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常德市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常德市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常德市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常德市三校创新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三校创新体期末线上考试七年级上册语文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烧灼(zhuó)厌倦(yàn)附和(hé)B.突兀(wù)晕眩(xuàn)呻吟(shēn)C.恍惚(huǎng)安慰(wèi)啜泣(zhuì)D.凌乱(lín)挪动(nuó)抽噎(yē)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骤:急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错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D.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是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B.《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青的一代人。C.《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养成”前加上“能否”)B.作为一档电视相亲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家喻户晓,它的主要观众是为适婚男女青年而打造的。(删去“为”)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把“加强”改为“提高”)D.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将“兴起”和“发展”互换位置)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受他的怂恿向班主任隐瞒了这件事的事实。B.想象的翅膀张不开,是由于思想的禁锢;理想的翅膀飞不高,是因为心灵的麻木。C.商品的生产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中占据一席之地。D.所有人都认为这份作品很优秀,有一位鉴赏家也独具慧眼地表示赞许。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B.我们都很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C.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D.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7.默写(1)一切都像刚睡醒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2)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设立班级“文学角”是大家的心声,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指导大家设立班级“文学角”,为此在班上开展“班级文学角”创意活动,请你参加。(1)班级“文学角”需要装饰一下,有个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下联:(2)组内同学建议设计一次该小组的主题墙报,请你给墙报设计主题语并设计三个板块。设计主题语:设计板块:(3)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小书架”。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小书架”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正方: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连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C.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1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或旦而不鸣或:(2)皆足取祸也取:1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1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1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5.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问题。①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②“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③“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④“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⑤“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⑥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⑦“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⑧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⑨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⑩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平坦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单薄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⑪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1)请你写出选文叙述的主要事件。(不多于12个字)(2)根据语境,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形容词填到文中横线上。(3)“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这个句子中的“挪动”能否改成“移动”?为什么?(4)文中的“我”懂得了什么道理?(5)选文中的这位父亲的做法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的哪些做法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十一号楼的猫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其实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它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梳过毛,毛色油亮有光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一起走出居民楼,往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还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瞄瞄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下班的白领还准时。⑥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有见同楼的任尸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里有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⑧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变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来了她的幸福生活。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选自《智慧少年》,有删改)(1)请按照时间顺序,从猫的角度,梳理它与十一号楼的人的关系变化。①_______——②以三层为家,被三楼人照顾——③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