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钢板桩支护计算书第第PAGE\*Arabic8页共27页目录TOC\o"1-2"\h\z\u9521工程概况 326081.1项目区位 3269021.2现状概况 415657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 5224152.1设计依据 5188622.2采用的规范标准 7245243基槽简介 717103.1钢板桩基坑支护简介 726294工程地质(摘自地勘) 8151024.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8188904.2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14524.3场地地质条件对施工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1590795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 16228705.1设计标准 16161816钢板桩支护设计 169826.1H≤3.0m基坑 16279446.23.0<H≤4.0m基坑 31321927总结 45工程概况项目区位双流区双流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古称\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广都,西汉置\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广都县,隋改\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双流县,以《\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得名,2015年改置双流区。东连\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龙泉驿区和\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简阳市,南接眉山市\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仁寿县和\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彭山区,西邻\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新津区和\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崇州市,北靠\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温江区、\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青羊区、\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武侯区及\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锦江区。区政府驻东升街道。双流区是四川\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天府新区重点区域,\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在地,成都市城市向南发展的中心地带,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境内。成雅、成乐、成自泸、成都绕城高速(四环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六环路)、成新蒲快速通道、\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成昆铁路、\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成贵高铁(\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成绵乐城际铁路)等穿境而过。双流区幅员面积1065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466平方公里,委托\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成都高新区管理35平方公里,\t"/item/%E5%8F%8C%E6%B5%81%E5%8C%BA/_blank"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管理564平方公里。实际管辖5个街道、4个镇(挂街道牌子),共106个社区、28个村。空港商务区位于双流区东升街道,双流国际机场一跑道西侧,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为加快提升该片区城市门户形象、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双流区主动对标新加坡樟宜、上海虹桥等国际空港枢纽,以“1+2+2”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发挥数字、资本等新要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腾笼换鸟”,通过“业态迭代、利益均衡”发展具有空港特色的高价值产业结构,引入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关联效应,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圈,助力产业结构高级化,高质量推动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广履路位于空港商务区核心地带,南临龙桥路,北倚广巍路;起于航港路,止于成双大道,面向空港云会客厅,周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地理条件与道路功能定位优越。广履路区位图现状概况现状广履路整体呈西北向东南走向,起于航港路,止于成双大道,依次与双安路、航都大街、康安路形成平面交叉,其中航港路、航都大街分别为双向四车道和双向六车道的城市次干路,双安路与康安路为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支路,成双大道为双向十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周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广履路道路全长1188米,红线宽度16m,车行道宽度10m,设计时速20km/h,双向两车道布置,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道路两侧沿线分布底商与厂房,建筑退距为0~9.7m。现状行道树主要为胸径20~40cm的小叶榕。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本项目采用街道一体化理念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综合管网、照明、景观等一体化空间打造(含建筑退距、景观广场一体化设计)。本次设计的重点内容为现状道路的品质提升,街道更新及现状管网的改造,设计关键点为现状植物及现状管线的处理、保护、以及改造。广履路平面图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成都市双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履路红线图》、《空港商务区排水规划图》(成都市双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3、《空港商务区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中节能建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4.20)4、《广履路地下管探资料》(成都空港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5、《空港商务区广履路(龙桥小区)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3.07)6、《空港商务区成双⼤道有机更新项目-龙桥⼩区“U”型沿街建筑⻛貌提升设计⽅案》(成都空港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3.04)7、《成双大道龙桥小区改造项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3.06)8、《川藏路改造一期工程》(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07)9、《双流区道路竖向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中间成果)(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7.02)10、《双流区防洪专项规划(2018~2035年)》(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8.12)11、《双流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5)》(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04)12、业主提供的1:500实测地形图、管线图13、现场踏勘资料采用的规范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本文简称《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槽简介钢板桩基坑支护简介本次设计最大基坑开挖深度4.0m,根据地勘报告钢板桩嵌固深度范围内,地质条件主要为路基填土、杂填土、素填土、粉质黏土、以及各种密实程度的卵石。计算结合地质纵断面及管线纵断面,选取开挖深度最大及土层最厚处进行计算,计算选用参数、计算详细过程见后续章节。工程地质(摘自地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与气象成都市双流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6.1℃,极端最高为39.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11.6~983.9mm,丰水期为6~9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74%,平水期为12~2月。多年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极大风速为27.4m/s,最多风向为NE。区域地质概况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2.2)。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图2.2成都平原位置及构略图本场地在区域构造上处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和龙泉山断裂之间的凹陷盆地东缘。龙门山断裂和龙泉山断裂平行展布于成都坳陷盆地的两侧。位于成都凹陷盆地西侧的龙门山断裂地震烈度大,频度高;成都凹陷盆地内的断裂构造在中早更新世活动较为强烈,自晚更新世以后,活动性有所减弱,2008.5.12地震,本区震感强烈,但未造成严重灾害,地壳应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具有关专家预测,龙门山断裂再次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总体上看,场地所处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道路西起广履路与航港路路口,东至成双大道与广履路路口,现场交通较为便利。场地地形整体平缓,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Ⅰ级阶地。场区地层构成及特征本次勘察揭露深度内,场地地层主要覆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路基填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的粉质黏土和卵石组成。路基填土①-1:为广履路原有道路路基填土,车行道部分表层为0.1m厚沥青路面,以下主要为路基碎石层,灰色~灰白色,稍密,含大量卵石,磨圆度中等,呈亚圆及不规则状,充填物以黏土、砂土为主,由施工回填,人工堆填,土质不均匀,回填时间大于5年。该土层厚度1.00~1.70m,主要分布于原广履路车行道及人行道下。杂填土①-2:杂色,湿~很湿,松散,以粉质黏土为主,夹砖块和植物根茎,道路施工回填,土质不均匀,回填时间大于5年,主要分布于原广履路人行道下。素填土①-3:杂色,湿~很湿,松散~稍密,成分主要以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杂少量砂土及卵石,道路施工回填,土质不均匀,回填时间大于5年,主要分布于原广履路人行道下。(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粉质黏土②:黄色~褐黄色,可塑~硬塑,稍湿~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全场地分布。卵石层③:灰褐~灰白色,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少量沉积岩,一般粒径2~8cm,含量55%以上,局部存在漂石,粒径达20cm以上,亚圆形,中等风化,少量呈强风化。充填物为细砂,灰褐色,含量约为10%~45%,填充较松散。根据野外钻探取芯鉴定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成果,根据卵石的含量与密实度按《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第4.2.3条的规定,将卵石层分为:稍密、中密和密实三个亚层。稍密卵石③-1:一般粒径2~8cm,个别粒径达18cm,卵石含量55%~60%,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上部。N120平均击数为5.5击。中密卵石③-2:一般粒径2~8cm,个别粒径达20cm,卵石含量60%~70%,在整个场地内层位较连续、稳定。N120平均击数为8.8击。密实卵石③-3:一般粒径3~10cm,个别粒径达25cm,卵石含量大于70%,分布于卵石层下部。N120平均击数为26.5击。上述各类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主要为场地低洼处汇集的雨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不大,以蒸发和外渗为其排泄途径。地下水根据钻探揭露及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素填土中,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垂直下渗补给,以蒸发和向低洼处排流方式排泄,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受周边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蒸发为主,该层具较强的渗透性与含水性能,水量较丰富。勘察期间属平水期,由于周边地下径流水量较大,现场测得的稳定水位埋深5.8m-6.6m,相当于绝对高程490.35-493.42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邻近建筑已有地质勘察资料,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2.00~3.00m,卵石层地下水渗透系数K=30m/d。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踏勘,拟建场地范围内无滑坡、塌陷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地下埋藏物勘察期间,拟建场地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线路工程岩土分析道路沿线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无断裂通过,场地整体是稳定的。同时,根据地质调查及钻探表明,拟建场地无断裂、溶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无沟浜、溶洞、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故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综合分析钻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成都市双流区已有的研究成果、工程经验,将本场地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列于表5.2。表5.2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土层名称及代号天然重度γ(kN/m3)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抗剪强度粘聚力C(kPa)内摩擦φ(º)①-1路基填土18.5//160028.0①-2杂填土18.0//808.05.0①-3素填土18.0//10010.012.0②粉质黏土19.55.5/16033.017.0③-1稍密卵石21.0/203003.035.0③-2中密卵石22.0/285003.040.0③-3密实卵石23.0/358003.045.0特殊性岩土评价拟建场地存在一定厚度的杂填土和素填土,最厚处达3.8m,杂填土成分以粉质黏土为主,夹砖块和植物根茎,道路施工回填,土质不均匀,自重固结基本完成,属软弱土;素填土成分以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夹杂少量砂土及卵石,道路施工回填,土质不均匀,自重固结基本完成,属软弱土。杂填土及素填土开挖后易垮塌,对基坑、基槽开挖后坑壁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建议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垫层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地基土工程性质评价经勘探揭露显示,本工程场地地基土主要为:①-1路基填土、①-2杂填土、①-3素填土、②粉质黏土、③-1稍密卵石、③-2中密卵石和③-3密实卵石为主。①-1路基填土:为道路碎石垫层,分布于现有车行道下,工程性质一般,承载力一般,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①-2杂填土:主要分布于现有人行道下,工程性质较差,承载力较差,不宜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①-3素填土:主要分布于现有人行道下,工程性质一般,承载力一般,经设计验算满足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②粉质黏土:全场地分布,属中压缩性土,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相对较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③-1稍密卵石:全场地分布,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相对较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③-2中密卵石:全场地分布,工程性质好,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③-3密实卵石:全场地分布,工程性质好,承载力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均匀性评价根据钻孔及探井结果,场地内上部杂填土、素填土及路基填土厚薄不均,局部地段缺失,均匀性较差;粉质黏土及卵石层各亚层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成层性及延展性,总体力学性质较好,均匀性较好。路基方案分析根据道路设计方案,改造道路在原有路面结构上挖除重建,经调查,广履路现状较好,经多年使用,除局部因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网裂外,其余地段均能正常使用。为避免道路在改造后继续因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破坏,建议局部不均匀沉降较大路段在施工前清除原路面结构,对路基进行夯实或压实处理后再铺设面层等方式处理。局部扩建区域,建议以②粉质黏土作地基持力层。管线基础方案分析拟建管道埋深1.3~3.9m(道路设计标高以下),设计管底标高492.354~497.748m,基槽实际最大开挖深度约3.9m,基槽侧壁土层以①-1路基填土、①-2杂填土、①-3素填土及②粉质黏土为主,可采用明挖直埋施工。基底土层以①-2杂填土、①-3素填土及②粉质黏土为主,①-2杂填土及①-3素填土土质不均匀,经设计验算满足规范要求后,可采用天然地基,否则应进行换填处理,采用素土或级配良好的砾类土分层碾压夯实作为基础持力层,压实度需达到设计要求;②粉质黏土土质均匀,承载力相对较高,为良好的管线基础持力层。管道基础设计应考虑地基基础的不均匀变形问题。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基槽开挖拟建道路及管线基槽最大开挖深度约3.9m,基槽侧壁土层以路基填土、杂填土、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为主,其中填土结构松散,开挖过程中易产生坍塌风险。建议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方式,放坡坡率可为1:1~1:1.5;当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时,可采取钢板桩支护。支护方案应进行专项设计,开挖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5.8.2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本项目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中,水量不大,不会产生潜蚀、流砂及管涌等不利影响,但会对基槽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建议进行明排降水。孔隙潜水埋深5.8-6.6m,基槽最大开挖深度约3.9m,孔隙潜水埋深较深,无承压性,不会产生潜蚀、流砂及管涌等不利影响,对本工程无影响。施工环境保护拟建道路全线均为老旧道路,两侧为商铺及住宅,场地整体地形平缓。由于道路工程土方量较大,在施工中开挖土方的堆积、回填等易对周边环境带来较大影响,需提前办理相应手续,协调好各种关系。在基槽开挖及堆土时采取临时洒水等措施,同时应避免夜间施工。基槽监测对填方路段应沿拟建道路周边及部分外围设立沉降观测点,定时观测其沉降,掌握沉降量及变化趋势,并在道路完成使用后也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专门记录报告,主要观测地基沉降量、沉降速率及基槽稳定情况。基础验槽本项目为市政工程,其勘探点间距较大,钻探揭露勘探孔所在位置除填土外无软弱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由于该项目跨线较长,点与点之间地层钻孔并不能完全代表场地土层,因此施工开挖后应加强验槽工作。场地地质条件对施工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37号文第六条规定,现对本项目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进行评价。1、场地内填土结构松散,在基槽开挖时易产生塌落风险,设计施工时应进行坡面防护处理。2、本场地浅部以路基填土、杂填土、素填土为主,雨季时基槽内容易汇聚雨水,开挖宜避开雨季,并在基槽内设置好排水沟集水井,施工时应考虑短期暴雨对其不利影响,预备应急措施。3、部分地段有淤泥质土存在可能,杂填土中局部有生活垃圾,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在开挖等地下作业可能威胁作业人员安全。4、地下管网情况复杂,施工时存在破环地下管网风险,基坑失稳可导致周边重大管线(高压电线、大直径燃气管线、军缆等)破坏。第第PAGE\*Arabic29页共45页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设计标准支挡结构设计标准抗震设防烈度:6度,基本设防;基坑安全等级:二级;道路设计荷载等级:20kpa;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一年;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钢板桩支护设计H≤3.0m基坑[基本信息]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0基坑深度h(m)3.000嵌固深度(m)2.900桩顶标高(m)0.000桩材料类型钢板桩├每延米截面面积A(cm2)198.00├每延米惯性矩I(cm4)18200.00└每延米抗弯模量W(cm3)1350.00└抗弯f(Mpa)205有无冠梁无防水帷幕无放坡级数0超载个数1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超载信息]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120.0000.00010.0000.000矩形10.000[附加水平力信息]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土层信息]土层数4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20.000外侧水位深度(m)20.000内侧水位是否随开挖过程变化否内侧水位距开挖面距离(m)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ㄨ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内力计算时坑外土压力计算方法主动[土层参数]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与锚固体摩(m)(kN/m3)(kN/m3)(kPa)(度)擦阻力(kPa)1杂填土2.7018.08.005.000.12素填土1.1018.010.0012.000.13粘性土2.7019.533.0017.000.14卵石10.0021.03.0035.000.1层号黏聚力内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不排水抗剪水下(kPa)水下(度)强度(kPa)1m法0.802m法2.683m法7.384m法21.30[支锚信息]支锚道数1支锚支锚类型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入射角总长锚固段道号(m)(m)(°)(m)长度(m)1内撑3.0000.500支锚预加力支锚刚度锚固体工况锚固力材料抗力材料抗力道号(kN)(MN/m)直径(mm)号调整系数(kN)调整系数10.00448.442~100.001.00[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层号土类水土水压力外侧土压力外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名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1调整系数2调整系数最大值(kPa)1杂填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2素填土分算1.0001.0001.0001.00010000.0003粘性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4卵石分算1.0001.0001.0001.00010000.000[工况信息]工况工况深度支锚号类型(m)道号1开挖0.5002加撑1.内撑3开挖3.000[设计参数]整体稳定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稳定计算采用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稳定计算是否考虑内支撑√稳定计算合算地层考虑孔隙水压力ㄨ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m)0.40刚度折减系数K0.850考虑圆弧滑动模式的抗隆起稳定√对支护底取矩倾覆稳定√以最下道支锚为轴心的倾覆稳定√[设计结果][结构计算]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截面计算][截面参数]弯矩折减系数0.85剪力折减系数1.00荷载分项系数1.25[内力取值]段内力类型弹性法经典法内力内力号计算值计算值设计值实用值基坑内侧最大弯矩(kN.m)51.5431.7754.7654.761基坑外侧最大弯矩(kN.m)26.3815.3628.0328.03最大剪力(kN)45.7534.4657.1857.18[截面验算]基坑内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nei=Mn/Wx=54.759/(1350.000*10-6)=40.562(MPa)<f=205.000(MPa)满足基坑外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wai=Mw/Wx=28.030/(1350.000*10-6)=20.763(MPa)<f=205.000(MPa)满足式中: σwai———基坑外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 σnei———基坑内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 Mw———基坑外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 Mn———基坑内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 Wx———钢材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m3);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pa);[整体稳定验算]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40m滑裂面数据圆弧半径(m)R=7.547圆心坐标X(m)X=0.033圆心坐标Y(m)Y=4.638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2.954>1.30,满足规范要求。[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对支护底取矩)稳定性验算: M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 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 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工况1: 序号 支锚类型 材料抗力(kN/m) 锚固力(kN/m) 1 内撑 0.000 Kov=3.113>=1.200,满足规范要求。工况2: 序号 支锚类型 材料抗力(kN/m) 锚固力(kN/m) 1 内撑 33.333 Kov=3.600>=1.200,满足规范要求。工况3: 序号 支锚类型 材料抗力(kN/m) 锚固力(kN/m) 1 内撑 33.333 Kov=1.516>=1.200,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系数最小的工况号:工况3。 最小安全Kov=1.516>=1.200,满足规范要求。抗倾覆(踢脚破坏)稳定性验算:绕最下道支撑或锚拉点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多支点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V单支点参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2.2节 ∑MEp——被动区抗倾覆作用力矩总和(kN.m/m); ∑MEa——主动区倾覆作用力矩总和(kN.m/m); Kt——带支撑桩、墙式支护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取Kt≥1.200。工况1:此工况不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工况2: Kt=8.923>=1.200,满足规范要求。工况3: Kt=5.177>=1.200,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系数最小的工况号:工况3。 最小安全Kt=5.177>=1.200,满足规范抗倾覆要求。[抗隆起验算]1)从支护底部开始,逐层验算抗隆起稳定性,结果如下: 支护底部,验算抗隆起:Ks=(19.086×2.900×4.772+33.000×12.338)/(18.534×(3.000+2.900)+20.000)=5.190 Ks=5.190≥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深度6.500处,验算抗隆起:Ks=(19.157×3.500×33.296+3.000×46.124)/(18.623×(3.000+3.500)+20.000)=16.809 Ks=16.809≥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2)坑底抗隆起按以最下层支点为转动轴心的圆弧条分法计算,结果如下: Ks=2.938≥1.900,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满足。[嵌固段基坑内侧土反力验算]工况1: Ps=191.499≤Ep=694.148,土反力满足要求。工况2: Ps=191.499≤Ep=694.148,土反力满足要求。工况3: Ps=91.082≤Ep=349.606,土反力满足要求。 式中: Ps为作用在挡土构件嵌固段上的基坑内侧土反力合力(kN); Ep为作用在挡土构件嵌固段上的被动土压力合力(kN)。3.0<H≤4.0m基坑[基本信息]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0基坑深度h(m)4.000嵌固深度(m)4.900桩顶标高(m)0.000桩材料类型钢板桩├每延米截面面积A(cm2)198.00├每延米惯性矩I(cm4)18200.00└每延米抗弯模量W(cm3)1350.00└抗弯f(Mpa)205有无冠梁无防水帷幕无放坡级数0超载个数1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超载信息]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120.0000.00010.0000.000矩形10.000[附加水平力信息]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土层信息]土层数4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20.000外侧水位深度(m)20.000内侧水位是否随开挖过程变化否内侧水位距开挖面距离(m)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ㄨ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内力计算时坑外土压力计算方法主动[土层参数]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与锚固体摩(m)(kN/m3)(kN/m3)(kPa)(度)擦阻力(kPa)1杂填土2.7018.08.005.000.12素填土1.1018.010.0012.000.13粘性土2.7019.533.0017.000.14卵石10.0021.03.0035.000.1层号黏聚力内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不排水抗剪水下(kPa)水下(度)强度(kPa)1m法0.802m法2.683m法7.384m法21.30[支锚信息]支锚道数1支锚支锚类型水平间距竖向间距入射角总长锚固段道号(m)(m)(°)(m)长度(m)1内撑3.0000.500支锚预加力支锚刚度锚固体工况锚固力材料抗力材料抗力道号(kN)(MN/m)直径(mm)号调整系数(kN)调整系数10.00448.442~100.001.00[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层号土类水土水压力外侧土压力外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名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1调整系数2调整系数最大值(kPa)1杂填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2素填土分算1.0001.0001.0001.00010000.0003粘性土合算1.0001.0001.00010000.0004卵石分算1.0001.0001.0001.00010000.000[工况信息]工况工况深度支锚号类型(m)道号1开挖0.5002加撑1.内撑3开挖4.000[设计参数]整体稳定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稳定计算采用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稳定计算是否考虑内支撑√稳定计算合算地层考虑孔隙水压力ㄨ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m)0.40刚度折减系数K0.850考虑圆弧滑动模式的抗隆起稳定√对支护底取矩倾覆稳定√以最下道支锚为轴心的倾覆稳定√[设计结果][结构计算]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截面计算][截面参数]弯矩折减系数0.85剪力折减系数1.00荷载分项系数1.25[内力取值]段内力类型弹性法经典法内力内力号计算值计算值设计值实用值基坑内侧最大弯矩(kN.m)58.0448.2161.6761.671基坑外侧最大弯矩(kN.m)39.0314.9241.4741.47最大剪力(kN)49.0852.8861.3461.34[截面验算]基坑内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nei=Mn/Wx=61.669/(1350.000*10-6)=45.681(MPa)<f=205.000(MPa)满足基坑外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wai=Mw/Wx=41.466/(1350.000*10-6)=30.716(MPa)<f=205.000(MPa)满足式中: σwai———基坑外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 σnei———基坑内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 Mw———基坑外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 Mn———基坑内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 Wx———钢材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m3); f———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pa);[整体稳定验算]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40m滑裂面数据圆弧半径(m)R=11.002圆心坐标X(m)X=-1.428圆心坐标Y(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