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怀化市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上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卷历史(1—9课)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6页,二道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答题卷和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各题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处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1.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2.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下列促进隋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有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③统一度量衡制度④开凿灵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唐《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记载:“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舶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这段文字评价的是()A.都江堰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长城4.“炀帝特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据此可知,史书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施行暴政,民不聊生 B.开通运河,巡游江南C.三征辽东,穷兵黩武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黄光任有一首诗名曰《女皇》,其中一句是“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诗中说的女皇是()A.女娲 B.李清照 C.杨玉环 D.武则天6.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去世后,他不惜耗费国家财力的三分之一为其营建陵墓,使得这座皇陵极大地彰显了盛唐气象,尤其是陵园内的各种石刻雕像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瑰宝。当时能支撑唐玄宗此举的时代背景是()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7.敦煌莫高窟第455窟作为盛唐时期代表洞窟之一,其壁画现存数幅“农忙图”,其中某一幅壁画出现了如下图工具,它印证了唐朝耕作工具的改进。这一工具是()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8.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这句诗描述的是唐朝()A.长安商业的繁荣 B.丝织工艺的精湛C.垦田面积的扩大 D.农业生产的发展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下列人物属于著名诗人的是①苏轼②李白③白居易④杜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2021年3月17日,西安出土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杨承和碑》。除柳公权外,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有()A.吴道子、颜真卿 B.阎立本、欧阳询C.吴道子、阎立本 D.颜真卿、欧阳询11.“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的唐代高僧是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马可•波罗12.下图中的路线示意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行取佛经 D.崔致远留学唐朝13.诗人舒元舆写道:“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与“二京成瓦砾”相关的史实是()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的诗句,他是A.李自成 B.黄巢 C.张角 D.李密15.即使是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A.长期政治统一的影响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B.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C.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D.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16.北宋初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下列措施属于“制其钱谷”的是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管理财政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17.北宋王安石变法中,“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是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18.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建立了诗中“辽国”的民族是A.汉族B.靺鞫族C.契丹族D.朝鲜族19“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20.寇准因这一事件声名鹊起,也因这一事件遭人构陷而丢了宰相之位;但这一事件却平息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维持了中原和北方近百年的安定局面。“这一事件”指的是()A.元灭南宋 B.宋金和议 C.宋夏和议 D.澶渊之盟21.“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材料反映了A.北宋灭亡 B.南宋灭亡 C.宋金对峙 D.辽国灭亡22.下图人物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是A.王安石 B.寇准 C.岳飞 D.铁木真23.“古窑的神火通明千年仍不息,江南的烟雨隐约着飘”歌曲《我在景德镇等你》是一首描绘新时代千年古窑景德镇的音乐作品,彰显了千年古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时代面貌。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兴起于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朝时期24.德国《经理人杂志》写道:在中国,人们已经可以用数字人民币完成支付,全球货币格局将发生巨变。大约一千年前,当货币还处于铸币支付时代时,中国就最早发明并开始使用纸币。该纸币是A.半两钱 B.五铢钱 C.交子 D.会子二、材料分析题:(25题14分,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简表(部分)朝代阶段表现隋朝创立①(1)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完善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②(2)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③(3)发展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度。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改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材料三: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简表中①②③所缺的内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选官依据上发生了什么变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26.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李世民即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征、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李世民虚怀纳谏,用人得法,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摘编自王松《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研究》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自拟且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在150~200之间)2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图材料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唐)杜甫《春水》材料三: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四: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备受瞩目。在“和同一家”单元展出了著名的历史画卷——唐代画家的作品《步辇图》。(1)材料一中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连筒灌小园”指的是哪种灌溉工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诗歌繁盛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步辇图》的作者并说明展品与展览单元主题“和同一家”的关系。(提示:可从文物反映的事件及其影响两个角度叙述)(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唐朝前期的时代特征。28.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两宋时期曾与少数民族政权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摘自刘晓东《“华夷一家”与新的“大一统”》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摘编自教材《七年级下册》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