家朗读情况
1.集体朗读课文,检查回家朗读情况
2.自己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品,其余同学补充,师补充。
三、1.认一认,读一读。
2.读一读,抄一抄。
3.辨一辨,填一填。
4.读一读,写一写。
四、师指导
五、学生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试身手。
教学要求:完成句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请你在属于电器的词语下打“J”,属于文具的词语下打“0”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唱)歌()戏()操
()会()话()书
三、读一读下列的词语,再连线。
四、读句子
注意铁罐和陶罐的不同语气。
学生练习
师指导
学生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短文、轻松一刻
教学要求:完成短文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几节课内容
1、读词语
2、听词语圈词
3、排句子。
二、短文
1.听老师读短文《红枫叶》,学生欣赏
2.学生跟读短文,想想枫树有儿种颜色?两种:红色、绿色。
3.枫树到什么季节开始变颜色的?
三、分析
学生思考,
师指导
四、儿歌学习
1.出示儿歌,鼓励学生试读
2.听老师范读,学生欣赏
3.集体朗读
五、作业
第9课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篮、步、约、改”4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句子,理解句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学生懂得做人要遵守信用,不能失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拼读拼音纠正发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今天,我们•起来学习第9课《我步能失信》。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餐龄盼篮解释歉意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10小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4.听老师读,画词语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5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T0小节。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吗?
2.再课文,想想宋庆龄想去伯伯家,后来又为什么坚持不去了呢?重点
读第4-8小节宋庆龄想来起和小珍约好了叠花篮。
3.自读课文,找出宋庆龄坚持不去伯伯家的语句,大家交流一下。
第368小节
四、1.齐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
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
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五、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能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齐读课文,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
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
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四、1.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
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
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
望以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课后练习。
第10课请假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假、参、议”等3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句子,理解句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3.学会使用请假条,知道在什么时候些请假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3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了解请假条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1.读一读老师带来的请假条
2.讨乱:什么时候要些请假条?
二、1.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请假条》
2.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儿部分?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1.找--找课文你你不会书写的字词
2.讲解“参、假、议、署”的结构
五、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齐读要求读通读对。(两遍)
3.读请假条,找找请假条中告诉我们什么?
六、1.听老师读词语,画词语
2.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3.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学习请假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1.假参议三个字用拼音查字典
逐步熟练查字典的方法
二、1.把书打开,齐读课文。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自读课文,想想:写请假条要写清楚哪几项内容?向谁请假,为什
么请假,请假多少时间,署名请假日期
2.再读请假条范例,找找这些要素。
3.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知道什么时候要写请假条吗?
不能准时参加工作、学习、会议、就要向有关部门请假。
四、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学习写请假条
生病请假休息
1老师巡视,督促学生按照格式完成请假条。
2以后如果生病了不能准时上学,要写请假条,也可以发消息、打电话
告诉老师。
五、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能完成相应的练习,学写一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1.把书打开,齐读课文。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二、1.自读课文,想想:写请假条要写清楚哪儿项内容?向谁请假,为什
么请假,请假多少时间,署名请假日期
2.再读请假条范例,找找这些要素。
3.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知道什么时候要写请假条吗?
不能准时参加工作、学习、会议、就要向有关部门请假。
四、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学习写请假条
生病请假休息
1老师巡视,督促学生按照格式完成请假条。
2以后如果生病了不能准时上学,要写请假条,也可以发消息、打电话
告诉老师。
五、书写请假条
六、师指导。
第11课试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吧、望、接、其、贝”5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句子,理解句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3.找出描写王小刚试飞机动作的词语,然后交流。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让学习感受大自然。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5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找出课文的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试飞》。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
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模筋嘴唇翔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节?
3小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4.听老师读,画词语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把书打开,请3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3小节。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1.读课文,想想课文第几节讲的是小刚放飞机?第2节
2.再读课文,第2节找找描写王小刚试飞机的动作的词语,然后交流一下。
拉紧微闭咬松开
3.小飞机是怎么飞的?借着橡皮筋的弹力,一下冲上天空。在空中平稳地飞
着,飞了好长好长时间,才在草坪能过的那头停下来。
4.看着飞机飞上蓝天,同学是怎么想的?学习第3节
四、1.齐读课文,想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故事?星期天,航模组的同学在
草坪上试飞机很成功,同学们都很高兴。
五、1.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写作业。
小明认真地写作业。
小明写作业。
六、1.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能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过程:
1、读课文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评讲练习
(1)多读几遍课文,大家交流一下,第几节讲的是小刚放飞机?
(2)大家找一找描写王小刚试飞机的动作的词语,然后交流一下。
(3)大家一起来读下面的句子,然后试着用其他句子练习。
飞机在空中自由地E翔着。
飞机自由地飞翔着。
飞机飞翔着。
3、指名学生读课文
思考
4、指名学生回答
师指导
5、作业
课后练习
第12课锯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徒、弟、爬、破、齿”5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句子,理解句意。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3.了解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知道锯子是怎么被发明的。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身边的食物,勤于动脑。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5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找出课文的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锯是怎样发明的》
2.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动画片,看看谁发明了锯?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徒弟爬破齿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找找课文有几小节?4小节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4.这个故事讲了鲁班发明锯的过程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课文;读课文,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锯鲁殿徒砍
用最短的时间在字典上找到着儿个字。
二、1.把书打开,请4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1-4小节。
2.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同学。
三、看FLASH动画,了解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四、1.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哪小节写鲁班发明了锯?第3节
2.自读课文1节,告诉我们什么?传说鲁班发明了锯。
3.请学生读2节,鲁班遇到了什么问题?造宫殿,需要大量木料•,砍树速度
慢,木料供应不足。
4.齐读.3节,找找共有几句话?8
句话。写了鲁班是怎么发明锯的。
五、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2遍
2.回家作业,抄写词语2遍,朗读课文3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及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能完成相应的练习,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1.杂爬厉破齿
用最短的时间在字典上找到着几个字。
二、1.把书打开,齐读课文,检查学生回家朗读情况,表扬回家认真读书的
同学。
三、1.课文第3节讲了鲁班发明了锯。共有8句话,请同学来读一读。
2.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
3.一根小草怎么会这么厉害?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
来。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4.这时鲁班友怎么想?如果照小
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多了
吗?
5.鲁班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想到照小草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
的工具,从而发明了锯。
四、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小草和锯有什么关系吗?由小草的小齿
很锋利,启发鲁班发明了锯。
2.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就能有很多奇妙的创造。
六、1.回家作业,抄写词语3遍,朗读课文3遍
语文园地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第9-12课文,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按照要求完成语文园地中的练习题。
3.通过比较、组词等练习,提高增强词语的运用能力
4.朗读短文和儿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时数: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词语天地。
教学要求:复习第9-12课文,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朗读第9课词语两遍,默写12个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1.宋庆龄很想去伯伯家,后来又为什么坚持不去了呢?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1.齐读21个词语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个别朗读词语
五、1.分组辨认形近字
2.想想这些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3.老师批改,集体交流
六、1.读一读这些词语
七、选词填空,读词语,进行对比,想想填哪个词语更合适。
1.呼吸欢呼
2.发明发现
八、作业:
认一认,读一读
读一读,抄一抄
辨一辨,填一填
读一读,说一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词语天地。
教学要求:复习第9T2课文,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AB组学生默写词语,C组学生指出老师读到的词语,巩固字词
三、L齐读课文《请假条》
2.写请假条要写清楚哪儿项内容,这些内容该怎样?
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请假多少时间,最后要署名,写上请假时间。
3.大家什么时候写《请假条》?
生病或有事不能上学、上班时。
四、1.集体认读词语
2.开火车认读词语,要求:快速正确
五、1.请学生读题目要求。
2.分别给它们加部首,然后再组词
3.指导学生完成,集体交流
六、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试身手。
教学要求:完成句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读读新闻,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词语读两遍,然后进行默写
三、1.齐读第11课,课文中王小刚是怎么试飞的?找找这些试飞机的动作。
四、1.词语搭配,“飞”和“破”分别和下面哪些词语能搭配,并用线连起来。
2.读一读配对的词语。
五、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座)宫殿一(把)锯子
一(颗)小草•(只)鸽子
一(道)口子一(片)叶子
2.集体朗读这些词语,加深印象
六、1.读一读例子中两句话有什么差别,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许多”。
2.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可以怎样扩写。春天,公园里有(许多)花。
天空中飞着(许多)小飞机。
七、1.星期天,同学们来到公园试飞。
句子写一半,用逗号。句子写完用句号。
2.同学们欢呼起来:“成功了!”
用冒号、前引号、感叹号和后引号
八、作业
四、五、六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看图说话
教学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默写词语
鲁班徒弟砍树斧子很陡杂草
往上爬破了厉害小齿
二、1.集体朗读课文
2.鲁班看到小草后有什么想法?
3.课文中小草和锯有什么关系?
三、四幅图本别画了什么,讲了什么故事
请学生说说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走上公交车坐了下来。这时候上来一个老婆婆,后面的
小红主动搀扶老婆婆,小明觉得脸红了主动给老婆婆让座。
四、作业:写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轻松一开刻。
教学要求: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儿歌学习
1.出示儿歌,鼓励学生试读
2.听老师范读,学生欣赏
3.集体朗读
4、指名学生读
5、观看多媒体课件
二、欣赏
三、作业
读儿歌。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本单元
教学目的:能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过程: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座)宫殿一(把)锯子
一(颗)小草一(只)鸽子
一(道)口子一(片)叶子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春天,公园里有()花。
天空中飞着()小飞机。
星期天,同学们来到()试飞小飞机。
同学们()着,跳跃着。
3、组词。
作()篮()精()
昨()蓝()睛()
学生练习
师指导
第1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生字新词,正确书写“血、城、迫、众”等4个生字。
2.正确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情感态度与品德目标
1.了解国歌表达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抗的精神。
2.通过学习,让我们每一个感到为当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个,掌握书写和认读,拼读拼音,纠正读音。
2、初读课文,能朗读国歌
教学过程:
一、1.请学生讲讲自己看到听到的事情
二、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你会唱国歌
吗?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国歌。
三、1.出示拼音,启发学生自己拼读。
2.集体拼读
3.分组跟读
四、1.学生找找课文中觉得自己的困难的字血城迫众
2.集体讲解字的结构和部首
3.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五、1.听老师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国歌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两遍)
3.学生齐读。
4.听老师读,画词语
六、1.课堂作业,抄写词语3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国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1.用字典查找一下这几个字,看谁找的又快又好。奴隶城血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2019)第三单元项目六《 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 2024四川天宇油脂化学有限公司社会化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上饶国控集团第二批公开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端装备数字化技术应用方案
- 2025年吉林省松原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2025年石油、化工产品批发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转子式海流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全套课件电子教案板
- 湘少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护眼台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题库-下(多选题-共3部分-2)
- 集合功能的测定(双眼视检查)
- 2024年农村自建房装修合同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必背习题库(300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智慧物流作业》模块MC竞赛样题
- 人事专员简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