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抚州市东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40分。)1.《国史大纲》中写道“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隋经济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不包括A.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B.隋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C.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D.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隋初,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都促进了隋朝经济的发展。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2.“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宋璟【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魏征被唐太宗称之为“镜子”,是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C项正确;房玄龄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排除A项;杜如晦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排除B项;宋璟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排除D项。故选C项。3.考古学家在一处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生产技术领先世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说明中外贸易往来频繁,B项正确;文学艺术多姿多彩、社会风气、生产技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4.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来自波斯的马球来自西域的胡旋舞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A.发达的交通 B.繁荣的经济 C.清明的政治 D.兼容并包的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来自波斯”、“来自西域”、“来自印度”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唐王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兼容并包外来文化,和交通、经济以及政治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5.“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方镇”是指藩镇,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唐末至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在藩镇中的权力非常大,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权的信息,排除AB项;东汉中期以后以后,继位的皇帝多年幼,掌握大权的太后重用亲戚,外戚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为亲自执政,依赖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现象,这样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6.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这与其实行的治国政策有关。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朝治国政策的是()A.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B.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C.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 D.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朝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但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次失败”,表明宋朝战斗力弱,结合所学可知,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做人莫作军,做铁莫作针表明宋朝军人地位的低下,也就是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D项正确;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意思是,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不能体现重文轻武政策,排除A项;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意思是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B项;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反映的是意思是文官廉洁奉公,武将不怕牺牲,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A.契丹 B.大夏 C.大金 D.蒙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040年······范仲淹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再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40年,三川口之战爆发,北宋与西夏的大战拉开帷幕,B项正确;契丹、大金和蒙古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8.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俘后宁死不屈,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C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9.“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现象是()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君主专制空前加强C.儒学成为主导思想 D.北方民族实现交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体现的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A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内容,排除B项;儒学成为主导思想是在西汉时期开始确立的,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北方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10.“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摘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 B.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 D.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278年”“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可知,文天祥作此诗于1279年。结合所学可知,1276年,元军就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故选D;1227年蒙古灭西夏后,与南宋结盟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形成了南宋与蒙古对峙的局面,这些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B;忽必烈于1272年定都于大都,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11.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达广州,经泉州、杭州北上,在大都居住三年后,由陆路经西藏、中亚回到欧洲,并著游记传世。你认为当时最有可能是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在“大都居住三年”可知大都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在元朝时是首都,故当时最有可能是元朝,答案为C;北宋时今天的北京叫大名府,排除A;南宋时北京属于金国,B错误;清朝定都在北京,当时叫京师,D错误。12.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A.社会风气开放 B.都市商业繁荣 C.海外贸易频繁 D.科技成就突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可知,反映的是宋朝都市商业繁荣,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风气开放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开封、杭州的商业状况,与海外贸易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没有体现出科技成就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13.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为()A.促进阶层流动 B.强化中央集权 C.推动教育发展 D.加强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排除A项;赵匡胤的措施主要是政治领域的集权措施,并没有涉及教育发展、加强思想控制等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4.“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节度使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发动叛变,史称安史之乱。叛军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唐肃宗继位并反击叛军。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C正确;ABD与题干信息年代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15.隋朝和秦朝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以下关于两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A.都定都长安 B.都出现盛世局面C.都实现制度创新 D.都推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及科举制度。因此,两个朝代都实现了制度创新,C项正确;秦朝定都咸阳,排除A项;秦朝没有出现盛世,排除B项;秦朝没有推行三省六部制,排除D项。故选C项。16.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这些史实直接表明唐朝()A.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B.诗歌题材丰富多样C.社会经济繁荣强盛 D.中央政权稳固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据“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可知,这些史实直接表明唐朝诗歌题材丰富多样。B项正确;材料侧面体现了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和社会经济繁荣强盛,排除AC项;中央政权稳固强大,在材料中无法找到直接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17.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重要资源。从如图长安平面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①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②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云集长安③皇城、宫城位于城市正中偏北部④城市中商业区与居民区被街道隔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据图片看出,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皇城、宫城位于城市正中偏北部、城市中商业区与居民区被街道隔开。②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云集长安不能从图中得出。①③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8.河北宣化发现的辽代墓葬中,其壁画中即有描绘茶道、散乐演奏等内容,其中有的人物出现了“左(少数民族服饰特征)”“右(汉族服饰特征)”和“彤首(少数民族发型)”的服饰和发式。这从侧面反映出该时期A.民族政权并立 B.民族交融加快 C.国家实现统一 D.中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壁画中即有描绘茶道、散乐演奏等……人物出现了‘左(少数民族服饰特征)’‘右(汉族服饰特征)’……”可知,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辽代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风俗习惯等方面不断融合,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政权并立,排除A项;辽代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C项;材料涉及是民族交融问题,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9.(原创)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她也留下很多豪言壮语,如“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写作此词的时代背景是()A.丈夫去世后孤苦无依 B.靖康之难后国破家亡C.澶渊之盟后宋辽议和 D.八王之乱后人口南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清照是南宋词人,“子孙南渡”指的是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故选项B符合题意;“丈夫去世后孤苦无依”与词的主旨不符,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澶渊之盟后宋辽议和与词的创作时间不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八王之乱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宋代纺织业发达,纺织业家族增添新的成员—棉纺织业。支持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是()A.《宋书》中开始出现“棉”字 B.北宋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C.南宋诗人艾可叔的诗《木棉》 D.1966年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答案】D【解析】【详解】史料按照使用价值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指考古挖掘的遗迹和遗物等,二手史料是指文献史料等。浙江兰溪县出土的南宋棉毯属于考古挖掘的遗物,最有史料价值。故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二手史料。排除。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图二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机应机构加以管理。当时出现了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人物的名称及他们的事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盛况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所示内容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政策原因是什么?【答案】(1)图一:玄奘西行天竺,取回佛经。图二: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开放的对外政策。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3)现象:海外贸易繁荣。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解析】【小问1详解】名称及事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一中反映的是玄奘。他的事迹是西行天竺,取回佛经。图二反映的是鉴真。他的事迹是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小问2详解】政策:根据“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影响:带来的影响则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小问3详解】现象:现象根据“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可知是海外贸易繁荣。政策原因:根据“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可知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源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扬《中国人史纲》(1)材料一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2)唐宋时期,这一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请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二皇帝中书省(决策)尚书省(执行)吏部:管铨选考核户部:管户籍财政礼部:管礼仪科举兵部:管兵籍军令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门下省(审议)(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革新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三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统编版七下历史教材(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王安石为增加政府收入所采取的经济方面措施。材料四(元朝疆城)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5)依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答案】(1)制度:科举制。(2)说明: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3)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作用: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4)措施: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5)疆域特点: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是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小问2详解】举例:据所学可知,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作用:唐朝的政治改革,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小问4详解】措施:依据材料“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为增加政府收入采取了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即免除徭役而代以钱银或实物缴纳的法令。政府规定每户每年只需服役十五日或以钱银或实物代替。这样既可以让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又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方田均税法:以各州县域耕地清查计量,核定户户拥有土地的数量,编制地籍和账簿,并确定每亩的税额。【小问5详解】特点:根据材料“(元朝疆城)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3.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加强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所进行的探究,请回答: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唐纪十四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材料四: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频繁发生战争……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国历史》七下(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为唐太宗赢得了怎样的称号?请举一例说明唐朝与吐蕃关系的和睦?(2)材料二中“辽”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4)材料四中蒙古国是由谁统一并建立的?被蒙古国陆续攻灭的“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两个?(5)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史实,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答案】(1)民族政策:开明平等;称号:“天可汗”;例子: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的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民族:契丹族;盟约:“澶渊之盟”。(3)分界线: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局面: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人物:铁木真(成吉思汗);政权:西夏、金。(5)做法: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解析】【详解】(1)民族政策、称号: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例子: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蕃的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民族: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即“辽”政权。盟约: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真宗时,辽军攻宋,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3)分界线、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但后来宋金达成了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4)人物:根据所学知识,蒙古族是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政权: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1234年,蒙古又灭掉灭金。(5)做法:民族问题是影响着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言之有理皆可)24.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材料二: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唐)杜佑《通典》卷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在经济上的措施。(3)唐玄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你还知道与此类似的所谓“盛世”吗?试着列举两个。材料三:图1秧马摹自元代王祯《农书》图2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图3泉州出土的南宋船(4)图1中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2中纸币的名称?图3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材料四:宋代城市分布图(5)根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宋朝时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当时世界文明的大商港是什么?(6)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答案】(1)时间:589年;工程:大运河。(2)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3)盛世:贞观之治、文景之治等。(4)时期:宋代;名称:交子;部门:造船业。(5)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