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1页
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2页
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3页
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4页
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1编制依据和原则........................................-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2编制范围..............................................-2-

3工程概况..............................................-2-

3.1工程简介............................................-2-

3.2主要工程数量........................................-5-

4施工总体方案..........................................-6-

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7-

4.1.1施工组织机构......................................-7-

4.1.2施工队伍..........................................-7-

4.2临建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7-

4.3施工顺序............................................-8-

4.4路堑开挖............................................-8-

4.5路基本体............................................-8-

4.6路基基床底层........................................-8-

4.7路基基床表层........................................-9-

4.8过渡段施工..........................................-9-

4.9路基附属工程........................................-9-

4.10专业间衔接与配合...................................-10-

4.11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10-

5施工方法.............................................-10-

5.1土方路堑开挖.......................................-10-

5.1.1一般规定.........................................-10-

5.1.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1-

5.1.3路堑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15-

5.2混凝土灌注桩.......................................-16-

5.2.1施工准备.........................................-16-

5.2.2钻机成孔法施工...................................-16-

5.2.3施工控制.........................................-16-

5.3框架梁锚杆.........................................-17-

5.3.1施工工艺流程.....................................-17-

5.3.2施工方法.........................................-17-

5.3.3锚杆框架质量保证措施.............................-20-

5.3.4锚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0-

5.4承压板锚索.........................................-21-

5.4.1施工工艺流程.....................................-21-

5.4.2施工方法.........................................-21-

5.4.3质量控制要点......................................-25-

5.4.4安全及环保措施...................................-26-

5.5路基本体填筑施工...................................-26-

5.5.1工艺流程.........................................-26-

5.5.2质量检测.........................................-27-

5.6路基基床底层施工...................................-28-

5.6.1验收路基本体.....................................-28-

5.6.2运输与填料.......................................-28-

5.6.2摊铺碾压.........................................-28-

5.6.3检测.............................................-29-

5.7路基基床表层施工...................................-29-

5.7.1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29-

5.7.2验收基床底层.....................................-30-

5.7.3质量检测.........................................-31-

5.8过渡段施工.........................................-31-

5.8.1路基与桥台过渡段.................................-31-

5.9路基附属工程施工...................................-32-

5.9.1路基排水工程.....................................-32-

5.9.2路基支挡工程.....................................-33-

5.9.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34-

5.9.4路基相关附属工程.................................-37-

5.9.5电缆槽...........................................-38-

5.9.6接触网及声屏障立柱基础...........................-38-

5.9.7综合接地线.......................................-39-

5.9.8信号电缆过轨钢管.................................-39-

5.9.9路基面及地下排水系统.............................~39-

5.9.10防护栅栏施工....................................-39-

6雨季路基施工.........................................-40-

7地基变形监测控制.....................................-41-

7.1监测断面设置及原则.................................-41-

7.2监测测试项目.......................................-41-

7.3测量的精度及频度...................................-42-

7.4沉降评估...........................................-43-

8总工期、主要施工装备及劳动力安排.....................-43-

8.1工期目标...........................................-43-

8.2主要施工装备的数量、进场计划及检测设备数量........-43-

8.2.1劳动力计划.......................................-43-

8.2.2主要材料计划.....................................-44-

8.2.3主要机具计划.....................................-44-

9质量管理措施.........................................-44-

9.1质量目标..........................................."45-

9.2质量保证体系.......................................-45-

9.3质量保证措施.......................................-46-

9.3.1质量目标的基础管理工作..........................-46-

9.3.2保证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46-

9.3.3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47-

10安全保证措施........................................-48-

10.1安全目标..........................................-48-

10.2安全保证体系......................................-48-

10.3安全保证措施......................................-48-

10.3.1安全管理措施....................................-48-

10.3.2安全技术措施....................................-50-

10.4安全应急救援预案.................................-50-

10.4.1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50-

10.4.2汛期及洪水应急救援预案.........................-51-

10.4.3防大风、台风应急救援预案........................-51-

10.4.4停电事故的处理..................................-52-

10.4.5机械事故应急救援措施............................-52-

10.4.6植被破坏........................................-52-

10.4.7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措施............................-53-

10.4.8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措施..........................-53-

10.4.9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应急措施........................-53-

11工期控制措施........................................-54-

11.1工期目标..........................................-54-

11.2工期保证体系......................................-54-

11.3工期保证措施......................................-54-

11.3.1组织保证.........................................-54-

11.3.2劳动力保证......................................-55-

11.3.3加强资源配置,做好设备、物资、资金等各方面的保证55-

11.3.4技术保证........................................-55-

11.3.5工期奖惩制度保证................................-56-

11.3.6管理保证........................................-56-

12环保、水保措施、文明施工措施........................-57-

12.1环境保护措施......................................-57-

12.2生态环境保护......................................-57-

12.3施工环境保护......................................-58-

12.4水土保持措施......................................-59-

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⑴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W标段施工合同。

⑵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闽赣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⑶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W标段施工图纸、标段平面图(施工

资料)、纵断面图(施工资料)。

⑷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⑸中铁十七局集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客运专线闽赣段皿标投标文

件》。

⑹铁道部建设司发布的《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

[2009]226号)。

⑺铁道部建设司发布的《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8]189号)。

⑻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规范、验

标、施工指南和铁道部最新规章制度等。

⑼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⑩投入本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2编制原则

以先进的施工技术为基础,以大型机械设备配套为保证,以科学管理、

合理组织、强化调度指挥为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效率、效

益等目标的实现。

指导原则是:突出新理念,管理上台阶,设备配备上水平,采用新材

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高标准建设。

2编制范围

DK731+745.3-DK731+588区段内路基路堑开挖、基底处理、路堤填筑、

防护工程。

3工程概况

3.1工程简介

DK731+745.3〜DK731+588段路基,全长842.7米。DK731+745.3前接

古田站一号大桥,DK732+588后接古田隧道,其中DK731+930.1〜DK732+

244.23为古田站二号大桥。DK731+820设1-1.5*2.0框架涵、DK732+440

设1-6.0*5.3框架涵、DK732+550设1-3.5*4.0框架涵。有桥台过渡段的

施工,

基底的换填处理,C35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施工,CFG桩加固处理,路基支挡

及边坡防护施工等,施工技术较复杂,工后沉降控制标准高。为满足无祚

轨道沉降控制技术要求,对工后沉降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在基底换填处理

的地段。

DK731+745.3〜+845.0、DK731+895〜+930.1段路基路堤桩板墙(路堤

墙)墙背回填级配碎石惨3%水泥并夹铺土工格栅,竖向间距0.6m。土工格

栅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260KNm。DK732+244.3〜+331.4、DK732+567.23~

+588段正线基床底层以下土层采用挖除换填A、B组填料,DK732+331.4〜

+567.23段正线钻孔桩两侧基底土层采用挖除换填普通土。

DK731+845〜+895、DK732+244.3〜+295.0段地基采用CFG桩加固,桩

径0.5米,桩长3.0〜14.0米,桩间距1.8米,按正方形布置。CFG桩桩

顶设厚0.5nl碎石+厚0.1m中粗砂垫层,垫层内铺二层经编土工格栅,抗拉

强度不小于llOKNm。CFG桩桩体原材料采用细骨料混凝土灌注,细骨料一

般采用粒径小于20mm的砾石配合而成,材料按C20混凝土进行配比试验,

采用长螺旋取土工法。

DK732+331.4〜+567.23段地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处理。桩身采用

C35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钻孔灌注桩桩径1.0米,桩间距横向5.0米,

纵向5.0米,桩长6.5〜18.0米,桩端进入强风化层内不小于3.0m。桩顶

铺设C35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厚1.2米,下

设0.1米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DK731+895.0〜+930.10、DK732+244.23〜+331.40DK732+567.23〜

+588.0采用堆载预压,其中DK732+264.23〜+331.40堆载预压土柱高于基

床表层底2.5m,其余堆载预压土柱高于基地表层3.0m桥头及隧道进口采用

袋装垂直堆载。预压时间不小于6个月。

DK731+777.3〜+843.1正线左侧、DK731+537.5〜+581.0正线右侧、安

全线1车档处(约15m范围)设重力式路堑挡土墙:墙高3.0〜8.0m,挡

墙胸背坡1:0.25,挡墙强身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路堑挡土墙基础埋深应

在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m,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o挡墙墙背

通长全高设反滤层,挡墙墙身于侧沟平台以上部分每隔2.0m设置6=0.1m

圆孔,预埋PVB型板塑料排水管。墙背临时边坡高大于等于4m地段墙背设

临时支护。

DK731+745.30〜+777.30、DK731+843.1〜+930.1正线左侧、

DK731+581.0-+588.0正线右侧设路堑桩板墙,采用I、II、III、IV型桩

四种桩型,桩长13〜18m,其中IV型桩桩身截面尺寸均为2.25m*2.25m,其

余桩型桩身截面尺寸2.00m*2.25m,桩背超出地面部分采用C15混凝土回

填。桩与桩间距(中-中)均为5.0m,桩身及挡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

DK731+817.8〜+822.6右侧路堤设C35混凝土侵水挡墙,墙高6.0m,

墙胸、背坡率1:0.25o挡墙埋深进入强风化层不小于LOm。墙背地面以

上,墙顶以下5.0m高的范围内设RCP-X815D土工材料反滤层。挡墙基坑采

用C15混凝土回填。

DK731+745.30〜+817.80、DK731+822.60〜+930.1正线右侧设路堤桩

板墙,采用V、VI、VH、皿、IX、X、XI型桩七种桩型,桩长12〜26m,

其中皿型桩桩身截面尺寸均为2.75m*2.75m,其余桩型桩身截面尺寸

2.50m*2.75m,其中V、VI、皿、皿型桩不设牛腿,IX、X、XI型桩设牛

腿。桩与桩间距(中-中)均为5.0m,桩身及挡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路

堤桩、牛腿式路堤桩桩间挡板及桩间挡墙背地面以上部分通长设置

RCP-X815D土工材料反滤层;反滤层最低处设置隔水层,隔水层采用C30

混凝土。

路堑边坡高小于3.0m时,堑坡采用立体植被体网固土植草+栽种灌木

防护。DK731+843.0〜+869.0左侧一级边坡;DK731+850.0〜+871.0左侧二

级边坡;DK731+853.5〜+879.5左侧三级边坡;DK731+857.5〜+883.5左侧

四级边坡;DK731+864.0〜+885.0左侧五级边坡;DK731+876.50-+887.50

左侧六级边坡;DK731+886.50-+896.50左侧七级边坡;DK731+897.0〜

+930.1左侧八级边坡采用框架锚杆加固,纵、横向间距2.5m,锚杆孔径

140mm,单孔锚杆分别采用2根HRB335级①251nm钢筋制作,锚孔采用M35

水泥砂浆灌注。框架梁内采用基材植生防护。

DK731+745.30〜+744.0、DK731+769.0-+930.10左侧一级边坡;

DK731+745.0〜+767.0、DK731+871.0〜+930.10左侧二级边坡;

DK731+879.5〜+930.10左侧三级边坡;DK731+883.5-+930.10左侧四级边

坡;DK731+885.0〜+930.10左侧五级边坡;DK731+887.50〜+930.10左侧

六级边坡;DK731+896.50-+930.10左侧七级边坡及DK731+795.0〜+822.0

左侧自然边坡,DK732+335.0〜+350.0右侧自然边坡采用承压板锚索+基材

植生防护,锚索长15〜25m,锚索孔径e=130mm,边坡坡率1:1.5。锚索纵、

横向间距2.5m(自然边坡锚索纵、横向间距3.0m),锚索孔深均为15.2m〜

25.2m,锚固端长度5m。锚索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承压板截面面积

尺寸1.0*1.0或1.5m*l.5m。锚索采用3根高强度低松弛的预应力钢绞线

(6=15.24mm)制作,钢绞线强度Rb=1860MPa,用0VM15-3型锚具锁定。

锚固吨位为350KNo锚索孔内灌注M40水泥砂浆。锚索施工时先进行抗拔试

验孔6孔,求出水泥砂浆与孔壁的实际剪切强度,以效验设计选取参数。

其余路堑堑坡采用C30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内钟灌木结合撒播草籽防护,

边坡坡率1:1.5O骨架护坡主骨架厚0.7m,拱骨架厚0.6m,骨架护坡起、

终点侧边、顶部0.5m宽及底部基础0.8m宽设置镶边,厚0.4m。镶边、基

础及骨架均采用C25混凝土。

3.2主要工程数量

DK731+745.30〜+930.1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单位数量

土方立方米13.59万

土石方

石方立方米1.99万

路基本体填AB组料利用弃昨立方米109

级配碎石基床填筑立方米295

地基处理CFG桩延米2907.5

挡墙12747.7

程混凝土立方米

框架305.25

路基支挡结构

锚杆根390

边坡锚固

锚索束1600

DK732+244.23〜DK732+588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单位数量

土方挖土方立方米8068.85

填AB组料利用弃昨立方米3.83万

级配碎石基床填筑立方米5634

混凝土及砌体与工方452.7

播草籽平方米2241.5

绿色防护栽植灌木株499

土工格栅平方米1716

C35钻孔灌注桩延米3812.25

地基处理

CFG桩延米4484.12

4施工总体方案

4.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4.1.1施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党工委书记

,I」,

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

三分部经理

三分部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

I」

产程!部।部।卬疝部।wM部।彳勿以部।~1式嘛!室:।

~।~~।।।।~।~

路基作业一队

图4-1DK731+745.3〜DK732+588区段内路基施工组织机构图

4.1.2施工队伍

依据DK731+745.3〜DK732+588区段内路基地质结构、工程数量、设计

要求、以及合福客运专线总体工期要求,安排路基作业一队施工,下分为

土石方作业班组,地基处理作业班组,路堤填筑作业班组,路基防护作业

班组。

4.2临建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路基作业一队驻地,古田站二号大桥旁,建立生活区,交通运输利用

红线外主便道,弃土至专用弃土场,运距4800m;古田隧道级配碎石场提供

基床填料,运距500m.

4.3施工顺序

路基的施工思路是:室内试验一现场工艺性试验一效果评价一工艺改

进一工艺总结。

4.4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按地形情况、断面形状、路堑长度并结合土石方调配选用不

同的方式开挖:全断面开挖、横向台阶开挖、逐层顺坡开挖或纵向台阶开

挖。土方运距小于100m时,可直接用推土机、装、载机运土;100m以上时,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边坡开挖,路拱、路基面修整采用

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施工。

4.5路基本体

路基本体填筑,按试验段和试验对土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分

层碾压填筑,分层填筑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用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

输,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式压路机碾压

密实。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

测压实系数K,孔隙率n,Ev2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变形模量Ev2。

4.6路基基床底层

基床底层料的填筑,必须按试验室对填料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

标分层碾压填筑。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填料摊铺使用推土机初

平,平地机终平,重型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

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测

压实系数K,孔隙率n,Ev2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变形模量Ev2,Evd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Evdo

4.7路基基床表层

经过设计要求的沉降观测,确认软基处理、填筑沉降满足规范要求后,

准备进行基床表层填筑。

对基床底层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

基床底层标准要求。

表层施工按照试验室对级配碎石填料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按照

“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级配碎石在拌和站厂

拌,自卸汽车运至路基,采用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

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检测

压实系数K,孔隙率n,Ev2静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变形模量Ev2,Evd

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测定Evdo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在无昨轨道混凝土支撑层施工完后采用人

工配合小型进行摊铺,小型压实机压实。

4.8过渡段施工

当桥台施工完成并到达强度,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

筑,以便加长过渡段沉降稳定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

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时

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

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

段一起施工。

4.9路基附属工程

路基防护工程主要采用绿色防护、浆砌石、混凝土、挡土混凝土墙等。

进度上服从于路基施工需要,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植物成活季节施工。

4.10专业间衔接与配合

与路基工程相关的专业主要有接口工程预埋、预留;具体见表4-1。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4-1

项目路基

无昨道床•

接触网立柱基础△

综合接地预埋件•

电缆槽△

过轨管线△

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

4.11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

施工组织总平面布置见附图lo

5施工方法

5.1土方路堑开挖

5.1.1一般规定

⑴路堑开挖、基床处理、排水系统和弃土等,应按施工时的地形、地

质、气象、水文等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布置施工。

⑵路堑开挖可按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及施工季

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选用不同的方式开挖:横向开挖、纵向分层开挖、

纵向通道开挖及混合开挖等方式进行施工。

⑶开挖前应检查坡顶、裂缝、陷穴和其他不稳定情况并妥善处理。

⑷先完成排水系统,作好堑顶截、排水。临时排水设施应与原有排水

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对临时排水设施

进行周密规划,避免积水冲刷边坡、浸泡边坡坡脚和雨季对已成边坡的冲

刷,并于路堑开挖施工前完成所有临时截、排水设施的施工,保持边坡的

稳定。其排水口应引入自然沟或排水建筑,施工中和竣工时注意对其检查

维修。

⑸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捣底开挖。

路堑开挖应核对地质资料,开挖到换填标高后如发现地质资料与设计

不符应及时反馈设计和监理单位。

⑹严格控制开挖坡度,要正确标出边桩连接线,经常检查开挖坡度,

保证坡面平顺。

⑺路堑基床施工,应于开挖接近堑底时,按设计采取压实、换填、改

良土质、排水、封闭等措施。

⑻工作面应随时保持大于4%的坡度,路堑边坡不得受水浸泡、冲刷。

⑼弃土运至武步溪弃土场,避免对交通、河道、农田或耕地等的影响。

5.1.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⑴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

⑵原地面线测量:清表结束后,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同项目部测量组一

起开始对原地面线测量,测量线路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首先依据路

基施工图及路基征地红线图,将设计边线及中线坐标施放到原地面上并与

导线点控制点闭合,其相对闭合差满足K=V115000,水准点闭合差V土20。

根据边坡开(挖)口线位置坐标,实地放线,确定截水沟开挖位置。

如原征地线宽不够,将测量资料及时整理,上报监理、业主,便于及时调

整解决。

⑶土石方作业:

1)施工前要详细了解现场和复查设计图中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实测边坡

边界线,包括土石分界、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倾向、倾角、

节理裂隙发育等地质特征。要先做好必要的边坡堑顶截排水措施,做好防

地表水渗漏工作。经业主、监理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施工。

2)严格按设计边坡施工,若边坡实际地质与设计勘探资料不符,及时

向业主、监理反映,提出修改意见,待批准后再实施。

3)严格按设计断面设置分级平台,平台一般为3米,以4%的坡度向路

基侧倾斜,平台纵向坡度与线路纵坡平行。

4)施工中要考虑开挖与边坡防护相结合,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从

上至下,对边坡及时进行防护。开挖时随时注意临时排水沟的设置并与永

久排水系统的结合。

5)施工工艺

路堑采取通道纵挖法施工,即沿纵向分层,先挖一条通道,然后开挖

两旁,通道可作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通行线路,此方法可增大作业面,

加快施工进度。通道纵向开挖,如下图所示:

通道纵向开挖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清理场地f土工试验,确定边坡率和开挖厚度一施工放样、

排水系统设置一开挖上层通道一通道扩挖至边坡处一开挖下层通道一通道

扩挖至边坡处一检查验收,逐级进行边坡防护一逐级开挖至设计高程一下

一路堑施工(每一层施工都应随时做好排水系统)。

6)路堑的整修

路堑分粗整和精修两次进行。粗整是在机械施工期间配备一定人工随

机进行,把机械挖松而未铲完的残留在边坡上的松土和机械挖不到的粗略

按坡率整修,将余土运走。

在粗修基础上分段进行人工修整,即精修。当路基挖完一段后,紧接

进行整修,为下一工序的排水、防护工程施工做准备。边坡整修前先按设

计坡度做好坡度尺,准备垂球和棉线,每隔10〜15m挂线,挖一条槽做坡

度参照标准,然后再从上而下修整边坡,经常使用坡度尺校正。操作人员要

系安全绳,安全绳挂在坡顶安全处,同时用钢钎在边坡上搭设简易木夹板

踩脚。

深挖路堑地段的边坡整修,采用整段分级处理。根据开挖的土石情况,

按设计图纸进行整修、加固。即第一台阶土石方完成后,挖土石作业人员

转入第二个纵向流水段施工,这时第一平台边坡整修作业人员开始整修该

部分边坡。第二个纵向流水段土石方完成后,作业人员转入第三个纵向流

水施工土石方,这时第一台阶边坡整修人员转入第二平台整个作业,边坡

加固人员开始第一台阶边坡的加固施工,依此循环,直到全部边坡防护工

程完成。

7)边坡率变化处要设置10〜20m的圆顺过度段,保持线形美观及便于

后期排水施工。

8)石质边坡施工注意事项

根据岩类、风化程度及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当岩类为软石和

强、全风化岩,能用机械开挖尽量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开挖才可采

用爆破法开挖。

所有石方爆破不得采用大型爆破,顺层边坡,靠近设计坡面3〜5nl区

域,一律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尽可能将药量沿眼长

均匀分布。周边眼宜使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猛度、低爆速的炸药。为满足装

结构要求,可借助导爆索(传爆线)来实现空气间隔装药。采用毫秒微差

有序起爆。要安排好开挖程序,使光面爆破具有良好的临空面边孔直径小

于等于50mmo

全断面光面控制爆破技术计算参数如下:

此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相邻炮孔同时起爆,在两炮孔间形成径向贯通裂

缝,从而保持未爆岩体的稳定性。为达此目的就需合理的步孔,精确的装

药,高质量的钻孔(要求钻孔平、直、齐)才可达到目的。

孔径:D=42mm

孔深:L=3-5m

孔距:a=16D=0.67m(取0.6m)

光面层厚度:W=21.5D=0.903m(a0.9m)

炮孔密集系数:K=aW=0.67

光面爆破每米孔深装药量:Q=90d2(kgm)

装药结构: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药卷直径采用四5皿。

不耦合系数为K1=D0=1.68o

孔中空气间隔长度1询

采用导爆索捆扎@25mm小直径药卷装药,但孔底要采取加强装药,即

孔底要连续装入450ge32mm大直径药卷。

各钻孔必须要钻得“平、直、齐”,即两孔之间互相平行,不得偏斜,

孔底要落在同一平面上,只有如此,才可有最佳爆破效果。

9)边坡施工机械手、爆破手等专业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并经现场考察

合格后方可上岗。

10)边坡清刷时注意:

A.土质边破清刷要先粗后细,预留10〜20cm工作面,便于整形。

B.石质边破清刷要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破上不得有松石、危石。

凸出或凹进于设计边坡线石块,其凸出或凹进的尺寸均不应大于20cm。

C.边坡要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下挖2〜3m时,要对新开挖边坡刷

坡,对于软岩的边坡用人工或机械清刷,对于坚石或次坚石,可使用炮眼

法清刷边坡,同时清除松石、危石。清刷后的石质路堑边坡不应陡于设计

规定。

D.石质边坡如因过量超控而影响上部边坡岩体稳定时,应用浆砌片石

补砌超挖的坑槽。

5.1.3路堑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

⑴认真按照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频率进行检验和控制。

⑵路堑开挖过程中始终保持排水系统畅通。

⑶路堑基床换填宽度、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⑷边坡坡面应平整且稳定无隐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边坡防护

封闭无变形、开裂。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m抽样检验1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⑸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路堑开挖边坡坡率不得偏陡。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m单侧边坡抽样检验8点(上、下部各4

点)。检验方法:吊线尺量计算或坡度尺量。

⑹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路基面和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

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当与设计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对并详细记录。

5.2混凝土灌注桩

5.2.1施工准备

⑴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⑵按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

⑶进行室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⑷试桩按照现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有关规定

进行,且不得小于2根。

5.2.2钻机成孔法施工

⑴埋设坚实不漏水的护筒。

⑵钻机按设计桩位就位。钻机可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冲击钻、旋转钻或

套管钻机。

⑶钻进至设计深度。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

⑷钻孔至设计高程经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可采用抽喳法、

吸泥法或换浆法。

⑸钢筋笼吊装入孔,并牢固定位。

⑹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途停顿;水下混

凝土浇筑宜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OlDo

5.2.3施工控制

⑴原材料进场应按要求进行检验,并符合设计要求。

⑵配合比设计及桩身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混凝土灌注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⑷桩长、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应及时进行桩的承载力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

⑹施工允许偏差应按规范要求控制。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

钻孔挖孔

1桩位(纵横向)lOOnun50mm

2桩身垂直度1.0%0.5%

5.3框架梁锚杆

5.3.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框架梁基坑开挖复测锚杆钻孔清孔锚

杆制安灌浆框架梁钢筋制安支梁模板浇筑梁砂

监理验收合格植草

5.3.2施工方法

⑴锚杆孔测量放线

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将锚杆孔位置准确测量放线在坡面上,孔位误差

不得超过±50mm。竖肋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但锚杆的位

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

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

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位置。

⑵钻孔设备

设备选用气动冲击式锚杆钻机。

⑶钻机就位

利用650mm钢管脚手架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

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

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

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

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1.0°,方位

允许误差±2.0。。

⑷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必须采用风动钻进,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

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

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⑸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

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

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

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⑹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

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

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⑺锚杆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

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硝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

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

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

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

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钻设排水

孔处理。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⑻锚杆孔检验

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

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

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

植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

工程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⑼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锚杆杆体采用632螺纹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0m设置一组定位

钢筋,保证锚杆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

等防腐措施处理。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相

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箍筋的间距,竖、横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

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

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土

50nl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⑩锚固注浆

锚杆孔内注浆为一次注浆,采用孔底反浆法,灌注M35水泥砂浆,使

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

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QD框架制作

框架采用C25碎浇筑,框架嵌入坡面20cm,用人工开挖,石质地段使

用风镐开凿,超挖部分采用C25砂调整至设计坡面。横梁、竖肋基础先采

用5cm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

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12,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

得小于1m。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

帽和碎锚头封块,只需将锚杆尾部与竖梁钢筋相焊接成一整体,若锚杆与

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模板采用木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

面上,碎浇注时,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

质量。框架分片施工,两相邻框架接触处留2cm宽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

填塞。

5.3.3锚杆框架质量保证措施

⑴锚杆材质检查:确保每批锚杆材料均附有生产厂商的质量证明书,

并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及监理人指示抽检锚杆性能;

⑵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相同的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

倾斜度相同的锚管,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砂浆,并

按与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

⑶拉拔力试验:按设计要求对边坡支护锚杆,按作业分区在每300根

锚杆中抽查三根进行拉拔力试验;如锚杆抗拔力达不到设计值,采用扩大

钻孔直径,增大早强砂浆与围岩接触面积加以解决。

⑷施工过程中,对锚杆孔的钻孔规格(孔位、孔径、孔深和倾斜度)

进行自检,作好记录。并配合监理人员进行抽验;

⑸监理人现场参加各项试验和检查,并将各项试验记录和成果以及验

收报告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在签认合格后作为支护工程完工验收的资料。

5.3.4锚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⑴施工中,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⑵喷射机、水箱、风包、注浆罐等应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合格

后方可使用。

⑶注浆施工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注浆管和管路接

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⑷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

前,应通知有关人员。

⑸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

砂浆喷出伤人。

⑹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

前方严禁站人。

⑺施工操作人员的皮肤应避免与速凝剂、树脂胶泥直接接触,严禁树

脂卷接触明火。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加强观察,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确

保安全。

⑻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在砂浆凝

固前,确实作好锚杆防护工作,防止敲击、碰撞、拉拔杆体和在加固下方

开挖;粘结锚杆用水泥砂浆强度达到80%以上后,才能进行锚杆外端部弯折

施工。

5.4承压板锚索

5.4.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4.2施工方法

施工前在锚索防护的边坡上,钻孔进行锚索的锚固力或抗拔力试验,

满足设计锚固力或抗拔力后方可进行其它锚索施工。拉拔试验孔数按锚索

设计总孔数的3%计,每3孔一组。

⑴钻孔

根据工点工程立面图,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放在坡面上,孔

位误差不得超过土2cm,孔深误差不宜超过50mll1。

首先按设计孔口座标在钢管脚手架上安装钻机,然后用方向架放出锚

索方向角,以测角仪调整倾角达到设计要求,确认无误后,将所有紧固件

再紧一遍,安上冲击器和钻头,接上风管,进行钻孔,钻孔要求干钻,保

证孔壁的粘结性能,为确保锚孔深度,实际钻孔深度要求大于设计深度

0.3m0钻孔结束后,取下钻杆及钻具,冲洗干净,摆放整齐以备继续使用。

另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以高压风吹孔,待孔内粉尘吹净,拔出聚

乙烯管,以织物或水泥袋纸塞好孔口备用。

钻孔施工注意事项:

钻进过程中应对每一孔地层变化、钻进情况、地下水情况,以及某些

特殊情况等,进行记录,如遇地层松散、破碎或坍孔时,立即停钻进行固

壁灌浆处理,砂浆中掺入1%的速凝剂,灌浆结束后1天清孔,然后循环钻

灌直至成孔。

钻孔完成之后必须使用高压空气将孔中岩粉及水全部清理干净,以免

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体的粘结强度。

钻孔完成后须经质检部门及监理检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当渗水量不大时,钻机可以工作,钻至设计孔深,撤出钻杆,以0.6〜

0.8MPa的高压水、气对钻孔进行冲洗。

当孔内渗水量较大时,则需进行固壁防渗注浆处理,注浆压力根据钻

孔深度与岩石完整情况而定,一般为0.3〜0.4MPa,在可能的条件下可适

当加大压力以提高灌浆质量。待灌入的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重新钻孔

至设计标准。

⑵锚索制作

锚索采用3根高强度低松弛的预应力钢绞线(615.24mm)制作,钢绞

线强度Rb=1860MPa。锚索的设计长度是从钻孔的孔口算起的,钢绞线的截

长为锚索的设计长度、外锚墩厚度、千斤顶长度、工具锚和工作锚的厚度

以及张拉操作预留量等之总长。一般情况下,钢绞线的截余量取50mm,考

虑到下料时有截长误差,且锚索越长误差越大,故采取的截余量为100mm,

不得焊接。

钢绞线截取以前,要确保每一根钢绞线始终顺直,不扭不叉,且需除

锈,除油污,对有死弯、机械损伤及锈坑者应剔去。钢绞线的截断采用机

械切割,严禁电弧切割,以免对钢绞线造成损伤,截好的钢绞线平顺地放

好,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自由段钢绞线涂抹黄油后用热缩管包裹,在

锚固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应特别注意绑扎牢固。

量出内锚固段和锚索的设计长度,分别做出标记,在内锚固段的范围

内每隔1m穿一个对中隔离支架,两对中隔离支架之间扎铁丝一道,张拉段

每1m扎铁丝一道,装入塑料套管之内并注入黄油,以防张拉段在入孔待张

时钢绞线锈蚀。在锚索端头安装导向帽后平顺地放于一旁待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