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重庆市酉阳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1.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开创了“开元盛世”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中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元素是()A.注重文化 B.传播儒学 C.考试选拔 D.公平竞争3.《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该材料表明,宋初设置通判的作用是()A.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B.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C.管理地方财政赋税 D.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4.“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材料反映了()A.唐太宗统治的根本目的是勤勉为民 B.唐太宗统治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C.皇帝与大臣的鱼水关系 D.唐太宗得到许多贤臣辅佐的原因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6.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7.阅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该表能够说明()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 B.非农业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C.北宋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D.边境贸易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8.南宋时,苏州地区“吴中自昔号称繁盛,四郊无旷土高下皆为田。”两浙地区是蚕桑的主要种植地区。南宋宁宗时,岁入高达6000余万,超过了北宋的岁入。据此可推知()A.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经济完全没落 D.北宋经济繁荣9.“迄今井邑犹荒凉(不断的战争使得城乡一片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居民主要依靠边境市场过生活)。马军步军自来往(双方军队各自在边境来回巡逻),南客北客相经商(南北双方客商进行着繁忙贸易)。”金代文人刘迎的这首诗反映出的宋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统治者之间的和亲 B.双方互相派驻使节 C.繁忙的经济贸易交流 D.双方激烈持久的战争10.如表所示情况()时间开宝(968﹣976)时至道(995﹣997)天禧(1017﹣1021)时庆历(1041﹣1048)时宋朝军队数量37.8万66.6万91.2万125.9万A.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 B.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C.导致了民族政权对峙 D.加强了中央集权11.据元人在大渊的《岛夷志略》说:“至元间,立巡检司。”林豪原纂、薛绍元剧补的《澎湖厅志》说:“元末置巡司,属同安县兼辖。”这些材料表明元朝已经设立行政机构对下列哪一地区进行管辖?()A.新疆 B.西藏 C.新罗 D.台湾12.明清时期农户兼营家庭手工业,如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广州府志》记载:广东东莞县西南乡间农家“田事之余”“则据莞为席,麦为笠,穿线为伞”。这表明当时()A.产生新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转变1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相结合 B.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14.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下列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A.儒学的独尊和完善 B.尊师重教的风气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皇权的不断强化15.对如表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率舟师出使南海西洋以至西域诸国……见于记载的所经国度,多至三十余地。②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明]茅元仪《武备志》A.①说明郑和航海建立起欧亚直接的商业联系 B.①属于历史结论 C.②赞扬了郑和航海推行的和平友好文化政策 D.②属于历史史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0分,第18题各6分,第19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材料三(唐太宗)平东突厥后,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首长担任都督等职,统治原有的部众实质首领在长安被任为五品以上将军、中部将的官员有一百多人,“始与朝士相丰”(几乎与朝廷官员一半对一半)。定居长安的突厥人将近一万家之多,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把弘化公主嫁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由于唐太宗大量吸收了各民族的代表人物参加政权,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隋唐时期•下册》材料四唐朝时大量朝鲜人、日本人、印度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也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唐代僧人不畏艰险,传佛学佛者,络绎不绝。玄奘(602﹣664年),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年),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除了传播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3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3分)(2)以上图片共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时代特征。(1分)(3)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错误”;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填“未涉及”。(3分)A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民族的“天可汗”。B唐太宗时,中原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的方式单一。C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玄奘、鉴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4分)(5)综上,请你谈谈唐朝的社会发展对当今社会建设的启示。(2分)17.(10分)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请你完成相关任务。[文物•记录]材料一图表所示图一:回洛仓遗址。回洛仓是由隋炀帝设置的“国家粮仓”,整个粮仓可以储存粮食达3.5亿斤。图二:唐三彩男装女陶俑。人物眉目清秀,面色红润,为女子形象。身穿男装圆领长袍,腰束革带,是唐朝男子典型装束,整体色彩明丽。(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个文物或历史遗迹,分析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2分)[思想•延续]材料二忽必烈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效法中国古代的开明之君选贤任能,探求治国安民之道。继承汗位后,忽必烈的治国理念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中体现。在农业上,他设立劝农司作为劝导督查农业生产的机构,颁布条例促使各级官员去抓农业生产,禁止毁坏农田、以牧伤农。他还重视儒家思想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原地区推行“仁政”等措施,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持。——摘编自秀凤《忽必烈的治国方略》(2)根据材料二,归纳忽必烈在继承汗位后形成的治国理念。结合所学,列举一例中国古代隋朝到清朝的开明之君选贤任能的事例。(3分)[文化•传承]材料三2022年冬奥会期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某庙会展上,记者拍到以下新闻图片。京剧脸谱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京剧脸谱制作技艺。面塑技艺传承人特意展示了一组冬奥项目冰墩墩,并教摩纳哥亲王学习制作冰墩墩面塑。(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开办这次庙会展的用意。(3分)[文明•交流]材料四2023年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向大会致贺信,提到中国在文物保护领域探索出一些先进技术经验、培养了一些专业人才,相信中国将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摘编自人民网《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4)根据材料四,请你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对中国参加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18.(6分)中外贸易路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唐朝贸易路线图材料二宋朝贸易路线图材料三明清时期,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总体呈保守姿态,从明朝的“海禁”到清朝的“闭关锁国”,保守倾向越来越严重,经济和贸易政策越收越紧。与此同时,中国的私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社会商品流通不断扩大,并广泛使用白银,进一步引发商业资本的活跃,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一一陈忠海《历史上的两种“闭关锁国”》(1)比较材料一、二的贸易线路图,指出唐朝和宋朝的贸易线路有什么区别。(2分)(2)分别说明造成唐朝和宋朝贸易线路区别的原因。(2分)(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信息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材料三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填“×”。(2分)①明清时期,中国的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②明清时期商业发达,商业资本活跃,商业超过了农业,居主导地位。。1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选择图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023-2024学年重庆市酉阳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1.【分析】本题考查隋文帝的功绩,知道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解答】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ABC与隋文帝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隋文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重点掌握科举制对后世选官用人制度的影响。【解答】根据材料“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影响很多,但具有超越时空永久生命力的是它追求公平公正的理念,D项正确;注重文化、传播儒学、考试选拔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排除AB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科举制蕴含的公平竞争的原则影响后世。3.【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凡兵钱、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段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中的守臣指的是知州、知府等,由“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以看出,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宋初设置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不能说明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管理地方财政赋税,排除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北宋的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宋初设置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4.【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唐太宗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大臣们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希望他们长守富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统治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分析】本题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于1125年被金朝灭亡。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西夏(1038﹣1227)是中国历史上中国西北地区党项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因为它在西北,故称为西夏。早期与辽、北宋,后期与金并立。故方位正确的是西夏(西北)、辽(北方)、北宋(中原),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内容,准确识记北宋、西夏、辽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6.【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的治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国内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等相关史实。7.【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南方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此基础上,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解答】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大量销售,瓷器大量出口,直接增加了商税的收入,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由材料“南宋时,苏州地区‘吴中自昔号称繁盛,四郊无旷土高下皆为田。’两浙地区是蚕桑的主要种植地区。”可知,南宋时,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由材料“南宋宁宗时,岁入高达6000余万,超过了北宋的岁入”可知,南方人口也增加并超过了北方。总起来看,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南移。ACD选项描述不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从而概括出我国南宋经济中心南移的有关内容。9.【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民族交往,注意全面分析题干材料。【解答】“迄今井邑犹荒凉(不断的战争使得城乡一片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居民主要依靠边境市场过生活)。马军步军自来往(双方军队各自在边境来回巡逻),南客北客相经商(南北双方客商进行着繁忙贸易)。”金代文人刘迎的这首诗反映出的宋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繁忙的经济贸易交流。题干材料强调了“南北双方客商进行着繁忙贸易”。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0.【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军队数量增加的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解答】题干给出的表格反映了宋朝军队数量不断增加,这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北宋军队数量在不到100年时间内增加了4倍多,这必然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1.【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对边疆的管辖,识记清朝对边疆的管辖相关知识。【解答】A.元朝在新疆设立北庭都元帅府,排除A。B.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属宣政院,排除B。C.新罗在朝鲜半岛,排除C项。D.根据题干“至元间,立巡检司。”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三国时叫夷州,隋朝时叫流求),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考查基础知识掌握状况。12.【分析】本题考查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田事之余”“则据莞为席,麦为笠,穿线为伞”是说农民在农闲时间从事手工业,加工产品出售,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农民追求财富的意识增强。故选:C。【点评】掌握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和影响。13.【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清朝前期,粉碎了噶尔丹叛乱、大、小和卓叛乱;通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统一。这说明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相结合。故A符合题意;元朝中央开始设立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排除B;唐朝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C;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相结合。14.【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北京城、锦衣卫印、南京贡院科举考场、军机处”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统治中心在北京;为了巩固统治,设置了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时期设置了军机处,使皇权达到了顶峰。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学的独尊和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尊师重教,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机构日益膨胀,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皇权的不断强化。15.【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阅读材料可知,①属于历史史实,②属于历史结论,从①中得不出郑和航海建立起欧亚直接的商业联系,由“②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可知,②赞扬了郑和航海推行的和平友好文化政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0分,第18题各6分,第19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他广纳贤才……重用贤能”可得出统治者重用人才;根据材料“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他发展经济”可得出重视发展经济;根据材料“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可得出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注重减轻人民负担。(2)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一是唐朝时期在江南地区出现的曲辕犁,图二是唐朝时期灌溉工具筒车,图三是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图一和图二体现了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三体现了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故图片体现了唐朝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点。(3)A:“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各民族的‘天可汗’”的表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B:根据材料“平东突厥后……把弘化公主嫁给诺码体可汗……”等信息可知,唐太宗时期治理各族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平定突厥后,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同时对吐谷浑采取和亲的政策,“唐太宗时,中原与各少数民族之间交往的方式单一”的表述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C:根据材料“由于唐太宗大量吸收了各民族的代表人物参加政权,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可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的表述是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4)根据材料“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可得出玄奘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根据材料“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可得出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根据材料“鉴真东渡,除了传播佛法,还介绍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可得出鉴真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说明一个政府和国家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唐朝时期对外关系比较开放,加强了中国与异邦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耕作技术和灌溉工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明一个国家要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之源。故答案为:(1)共同原因:统治者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经济;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注重减轻人民负担。(2)特征:繁荣与开放。(3)A未涉及;B错误;C正确。(4)贡献:玄奘: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鉴真: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5)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之源。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经济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17.【分析】本题考查开皇之治、唐朝经济的繁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图一回洛仓遗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隋朝农业发达,存储粮食多;图二唐三彩男装女陶俑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封,女子可以穿男装。(2)根据材料二“忽必烈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效法中国古代的开明之君选贤任能,探求治国安民之道。继承汗位后,忽必烈的治国理念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中体现。在农业上,他设立劝农司作为劝导督查农业生产的机构,颁布条例促使各级官员去抓农业生产,禁止毁坏农田、以牧伤农。他还重视儒家思想的应用,尤其是在中原地区推行‘仁政’等措施,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持”可知,忽必烈在继承汗位后形成的治国理念有选贤任能;以农为本;推行“仁政”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隋朝到清朝的开明之君选贤任能的事例有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3)根据材料三“京剧脸谱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京剧脸谱制作技艺”“面塑技艺传承人特意展示了一组冬奥项目冰墩墩,并教摩纳哥亲王学习制作冰墩墩面塑”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开办这次庙会展的用意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4)根据材料四“2023年4月25日,首届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向大会致贺信,提到中国在文物保护领域探索出一些先进技术经验、培养了一些专业人才,相信中国将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可知,中国参加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要严格遵守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坚持对文化遗产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以促进和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等。故答案为:(1)隋朝农业发达,存储粮食多;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封,女子可以穿男装。(2)选贤任能;以农为本;推行“仁政”等。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3)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4)要严格遵守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坚持对文化遗产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以促进和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皇之治、唐朝经济的繁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等相关史实。18.【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和宋朝的贸易线路,明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解答】(1)区别:根据材料一“唐朝贸易路线图”和材料二“宋朝贸易路线图”并结合所学唐宋时期的海外贸易路线和经济重心南移可知,唐朝海路和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宋朝海路发达,陆路衰退。(2)唐朝:根据材料一“唐朝贸易路线图”并结合所学唐朝时期的状况,从国家统一、商业繁荣、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商业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实行开明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流频繁。宋朝:材料二“宋朝贸易路线图”并结合所学宋朝时期的状况,从当时的时代特征、经济重心、南方的商业、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制瓷业、丝织业等兴盛发达;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促进海路交通发展。(3)根据材料三“中国的私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社会商品流通不断扩大,并广泛使用白银,进一步引发商业资本的活跃,出现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的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了官营手工业,表述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商业超过了农业,居主导地位的结论,表述错误。故答案为:(1)区别:唐朝海路和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宋朝海路发达,陆路衰退。(2)唐朝: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商业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实行开明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融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西来宾市忻城文旅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7课《壶口瀑布》文本分析及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时教学设计)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 7-1《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2025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教学设计
- 2024年12月中共漯河市委统战部漯河市港澳台侨和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1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2025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公开招聘507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山东青岛上合临空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NXT上的PoP贴装课件
-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批评他人发言稿(通用12篇)
- DCF-现金流贴现模型-Excel模版(dcf-估值模型)
- 上海实验学校幼升小测试题资料
- 一年级美术课后服务教案-1
-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GB/T 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 《傲慢与偏见》读书汇报
- 上海专科层次自主招生考试习题集④(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