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主观题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六部制当中,职责分工明确,三省主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是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而六部则指的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对于国家基本运转予以负责。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叮嘱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从职责上来看,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驾驭行政大权。作为朝廷的政策文书草拟机构,中书省须要对于皇帝的旨意进行下达。门下省是唐代特殊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它的地位与中书省保持一样,求局同等机构,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订正得失。同时,门下省也是我国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在客观上维护百姓的利益。尚书省是朝廷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自唐太宗时期起先不再设有尚书令,而是以左右仆射长为尚书省,监督各个地方官府的执行状况。作为唐代最高的执行机关,中书省是推广朝廷政策的关键机构。从确定程度来讲,三省是对于中心权力的划分,在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中心机构之下,又划分了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材料二北宋王朝立国之初,尚因袭五代时期混乱的中心体制。乾德年间(公元963-967年),宋太祖赵匡胤改草旧的中心行政体制,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是中书门下的简称,设在朝堂之西,“为宰相治事之所一,负责掌管中心的行政大权。枢密院‘在中书之北’掌‘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戌之政令’”等军政务。宋太宗即位以后,伴随统一斗争的接着胜利进行,北宋人口増多,疆域扩大,中心财政杌构三司的地位日益重要。淳化元年(90年)十二月,宋太宗交右正言谢泌的建议,把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官僚割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并且“遂著为定制,中尔所上书疏亦如之”。——摘编自玉英《宋代中心行政体制演化初探》(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的背景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归纳宰相制度演化的缘由。【答案】(1)特点:决策和行政分别;集体宰相制;门下省发挥着枢纽作用;分层决策机制。作用:一方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对于国家的社会稳定、社会有效治理起到了确定的作用;其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标记着隋唐时期中心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三省分权,在确定程度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2)背景: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造成的“内重外轻”的局面,宋朝统治者把加强中心集权制视为立国之本。影响:中书、枢密院二府体制的确立,从中心行政制度上解除了将帅干预朝政的可能;财、政、军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不仅加强了皇帝对中心财政大权的干脆限制,对后世中心行政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3)缘由: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是推动宰相制度演化的主要动力;各种政治力气的变更是宰相制度演化的重要缘由;宰相制度的演化受客观环境变更的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敫(此字应加“西”字头)奏考帐……——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材料二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加,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冗。——摘自《蔡忠惠公文集》卷22材料三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摘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5(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4分)(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5分)(3)材料二中为消退这种弊端提了一个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5分)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且互不统属。目的:加强专制集权。(2)材料二可看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相互推诿,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材料三可看出官员冗滥。(3)建议:“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不能实现。缘由:封建帝王为加强皇权,必定会通过分化相权来减轻对自己的威逼,这是封建社会中心集权制发展变更的规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不仅赵普说到“为陛下子孙设置条贯”,正在努力尝试从军阀到君主转型的太祖本人也与赵普谈及“使子孙谨遵遵遵遵守法律律律律度”事。开国皇帝的殷切期冀,使我们感觉到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摘编自邓小南《宋代“祖宗之法”治国得失考》材料二(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许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担忧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摘自(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1)由材料一及图片能看出什么信息?(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初立时的“弊”是什么。宋太祖是如何变更这一弊政的?(10分)答案:(1)宋太祖勤勉国政;宋太祖试图制定能为其后代效仿的有效制度。(2)“弊”是藩镇割据。措施:为变更这一弊政,加强中心对地方的限制:行政上,中心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4.王安石的“青苗法”始终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介甫令(县令)吾浙之鄞(宁波),鄞滨海,其民冬夏乘筏采捕为生。有田率夺山麓……故民得指田为质,以货豪右之金。豪右得乘急重息之。介甫特出官钱,轻息以贷。至秋则田亩之入,平稳足偿。所谓青苗法也。于鄞实善政,及为相,必欲推而遍于天下,则非矣。鄞人至今德之,立祠陀山下,神亦至灵。——李日华《六砚斋笔记》材料二以余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史,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朱子文集》材料三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依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担当不同的贷软额度,而不论是否须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供应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难,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1)据材料一,简析青苗法“于鄞实善政”的缘由,并指出王安石将青苗法推行全国的有利条件。(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缘由。(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改革胜利的因素。【答案】(1)缘由:济困助贫;抑制豪右。条件:在地方取得胜利;任职宰相。(2)缘由: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担保制度;自然灾难。(3)因素:措施得当;以民为本;擅长用人;完善制度。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忧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许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缘由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方法?(2)宋太祖为此实行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心集权?(3)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答案(1)根本缘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