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_第1页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_第2页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_第3页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_第4页
第1章 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篇)一、单选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则三角形的周长为()A.1 B.1 C.1或 D.12.已知实数x,y,z满足,则以x,y,z的值为边长的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判断3.如图,在中,边上的中线交于点O,则的面积为(

)A.20 B.22 C.24 D.254.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F作,交于点D,交于点E.若,则线段的长为(

)A.3 B.4 C.2 D.2.55.如图,点A的坐标是,若点P在x轴上,且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不可能是(

)A. B. C. D.6.如图,的面积为,平分,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

)A. B. C. D.7.如图,在△ABC中,AB=AC,BC=10,S△ABC=60,AD⊥BC于点D,EF垂直平分AB,交AB于点E、AC于点F,在EF上确定一点P,使PB+PD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10 B.11 C.12 D.138.如图,点是线段所在的直线外一点,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尺规作图”:①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②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③做直线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B.平分C.即垂直又平分D.即不垂直也不平分9.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折叠,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则S△BCE:S△BDE等于(

)A.2:5 B.14:25 C.16:25 D.4:2110.已知点在线段上,分别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连接与相交于点,连接与相交于点,连接、,则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⑤平分;⑥;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个 B.个 C.个 D.个二、填空题11.如图,已知,点在边上,,点,在边上,,若,则___________.12.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交于点E,那么____________度.13.如图,在Rt△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交BC于点E,∠BAE=20°,则∠DCE的度数是为_____.14.如图,点A为等边三角形BCD外一点,连接AB、AD且AB=AD,过点A作分别交BC、BD于点E、F,若,则线段AE的长________.1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以点A为圆心,交AD于点M、AB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再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AC,两弧相交于P、Q两点,连接PQ并延长,则图中=______.16.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且OD=4,△ABC的面积是_____.17.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DE⊥a于点E,若DE=8,BF=5,则EF的长为_______.18.在中,,,,点是边上一点,连接,把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连接,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中,,,线段于点D.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其中一个顶点的坐标是,并写出其余两顶点的坐标.20.己知如图,中,,,D为的中点,,垂足为E,过点B作,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交于点G.探究和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1.如图,在中,,点在上运动,点在上运动,始终保持与相等,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连接.(1)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求线段的长.2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F分别是AB、BC、AC上一点,且∠DEF=60°.(1)若∠1=50°,求∠2;(2)连接DF,若DF∥BC,求证:∠1=∠3.23.如图,在中,,AD是的角平分线,于E,点F在边AC上,连接DF.(1)求证:;(2)若,试说明与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若,则BE的长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4.如图,中,,,点O在边上运动(O不与B、C重合),点D在线段上,连结,.点O运动时,始终满足.当时,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当的最小值为2时,此时;在点O的运动过程中,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的度数.25.已知,是一条角平分线.【探究发现】如图1,若是的角平分线.可得到结论:.小红的解法如下:过点D作于点E,于点F,过点A作于点G,∵是的角平分线,且,∴______.∴______,又∵,∴______.【类比探究】如图2,若是的外角平分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D.求证:【拓展应用】如图3,在中,,分别是的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D,,直接写出的值是______.参考答案1.C【分析】分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能组成三角形,周长为,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周长是或.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2.B【分析】根据平方式、算式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x、y、z,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即可.解:∵实数x,y,z满足,∴x=5,y=12,z=13,∵52+122=132,∴x2+y2=z2∴以x,y,z的值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平方式、算式平方根和绝对值的非负性、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非负性是解答的关键.3.C【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求出的面积,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的面积.解:,,在中,,是边上的中线,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斜边长为,那么.4.C【分析】根据,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得证,结合,计算选择即可.解:因为,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再根据①;②;③分别算出点坐标即可.解:点的坐标是,根据勾股定理可得:,①若,可得:,②若可得:,③若,可得:,或,,,,,,,,故点的坐标不可能是:.故选:B.【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分情况讨论.6.C【分析】延长AP交BC于点D,先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B=A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P=DP,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S△APB=S△DBP,S△APC=S△DPC,进一步可得△PBC的面积.解:延长AP交BC于点D,如图所示,∵BP平分∠ABC,AP⊥BP,∴∠ABP=∠DBP,∠APB=∠DPB=90°,∴∠PAB=∠PDB,∴BA=BD,∵BP⊥AD,∴AP=DP,∴S△APB=S△DBP,S△APC=S△DPC,∴S△PBC=S△ABC,∵△ABC的面积为8cm2,∴△PBC的面积为4cm2,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D=6,由EF垂直平分AB,得到点A,B关于直线EF对称,于是得到AD的长度=PB+PD的最小值,即可得到结论.解:∵BC=10,,AD⊥BC于点D,∴AD=12,∵EF垂直平分AB,∴PA=PB,PB+PD=PA+PD,如图,当P为EF与AD的交点时,PA+PD取最小值,此时,PA+PD=AD=12,∴PB+PD的最小值为12,故本题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道AD的长度=PB+PD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SSS”证明△ABC≌△ABD,可得∠CAB=∠DAB,然后根据三线合一即可证明CD⊥AB.解:连接AD,BD.在△ABC和△ABD中,∵AC=AD,BC=BD,AB=AB,∴△ABC≌△ABD,∴∠CAB=∠DAB,∴CD⊥AB,故A正确,D错误,无法证明B、C的正确性.故选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9.B【分析】在Rt△BE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10,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D=BD=5,EA=EB,设AE=x,则BE=x,EC=8-x,在Rt△BEC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x=,则EC=,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S△BCE=BC•CE=×6×=,在Rt△BE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ED==,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S△BDE=BD•DE=×5×=,然后求出两面积的比.解:在Rt△BAC中,BC=6,AC=8,∴AB==10,∵把△ABC沿DE使A与B重合,∴AD=BD,EA=EB,∴BD=AB=5,设AE=x,则BE=x,EC=8﹣x,在Rt△BEC中,∵BE2=EC2+BC2,即x2=(8﹣x)2+62,∴x=,∴EC=8﹣x=8﹣=,∴S△BCE=BC•CE=×6×=,在Rt△BED中,∵BE2=ED2+BD2,∴ED==,∴S△BDE=BD•DE=×5×=,∴S△BCE:S△BDE=:=14:25.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10.D【分析】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BCD≌△ACE,△ACN≌△BCM,△BCF≌△ACO,再分别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解:∵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CE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DC=EC,∠ACB=∠DCE=60°,∴∠BCD=∠ACE=120°,∴△BCD≌△ACE(SAS),∴AE=BD,故①正确;∴∠CBM=∠CAN,又∵∠BMC=∠AMO,∴∠AOB=∠ACB=60°,∴∠BOE=180°−60°=120°,故③正确;∵∠CBM=∠CAN,∠BCM=∠ACN=60°,BC=AC,∴△ACN≌△BCM(ASA),故②正确;∴CM=CN,又∵∠MCN=60°,∴△MCN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如图,过C作CG⊥BD,CH⊥AE,∵△BCD≌△ACE,∴△BCD中BD边上的高与△ACE中AE边上的高对应相等,即CG=CH,∴点C在∠BOE的角平分线上,即CO平分∠BOE,故⑤正确;如图,在BO上截取OF=OC,则△COF是等边三角形,∴CO=CF=OF,∠BFC=120°=∠AOC,又∵∠CAO=∠CBF,AC=BC,∴△BCF≌△ACO(AAS),∴BF=AO,∴BO=BF+OF=AO+CO,故⑥正确;故选: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的综合运用,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1.5【分析】作PC⊥MN于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M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C,计算即可.解:过点P作PC⊥OB,垂足为C,∵PM=PN,∴MC=NCMN=2,∵∠AOB=60°,∴∠OPC=30°,∴OCOP=7,∴OM=OC﹣MC=5,故答案为:5.【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2.15【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计算即可.解:∵,∴,∵是的垂直平分线,∴,∴,∴,故答案为:15.【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3.35°【分析】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BAE=20°,可得,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答案.解:在Rt△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故答案为:35°.【点拨】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4.15【分析】连接AC交BD于点O,可得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设BD=4x,则AE=3x,求出OF=OB-BF=2x-5,AF=AE-EF=3x-5,证明△BOE是等边三角形,得,利用AF=2OF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AE的长.解:如图,连接AC交BD于点O,∵3BD=4AE,∴,设BD=4x,则AE=3x,∵△BCD是等边三角形,∴BC=CD=BD=4x,∠DCB=∠DBC=60°,∵AB=AD,BC=CD,∴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OB=OD=2x,OC平分∠BCD,∠AOF=90°,∴∠DCO=∠DCB=30°,∴,∵AE∥CD,∴∠AEB=∠BCD=60°,∴∠AEB=∠FBE=∠BFE=60°,∴△BEF是等边三角形,∴BE=BF=EF=5,∠BFE=60°,∴OF=OB-BF=2x-5,AF=AE-EF=3x-5,∵∴∴∴,解得x=5,∴AE=3x=15.故答案为:15.【点拨】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AF=2OF列出方程求解.15.56°【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AC=68°,再根据基本作图得到AO平分∠DAC,则∠DAO=∠CAO=34°,根据基本作图得到PQ垂直平分AC,所以∠1=90°,然后利用互余计算出∠2,从而得到∠α的度数.解:如下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矩形,∴,∴∠DAC=∠BCA=68°,由作法得AO平分∠DAC,∴∠DAO=∠CAO=×68°=34°,由作法得PQ垂直平分AC,∴∠1=90°,∴∠2=90°﹣∠CAO=90°﹣34°=56°,∴∠α=∠2=56°.故答案为:56°.【点拨】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及垂直平分线的作图法,要由题目的作法理解AO是角平分线,PQ是垂直平分线,也考查了对顶角相等、互余、矩形的性质等,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关键.16.4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到AB、AC、BC的距离都相等(即OE=OD=OF),从而可得到的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以2,代入求出即可.解:如下图,连接OA,过O作OE⊥AB于E,OF⊥AC于F,∵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E=OF=OD=4,∵的周长是21,OD⊥BC于D,且OD=4,∴=42,故答案为:4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13【分析】本题是典型的一线三角模型,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以及等量代换可以证得△AFB≌△AE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F=DE、BF=AE,所以EF=AF+AE=13.解:∵ABCD是正方形(已知)∴AB=AD,∠ABC=∠BAD=90°又∵∠FAB+∠FBA=∠FAB+∠EAD=90°∴∠FBA=∠EAD(等量代换)∵BF⊥a于点F,DE⊥a于点E∴在Rt△AFB和Rt△AED中∵∴△AFB≌△DEA(AAS)∴AF=DE=8,BF=AE=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EF=AF+AE=DE+BF=8+5=13故答案为:13【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熟悉一线三角模型是解本题的关键.18.或【分析】把沿折叠,点B的落点E有两种情况,分情况求解即可.解:在中,,,,,是以为折痕翻折得到的,,,.当为直角三角形时,如图,当时,,点E在线段上,设,则,,,即,解得:,即;如图,当,,,,,.综上所述:当为直角三角形时,的长为或.故答案为:或.【点拨】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思想及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9.(1)12 (2)点C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即可得到的面积;(2)以所在直线为x轴,的靠近B的三等分点为坐标原点,可知B点坐标为再求出点C和点A的坐标即可.解:(1)∵,∴是等腰三角形,∵,∴,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2)如图,以所在直线为x轴,的靠近B的三等分点为坐标原点,可知B点坐标为,则且,∴点C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点拨】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点的坐标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证明见分析【分析】利用,,,得出,再通过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可以证明,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互余的关系即可证明.解:,.证明:∵,,∴,∵,∴,∵,∴,∴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为的中点,∴.在和中∴∴,∴,∵,即,∴,∴,∴.【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能够熟练推理出边及角度的等量关系来判定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21.(1);理由见分析 (2)【分析】(1)根据,得出,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得出,根据,得出,即可得出,即可得出答案;(2)连接,设,则,,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求出,即可得出答案.(1)解:;理由如下:,,是的垂直平分线,,,,,,,;(2)解:连接,设,则,,,,,解得:,则.【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解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熟记等边对等角.22.(1)50° (2)见分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各角之间的关系,进行等量代换即可求解;(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B+∠1+∠DEB=180°,∠DEB+∠DEF+∠2=180°,∵∠DEF=60°,∴∠1+∠DEB=∠2+∠DEB,∴∠2=∠1=50°;(2)∵DFBC,∴∠FDE=∠DEB,∵∠B+∠1+∠DEB=180°,∠FDE+∠3+∠DEF=180°,∵∠B=60°,∠DEF=60°,∴∠1=∠3.【点拨】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解答.23.(1)证明见分析过程; (2)∠B+∠AFD=180°,理由见分析过程; (3)【分析】(1)由于DE⊥AB,那么∠AED=90°,则有∠ACB=∠AED,联合∠CAD=∠BAD,AD=AD,利用AAS即可证明△ACD≌△AE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2)由△ACD≌△AED,证得DC=DE,然后根据HL判定Rt△CDF≌Rt△EDB,得到∠CFD=∠B,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等量代换即可得解;(3)由AC=AE,CF=BE,根据AB=AE+BE,AC=AF+CF即可得解.解:(1)证明:∵∠C=90°,DE⊥AB,∴∠C=∠AED=90°,在△ACD和△AED中,,∴△ACD≌△AED(AAS),∴AC=AE;(2)解:∠B+∠AFD=180°.理由如下:由(1)得:△ACD≌△AED,∴DC=DE,在Rt△CDF和Rt△EDB中,,∴Rt△CDF≌Rt△EDB(HL),∴∠CF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