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29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29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29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_第3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29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_第4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讲课时29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第一部分第五章第2讲课时2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基本概念]流水侵蚀作用(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流水堆积作用、V形谷、峡谷、瀑布、河漫滩、河流阶地、横向环流、凹岸、凸岸、牛轭湖、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基本原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下蚀使河床加深侧蚀使河床拓宽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一、流水作用1.水蚀作用(1)类型: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中期后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流水侵蚀作用的类型与河谷地貌演化(2)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侵蚀类型对河谷的影响发生地区形成的地貌下切侵蚀加深河床或沟床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V形谷溯源侵蚀使沟谷或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瀑布位置的后退侧向侵蚀弯曲河段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山区使河谷展宽,在平原地区使河床变弯曲曲流带、牛轭湖河流上游落差大,下蚀溯源侵蚀强烈发育为“V”形河谷河流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发育成“U”形河谷河流下游落差很小,侧蚀为主,河谷继续拓宽呈宽浅的槽形。下蚀停止,转为沉积牛轭湖V形河谷V形河谷V形河谷V形河谷V形河谷形态河谷深度大,岩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沉积物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成因落差大,水流急,溯源侵蚀和下蚀强烈人类活动地形崎岖,平地少,人烟稀少,且分散槽形河谷形态河谷宽而浅,河道在河谷内弯曲游荡,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河床沙洲、浅滩众多沉积物沉积物较均匀,以沙粒和淤泥为主成因落差小,流速缓,侧蚀和淤积为主人类活动平原广阔,适合农耕,人口众多(3)不同季节侵蚀作用的差异在河流的丰水期,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河床变深;在河流的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下切侵蚀作用减弱,河床变浅。影响流水侵蚀强弱的因素有哪些?①径流量的大小②水流速度(落差、坡度的大小)③地面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如岩性较软或流经断层,易被侵蚀)④植被覆盖度(植被一方面可以减少径流,降低流速;另一方面植被具有固土的功能,提高了地表组成物质的抗侵蚀能力。)⑤人类活动(如修建堤坝)判断侵蚀岸和堆积岸(1)平直河段:按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2)曲流河段:不管南北半球都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所示:2.沉积作用(1)概念: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2)特点:河流流速越大,沉积物的颗粒越大,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构造沉降区,河流可形成冲积平原、三角洲等。二、流水侵蚀地貌1.形成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2.河谷横剖面结构图中1为

,图中2为

,是河谷中

出露、洪水期

的部分;图中3为

,是河谷两侧洪水不能

的阶梯状地形,其地面

,组成物质颗粒较

,土质较

。河床河漫滩枯水期淹没河流阶地淹没平坦细肥沃三、流水堆积地貌冲/洪积扇的形成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流速快,侵蚀力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泥沙堆积条件泥沙堆积位置冲/洪积扇的形成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扇顶扇缘从扇顶到扇缘,坡度逐渐变小,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三、流水堆积地貌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形平坦的冲积平原。冲积平原三、流水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与河漫滩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这是冲积平原主体,河漫滩平原常沿河呈带状分布。三角洲与三角洲平原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

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

大的三角洲平原二、流水堆积地貌三角洲的形成与变化(1)形成: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变化①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沉积环境(沉积空间:河流入海处地势陡峻;海水运动:洋流等带走泥沙;地壳沉降)。②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正确区分冲积扇和三角洲主要从两方面区分:一是从位置上区分,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常见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地貌形成“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曲流(河曲)①地形:地势平坦,地表软硬适度,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地形开阔,河床较浅,能较自由地迂回摆动。②气候:降水较少,河流流量小,不易裁弯取直。③植被:草原地表,有植物根系的固结,蛇曲易保持。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水量小,流速慢河岸向河心方向发展水量大,流速快河岸后退

弯曲河道的水流特点:1.水流对凹岸侵蚀强,使河流更弯曲;2.延长了河流的长度,河流容水量增加;3.水流受阻,流速变小,泥沙易淤积,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曲流裁弯取直与牛轭湖图牛轭湖形成示意侵蚀基准面(1)概念①(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不再向下侵蚀,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最低基面,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但对于不入海,终止于内陆盆地的河流而言,盆地最低部分就是它们的终极侵蚀基准面。)②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体表面,如湖泊洼地、主支流汇口处的水面等为其侵蚀基准面,称为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1)概念(2)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①构造运动:当地壳抬升,河床落差变大,侵蚀基准面虽没改变,但也可以说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了,河流下蚀能力增加。当地壳下沉,河流则发生堆积。②气候变化:冰期时,降水少、风化物多,大量冰川侵蚀的碎屑物在上游段堆积,但由于海平面下降,侵蚀基准面降低,下游段河流则下切;间冰期时,降水增加,河流水量增多,植被覆盖增加,河源地区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上游河流下蚀能力加强,但由于海平面上升,下游河段会发生堆积。侵蚀基准面(1)概念(2)影响侵蚀基准面的因素(3)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积变化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由于河流纵坡降的减小,将导致挟沙能力的降低和河床的淤积。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从而导致挟沙能力的增强和河床的侵蚀。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思考】据图说明,河流袭夺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河流阶地(1)概念(2)形成过程注: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上升运动(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即等新的阶地形成之后才会再次上升,不是连续上升的)。①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②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③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④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河流阶地(1)概念(2)形成过程(3)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④应用: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河海作用强弱"此消彼长",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影响冲淤的因素(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

;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

。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真题研析命题方向明确(2022·广东地理)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

;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

。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1~2题。2.在第

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命题方向明确

由河床纵剖面的概念可知,河床纵剖面可以反映河流的纵坡及落差的沿程分布。

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

大,且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滑坡、泥石流等

灾害多发,在峡谷地带易形成堰塞湖。

“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说明该河段的河床纵剖面形态与

发育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现状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可推测可能是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关键信息点拨落差湖泊地质命题方向明确答案1.______

2.______DA均匀

从图中可以看出,“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在第Ⅰ、Ⅱ

段的变化都比较

,可推知原始河床地形差异不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

,河床不断变

,说明从2007年起,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

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

,河床变浅。升高浅大多命题方向明确第1题,由于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结合材料“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可推知应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存在的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使第

段河床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命题方向明确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命题方向明确第2题,由图可知,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起,第Ⅱ段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命题方向明确1234考向1通过“黄土落水洞”考查“综合思维”(2023·山东泰安模拟)在陕北黄土高原一道黄土墚靠近冲沟的边缘地区,平坦的墚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颇似一个“大脚印天坑”,这个大坑并非天坑,而是一个黄土落水洞,一般分布在沟谷两岸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较快的部位。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上层为黄土层,下层深色岩层为隔水性好的砂岩层)。据此完成1~3题。

考向预测56命题方向明确12341.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56命题方向明确读图可知,黄土的湿陷作用是落水洞发育的首要因素,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由于黄土具有强烈的湿陷性、孔隙比较大等特征,流水作用造成黄土局部湿陷下蚀,形成洼地,是①状态;地表低洼,易造成流水汇集,水流沿垂直的裂缝下渗,流水带走细小的颗粒,裂缝增大,造成湿陷进一步加重,落水洞初步形成,是②状态;123456命题方向明确由于下面的砂岩层隔水性较好,水流到达黄土底部时向水平方向流动,使底部黄土受到浸泡变软,上部的黄土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落水洞进一步扩大,是④状态;随着相对高差进一步加大,流水侵蚀作用不断加强,落水洞继续扩大,是③状态;故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④③,故选B。123456命题方向明确12342.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断裂塌陷 B.断层发育C.流水侵蚀 D.溯源侵蚀由上题分析可知,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故选C。56√命题方向明确1234563.黄土落水洞大都发育在黄土墚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主要是由于该处A.汇水面积充足

B.地势平坦开阔C.黄土质地疏松 D.裂隙发育较好√命题方向明确123456水是黄土落水洞形成中最重要的因素,在黄土落水洞发育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必不可少。黄土落水洞大都发育在黄土墚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此处地势起伏较大,易于汇水,且汇水面积充足,流水侵蚀作用强,为落水洞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A正确;黄土墚延伸向黄土沟的斜面上,地势不是平坦开阔的,B错误;黄土质地疏松、裂隙发育较好是黄土普遍具有的特征,不是该处的优势条件,C、D错误。命题方向明确1234考向2

通过“三角洲”考查“区域认知”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黄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据此完成4~6题。564.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可能是A.497年 B.1582年C.1855年 D.1921年√命题方向明确1234读图可知,1855年到1921年期间,废黄河口的海岸线后退最多,说明该时间段此地堆积作用减弱,黄河改道,废河口处海浪侵蚀作用加强。因此,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的年份可能是1855年,故选C。56命题方向明确123456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黄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据此完成4~6题。5.调查发现,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其沙源主要来自A.陆地径流挟带泥沙B.废黄河口原有泥沙C.沿岸洋流从外海带来泥沙D.长江入海沉积泥沙√命题方向明确12345废黄河口原有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后因黄河改道海浪侵蚀加强,使得河口三角洲后退,海水侵蚀掉的泥沙在浅海区沉积,使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因此,现今废黄河口附近的水下三角洲面积仍在增加,其沙源主要来自废黄河口原有泥沙,故选B。6命题方向明确123456历史上黄河的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黄河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改道是由江苏盐城改到山东东营,改道后,原河口被称为废黄河口。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据此完成4~6题。6.江苏盐城海岸线较长却没有形成大型港口,主要是由于该地区A.基岩海岸岩性坚硬B.风大浪急航行不便C.陆路交通更为便利D.建港条件不及周边√命题方向明确123456江苏盐城沿海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建港,缺乏大河入海口,经济腹地受限,且历史上黄河改道在盐城入海,地理环境不稳定,建港条件不及周边,因此,江苏盐城没有形成大型港口,故选D。命题方向明确(2023·广东佛山模拟)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为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某河谷崖壁上与洞穴内均分布有多处壶穴,崖壁上不同高度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大,洞穴内的差异却很小。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剖面及壶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壶穴内壁较为光滑是因为长期受到A.流水溶蚀

B.风化剥蚀C.风力吹蚀

D.水砂磨蚀√123456789123456789由于水流中挟带的砾石对壶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壶穴内壁光滑如镜,故选D。123456789(2023·广东佛山模拟)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为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某河谷崖壁上与洞穴内均分布有多处壶穴,崖壁上不同高度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大,洞穴内的差异却很小。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剖面及壶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2.崖壁低处壶穴内壁整体比高处的光滑,据此推测该河谷曾经历A.河床下切 B.断裂下陷C.崖壁崩塌 D.河流改道√123456789根据“崖壁低处壶穴内壁整体比高处的光滑”可知,崖壁低处的壶穴受到的侵蚀作用更强,导致崖壁低处壶穴内壁更加光滑,说明河床发生了下切作用,A正确;断裂下陷会导致地表径流下渗,壶穴遭受的侵蚀作用减弱,B错误;崖壁崩塌、河流改道不会导致壶穴内壁遭受侵蚀出现差异,C、D错误。123456789(2023·广东佛山模拟)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为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某河谷崖壁上与洞穴内均分布有多处壶穴,崖壁上不同高度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大,洞穴内的差异却很小。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剖面及壶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3.洞穴内的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小,主要原因是洞穴内大气A.密度、温度稳定

B.湿度、气压稳定C.温度、湿度稳定

D.气压、密度稳定√123456789洞穴内大气的湿度、温度相对稳定,导致洞穴内壶穴遭受的侵蚀作用差异不大,壶穴内壁光滑度差异小;密度、气压对洞穴内壶穴内壁的侵蚀作用影响较小,故选C。123456789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4~5题。4.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A.河流季节变化大 B.植被覆盖率低C.河流、沟谷众多 D.地势落差较大√123456789读图可知,阴山南麓河流和沟谷众多,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变慢,所挟带的泥沙淤积,形成洪积扇,C正确。河流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落差大对形成连片的洪积扇影响不大,故选C。123456789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据此完成4~5题。5.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A.持续变湿 B.持续变干C.冷暖交替 D.干湿交替√123456789读图可知,新的洪积扇覆盖在旧的洪积扇之上,但面积缩小,说明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减少,进而说明河流水量减少,挟带能力减弱,故可推断气候持续变干。B正确。123456789(2023·浙江金华市模拟)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据此完成6~8题。6.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汊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3456789扇缘前端无地形阻挡,①错误。河流展宽、分汊,导致扇骨明显,②正确。河流在出山口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是形成洪积扇的必备条件,③正确。洪积扇的碎屑物来源于河流,④错误。故选B。123456789(2023·浙江金华市模拟)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据此完成6~8题。7.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原因是A.靠近村庄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