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1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于7月8日正式结束。此次调水调沙历时20天,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6374万吨。随着黄河调水调沙的结束,河南省境内的黄河水位下降,河床大面积裸露。从空中俯瞰,河床上的巨幅“浮雕版画”蔚为壮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小浪底进行定期调沙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止水库淤积 ②保障下游农业生产③减缓河口三角洲的退缩速度 ④扩大下游流域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形成“浮雕版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化剥蚀C.风化剥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沉积〖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此次调水调沙历时20天,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6374万吨”,结合所学,黄河含沙量大,小浪底水库进行定期调沙,是为了排沙,防止水库内淤积严重,破坏坝体,①正确。小浪底水库定期调沙与下游农业生产关系不大,②错误。水库内流速慢,具有拦蓄泥沙的作用,会减少向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输送的泥沙量,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定期调沙,库区排出泥沙后,会在库区下游沉积,能够减缓黄河河口三角洲的退缩速度,③正确。流域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小浪底定期调沙可以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但对下游地区的流域范围没有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CD,B正确。故选B。【2题详析】结合材料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浮雕版画”与小浪底的定期调沙有关。小浪底水库实施调沙时河水下泄量增加,河水携大量泥沙至水库下游,该地区河水水位上涨,淹没河流两岸滩涂,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大量沉积。调沙结束后,河流水位快速下降,河流流速快,滩涂上沉积的泥沙遭受侵蚀,形成大量侵蚀沟谷。因此形成“浮雕版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A正确,排除BCD。故选A。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示意某谷地0~10厘米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该谷地位于()A.岷江谷地 B.怒江谷地 C.永定河谷地 D.伊犁河谷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沼泽植被淋溶强,有机碳含量低 B.高山草甸海拔高,有机碳积累多C.随海拔的升高,有机碳含量增高 D.土壤有机碳增加,加剧气候变暖〖答案〗3.D4.B〖解析〗【3题详析】该地自然带谱中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故该地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排除AB,永定河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也不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排除C;伊犁河谷位于我过西北内陆地区,基础自然带为荒漠草原,D正确。故选D。【4题详析】沼泽水分较多,植被淋溶性弱,排除A;高山草甸水分较多,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B正确;有机碳积累量会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排除C;有机碳的增加能够固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气候变暖,排除D。故选B。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下图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意图,两种作物带间距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以()A.提高复种指数 B.提高光照利用率 C.减轻水土流失 D.减少劳动力需要6.两种作物带间距大的好处是()A.便于节水灌溉 B.减少农药使用量 C.方便田间管理 D.减少作物相互干扰7.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南地区()A.多丘陵山地 B.农村资金短缺 C.人均耕地少 D.农业技术落后〖答案〗5.B6.C7.A〖解析〗【5题详析】复种指数是由热量决定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不能提高复种指数,A项错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高度差异,提高光照利用率,B项正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没有改变耕作方式,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C项错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的两种作物是同时播种,先后收获,作业难度更大,因此不能减少对劳动力的需要,D项错误。故选B。【6题详析】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便于机械化作业,方便田间管理,C项正确。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与便于节水灌溉、减少农药使用量关系不大,A、B项错误。两种作物带间距大是为了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从而增产增收,不是为了减少作物相互干扰,D项错误。故选C。【7题详析】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多丘陵山地,地块小,大型农机难以作业,因此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A项正确。通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我国西南地区农村资金短缺和农业技术落后已成历史,B、D项错误。人均耕地少不是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故选A。伊朗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其铁路线路主要分布在以德黑兰为中心的区域(左图),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右图),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大部分的铁路设计时速约为50~80km/h。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伊朗铁路以单轨为主,主要原因是()A.沙漠广阔 B.市场需求 C.环保要求 D.节省投资9.伊朗计划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较平坦,建造成本低 B.运输需求大,增大运量C.军事防卫,利于物质输送 D.资金足,改造长线铁路10.关于伊朗铁路建设的合理建议是()A.建设联通各大城市的高铁 B.延伸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C.修建到达里海的石油专线 D.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答案〗8.D9.B10.D〖解析〗【8题详析】读图可知,伊朗的地形起伏大,且伊朗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节省投资,铁路以单轨为主,D正确;沙漠广阔属于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复线铁路的市场需求较大,B错误;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环保要求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9题详析】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人口多,经济较发达,与马什哈德经济交往和人口流动较为频繁,铁路使用量大,并且此段铁路可纳入新丝绸之路,货运量和客运量更多,所以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B正确;地形属于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军事防卫,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资金技术只是保证条件,不是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由上题分析可知,伊朗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促进经济的发展,D正确;伊朗铁路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没有高铁,A错误;读图可知,伊朗与欧洲的经济联系较少,没必要修建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B错误;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到达里海的区域等高线密集,难以修建铁路,C错误。故选D。第三次“天宫课堂”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在约400km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并向全球同步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全球()A.白昼范围大于黑夜 B.新的一天大于一半C.正好都处于同一天 D.新的一天小于一半12.当我国中学生观看第三次“天宫课堂”直播时,德黑兰(35°N,51°E)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晨昏线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昼夜半球范围相等,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180°经线的时间除以24小时得到的比值,就是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剩下的就是旧的一天的比例。已知北京时间为3月23日15时40分,北京经度为120°E,与180经线相差60°,时间相差4小时,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算出,180经线时间为19时40分,约为20时,因此,可推知,此时全球分为两天,新的一天所占比例约为20/24,大于1/2,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12题详析】北京位于东经120度,德黑兰位于东经51度,两地经度相差69度,时间相差4小时36分钟,故德黑兰地方时间为2022年3月23日11时04分。德黑兰学生观看直播时,时间为正午之前,故太阳照射方向为东南方向,而影子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故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为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云南省曲靖市深陷塘天坑(25.5°N,103.5°E)深约148.7m。下图示意深陷塘天坑样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的样方()A.单个面积大约400m2,阴坡个数多于阳坡 B.单个面积大约400m2,阴坡个数少于阳坡C.单个面积大约900m2,阴坡个数多于阳坡 D.单个面积大约900m2,阴坡个数少于阳坡14.样带植被叶片普遍偏厚,主要为了适应()A.强烈光照 B.干旱缺水 C.异常高温 D.夜间冷害〖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样方实际宽度大约30米,所以单个样方面积大约900平方米,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天坑北侧为阳坡,南侧为阴坡,再根据样方个数可知,阴坡个数多于阳坡,故选C。【14题详析】天坑坡度大,不易储水,且土层浅薄,土壤缺水,叶片较厚能够储存水分,抵御干旱,B正确:叶片薄厚和光照无关,A错误;该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不会出现异常高温,C错;夜晚温和,不易受冷害影响,且叶片普遍偏厚是为了储水,与降低冷害关系不是很大,D错误。故选B。下图为重庆市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一次本地考察活动设定的区域范围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村落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50米 B.985米 C.1000米 D.790米16.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吸引了众多文物保护爱好者的关注,领队想要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7.若从河流交汇的A点沿河流到古桥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可能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 B.1:10000C.十一万分之一 D.1:500000〖答案〗15.B16.D17.C〖解析〗【15题详析】图中村落所在地的海拔范围为100~200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为1000~11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小于1000米,其中,B符合该范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析】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②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③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析】由图可知,图中A点到古桥纬度差大约是0.1°,可以估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大约是11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十一万分之一(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圭表通过在南北方向平置的圭上观察记录垂直于地面的表的影长变化来确定季节变化以及一年内的二十四节气。下图为宁波市某中学校园内立冬某时刻的圭表示意图及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刻后表影向东边一侧偏移B.此时刻后表影的长度逐渐变短C.此后几天宁波日出方位更偏北D.此日赤道上的日出方位为正东19.假设黄赤交角增大到30°,则该圭表的春秋分刻度应该()A.保持不变 B.向北偏移 C.向南偏移 D.无法判断〖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圭在南北方向上平置,此时表影也是南—北方向,且指向正北,则可推知此时为立冬当天的正午表影示意,此时刻后随着太阳移向西南,表影偏向东北一侧,A正确;当天正午时表影最短,此时刻后表影逐渐变长,B错误;立冬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此后几天宁波日出方位更偏南,C错误;立冬当天,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当黄赤交角为30°的时候,南、北回归线是30°,则太阳直射的南、北界扩大,冬、夏至日太阳距赤道的距离也变远,即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刻度与冬夏至日(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刻度的间距变大,该圭表的春秋分刻度应该向南偏移,C正确,ABD错误。故选C。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被称为“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和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雨季及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南半球夏季——西北季风控制 B.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C.南半球冬季——东南信风控制 D.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1.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独特,与此关联性最小的是()A.气候类型多样 B.地理位置相对封闭C.地貌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答案〗20.B21.A〖解析〗【20题详析】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压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其影响降水较多;由上述分析可知,雨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西北季风控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A错误,B正确;7月份(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北移,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表现为由陆地吹向海洋,受其影响降水少,CD错误。故选B。【21题详析】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内气候类型差异很小,A符合题意;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BD不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卡卡杜国家公园从沿海到内陆分布有不同的地形类型,地形复杂多样,为大量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C不符合题意。故选A。震群型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其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主震。2023年2月6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较浅,震中烈度达到9级,当天下午1点24分,又发生7.6级地震,两次震中相聚约96公里,并诱发6.7级强余震,形成震群型地震。下图为土耳其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土耳其形成震群型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23.土耳其地震造成严重损失的原因包括()①连续地震使房屋抗震能力减弱②震区位于寒带,冬季气温低,施救难度大③地震发生时人们多在睡梦中,逃离不及时④地震震级大,破坏性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土耳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析】土耳其地震造成严重损失的原因包括:本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连续地震使房屋抗震能力减弱,①正确;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发生地震,发生时人们多在睡梦中,逃离不及时,③正确;震级达到7.8级地震,震源较浅,地震震级大,破坏性强,④正确;土耳其纬度较低,属于北温带,不属于寒带,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变化情况及典型河段植被类型,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基本上没有植被发育;海拔4000~5000米发育的高山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主要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河谷中游宽阔,发育由强阳生物种组成的干旱河谷植被,河谷沙洲植被发育在河中江心洲上,不同沙洲的植被覆盖率差异较大。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推测该河流是()A.塔里木河 B.黄河 C.长江 D.雅鲁藏布江25.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有利于其躲避()A.强风 B.暴雨 C.强光 D.冻融26.沙洲植被的覆盖率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沙洲()A.植被种类差异较大 B.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C.淹没频率差异较大 D.所处河段差异较大〖答案〗24.D25.A26.C〖解析〗【24题详析】由材料“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和“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可知该流域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且流域内山体海拔较高(5200m),塔里木河和黄河下游位于北温带,排除AB;由图片可知该河流下游海拔有2000m,而长江下游地区海拔500m以下,排除C;雅鲁藏布江符合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且流域内山体海拔较高的特点,D正确。【25题详析】由分析已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由材料可知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的现象出现在海拔4000~5000米,且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覆盖率很高;由此可知该地海拔高,风力大,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有利于其躲避强风,A正确;由草本和苔藓的组成反映该海拔降水偏少和阴湿环境,出现暴雨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冻融说明有冻土层,而材料显示根系发达,说明该海拔生长植物区域无明显冻土层,D错误;故选A。【26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河谷沙洲植被发育在河中江心洲上,江心洲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的,距离水体较近,因此沙洲植被的覆盖率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不同沙洲淹没频率差异较大,C正确;材料中未显示植被种类差异较大,且江心沙洲水分和热量差异较小,植被种类应差异小,A错误;江心沙洲发育于河流中,因此海拔小,高度差异小,B错误;由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河谷沙洲应发育于流速相对较慢的中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C。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2019年越南人口超过了9600万人。下图示意2019年越南各省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越南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①山地多于平原②沿海多,内陆少③西部多于东部④南北多,中间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28.可在短时期实现各省人口集疏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实施生态移民 B.推进产业转移 C.优化生育政策 D.实施延迟退休〖答案〗27.D28.B〖解析〗【27题详析】据图可知,越南人口空间分布在南北方向上呈现“两头多,中间少”,④正确,东西方向上呈现“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的空间格局,②正确,③错误;山地地区不适宜聚落发展,人口分布少,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8题详析】通过向人口低密度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可使人口稀疏区增加人口迁入,减少人口迁出,实现人口密度增加,B正确;实施生态移民主要为了保护生态脆弱区发展,A错误;优化生育政策应对的是总人口数量变化,实施延迟退休主要针对劳动力减少,CD错误。故选B。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也是构成整体风貌和历史形态的核心要素,伦敦作为英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心,在修建高建筑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必要的管控。下图为伦敦市75米以上高层建筑增长趋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的变化反映了该市()A.生态环境改善 B.城市用地紧张C.城市等级提升 D.逆城市化明显30.下列功能区中,应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的是()A.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 D.历史文化区〖答案〗29.B30.D〖解析〗【29题详析】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可知建筑高度越高,城市土地利用强度越大。据图可知: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整体变高,反映了该市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变大,B正确;城市用地紧张,生态环境可能会变差,A错误;城市等级是以城市人口规模作为划分标准,且伦敦市城市等级已经很高了,建筑高度的变化不能反映该市城市等级提升,C错误;逆城市化明显会使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变小,与题意不吻合,D错误;故选B。【30题详析】历史文化区中多历史建筑物特别是历史标志物,周围建造高层建筑会损害历史环境,或影响历史建筑物的视线,影响观景效果,所以应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D正确;住宅区人口密集,住房需求大,不会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A错误;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商务活动繁忙,多高大建筑物,B错误;工业区土地利用强度大,不会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C错误;故选D。传统科考站主要以柴油发电供能,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该科考站利用的能源最可能是()①风能②地热能③天然气④太阳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目的是()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 B.保护南极生态环境C.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答案〗31.D32.B〖解析〗【31题详析】注意材料信息“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天然气存在碳排放,③错。南极地区地热能开发困难,②错。南极地区当地暖季白昼时间长,暖季可开发太阳能,同时,南极地区风力强劲,可开发风能,①④正确。故选D。【32题详析】该科考站位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建造零碳排放科考站,有利于保护南极生态环境,B正确。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设备投入大,其建设和运营成本不一定会降低,A错。零碳排放的科考站可降低碳排放,有利于缓解气候变暖,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相对有限,不是主要目的,C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来实现,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的目的并非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错。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1)指出观测站白天风向,并分析风向的成因。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答案〗(1)白天为偏西风。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谷口。白天受谷风(上谷风)影响,风从谷口吹向山坡,形成西风。(2)白天实测风风速明显较理论山谷风偏大,而夜间接近或略偏小。观测站附近冬季风为偏西风,夜间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实测风风速偏小;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实测风风速偏大。(3)18时谷风转山风,冷空气由山坡不断向谷底堆积,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来的暖空气,气温骤降。〖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8点—18点之间以偏西风为主,即白天为偏西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谷口开口朝西,并且观测站位于谷口,受山谷风影响较强;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为热源,近地面形成低压,山谷相对为高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西风。【小问2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实测风速比理论山谷风的数值偏大,晚上实测风速较理论山谷风偏小或接近。实测风速会受到背景风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冬季小风日”可知,此时该地会受到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会与冬季的西北风叠加,导致实测风速偏大;晚上为山风,风向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实测的风速会偏小。【小问3详析】据图2信息可知18点左右出现山谷风转换,由谷风转为山风,山坡为冷源,有大量冷空气,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迅速占领谷地,气温骤降,谷地的暖空气被迫上升,所以出现气温的剧烈变化。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高原内陆国,经济较为落后,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最大的铁矿位于苏亚雷斯港市的穆通镇,平均品位50%。中国企业在这里承建的穆通综合钢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座现代高效、绿色低碳的钢厂建成后,将填补玻利维亚现代化钢铁生产的空白,成为玻利维亚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柱。下图为苏亚雷斯港位置和穆通镇铁矿产地示意图。(1)分析苏亚雷斯港市穆通镇布局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2)说明中国援助玻利维亚发展现代高效、绿色低碳钢铁工业的必要性。(3)穆通钢厂的建成投产将引发工业集聚效应,推测穆通钢厂能够吸引的工业企业及其原因。〖答案〗(1)临近富铁矿,原料质量高,储量大,开采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国家政策支持,优惠政策多。(2)玻利维亚经济落后,资金不足,工业基础薄弱,钢铁生产水平低;传统钢铁工业高污染、高耗能,盲目发展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中国技术先进,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钢铁工业比较发达,可为玻利维亚工业发展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中国融资渠道多,资金雄厚,可为玻利维亚钢铁工业发展提供融资帮助。(3)钢铁工业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能够吸引机械工业集聚;钢铁工业消耗电能较多,能够吸引电力工业的集聚;钢铁工业的固体废弃物为建筑材料厂和水泥制品厂提供原料,能够吸引建筑材料工业等集聚。〖解析〗【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苏亚雷斯港市穆通镇邻近富铁矿,铁矿石品位高,原料质量高,储量大,埋藏较浅,开采费用低: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该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优惠政策多。【小问2详析】从援助钢铁厂需要从中国的优势和玻利维亚的不足分析;玻利维亚角度来看,玻利维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工业基础薄弱,钢铁生产水平低,玻利维亚钢铁生产水平低;技术落后,钢铁工业高污染、高能耗,盲目发展会带来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钢铁生产技术先进,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钢铁工业比较发达,可为玻利维亚钢铁工业发展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中国经济较发达,融资渠道多,资金雄厚,可以为玻利维亚钢铁工业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帮助。【小问3详析】工业联系的类型有两种:工序上的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钢铁工业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材料,能够吸引大量的机械制造工业的集聚;钢铁工业属于高耗能工业,消耗电能较多,能够吸引电力工业的集聚钢铁工业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可为建筑材料厂和水泥制品厂提供原料,所以穆通钢厂能够吸引建筑材料工业等集聚。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约8111千米,北起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终点是我国上海,其中俄罗斯境内的管道长约3000千米(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俄罗斯到我国日输气量将超过5000万立方米。该管道建设过程中多采用沉管下沟作业方式,即先沿管道轴线开挖管沟,再利用自重将焊接好的管道缓慢下沉到管沟内。传统下沟法则是先挖好管沟,再利用大型吊管机将焊接好的管道调运到沟中。图1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图2为沉管下沟示意图。(1)从自然因素角度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2)分析与传统下沟法相比,在高地下水水位区采用沉管下沟法建设管道的优势。(3)简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成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答案〗(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候寒冷,施工时间短;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冻土广布,管道铺设困难。(2)沿管道轴线挖管沟,管沟适配性好,准确度高;利用自重下沉管道无需排水,工程量小,施工难度较小,节省成本;机械工程量小,能源消耗量少,利于环境保护。(3)推动俄罗斯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拉动建筑、机械、钢铁、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解析〗【小问1详析】题干要求描述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的自然困难,因此要识别管道建设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管道线路北段途经我国东北和俄罗斯的部分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天气寒冷,施工条件差,一年之中施工时间短;管道线路在我国东北途经小兴安岭,俄罗斯境内部分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施工难度大;线路北段俄罗斯部分冻土广布,管道铺设困难。沿途生态环境脆弱,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沉管下沟作业方式即先沿管道轴线开挖管沟,再利用自重将焊接好的管道缓慢下沉到管沟内。传统下沟法则是先挖好管沟,再利用大型吊管机将焊接好的管道调运到沟中”,沉管下沟法沿管道轴线挖管沟,传统下沟法直接挖管沟,因此沉管下沟法沿管道轴线挖管沟,管沟适配性好,准确度高。在高地下水位区,意为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沉管下沟法利用自重让管道下沉,传统下沟法利用大型吊管机,沉管下沟法充分利用了地下水的作用,机械使用量少,因此工程量小,能源消耗量少,利于环境保护。在高地下水位区,传统下沟法需要将地下水抽出排走,工程量较大,沉管下沟法利用自重下沉管道无需排水,工程量小,施工难度较小,节省成本。【小问3详析】根据材料“俄罗斯境内的管道长约3000km(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建成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即对资源调出区的积极影响,可以从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就业机会、资源优势、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描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成,推动了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的资源开发,促进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该管道工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工人,能够拉动建筑、机械、钢铁、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养测评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1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于7月8日正式结束。此次调水调沙历时20天,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6374万吨。随着黄河调水调沙的结束,河南省境内的黄河水位下降,河床大面积裸露。从空中俯瞰,河床上的巨幅“浮雕版画”蔚为壮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小浪底进行定期调沙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止水库淤积 ②保障下游农业生产③减缓河口三角洲的退缩速度 ④扩大下游流域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形成“浮雕版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化剥蚀C.风化剥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沉积〖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此次调水调沙历时20天,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6374万吨”,结合所学,黄河含沙量大,小浪底水库进行定期调沙,是为了排沙,防止水库内淤积严重,破坏坝体,①正确。小浪底水库定期调沙与下游农业生产关系不大,②错误。水库内流速慢,具有拦蓄泥沙的作用,会减少向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输送的泥沙量,不利于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定期调沙,库区排出泥沙后,会在库区下游沉积,能够减缓黄河河口三角洲的退缩速度,③正确。流域是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小浪底定期调沙可以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但对下游地区的流域范围没有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CD,B正确。故选B。【2题详析】结合材料可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浮雕版画”与小浪底的定期调沙有关。小浪底水库实施调沙时河水下泄量增加,河水携大量泥沙至水库下游,该地区河水水位上涨,淹没河流两岸滩涂,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大量沉积。调沙结束后,河流水位快速下降,河流流速快,滩涂上沉积的泥沙遭受侵蚀,形成大量侵蚀沟谷。因此形成“浮雕版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和流水侵蚀,A正确,排除BCD。故选A。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示意某谷地0~10厘米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推测该谷地位于()A.岷江谷地 B.怒江谷地 C.永定河谷地 D.伊犁河谷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沼泽植被淋溶强,有机碳含量低 B.高山草甸海拔高,有机碳积累多C.随海拔的升高,有机碳含量增高 D.土壤有机碳增加,加剧气候变暖〖答案〗3.D4.B〖解析〗【3题详析】该地自然带谱中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故该地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排除AB,永定河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也不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排除C;伊犁河谷位于我过西北内陆地区,基础自然带为荒漠草原,D正确。故选D。【4题详析】沼泽水分较多,植被淋溶性弱,排除A;高山草甸水分较多,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B正确;有机碳积累量会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排除C;有机碳的增加能够固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气候变暖,排除D。故选B。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下图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意图,两种作物带间距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以()A.提高复种指数 B.提高光照利用率 C.减轻水土流失 D.减少劳动力需要6.两种作物带间距大的好处是()A.便于节水灌溉 B.减少农药使用量 C.方便田间管理 D.减少作物相互干扰7.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南地区()A.多丘陵山地 B.农村资金短缺 C.人均耕地少 D.农业技术落后〖答案〗5.B6.C7.A〖解析〗【5题详析】复种指数是由热量决定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不能提高复种指数,A项错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高度差异,提高光照利用率,B项正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没有改变耕作方式,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C项错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的两种作物是同时播种,先后收获,作业难度更大,因此不能减少对劳动力的需要,D项错误。故选B。【6题详析】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便于机械化作业,方便田间管理,C项正确。两种作物带间距大与便于节水灌溉、减少农药使用量关系不大,A、B项错误。两种作物带间距大是为了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从而增产增收,不是为了减少作物相互干扰,D项错误。故选C。【7题详析】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多丘陵山地,地块小,大型农机难以作业,因此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A项正确。通过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生产,我国西南地区农村资金短缺和农业技术落后已成历史,B、D项错误。人均耕地少不是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地块选用微耕机或手推式播种施肥器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故选A。伊朗总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其铁路线路主要分布在以德黑兰为中心的区域(左图),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右图),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大部分的铁路设计时速约为50~80km/h。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伊朗铁路以单轨为主,主要原因是()A.沙漠广阔 B.市场需求 C.环保要求 D.节省投资9.伊朗计划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推测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较平坦,建造成本低 B.运输需求大,增大运量C.军事防卫,利于物质输送 D.资金足,改造长线铁路10.关于伊朗铁路建设的合理建议是()A.建设联通各大城市的高铁 B.延伸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C.修建到达里海的石油专线 D.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答案〗8.D9.B10.D〖解析〗【8题详析】读图可知,伊朗的地形起伏大,且伊朗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了节省投资,铁路以单轨为主,D正确;沙漠广阔属于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复线铁路的市场需求较大,B错误;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环保要求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9题详析】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人口多,经济较发达,与马什哈德经济交往和人口流动较为频繁,铁路使用量大,并且此段铁路可纳入新丝绸之路,货运量和客运量更多,所以优先将德一马线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速,B正确;地形属于自然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军事防卫,也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资金技术只是保证条件,不是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B。【10题详析】由上题分析可知,伊朗大部分线路属于单轨铁路线,且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随着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修建复线电气化快速铁路,促进经济的发展,D正确;伊朗铁路没有进行电气化工程改造,没有高铁,A错误;读图可知,伊朗与欧洲的经济联系较少,没必要修建到达欧洲的西北线路,B错误;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到达里海的区域等高线密集,难以修建铁路,C错误。故选D。第三次“天宫课堂”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在约400km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并向全球同步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全球()A.白昼范围大于黑夜 B.新的一天大于一半C.正好都处于同一天 D.新的一天小于一半12.当我国中学生观看第三次“天宫课堂”直播时,德黑兰(35°N,51°E)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晨昏线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昼夜半球范围相等,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180°经线的时间除以24小时得到的比值,就是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剩下的就是旧的一天的比例。已知北京时间为3月23日15时40分,北京经度为120°E,与180经线相差60°,时间相差4小时,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算出,180经线时间为19时40分,约为20时,因此,可推知,此时全球分为两天,新的一天所占比例约为20/24,大于1/2,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12题详析】北京位于东经120度,德黑兰位于东经51度,两地经度相差69度,时间相差4小时36分钟,故德黑兰地方时间为2022年3月23日11时04分。德黑兰学生观看直播时,时间为正午之前,故太阳照射方向为东南方向,而影子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故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为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一般采用正方形样方。云南省曲靖市深陷塘天坑(25.5°N,103.5°E)深约148.7m。下图示意深陷塘天坑样方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的样方()A.单个面积大约400m2,阴坡个数多于阳坡 B.单个面积大约400m2,阴坡个数少于阳坡C.单个面积大约900m2,阴坡个数多于阳坡 D.单个面积大约900m2,阴坡个数少于阳坡14.样带植被叶片普遍偏厚,主要为了适应()A.强烈光照 B.干旱缺水 C.异常高温 D.夜间冷害〖答案〗13.C14.B〖解析〗【13题详析】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样方实际宽度大约30米,所以单个样方面积大约900平方米,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天坑北侧为阳坡,南侧为阴坡,再根据样方个数可知,阴坡个数多于阳坡,故选C。【14题详析】天坑坡度大,不易储水,且土层浅薄,土壤缺水,叶片较厚能够储存水分,抵御干旱,B正确:叶片薄厚和光照无关,A错误;该地位于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故不会出现异常高温,C错;夜晚温和,不易受冷害影响,且叶片普遍偏厚是为了储水,与降低冷害关系不是很大,D错误。故选B。下图为重庆市民间文物保护组织的一次本地考察活动设定的区域范围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中村落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50米 B.985米 C.1000米 D.790米16.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吸引了众多文物保护爱好者的关注,领队想要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地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17.若从河流交汇的A点沿河流到古桥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可能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 B.1:10000C.十一万分之一 D.1:500000〖答案〗15.B16.D17.C〖解析〗【15题详析】图中村落所在地的海拔范围为100~200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为1000~11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小于1000米,其中,B符合该范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析】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②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③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题详析】由图可知,图中A点到古桥纬度差大约是0.1°,可以估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大约是11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十一万分之一(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圭表通过在南北方向平置的圭上观察记录垂直于地面的表的影长变化来确定季节变化以及一年内的二十四节气。下图为宁波市某中学校园内立冬某时刻的圭表示意图及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刻后表影向东边一侧偏移B.此时刻后表影的长度逐渐变短C.此后几天宁波日出方位更偏北D.此日赤道上的日出方位为正东19.假设黄赤交角增大到30°,则该圭表的春秋分刻度应该()A.保持不变 B.向北偏移 C.向南偏移 D.无法判断〖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析】由材料可知,圭在南北方向上平置,此时表影也是南—北方向,且指向正北,则可推知此时为立冬当天的正午表影示意,此时刻后随着太阳移向西南,表影偏向东北一侧,A正确;当天正午时表影最短,此时刻后表影逐渐变长,B错误;立冬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此后几天宁波日出方位更偏南,C错误;立冬当天,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当黄赤交角为30°的时候,南、北回归线是30°,则太阳直射的南、北界扩大,冬、夏至日太阳距赤道的距离也变远,即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刻度与冬夏至日(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刻度的间距变大,该圭表的春秋分刻度应该向南偏移,C正确,ABD错误。故选C。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被称为“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和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雨季及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南半球夏季——西北季风控制 B.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C.南半球冬季——东南信风控制 D.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1.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独特,与此关联性最小的是()A.气候类型多样 B.地理位置相对封闭C.地貌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答案〗20.B21.A〖解析〗【20题详析】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压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其影响降水较多;由上述分析可知,雨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西北季风控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A错误,B正确;7月份(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北移,东南信风控制该地区,表现为由陆地吹向海洋,受其影响降水少,CD错误。故选B。【21题详析】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域内气候类型差异很小,A符合题意;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人类活动干扰较少,有利于生物生存和繁衍,BD不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卡卡杜国家公园从沿海到内陆分布有不同的地形类型,地形复杂多样,为大量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C不符合题意。故选A。震群型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其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没有突出主震。2023年2月6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较浅,震中烈度达到9级,当天下午1点24分,又发生7.6级地震,两次震中相聚约96公里,并诱发6.7级强余震,形成震群型地震。下图为土耳其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土耳其形成震群型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C.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23.土耳其地震造成严重损失的原因包括()①连续地震使房屋抗震能力减弱②震区位于寒带,冬季气温低,施救难度大③地震发生时人们多在睡梦中,逃离不及时④地震震级大,破坏性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土耳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析】土耳其地震造成严重损失的原因包括:本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连续地震使房屋抗震能力减弱,①正确;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发生地震,发生时人们多在睡梦中,逃离不及时,③正确;震级达到7.8级地震,震源较浅,地震震级大,破坏性强,④正确;土耳其纬度较低,属于北温带,不属于寒带,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变化情况及典型河段植被类型,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基本上没有植被发育;海拔4000~5000米发育的高山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主要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河谷中游宽阔,发育由强阳生物种组成的干旱河谷植被,河谷沙洲植被发育在河中江心洲上,不同沙洲的植被覆盖率差异较大。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推测该河流是()A.塔里木河 B.黄河 C.长江 D.雅鲁藏布江25.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有利于其躲避()A.强风 B.暴雨 C.强光 D.冻融26.沙洲植被的覆盖率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不同沙洲()A.植被种类差异较大 B.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C.淹没频率差异较大 D.所处河段差异较大〖答案〗24.D25.A26.C〖解析〗【24题详析】由材料“该河流域海拔5200米以上常年覆盖冰雪”和“下游峡谷陡峭,分布有亚热带植被”可知该流域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且流域内山体海拔较高(5200m),塔里木河和黄河下游位于北温带,排除AB;由图片可知该河流下游海拔有2000m,而长江下游地区海拔500m以下,排除C;雅鲁藏布江符合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且流域内山体海拔较高的特点,D正确。【25题详析】由分析已知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由材料可知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的现象出现在海拔4000~5000米,且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和苔藓组成,根系发达,覆盖率很高;由此可知该地海拔高,风力大,垫状植被呈密集团块状有利于其躲避强风,A正确;由草本和苔藓的组成反映该海拔降水偏少和阴湿环境,出现暴雨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冻融说明有冻土层,而材料显示根系发达,说明该海拔生长植物区域无明显冻土层,D错误;故选A。【26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河谷沙洲植被发育在河中江心洲上,江心洲是由于流水沉积形成的,距离水体较近,因此沙洲植被的覆盖率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不同沙洲淹没频率差异较大,C正确;材料中未显示植被种类差异较大,且江心沙洲水分和热量差异较小,植被种类应差异小,A错误;江心沙洲发育于河流中,因此海拔小,高度差异小,B错误;由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河谷沙洲应发育于流速相对较慢的中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C。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东部沿海为平原。2019年越南人口超过了9600万人。下图示意2019年越南各省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越南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呈现()①山地多于平原②沿海多,内陆少③西部多于东部④南北多,中间少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28.可在短时期实现各省人口集疏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实施生态移民 B.推进产业转移 C.优化生育政策 D.实施延迟退休〖答案〗27.D28.B〖解析〗【27题详析】据图可知,越南人口空间分布在南北方向上呈现“两头多,中间少”,④正确,东西方向上呈现“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的空间格局,②正确,③错误;山地地区不适宜聚落发展,人口分布少,①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8题详析】通过向人口低密度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可使人口稀疏区增加人口迁入,减少人口迁出,实现人口密度增加,B正确;实施生态移民主要为了保护生态脆弱区发展,A错误;优化生育政策应对的是总人口数量变化,实施延迟退休主要针对劳动力减少,CD错误。故选B。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也是构成整体风貌和历史形态的核心要素,伦敦作为英国乃至世界经济中心,在修建高建筑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必要的管控。下图为伦敦市75米以上高层建筑增长趋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的变化反映了该市()A.生态环境改善 B.城市用地紧张C.城市等级提升 D.逆城市化明显30.下列功能区中,应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的是()A.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C.工业区 D.历史文化区〖答案〗29.B30.D〖解析〗【29题详析】建筑高度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的体现,可知建筑高度越高,城市土地利用强度越大。据图可知:1990年以来,伦敦市建筑高度整体变高,反映了该市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变大,B正确;城市用地紧张,生态环境可能会变差,A错误;城市等级是以城市人口规模作为划分标准,且伦敦市城市等级已经很高了,建筑高度的变化不能反映该市城市等级提升,C错误;逆城市化明显会使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变小,与题意不吻合,D错误;故选B。【30题详析】历史文化区中多历史建筑物特别是历史标志物,周围建造高层建筑会损害历史环境,或影响历史建筑物的视线,影响观景效果,所以应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D正确;住宅区人口密集,住房需求大,不会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A错误;中心商务区地价昂贵,商务活动繁忙,多高大建筑物,B错误;工业区土地利用强度大,不会对建筑高度进行限制,C错误;故选D。传统科考站主要以柴油发电供能,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该科考站利用的能源最可能是()①风能②地热能③天然气④太阳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目的是()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 B.保护南极生态环境C.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答案〗31.D32.B〖解析〗【31题详析】注意材料信息“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天然气存在碳排放,③错。南极地区地热能开发困难,②错。南极地区当地暖季白昼时间长,暖季可开发太阳能,同时,南极地区风力强劲,可开发风能,①④正确。故选D。【32题详析】该科考站位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建造零碳排放科考站,有利于保护南极生态环境,B正确。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设备投入大,其建设和运营成本不一定会降低,A错。零碳排放的科考站可降低碳排放,有利于缓解气候变暖,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相对有限,不是主要目的,C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主要利用加大技术投入来实现,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的目的并非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错。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张家口市崇礼区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部分室外雪上项目的比赛。为满足冬奥会气象观测需求,赛场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京市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利用气象观测站资料(冬季小风日)对赛场风向和风速变化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发现,赛场风向和风速受山谷风影响大。图1示意赛场及周边等高线分布。探究问题一:风向的变换利用气象观测站的统计资料,活动小组绘制了每小时风向频率分布图(图2)。(1)指出观测站白天风向,并分析风向的成因。探究问题二:风速的变化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不同。图3示意观测站实测风与理论山谷风每小时平均风速对比。(2)指出观测站实测风速与理论山谷风风速的差别,并分析其成因。探究问题三:风向变换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活动小组通过观测,绘制了某天观测站每小时风向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图4)。(3)18时风向转换时气温变化剧烈,分析其原因。〖答案〗(1)白天为偏西风。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谷口。白天受谷风(上谷风)影响,风从谷口吹向山坡,形成西风。(2)白天实测风风速明显较理论山谷风偏大,而夜间接近或略偏小。观测站附近冬季风为偏西风,夜间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实测风风速偏小;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实测风风速偏大。(3)18时谷风转山风,冷空气由山坡不断向谷底堆积,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来的暖空气,气温骤降。〖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8点—18点之间以偏西风为主,即白天为偏西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谷口开口朝西,并且观测站位于谷口,受山谷风影响较强;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为热源,近地面形成低压,山谷相对为高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西风。【小问2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实测风速比理论山谷风的数值偏大,晚上实测风速较理论山谷风偏小或接近。实测风速会受到背景风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冬季小风日”可知,此时该地会受到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白天谷风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