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桃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氮气 B.金刚石 C.水 D.氯化钠2.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 B.61 C.175 D.289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氯酸钾 B.稀有气体 C.石灰石 D.澄清的石灰水4.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A.F B.S2- C. D.5.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完全脱水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25.0g胆矾过程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胆矾属于混合物B.胆矾失水的温度范围为30°C~380°CC.1000°C时,得到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D.开始加热至完全脱水,胆矾经历5次脱水过程6.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投下了2000kg重磅钻地炸弹,炸弹中装填的铀-238原料,将给海湾地区造成放射性污染。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A.238B.54C.92D.1467.喝酒后不能开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重铬酸钾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A.+12 B.+6 C.+3 D.+58.家装污染是多种疾病的致病源。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属于氧化物C.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 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中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MNPQt1时的质量/g519317t2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等于3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P可能是催化剂D.M与N的质量变化比23:310.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B.分类观:从组成上看干冰和铁锈都属于氧化物C.变化观:原子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通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微粒观: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物质分类模型C.化学反应分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12.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D.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化合物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产物的酸碱性。他们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确定标准)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用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完成了如上图所示实验,确定检验酸碱性物质存在的标准。取三个洁净的表面皿,分别放上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依次滴加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碱)溶液,观察到三条试纸的颜色依次为红色、紫色和蓝色。(实验过程)(1)探究CO2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30mL水,充分振荡。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探究NH3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分析依据是。(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观察到的现象为。14.某兴趣小组同学做如下图所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变红色。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溶液慢慢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做过滤层。某学生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进行过滤。

(1)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图示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的液体是纯水吗_____(填“是”或“不是”)理由是____________。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①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区分可直接饮用水的硬度;②炭罐的作用是_____(填选项字母)。a.过滤b.脱色除味c.消毒杀菌(2)下图1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_____(选填“上层”或“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_____。图2所示实验中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_____。(3)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过氧化氢溶液和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18.向氯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计算:(1)m的值是_______g。(2)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____(填字母)。A、用金、银、铜等制作奖牌B、用化学纤维制作毛绒玩具C、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D、用聚氯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2)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3)向溶质为AgNO3、Cu(NO3)2、NaNO3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则所得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A甲是锌,乙是铁B甲是铁,乙是锌C图1中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D图2中金属乙与硫酸充分反应后,金属乙一定有剩余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故选B。2、B【详解】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14,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175-114=61,故选B。3、A【详解】A、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是混合物;C、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杂质,是混合物;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混合物。故选A。4、D【详解】A、F表示氟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是失电子,故A错误;B、S2-需要失去2个电子变成原子,故B错误;C、该图示表示氧原子,既不需要得电子,也不需要失电子,故C错误;D、该图示表示的是镁离子,需要得到2个电子变成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睛】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会使微粒带电,从而变成离子。离子变成原子,则反之。5、B【分析】设加热25.0g胆矾完成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x=16.0g【详解】A、胆矾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25.0g胆矾完全失水生成16.0g硫酸铜的温度范围:30°C~380°C,符合题意;C、380℃时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硫酸铜,之后固体物质质量继续下降,1000℃时,固体质量为8g,此固体一定不是硫酸铜,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开始加热至完全脱水,胆矾经历3次脱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故它是质子数为92,中子数=238-92=146。故选D。点睛: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7、B【详解】重铬酸钾(K2Cr2O7)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重铬酸钾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1)×2+2x+(-2)×7=0,x=+6。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合价原则来判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在判断时要注意是“先定后变”,即根据具有唯一价态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结合化合价原则来解答未知的化合价。8、A【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详解】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CO2和H2O,都是氧化物,故正确;C、由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H2O+O2CO2+H2O,故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故正确。故选A。9、D【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51+9+3+17=23+3+x+51,x=3,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少,故M、N为反应物,反应前后P的质量不变,P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与反应,反应后,Q的质量增加,故Q为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P的质量不变,P可能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D、M的质量变化为:51-23=28,N的质量变化为:9-3=6,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28:6=14:3,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10、B【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中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C、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D、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三种,正确;

故选:B。11、D【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在前五位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故错误;

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模型中化合物没包括在纯净物中,故错误;

C、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正确;

故选:D。12、D【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详解】A.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C.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4)=132:17,故错误;D.从类别上看:由化学式可知,银杏酸是一种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酸CO2+H2O="=="H2CO3(2)紫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氢氧化钠(或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实验反思】将紫色石蕊试纸放入另一瓶NH3气体中试纸不变色【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试验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1)因为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酸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探究NH3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依据是氢氧化钠(或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将紫色石蕊试纸放入另一瓶NH3气体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不变色。考点:溶液的酸碱性14、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浓氨水能使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A烧杯中的浓氨水分子慢慢扩散(或挥发)到B烧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浓氨水能使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不必要实验Ⅰ中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析】(1)根据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进行解答,水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通过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可知,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溶解在水中时能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根据甲实验已经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III。(1)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2)烧杯B中的现象是溶液慢慢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烧杯中的浓氨水分子慢慢扩散(或挥发)到B烧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浓氨水能使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色;(3)因为在第一个实验中已经可以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III。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滤纸使水中的悬浮颗粒沉降玻璃棒引流不是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详解】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滤纸做过滤层。(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加明矾的作用是使水中的悬浮颗粒沉降。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引流,故图示实验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的液体含有可溶性杂质,故不是纯水,理由是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16、肥皂水b下层大变为红色【详解】(1)①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可直接饮用水的硬度;与肥皂水混合物搅拌后,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②炭具有疏松多孔状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炭罐的作用是:b.脱色除味;(2)图1所示的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以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能得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图2所示实验中C中有气泡,干冰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遇石蕊变红,溶液颜色变为红色;(3)某同学整理的物质转化图,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0.8;(2)2.5%【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知,(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68.1g-67.3g=0.8g。(2)解∶设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x2H2O22H2O+O2↑683268g×x0.8g=,x=2.5%答∶(1)制得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