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探究15000字(论文)】_第1页
【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探究15000字(论文)】_第2页
【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探究15000字(论文)】_第3页
【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探究15000字(论文)】_第4页
【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探究1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治思维视阈下侦查行为问题研究摘要:法者,治之端也。论文从法治思维视阈下对侦查行为进行审视,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侦查行为介入非刑事领域、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混淆脱节现象突出、特定的侦查行为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对案件的事实的认定与对证据裁量较为随意这四个典型问题。论文通过对这四个典型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其总结为非刑事领域因素浸染侦查行为、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事权划分不明确、相关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自由裁量行为的滥用让侦查行为缺乏必要的节制这四个因素。据此,论文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包括保障侦查行为的独立性,去除非刑事领域因素影响、明确事权划分,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衔接制度、构建监督的立体化控权机制、推行比例原则在侦查行为的运用等对策。关键词:法治思维;侦查行为;问题与对策目录TOC\o"1-2"\h\u17569引言 15003一、法治视阈下对当前侦查行为的审视 117960(一)侦查行为介入非刑事领域现象严重,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相悖 125135(二)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混淆脱节现象突出,背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 231925(三)特定的侦查行为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现象,违反了依法治国、依法施政的总要求 3708(四)对案件的事实的认定与对证据裁量较为随意,与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总要求不符 419295二、对当前侦查行为问题的分析 53628(一)非刑事领域因素“浸染”侦查行为 510527(二)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事权划分不明确 617062(三)相关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 714751(四)自由裁量行为的滥用让侦查行为缺乏必要的节制 816891三、完善侦查行为法治建设的途径 931037(一)保障侦查行为的法定性,去除非刑事领域因素影响 923011(二)明确事权划分,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衔接制度 1032352(三)构建监督的立体化控权机制,多方面加强对侦查行为的监督 1028811(四)推行比例原则在侦查行为的运用,节制侦查行为的自由裁量权 128794四、结束语 1215980参考文献 14引言法,治国之重器也,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障》一文。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党中央又提出建设法治公安的意见,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侦查行为的发展与建设必然要在依法治国和法治公安建设的大框架下逐步推进。加强侦查行为法治建设,是侦查行为在新变革中的重要方向及目标。加强对侦查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法治问题研究,提出符合法治思维的改进对策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障》一文。一、法治视阈下对当前侦查行为的审视侦查行为法治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体现在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公安的进程中。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以及“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1]2015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也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和执法权力运行体系”。[2]规范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运用和条件是推进公安机关法治建设的重点内容。2019年5月7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安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3]2020年11月16-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生命线[4]。在一系列重要会议的指导下,公安机关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划步骤,根据其自身的属性,推进包括侦查行为在内的各项公安权力的法治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效。长期以来,侦查行为在保障刑事司法活动的进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应当承认,由于过去的一些思维和条件的限制,侦查行为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侦查行为介入非刑事领域现象严重,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相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是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予以推进。由于公安部门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之一,隶属于国家机关的性质对公安部门性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5]因此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行为是国家行为的具体体现,加上公安机关侦查行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属性,因而在具体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以侦查行为介入各类非公安机关管辖的非刑事领域的情况,如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案件中,由于侦查员没有准确认定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的性质,没有严格掌握立案入刑标准,用侦查行为介入经济纠纷,出现把经济纠纷作为经济犯罪处理的情况,这些现象严重与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相违背。此外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公安机关依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发〔2020〕7号)的规定在对人员车辆的流动调查、疑似或确诊病人的跨区域流动调查、打击妨碍防疫工作的违法犯罪行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方面积极履职,并为取得防疫阶段性成果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其中也存在了不少滥用侦查行为的现象,如出于疫情防控与流调的需要,对一些从疫情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利用侦查技战法进行流调收集其真实信息、运动轨迹,种种侦查行为滥用现象不仅违反了公安机关运用侦查行为的要求,也进一步削弱了刑事司法的权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不符。(二)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混淆脱节现象突出,背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之一就是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就要求必须要依法行使侦查权和行政权。长期以来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脱节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并且在实践中也存在刑事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的衔接不畅等问题,比如市场监管局、烟草专卖、税务在内的行政机关与公安机关的案件移送标准与程序不完善,导致一些可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被以罚代刑,如在2019年8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甘肃4家企业恶劣环境问题中,甘肃金塔县生态环境机关在查明涉事企业存在违法生产和偷排的行为且已构成犯罪,但在移送案件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证据材料不足为由不予立案并将有关案卷退回,直到中央督察组依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下发督办通知后才对部分企业涉嫌环境污染犯罪问题立案侦查。受制于“两法衔接”不畅等原因,我国行政案件移送侦查部门的总数量不高,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中的数据为例,2019年全国药监局共查处药品安全案件100703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319件,占比约1.4%《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载国家药监局官网。这个案件也反映出我国目前多个行政主体与单一侦查主体之间的“两法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是存在问题的。《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载国家药监局官网同时,公安机关自身也享有开展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的权力,为防止公安机关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混淆适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对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的界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我国公安机关是同时拥有侦查权和行政权,因此在实际中公安机关可以交错实施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如海关缉私部门的开展的“国门利剑”专项行动本质上是对各类涉税走私犯罪案件和非涉税走私犯罪等刑事案件开展侦查,但往往也会对一些走私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治安部门的“出租屋清查”和“特种行业清查”等治安专项行动本质是为了摸清和维护辖区的出租屋与特种行业的治安状况,但在行动中若遇到犯罪行为也会予以侦查,由此可见专项行动中往往会出现行政行为与侦查行为相混淆使用的现象,虽然这可以为让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职,但不可避免地混淆了侦查行为和行政行为的划分界限,背离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三)特定的侦查行为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现象,违反了依法治国、依法施政的总要求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能否落实在于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恪守法律,依法办事,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采取侦查行为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严禁刑讯逼供,在这种原则的要求下,公安机关采用刑讯逼供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逼供信”的现象,相反公安机关还利用各种法律规定漏洞在采取各种不合法的侦查行为来进行变相的“逼供信”,如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为例,由于只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即可进行,不需像逮捕措施那样必须由侦查机关报请人民检察院进行司法审批,自由度较大。这种办案主体与决定主体合而为一的审批体制难以有效确保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上的公正性与必要性。[6]而犯罪嫌疑人在进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由于没有像看守所那样获得入所人身检查,而且在指定住所监视居住时没有相关录音录像的规定,因而让侦查员可以利用此机会来进行“逼供信”行为,而事后由于没有相关证明,犯罪嫌疑人也会因心理上的畏惧等因素而不敢公开指认侦查员对其进行“逼供信”行为。另外,在犯罪嫌疑人到案与送看守所羁押之间的时间段里,虽然已经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某一犯罪活动,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并不愿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而采用消极的沉默来回避侦查员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此情况下,基层侦查员仍采取各种威胁或暴力方式迫使犯罪嫌疑人承认相关的犯罪事实,这同样违反了刑诉法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若犯罪嫌疑人被送入看守所内羁押,此时公安机关侦查员为了进一步查清其犯罪事实和获取其犯罪证据,依然会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其供述,但是由于在看守所里是很难让犯罪嫌疑人通过请律师介入等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并且很容易出现诱供、逼供等现象,这也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侵犯,如甘肃陈琴琴故意杀人案中,被告律师方辩称有罪供述系刑讯逼供和同监室犯人诱供所得,最终甘肃高院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审理并宣告被告人陈琴琴无罪。对案件的事实的认定与对证据裁量较为随意,与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总要求不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格局中,严格执法是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开展侦查行为时必须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做到有法可依。长期以来,作为办理刑事案件的“第一人”,侦查员的侦查行为几乎奠定了刑事案件办案的质量,而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对认定犯罪事实与证据裁量中存在自由裁量的行为。一般而言,警察在进行侦查行为中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合乎现实需要的,警察的刑事案件自由裁量权是源于警察权力的价值,在警察权中警察自由裁量权是较为核心的一部分,根植于所有警务活动过程中,当然包括刑事案件的权力运用。[7]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警察在对以下过程中均存在判断、选择的情况:对证据效力的裁量。虽然对证据效力的裁量最终是由法官来决定,但在侦查阶段对证据效力的认定却是由警察自由裁量的[7],在疫情期间警方在认定哄抬防疫物资价格的情节构成非法经营犯罪时,往往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犯罪嫌疑人的销售行为达到“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相关证据陈涛纪辉.涉疫情刑事案件侦查问题与对策——以B市为研究视角[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0,(06):85-86.,但当警方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移送的相关证据时,往往会进行审查,陈涛纪辉.涉疫情刑事案件侦查问题与对策——以B市为研究视角[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0,(06):85-86.对强制措施的选择。对于涉案犯罪嫌疑人的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时,侦查员往往会根据自身对犯罪嫌疑人及其行为是否存在现实危害性的判断而决定是采取刑事拘留还是取保候审。现实中我国公安机关在实务过程中多以羁押的方式,将犯罪分子完全置于控制之下,进而形成了刑事实务中羁押率过高的现象,甚至为了防止被追诉人影响诉讼进程而浪费司法资源温金慧钟菊.基于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研究[J].法制博览,2021,(03):141-142.温金慧钟菊.基于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研究[J].法制博览,2021,(03):141-142.对案件性质的认定。往往也需要基于侦查员的主观经验来做出裁量的,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约机制,加上公安机关裁量的情节显著轻微的案件,一般很少受到检察机关的否定[8],这就导致公安机关在相关裁量中存在各种不合法的现象,此外在一些对危害国家安全、秩序与利益或不特定被害人的案件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体现在各地公安机关对同一案件有不同的追究标准,如2019年山东警方在办理“杀猪盘”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微信交友物色诈骗目标,假借聊感情之名骗取被害人的好感和信任,并择机诱骗其向搭建在境外的博彩网站投钱下注,直至被害人将资金全部投入时,将其拉黑卷款失联,山东警方最终根据案情以涉嫌开设赌场罪移送起诉,而同年湖南警方办理的“杀猪盘”案件中,犯罪团伙同样是以微信聊天的方式骗取被害人的信任,诱惑其向赌博网站投钱押注,但最终湖南警方却是以涉嫌诈骗罪移送起诉。[9]这两件案件“同案不同刑”的移送起诉也反映出当前受各地公安机关对一些案件的认识以及政策不同而依据自身的自由裁量权采取了不同的追刑标准,这并不符合建设法治公安的目标,也与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总要求相违背。二、对当前侦查行为问题的分析(一)非刑事领域因素“浸染”侦查行为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的“刀把子”,通常会被交予各种维稳、处突等非刑事领域的工作,在实践中,维稳是执法的目的,执法是维稳的手段,两者关系相辅相成[D],由于受制于“条块结合、以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公安机关在各种维稳、处突等非刑事领域工作中职责较为模糊,承担了大量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内的业务工作,加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为了维护辖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利益,往往会要求公安机关用一切办法来维持治安。在2015年e租宝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了应付因e租宝涉案金额被冻结而出现的各种维权呼声和上访现象,要求公安机关在限定的时间内破案。虽然经济犯罪案件一般较为复杂且取证难度较大,耗时长,不易短时间内侦破,但由于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公安机关只能通过各种侦查行为来尽快查明案件事实与证据,而这很容易出现各种侦查行为滥用的现象,因而在这方面就存在受非刑事领域因素的影响而浸染了侦查行为的合法进行。此外,舆情对侦查行为的开展也存在浸染的现象,如2018年发生在陕西的“张扣扣案”中,由于舆论普遍对犯罪嫌疑人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人的动机持肯定态度,并将其塑造成一位“为母复仇”的悲情人物,不少民众通过舆论要求公安机关对其从轻处理,而巨大的舆情压力下使得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尽管最终法院判决张扣扣有罪,但诉讼期间舆情对侦查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侦查行为始终被舆情所干涉,严重违背了侦查行为独立开展的原则。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不断壮大,广大网民对重大刑事案件的侦查行为等敏感、热点事件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这对侦查行为的独立开展制造了不小障碍,舆情的泛滥也对侦查人员的侦查行为带来不小的压力,不仅会导致侦查思路的偏离,影响侦查方向和侦查人员的客观判断,反而不利于侦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干扰侦查的独立性。除去外部的压力外,公安机关内部行为也会导致各种侦查行为被滥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考评机制。公安机关一直以破案率为核心组织评判标准,破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民警的考核成绩。在破案率指标的误导下,一味追求破案率,要求不切实际的“命案必破”,难免造成办案急功近利,证据粗糙,甚至为尽快破案而刑讯逼供、不惜造假,致使一个个违法的闹剧轮番上演。[10]况且在公安部的大案必破的重压下,为了完成破案率,基层公安机关侦查员不得不采取一些游离于法律规定之外的侦查行为来完成破案率,如在办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侦查员为追求破案率,在讯问中可能会对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进行似是而非的改动,使其更加符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某一构成要件(如将正当打回款项记录为资金回流),并让犯罪嫌疑人对此签字确认,尽管一些犯罪嫌疑人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就程序上而言此类现象难保有的犯罪嫌疑人会因此翻供而导致前期侦查工作没有达到目标,并不利于侦查行为的法治建设进程。(二)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事权划分不明确我国公安机关是具有侦查权和行政权的部门,其权力是来自法律的授权,这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同时可以开展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而由于社会治安秩序的快速动荡发展,在实际中,派出所等基层公安机关已经成为了刑事侦查力量的有生力量,[11]这就出现了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或当地党委、政府交予的维稳工作而介入非刑事领域的情况。由于一些案件本身性质难以界定,《人民警察法》没有规定具体警种行使侦查权与行政权,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民警都可以进行侦查行为或行政行为,基层派出所更是出现了“全警皆侦”“全警皆行”的局面,以罚代刑、行刑不分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权威。事实上,有关公安机关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混用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湖北应城警方对一名煽动多人聚集、扰乱疫情防控的曾某智进行行政拘留,在拘留中发现其有多次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便以涉嫌寻衅滋事犯罪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而2019年的北京劳斯莱斯女扰乱公共秩序案中,派出所也是先对其行政拘留,在行政拘留期间“发现”其有其它涉嫌犯罪的行为而对其立案侦查叶泉.豪车堵门妇产医院:敬畏法律与常识有多难[N].法制日报,2019-08-22.,这两件案件都反映了公安机关用行政手段介入相关刑事案件而出现行刑不分的现象。根据《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内部分工若干问题规定》的规定,侦查部门不再独享侦查权,治安部门开始管辖其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刑事案件,后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又赋予了治安部门对6大类119种案件的侦查权,[12]因而可以将公安机关治安部门视为配侦部门,这就为治安部门是否采用侦查权或行政权提供了很大的自由裁量,加上基层派出所是在治安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侦查工作,很容易导致行侦混用。以盘查为例,盘查虽然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但不少基层公安机关却将盘查代替拘传、传唤等刑事强制措施来办案叶泉.豪车堵门妇产医院:敬畏法律与常识有多难[N].法制日报,2019-08-22.此外,由于我国存在多个行政部门,而侦查部门较为单一,其中公安机关是主要的与行政部门进行衔接的侦查部门,这就出现了“多个行政行为对应衔接单一侦查行为”的现象,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税务、环境等执法活动中发现的犯罪线索,因为受制于“两法衔接”的“原则规定过多,实际操作细则规定过少”,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移送过程监督缺位等因素,行政部门很少能将手中掌握的相关案情移送出去。另一方面有的公安机关出于规避风险、完成考核等原因超过必要限度进行“借壳侦查”(本质是以行政执法之名行刑事侦查之实),甚至不向行政机关反馈案情进展,检察机关也很少进行立案监督,加上缺乏强力牵头部门来协调移送过程王刚.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1-2,这就打击了行政部门移送案件的积极性,导致因“两法”衔接不畅而不能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王刚.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9.1-2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衔接不畅还受制于部门间配合不畅以及信息共享不完善的限制。以办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为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虚开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在5000元以上的案件,都应该由公安机关立案,但是现实中,公安机关无法对此类犯罪进行实时监测,由税务机关向公安机关移动案件线索成为主要的侦查启动来源。[14]受部门本位思想的影响,税务机关出于对税务数据和信息的保护等因素一般不愿意将一些关于纳税人的基本资料、发票抵扣等材料移送给公安机关,并对一些案件直接予以行政处罚而不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在税警双方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如果采取传统的材料移交方式,往往存在一定时差且信息沟通成本较大,实践中大量暴力虚开暴力虚开指犯罪行为人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开出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赚取开票费后不需要进项发票抵扣税款,短期内大量开票后走逃失联的新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手段。的空壳公司存续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等公安经侦部门介入时通常人去楼空,难以查证。[15]即使抓获犯罪嫌疑人,赃款也早已被挥霍或转移。暴力虚开指犯罪行为人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开出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赚取开票费后不需要进项发票抵扣税款,短期内大量开票后走逃失联的新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手段。(三)相关监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正如“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17],事实上我国侦查行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不合法现象,是因为我国的相关监督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虽然我国在法律层面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但在实践中这些法律的约束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并且也没有相应的问责制度,这也使得一些侦查员在进行侦查行为时往往会规避监督采取一些不合法的侦查手段。我国目前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内部监督包括公安机关内设的法制部门和督察部门的监督,主要是针对公安机关立案、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对案件的移送起诉的审核、对侦查员是否采取不合法的侦查行为的调查以及追责等方面进行监督。外部监督则是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人大、社会等外部力量的监督,其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监督是检察机关的监督,包括对公安机关移送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对侦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核、调查侦查员在进行侦查活动时是否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行为等方面的检察监督,但在实际中检察机关却很少能对公安机关在开展移送起诉前的侦查行为进行有效的检察监督,这是因为我国的检警关系既不是英美法系的检警分立体制,也不是大陆法系的检察指挥侦查体制,而是一种行政型追诉模式[15],该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侦查权在侦查主体控制下具有很强的封闭性,这就导致了我国检察院大多是处于事后监督,即除了有限参与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审查和批捕外,几乎没有参与过多的公安机关侦查工作,对于公安机关受案到立案这一时期的调查核实和行政机关移送案件的标准与程序的过程中更是完全无法介入,因此也无法对公安机关是否在调查核实的阶段采用不符合要求的侦查手段进行监督,而由于《刑事诉讼法》第59条虽然规定检察机关在现有证据的合法性不能得到证明的情况可提请法院要求侦查员出庭作证,法院认为有必要可通知其出庭,有关人员经通知应当出庭;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第192条只规定了民警在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要作为证人而出庭作证和因对鉴定意见有异议而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2条规定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2条规定。(四)自由裁量行为的滥用让侦查行为缺乏必要的节制“警察的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固有的权力。警察如同一个工匠,裁量权是不可能被排除,它弥散于警察所有工作之中,甚至是最普通,看似最简单的任务中”[18],著名的美国BLACK法律字典对警察裁量权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以恰当和合适的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执法能力。”[10]顾名思义,警察的自由裁量权是警察的一种衍生权力,是警察在基于对现实情况和法律规范的自我判断上所行使的,由于警察执法所依据的事实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证据不充分,或证据互相矛盾,这需要执法人员排除或取舍,而执法人员在排除和取舍过程中就存在自由裁量,[19]这相当于允许警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和判断来进行相关的侦查行为,在我国侦查权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封闭性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自行决定除逮捕外的任何侦查程序和措施的使用,包括立案、刑事强制措施、撤案以及“另案处理”,这就给侦查员赋予了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进行侦查行为,加上各地区的公安机关对同一罪名的追诉标准认识不同,这就存在因为滥用自由裁量权而导致一些错误的侦查行为产生。我国刑诉法对于刑事拘留与其它非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的法律要件规定较为模糊,需要侦查员凭借主观判断来确定是采用哪种强制措施,但实践中侦查员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更倾向于采用刑事拘留,另外在疫情期间,为了更好打击妨碍疫情防控的行为,多数地市的公安机关还将刑事拘留数量等纳入基层的考核指标中,而侦查员在巨大的压力下基于快速结案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警力配备不足的局面以及最大限度防止嫌疑人破坏侦查的考虑,故也倾向于采取刑事拘留措施马成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提升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30(05):105-106.。这些都表明警察的自由裁量行为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节制,势必会出现一些违反法律程序的后果,从而破坏侦查行为的法律效果。马成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提升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30(05):105-106.三、完善侦查行为法治建设的途径(一)保障侦查行为的法定性,去除非刑事领域因素影响当前公安机关的侦查行为是依附于公安机关的属性而开展,受各种非刑事领域因素的影响较深。在未来的改革中,我国应借鉴政府“三张清单”即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有关经验,制定警察“行为清单”、“职责清单”、“事权清单”,将侦查行为作为公安机关独立开展的行为,与法院、检察院的司法改革配套衔接,从而实现“刑事司法去地方化与行政化的独立运行”。[25]对侦查行为的程序与实施过程予以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把控,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公安机关实施侦查行为的主体权力与责任,破除地方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开展侦查行为的影响,明确维稳、处突等非刑事领域的业务工作非特殊情况下不能成为实施侦查行为的条件,理清地方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确保侦查行为的开展不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干预,防止各类非刑事领域因素浸染侦查行为的开展。即政府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在舆情管理上,各级公安机关应加强舆论引导,充分保障公众对侦查行为的知情权,加强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侦查行为有关信息公开的机制,将侦查行为里的有关信息及时地在涉侦查行为的负面舆情尚未广泛传播之前发布于网络,积极同一些负面网络舆情进行博弈,用事实戳穿谎言,遏制网络推手对涉侦查行为的负面炒作,同时也要注意保密,不能将一些涉密的侦查工作信息随意对外宣传,以免因错误的舆情而导致侦查行为的偏离和泄密事件的发生。在关于公安机关内部考评制度改革上,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经验来制定科学的考评制度,如河南省公安厅出台规范调查取证、落实执法责任终身制等10项措施,加强、改进刑事执法工作,防止冤假错案发生,浙江省公安厅也紧随其后宣布不再搞破案率、批捕率、起诉率、退查率等不科学不合理的排名通报,也不再下达刑事拘留数、发案数、破案率、退查率等不科学不合理的指标。[21]在国外,英国内政部于2019年的警务改革中逐渐降低考评中破案率的所占比重,美国一些法律学者建议在警察业绩评价指标中取消破案率的指标,代之以有利于追寻案件真相的激励机制。[22]2015年12月29日公安部出台的《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中也提到要坚决取消发案率、破案率等不科学、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引入增加案件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比重等考评指标,但实际中各级公安机关却依然是运用原来的以破案率为主的考评机制,过高的破案率要求必然会加大基层侦查员的办案压力,从而增加进行不合法的侦查行为的概率,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应该落实《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中的要求,借鉴河南、浙江等省和国外的改革经验,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公安机关工作考评制度,取消多破案率、发案率等不合理考评要素,破除“不破不立”的现象,[18]降低对过高破案率的要求,增加对侦查行为合法性以及达到的法律效果的考评,减少考评压力以鼓励侦查员开展高质量、合法的侦查行为,从而促进我国侦查行为的法治建设。(二)明确事权划分,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衔接制度何为警察事权?警察事权是指公安机关对外提供的以公共安全为核心的公共产品。[23]面对当前公安机关内部“因事设权”而导致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脱节混淆等现象,为了保证公安执法的权威和合法性,我国应以目前正推行的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为契机,科学划分警察事权,深化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改革[24],推进警察事权划分改革,将侦查权作为中央事权,实行大部制改革和省级以下侦查机构的统一领导与管理,明确中央与地方在警察事权管辖的范围,从而有利于推进侦查行为法治建设和公安机关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此外,公安机关还应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内部职责事权划分,正确划分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界限,进一步划分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事权范围,同时理清侦查部门与治安部门的职责和权力界限,明确规定刑事案件由侦查部门管辖,行政治安案件由治安部门管辖,规定办理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时严禁使用刑事强制或行政强制措施,如不能在搜集刑事证据中采用盘查或获取行政案件证据中采用搜查、检查,明确禁止公安机关利用行政手段代替刑事侦查或刑事侦查措施介入行政案件,建立行政执法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的程序前提,即符合刑事诉讼法程序的取证要求并被法院查证属实[13],建立用行政手段搜集刑事证据的排除机制,这样能避免侦查行为与行政行为的混淆,也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在解决多个行政部门与单一侦查部门间的“两法衔接”上的问题,我国应深刻吸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体制改革,修改2001年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建立并完善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案件信息与材料共享机制与案件通报移送制度,制定统一的案件移送材料标准与证据标准,畅通知情渠道,强化各级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过程中的法律监督作用,依法进行立案监督,构建行刑衔接机制的信息交流平台,使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在一体化电子信息网络平台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D],进一步完善多行政部门与单一侦查部门在“两法衔接”上的制度,全面整合行政执法与刑事侦查的衔接机制与资源,强化法律的威慑力。构建监督的立体化控权机制,多方面加强对侦查行为的监督在加强侦查行为法治建设过程中,构建监督的立体化控权机制至关重要。何为为监督的立体化控权机制?立体化控权机制是指对权力运行进行多位一体化监督的统称。在今后有关监督的改革中,公安机关应该强化内部监督,可以在民警进行侦查行为时全程进行审查,即强化法制部门对公安侦查行为的启动与结果的审批权,赋予法制部门直接参与案件办理的监督和纠违权力,还要求督察部门对公安侦查行为的运用执行过程与质量进行监督,即将启动、结果与执行三过程分开监督,避免集中监督,着重检查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行为所达到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而不是数量;督察部门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问责机制并及时向社会公开问责结果,从而防止公安刑事侦查权滥用,做到“有权不可任性”。同时结合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建设的执法办案中心的情况来看,各级公安机关可以进行羁押与侦查分离的改革,通过设立统一的羁押场所来收押从到案到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送看守所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并由法制部门负责管理,派出所侦查员只负责进行讯问等侦查工作,从而降低存在非法取证的风险。对于证人、被害人的询问,侦查员也应该树立合法取证的观念,用合法的询问程序和方式获取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以推进公安机关内部的法治建设。在外部监督方面,应该有效发挥监察机关的监察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各级监察委员会作为我国的监察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规定,监察委员会有权对行使公权力的主体进行监督,这其中就包括公安机关侦查主体,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强化对公安机关行使相关侦查职权人员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强化对违法用权的公安机关侦查行为人的问责机制,若发现相关人员存在犯罪嫌疑可直接邀请检察机关介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必须坚持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26]各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法律监督作用,如在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审查起诉时,应要求公安机关提供立案前调查核实的全部内容,以便审查公安机关是否是实施不符合调查核实阶段要求的侦查行为,同时打造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案件信息共享平台,使其能实时共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过程的全部信息,及时纠正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存在的违法侦查行为,各级检察机关还要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正式移送批捕和起诉前,提前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引导其侦查取证,并对侦查行为是否违反法定程序、是否符合诉讼要求、是否侵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进行法律监督,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混用侦查职权而产生司法不公的现象。作为审判机关,法院也应该落实以“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总要求,独立行使审判权,依据《关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0〕20号)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法发〔2017〕15号)的相关要求坚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严格排除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采用违法的侦查行为获得的证据。作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是警察就其履职过程中目击的犯罪情况及取证行为的合法性出席法庭进行陈述并接受法庭质证的制度,[27]为此各级法院应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9条和第192条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办案民警直接出庭接受质证以查明证据及其搜集过程的合法性的制度,通过控辩双方的质询来进一步约束公安机关办案民警进行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同时可以借鉴英国《警察和刑事证据法》的规定,将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合理的延伸,若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不能确定公安机关通过侦查行为获取的证据是否合法则应当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直接予以排除,甚至可因此作出犯罪事实不成立的无罪判决,这样可以强化对警察侦查行为的司法控制,从司法层面进一步监督和约束侦查行为,从而实现侦查行为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未来我国还要发挥人大、社会等监督力量的作用,共同打造多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侦查行为法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四)推行比例原则在侦查行为的运用,节制侦查行为的自由裁量权行使自由裁量权是警察在进行侦查行为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避免侦查行为中自由裁量权出现不受节制的滥用,我国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和限制公安机关行使侦查行为的自由裁量权,规范和指导公安机关如何进行合理地使用自由裁量权以开展侦查行为,建立统一标准,要求行使侦查行为的自由裁量权后应当在相关案卷上注明情况以便法制部门进行审查确认其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我国公安机关也可以探索在刑事案件办理中引入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限制与规范国家公权力的“皇冠原则”张珏芙蓉.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6):12-13.,其原则包括最小侵害原则、行为正当原则和目的区分原则。在我国比例原则也体现在各个法律中,包括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正在修订的《人民警察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8条规定:人民警察行使权力应当与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最小侵害的措施。但在侦查行为的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究其原因是一些公安机关侦查员在进行侦查行为时始终主张以“严打”为主要手段,片面强调自身对案件的主观判断和认识,忽视了客观具体情形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作用,造成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侦查措施的使用,因此我国要加强比例原则的落实工作,明确规定警察要合理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就要遵守三项基本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并完善一些具体制度。张珏芙蓉.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6):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第8条规定:人民警察行使权力应当与已经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最小侵害的措施。四、结束语侦查行为是警察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侦查行为本身是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有可能会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合法权利,同时侦查行为被过度地、不合法地使用会影响社会公平,造成国家公信力受损。2019年5月7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公安机关要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制约体系,把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和执法形势有机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