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南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广州市南武教育集团七年级历史学科联合练习题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90分。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3.26—28小题请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下列哪项工程历史功绩的赞颂()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长城【答案】B【解析】【详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大运河的赞颂。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B项正确;灵渠是秦朝时期开凿的,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北端点不是涿郡,排除C项;长城与“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这一遗址可以直接佐证隋朝()A.吏治清明 B.商业繁荣 C.文教昌盛 D.生产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分析可知反映的是隋朝初期重视农业生产,粮食丰收,D项正确;吏治清明属于政治方面,与材料反映农业发展无关,排除A项;商业繁荣属于经济方面,与材料反映农业发展无关,排除B项;文教昌盛属于文化方面,与材料反映农业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以下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B.推动文教事业发展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隋文帝时正式创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隋炀帝死后,被草草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开通大运河 B.爆发农民起义 C.施行暴政 D.屡次发动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打击下,隋王朝统治面临于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C项正确;开通大运河促进了隋朝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开通大运河不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隋朝爆发农民起义,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隋炀帝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这是隋炀帝实行暴政的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5.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治国理政方面,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曾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6.某同学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武周政权、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项正确;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7.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说明()①唐代制瓷业规模大,行销范围广②景德镇已成为唐代制瓷业中心③青瓷、白瓷是唐朝瓷器的代表④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7万件中国瓷器”“在印尼海域发现……唐代沉船”说明唐代制瓷业规模大,行销范围广;材料“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代,青瓷、白瓷都较为典型;材料“部分瓷器……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说明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所以,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景德镇在明朝时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的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②不符合史实,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故本题选C。8.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消除了民族矛盾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致力于商业贸易【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少数民族通过科举考试做官,A项正确;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致力于商业贸易”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9.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商业打破时间限制,昼夜不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图片明显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在以前的东市和西市以外,增加了更多的商业活动的区域,能够看出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B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商业经营的范围有所扩大,但看不出种类增多,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应该是更加宽松,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商业打破时间限制,昼夜不停,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科举制的创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D.《大唐西域记》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立推动了教育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A.AB.BC.CD.D11.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民族交融信息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C.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蕴含唐朝民族交融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的是唐朝的和亲民族政策产生的现象,A项正确;“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反映的是唐朝与外国交往的特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反映的是帝王后妃的腐朽糜烂的生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某日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李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请你判断他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A.八王之乱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大泽乡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B项正确;八王之乱没有建立新的朝代,排除A项;玄武门之变为了夺得帝位,而不是为了建立新的朝代,排除C项;大泽乡起义是农民起义,不是政变,排除D项。故选B项。13.“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西汉的诸侯王C.唐朝节度使D.北宋的通判【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故常与知州争权”,可以看出这是宋太祖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中央的措施。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个方面的措施,在削实权方面,设置通判监察地方官员。ABC三项说的是秦朝、西汉和唐朝明显错误。所以答案选择D14.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C.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因此现北宋在经济上“制其钱谷”措施的是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D项正确;军事方面,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排除A项;北宋在行政方面,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排除B项;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但这不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15.《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某朝统治的特点是()A.休养生息 B.分化事权 C.轻徭薄赋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为了纠正唐末以来武人干政的弊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项正确;休养生息指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与“严禁武人干政”无关,排除A项;分化事权是一种分权制度,它赋予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掌管不同范围的决策权,以共同管理一定的实体或行为,目的在于防止权臣专权,不符合“严禁武人干政”,排除B项;轻徭薄赋意思是减轻徭役、赋税,不符合“严禁武人干政”,排除C项。故选D项。16.比较“唐宋北方与南方诗坛占比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图1唐代北方与南方诗坛占比图图2宋代北方与南方诗坛占比图A.民族交融利于文化发展 B.经济带动文化发展C.宋代文化发展优于唐代 D.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图表可知:唐代诗人比例北方占比多于南方,而宋代南方占比远多于北方,结合所学可知: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发展带动了南方的文化发展,故B正确;民族交融确实有利于文化发展,但民族交融不是南方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题干的意思是唐朝和宋朝“北方、南方诗坛占比”,不是宋朝诗歌比唐朝多,不能说明宋代文化发展优于唐代,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科技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17.宋朝时“蜀民以铁钱重,难于转输。”为解决这一困境,蜀民()A.减少税收 B.发明了交子 C.打破市坊 D.改进造纸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时,四川地区的人们认为铁钱太重,不方便携带和流通,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四川地区发明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项正确;减少税收与史实不符,宋朝的财政越来越吃紧,不可能减少税收,排除A项;打破市坊解决不了铁钱太重,不方便携带和流通的困境,排除C项;东汉时期就已改进了造纸术,排除D项。故选B项。18.“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这反映了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当时产量居首位的粮食作物的是()A.茶叶 B.土豆 C.玉米 D.水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项正确;茶叶是经济作物,不符合题干,排除A项;土豆、玉米在明代引入中国,排除BC项。故选D项。19.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16年,辽建立,在北部,960年,北宋建立,在南部,1038年西夏建立,在西北部,C项正确;1115年,金建立,在东北部而不是在西北部,排除A项;1038年西夏建立,在西北部而不是在西南部,排除B项;916年,辽建立,在北部而不是在东南部,960年,北宋建立,在南部而不是在北部,排除D项。故选C项。20.“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北宋与辽签订和议,互称兄弟之国 B.南宋与金和议中,金割让领土给宋C.南宋向辽称臣,并送岁币 D.南宋与金和议,以淮水——大散关为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和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北宋与辽签订和议,互称兄弟之国”、“南宋向辽称臣,并送岁币”与题干材料“与金国和议成”不符,排除AC项;据题意可知,南宋“割唐、邓二州”给金国,而非金割让领土给宋,排除B项。故选D项。21.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达成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取得郾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北宋和辽经历了多次战争,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北宋和西夏,金,南宋和金等国家政权之间也是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此时期是一个各民族政权并立,力量彼此消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违背了史实,排除;故选D。22.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族的后裔。A.党项 B.蒙古 C.契丹 D.女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蒋氏宗祠祠堂”“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结合所学知识,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契丹改国号辽,故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契丹族的后裔,C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属于契丹族,建立契丹政权,不是党项族,排除A;耶律阿保机属于契丹族,建立契丹政权,不是蒙古,排除B;耶律阿保机属于契丹族,建立契丹政权,不是女真族,排除D。故选C。2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A.建立元朝 B.消灭南宋 C.消灭大金 D.统一蒙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D项正确;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消灭南宋,排除AB项;1234年蒙古消灭大金,1227年成吉思汗已经去世,排除C项。故选D。24.下列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北庭都元帅府 B.安西都护府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府【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时期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C项正确;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排除A项;唐朝时期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排除B项;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排除D项。故选C项。25.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突出特点是()A.民族歧视 B.大力开发 C.因地制宜 D.互助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C项正确;民族歧视不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特点,排除A项;大力开发不是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突出特点,排除B项;互助合作不是元朝统治者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突出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共4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三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中央集权制度诞生于哪一时期?图二所示的是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举一例说明唐朝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开创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元朝通过什么中央机构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4)归纳上述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答案】(1)时期:秦朝制度:三省六部制(2)变化:从注重门第到注重才学。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3)制度:行省制度

机构:宣政院(4)维护/巩固统治;利于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时期:根据材料一图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个郡,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制度:根据材料一图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选官注重才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隋朝开始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小问3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三“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计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行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小问4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都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二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自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材料三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北宋神宗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南宋高宗——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材料四朝代项目南方诸路北方诸路南北比例北宋1045年赋税358110004509500044∶56南宋1196年赋税600000001431900081∶19请回答:(1)材料一涉及的朝代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工具?(2)材料二中的“五季纷争”指什么时期?结合所学,说明“东南渐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总结宋神宗与宋高宗对海外贸易的共同看法?为管理繁荣的对外贸易,宋朝设立了什么机构?(4)材料四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什么变化?【答案】(1)曲辕犁、筒车(2)时期:五代十国原因:北方动荡,南方相对安定(3)看法:海外贸易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支持国家财政机构:市舶司(4)经济重心已移到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必须要体现已经南移了)【解析】【小问1详解】新的生产工具:根据材料一“开元全盛日”可知是唐朝。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小问2详解】时期:根据材料二“安史之乱,江淮独全:历五季纷争,中原之地五易其姓”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原之地五易其姓,杀戮几尽”可得出北方动荡,根据材料二“东南之邦,民有定主”可得出南方相对安定。【小问3详解】看法:根据材料三“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可知,宋神宗与宋高宗都认为海外贸易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支持国家财政。机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四可知,南宋时期,国家赋税南方是北方的四倍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于是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邮驿,总六十人所,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新唐书》回纥牙帐城遗址(唐代参天可汗道路线的终点)材料三辽宋夏金元时期大事记(部分)朝代事件宋朝澶渊之盟签订宋金和议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宋时,纸币和铜钱并行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元朝形成一个新民族“回族”开创中外交通新局面,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个唐朝对不同地区交流的具体表现?(2)材料二呈现了哪两种类型的史料?请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信息。(3)选择材料三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答案】(1)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玄奘西行、新罗派使节学习、新罗音乐传入唐朝(2)类型: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信息:回纥与唐朝来往密切,开辟了参天可汗道。(3)示例:观点一: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论述: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盟约签订后,双方保持了长期的和平,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促进了民族交融;南宋与金经历了长期战争后,宋金和议,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回族”,促进了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结论:宋元时期,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观点二:经济重心南移论述:宋朝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