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科学教育选择题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关于科学,正确的说法是(C)A.科学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C.科学是获得新发现的过程D.科学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2.在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是(C)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3.“初级科学概念”的含义是指(C)A.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处于初级的水平B.儿童对科学概念的定义还没有牢固掌握C.儿童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具体事物基础上D.儿童还不会用文字来表述科学概念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年龄层次性,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D)A.整体性B.阶段性C.连续性D.个体差异性5.“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C)A.知识方面B.方法方面C.情感个性方面D.技能方面6.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D)A.过程重要,结果并不重要B.结果重要,过程并不重要C.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兼得的D.过程和结果是统一的7.儿童从探索的第二阶段“探究”进入第三阶段“领悟”的转折点是(B)A.儿童的疑问变成明确的问题B.儿童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发现C.儿童的探索没有结果D.儿童在瞎忙中有所发现C.教师应尽可能让儿童自己观察D.教师应引导儿童学习有序的观察方法20.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应是(C)A.儿童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B.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C.儿童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D.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21.请宇航员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上天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C)A.信息资源B.材料资源C.人力资源D.组织资源22.关于科学角的说法,错误的是(B)A.材料要精心考虑,不必求全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C.要根据儿童年龄放置材料D.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23.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或者评价教育质量达到什么等级,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A)A.鉴别作用B.诊断作用C.预测作用D.改进作用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或心理测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教育评价(B)A.是一个事(武汉自考)实判断过程,而不涉及价值判断B.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而不涉及事实判断C.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过程D.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事实判断过程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B
)
A.受表扬
B.好奇心
C.学本领
D.活动身体2.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C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3.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B
)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4.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C
)
A.初级科学概念
B.抽象科学概念
C.科学经验
D.科学理论体系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B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6.“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
B
)
A.大班目标
B.中班目标
C.小班目标
D.托班目标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C
)
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
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
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8.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9.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
D
)
A.教儿童如何探索
B.与儿童同玩同乐
C.让儿童重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探索过程
D.克服儿童在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10.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A
)
A.雾和雪
B.昆虫
C.彩虹
D.小草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
B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12.有关幼儿园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观念中,错误的是(
D
)
A.要向儿童展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要让儿童认识到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广泛的、动态的联系
C.要培养儿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
D.要告诉儿童人类必须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13.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B
)
A.气温的变化
B.四季的成因
C.雨、雪现象
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14.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A
)
A.个人探索
B.集体教学
C.分组学习
D.小组讨论15.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
B
)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16.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
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
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
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17.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
A
)
A.猫
B.乌龟
C.蚕
D.金鱼1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中,运用感知觉探索物体的特性,发现某种现象的发展过程或所发生的变化的方法是(B
)
A.科学实验
B.观察
C.分类
D.科学游戏19.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
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
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20.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C
)
A.信息资源
B.材料资源
C.\o"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D.组织资源21.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22.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A.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B.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
C.他在自然角持续观察了20分钟
D.他今天带了一只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23.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
)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24.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D
)
A.由谁评价
B.为什么评价
C.评价什么
D.怎样评价
1.在学前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作为物质前提的要素是(
B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2.“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属于教师应具备的(
C
)
A.教育知识
B.教育技能
C.科技素养
D.教育观念
3.一儿童说:“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所以星星就会眨眼睛了。”这反映了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
C
)
A.好奇的特点
B.好探索的特点
C.自我中心的特点
D.好动的特点
4.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是(
B
)
A.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B.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C.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D.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5.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
C
)
A.整合性
B.灵活性
C.年龄层次性
D.可操作性
6.“激发和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目标适合于(
D)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
7.关于儿童科学探索的三个阶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三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分明
B.三个阶段按顺序依次过渡
C.三个阶段可以相互蕴含
D.三个阶段不能互相转化
8.下列关于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
)
A.教师的指导可以取代儿童的探索
B.教师的指导和儿童的探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C.教师的指导比儿童的探索更为重要
D.教师的指导总是比儿童自己的探索更有效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B.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
C.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D.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
10.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
B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11.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B
)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
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
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
12.有关幼儿园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观念中,错误的是(
D
)
A.要向儿童展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B.要让儿童认识到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广泛的、动态的联系
C.要培养儿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
D.要告诉儿童人类必须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13.关于儿童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D
)
A.儿童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是互不相关的
B.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D.儿童有时是活动的主体
1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偶发性科学活动没有既定的活动目标
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仅仅是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延伸
C.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不提供材料,儿童自己就地取材
D.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内容是随机、不确定的
15.关于正规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
D.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16.一般来说,一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时间大约在(C
)
A.10分钟内
B.10-15分钟
C.15-30分钟
D.30-40分钟
17.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
)
A.观察彩虹
B.观察春蚕
C.观察蝌蚪
D.观察小草
18.有关早期科学阅读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早期科学阅读可丰富儿童的科学经验
B.早期科学阅读可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
C.早期科学阅读可激起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D.早期科学阅读有益于发展儿童的语言
19.关于科学发现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科学发现室的空间较大,材料丰富,儿童可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B.科学发现室能保证每个儿童都有操作的机会
C.科学发现室的材料是按年龄阶段加以区分的,适于儿童在自己水平上进行探索
D.科学发现室便于形成学科学的气氛
20.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应是(
C
)
A.儿童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B.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长的植物
C.儿童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D.儿童不常见的、生长期短的植物
21.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
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
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
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
22.根据教育评价的不同功能以及运行时间,可以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
D
)
A.课程评价
B.儿童发展评价
C.环境评价
D.诊断性评价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
C
)
A.观察分析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
B.观察分析法、行为检核法和事件详录法
C.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D.情境观察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B
)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1.科学的本质在于(B)A.认识真理B.探索真理C.相信真理D.捍卫真理2.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A.受表扬B.好奇心C.学本领D.活动身体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A.0~6岁儿童B.2~6岁儿童C.3~6岁儿童D.4~6岁儿童4.科学知识的最低层次是()A.初级科学概念B.抽象科学概念C.科学经验D.科学理论体系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须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整体性C.阶段性D.个体差异性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科学教育目标适合于幼儿园的()A.小班B.中班C.中班和大班D.大班7.儿童从探索的第一阶段“瞎忙”进入第二阶段“探究”的转折点是()A.儿童的疑问变成明确的问题B.儿童的探索获得了成功的发现C.儿童的探索没有结果D.儿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8.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集体教学的优越之处是()A.充分发挥和体现儿童的主体性B.教师的直接指导多,缩短了儿童的“瞎忙”时间C.易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D.教师的指导能照顾到不同儿童9.儿童在“玩水”活动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这一感受属于科学教育的()A.过程B.结果C.原理D.问题10.关于间接指导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间接指导一般不直接干预儿童的探索过程B.间接指导主要表现为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和提供C.间接指导旨在让儿童实现“自我指导”D.间接指导仅适合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11.在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发挥动力作用的要素是()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12.让城市的儿童认识压路机,让农村的儿童认识拖拉机,这样的考虑体现了科学教育内容的()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13.有关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A.了解灯的发展历史B.制作不倒翁C.了解基因工程D.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14.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15.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A.“它是什么?”B.“它们一样吗?”C.“你们愿意参加吗?”D.“你刚才发现了什么?”16.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中,错误的做法是()A.以直接指导为主,并积极参与儿童的活动B.适当引导,激发儿童的探索愿望C.观察儿童的行为,对儿童进行更多的个别指导D.创设科学探索的氛围,为儿童提供宽松、安全的“心理基地”17.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B.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享受科学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C.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记忆一些科学术语D.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尽快地得到科学结论18.观察、探索事物成长、变化过程的方法称作()A.个别物体的观察B.个别现象的观察C.比较观察D.长期系统观察19.儿童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这属于()A.正式量具测量B.非正式量具测量C.比较测量D.观察测量20.在为儿童选择种植的植物时,错误的做法是()A.选择生产周期短的植物B.选择易于生长的植物C.选择不太熟悉的植物D.选择有种有收的植物21.在分析教育环境性质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物理性质的维度是()A.简单——复杂B.开放——封闭C.冷硬——柔和D.干预——隐退22.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23.关于教育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A.教育评价是一种测量过程B.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测量过程C.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D.教育评价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24.记录儿童的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称为()A.情境观察B.行为检核C.事件详录D.现场调查
1.科学知识的来源是()
A.探究的过程
B.前人的经验
C.科学家的论断
D.自己的思考2.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3.一般来说,儿童开始用提问方式表露对世界的困惑是在()
A.一岁左右
B.一岁半
C.两岁以后
D.三岁以后4.儿童科学教育要把培养独特个性的儿童作为教育目标,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
A.连续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5.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就其概括水平来说,处于()
A.动作经验水平
B.表象水平
C.抽象水平
D.符号水平6."激发和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这一目标适合于幼儿园的()
A.小班、中班
B.中班、大班
C.小班、中班或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7.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是()
A.观察自然角中的动植物生长
B.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
C.观察露珠
D.观察落叶树8.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9.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
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
B.有严密的逻辑性
C.有较强的程序性
D.有明确的目的性10.所谓间接指导,就是指()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B.教师通过操作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D.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11.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儿童()
A.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获得了科学探究的结果
B.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C.既没有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D.产生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12.适宜于秋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观察()
A.雾和霜
B.落叶树
C.彩虹
D.冰13.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A.太阳的结构
B.太阳能发光、发热
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D.太阳黑子14.学前儿童难以认识的事物是()
A.沙、石
B.土
C.水
D.空气15.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A.个人探索
B.集体教学
C.分组学习
D.小组讨论16.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C.活动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17.属于封闭式问题的是()
A."你发现了什么?"
B."它是什么样的?"
C."你有什么办法?"
D."它们一样吗?"18.儿童通过养蚕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这属于()
A.长期系统性观察
B.个别现象的观察
C.个别物体的观察
D.比较性观察1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
B.科学实验
C.分类
D.测量20.不适合幼儿园小班儿童种植的是()
A.大蒜
B.向日葵
C.小麦
D.太阳花21.有关电教媒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选择构图美观、色彩鲜艳、声音动听的电教材料
B.电教媒体运用得越多,效果越好
C.电教媒体应发挥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D.电教媒体应和儿童的探索学习相结合22.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
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
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标准是()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B.教师的教育观念
C.上级文件的规定
D.园长的要求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
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3.下列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儿童能说出“溶解”一词语,表明儿童已形成“溶解”概念
B.儿童不能说出“溶解”这一词语,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济水平上
C.儿童能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象,表明儿童已形成了初级科学概念
D.儿童会用’化掉了”来表示见到的各种溶解现明,表明儿童对溶解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6.一般来说,“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B.中班
C.中班和大班
D.大班7.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
A.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B.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C.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D.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8.下列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内部因素中,不稳定的因素是(
)
A.认知能力
B.知识经验
C.个性
D.情绪9.下列关于集体教学活动优越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较高
B.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间接指导较多
C.集体活动有着集中学习的气氛和紧凑的时间安排
D.集体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的机会10.下列关于“鸟”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
)
A.让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鸟
B.向儿童讲解鸟类飞翔的原理
C.引导儿童了解鸟类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D.引导儿童了解不同鸟类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11.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
A.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B.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C.观察和探常见的天气现象:冰、雪、雾、雨等
D.了解雨的成因12.STS指的是(
)
A.科学、技术和社会
B.科学技术教育
C.现代科学技术
D.科技产品13.下列不适合农村儿童的科学活动是(
)
A.认识昆虫
B.认识土壤
C.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梯
D.观察玉米14.下列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C.活动的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15.下列关于儿童科学活动重要性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
B.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C.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
D.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16.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
)
A.观察
B.科学实验
C.分类
D.测量17.在为幼儿选择饲养的动物时,错误的要求是(
)
A.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选择
B.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选择
C.应选择一些适合室内饲养的动物
D.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18.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
)
A.观察测量
B.非正式量具的测量
C.正式量具的测量
D.目测19.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中材料数量多少和功能多寡的维度是(
)
A.简单——复杂
B.开放——封闭
C.冷硬——柔和
D.干预——隐退20.下列动物中,不适合幼儿园饲养的动物为(
)
A.猴
B.鸡
C.兔
D.羊21.教师在创设科学桌环境时,应注意(
)
A.科学桌的材料要种类齐全,数量多
B.避免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的材料
C.及时更换材料
D.不要凭儿童的兴趣放置材料22.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以优化教育过程的评价称为(
)
A.改进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23.下列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24.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
)
A.为什么评价
B.由谁评价
C.评价什么
D.怎样评价
1.下列关于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技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
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技术是创造新发明的过程
D.技术是对科学的应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对象是()
A.0~6岁儿童
B.2~6岁儿童
C.3~6岁儿童
D.4~6岁儿童
3.一般来说,儿童学科学的自我中心状态最明显的时期是在()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4.下列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
B.思考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
C.实验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
D.表达技能是交流信息和结论的能力
5.学前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就其概括水平来说,处于()
A.动作经验水平
B.表象水平
C.抽象水平
D.符号水平
6.一般来说,“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感官感知的方法”,这一目标适合于()
A.小班
B.小班和中班
C.中班
D.大班
7.在“沉浮”的活动中,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获得的科学探索结果是()
A.物体沉浮的现象
B.物体沉浮的原因
C.浮力的概念
D.比重的概念
8.在儿童科学探索过程中,无目的地摆弄物体的行为出现在()
A.“瞎忙”阶段
B.“探究”阶段
C.“领悟”阶段
D.“发现”阶段
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要
B.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学科学的好场所,因此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比幼儿园教育更重要
C.儿童上了幼儿园以后,家庭中的科学教育就不再重要了
D.幼儿园教育应该在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中居于主导地位
10.下列内容中便于学前儿童直接探索的是()
A.太阳的结构
B.太阳能发光、发热
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D.太阳黑子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A.要体现文学性和艺术性
B.不必拘泥于科学的事实
C.要用儿童化的语言解释科学的道理
D.要让儿童通过具体的经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粗浅理解
12.最适合在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内容是观察()
A.鹅卵石
B.小草的萌发
C.各种形状的树叶
D.雾和霜
19.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儿童和环境互动程度的维度是()
A.简单——复杂
B.开放——封闭
C.冷硬——柔和
D.干预——隐退
20.带领儿童参观科学博物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A.信息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组织资源
21.教师在创设和管理活动室自然角时应该()
A.亲自收集各种物品
B.自己管理自然角
C.按季节变化及时更换物品
D.让儿童自行观察,不要加以指导
22.在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为()
A.改进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23.关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简便易行
B.获得的信息深入、细致
C.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
D.便于进行量化的统计分析
24.儿童认为石头沉到水里是因为它“不勇敢”,说明儿童学科学具有()
A.好奇的特点
B.好探索的特点
C.自我中心的特点
D.好动的特点
1.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教师演示实验及()。A.儿童操作实验B.家长操作实验C.实验室实验D.野外实验2.把游戏运用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这种做法是()。A.不合适的B.合适的C.说不清楚的D.完全错误的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法一般可分为个别物体和现象观察、比较观察以及()。A.实验观察B.长期系统观察C.分类观察D.测量观察4.教师让儿童到室外休息、自由活动,结果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围在一起捉小虫子,这时教师的态度是()。A.深入了解,积极鼓励与引导B.干预、制止,甚至是训斥C.不予理睬D.以后不再安排儿童到室外休息与自由活动5.教师进行某个主题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儿童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教育评价就具有()。A.诊断的作用B.鉴定的作用C.改进的作用D.区别的作用6.儿童运用自身感知器官,主动地和周围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这是指()。A.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原则C.学前儿童家庭教育D.学前儿童认知活动7.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科学技术”常常是作为一个概念使用,这就是说()。A.科学与技术是同一个概念B.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C.科学与技术是没有共同之处的D.科学与技术是不可能相互渗透的8.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实质上是学前儿童在教师不同程度指导下的科学探索过程B.它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C.它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教”的过程D.它不同于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科学性与启蒙性和nbsp;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A.活动B.读书C.家庭教育D.自学11.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活动的主要类型除正规性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外,还有()。A.偶发性的科学活动B.室外的科学活动C.家庭的科学活动D.教师指导的科学活动12.与正规性科学活动相比,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A.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干预较少B.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干预较多C.家长在学习过程中干预较多D.儿童是不参与的13.组织儿童把水果、蔬菜、飞禽、走兽、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等按同类性质进行分类,看谁的速度又快又准确,这是科学游戏中的()。A.感知游戏B.情景游戏C.分类游戏D.活动性游戏14.幼儿园在班级、活动室里为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而创设环境一般有科学角、科学桌及()。A.天然水池B.自然角C.沙坑D.野生植物园15.关于教育评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育评价离不开科学的方法B.教育评价离不开价值的判断C.教育评价不同于教育或心理测量D.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16.属于STS教育的是()。A.玩沙坑里的沙B.玩羽毛球C.玩电动玩具D.幼儿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7.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因在于()。A.儿童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B.是幼儿园工作安排的需要C.对儿童个人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D.是家长的需要18.帮助儿童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这是儿童科学教育的()。A.知识方面目标和nbsp;B.方法技能方面目标C.情感个性方面目标D.教师方面目标19.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常常采用“上课”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是()。A.可以采纳B.不正确的C.不知道D.只适用于大班儿童2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A.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B.教师组织科学知识教育C.家长参与科学教育D.儿童自己收集科学教育的材料1.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
)。A.受表扬
B.好奇心
C.学本领
D.活动身体2.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3.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
)。A.道德方面的自我中心
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C.情感方面的自我中心
D.社会方面的自我中心4.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
)。A.初级科学概念
B.抽象科学概念
C.科学经验
D.科学理论体系5.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6.“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
)。A.大班目标
B.中班目标
C.小班目标
D.托班目标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8.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9.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
)。A.教儿童如何探索B.与儿童同玩同乐C.让儿童重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探索过程D.克服儿童在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10.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A.雾和雪
B.昆虫
C.彩虹
D.小草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12.有关幼儿园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观念中,错误的是(
)。A.要向儿童展示自然环境的多样性B.要让儿童认识到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广泛的、动态的联系C.要培养儿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D.要告诉儿童人类必须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13.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A.气温的变化
B.四季的成因C.雨、雪现象
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14.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A.个人探索
B.集体教学
C.分组学习
D.小组讨论15.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16.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17.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
)。A.猫
B.乌龟
C.蚕
D.金鱼1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中,运用感知觉探索物体的特性,发现某种现象的发展过程或所发生的变化的方法是(
)。A.科学实验
B.观察
C.分类
D.科学游戏19.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20.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A.信息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组织资源21.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22.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B.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C.他在自然角持续观察了20分钟D.他今天带了一只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23.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24.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
)。A.由谁评价
B.为什么评价
C.评价什么
D.怎样评价
1.下列关于科学的正确描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企业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品牌传播速度
- 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实施
- 2025年肉桂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告设计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排卵检测试剂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居委会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电子信息产业中石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2025至2030年铜雕水槽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落砂冷却清理滚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电脑程控组织脱水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GB/T 20313-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含湿率的测定烘干法
- 拉挤树脂及其成型工艺介绍课件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 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KV供配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商务部专员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 (完整)PEP人教版小学生英语单词四年级上册卡片(可直接打印)
- 面神经疾病课件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课件
-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最全的人教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