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铁中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事实微观解释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之间有间隙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A.A B.B C.C D.D2.有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后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用图来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DABC表示有催化剂的曲线B.D'C'的反应时间=DC的反应时间C.DABC的面积=D'A'B'C'的面积D.DABC的面积<D'A'B'C'的面积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增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河里面B.电动车逐步代替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D.用乙醇汽油代替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4.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收集方法的选择需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与收集方法选取无关的是A.气体的密度 B.气体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气体的质量5.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6.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1.0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7.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8.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闻气味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红磷与白磷取少量放在空气中同时加热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9.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10.下列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凉水冻冰 C.黄瓜切片 D.萝卜剁碎1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 D.①③④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A.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B.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D.通过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为实验室用CO还原CuO的装置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给CuO加热前,先通一会CO气体,其目的是赶走玻璃管中留存的空气,以防止______。(2)在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3)C处尾气必须点燃处理,目的是________。(4)实验结束时,先撤去A处酒精灯,还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___。14.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博源同学欲获取若干瓶纯净的氢气用于探究氢气的性质,请帮助他选择一套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制取装置_____(填仪器编号),发生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琰皓同学用CD装置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3)涵睿同学用AF装置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果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原因可能是_____。A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时,里面有大量空气B导管口刚冒气泡就开始收集C集气瓶装满气体后,没有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就拿出来15.如下图1所示,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装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打开夹子,用嘴向袋内缓缓吹气。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或“Z”)。(2)在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16.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升高温度(4)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270℃时分解:。现称取碳酸氢钠固体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请计算生成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计算结果请保留一位小数)18.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开发和应用前景。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95.6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弃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烧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克二氧化碳。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1)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蔷薇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他的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①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①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②操作②过程中为了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常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③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操作③是消毒杀菌,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下列反应制备:Cl2+2X=2NaCl+2ClO2,X的化学式为______;④节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请你结合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一条节水建议:______。(2)能源、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①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石油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煤燃烧时排放的_______、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③液化石油气可以作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写出丙烷(化学式为C3H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详解】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汽油的体积变小,密度增大,不是分子体积变小,符合题意;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花香四溢,不符合题意;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跑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不符合题意;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A.DABC表示无催化剂的曲线,因为其用时较长,反应较慢,选项错误;B.D'C'的反应时间小于DC的反应时间,有催化剂反应更快,选项错误;C.生成氧气的质量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两份氯酸钾质量相同,完全反应最终产生氧气质量应该相等;速率和时间的乘积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在坐标上体现为DABC的面积=D'A'B'C'的面积,选项正确;D.分析如C选项同,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与生成物质量无关,生成物质量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3、A【详解】A、含磷污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等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动车无污染,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选项说法正确。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在海洋中贮藏丰富,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4、D【详解】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与气体的质量无关,故选D。5、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6、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4g+32g+40g-25.6g-72g=38.4g,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64g-38.4g=25.6g,b反应的质量为6.4g,c生成的质量为32,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详解】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64g-25.6g=38.4g,故A错误;B、a和b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d的质量保持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C、根据生成物只有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故C正确;D、a物质与b物质的质量比=25.6g:6.4g=4:1,若a物质与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D正确。故选:A。7、A【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详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故A正确;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性质比较稳定,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故C不正确;D、水蒸气含量较少,故D不正确。故选A。8、D【解析】A、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没有气味,闻气味可区分,选项正确;B、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区分,选项正确;C、取少量放在空气中同时加热,白磷的着火点低,先燃烧,红磷着火点高,后燃烧,能区别开,选项正确;D、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可燃、不助燃,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区分,选项错误。故选D。9、B【解析】试题分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正确;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开启排气扇。故错误;C、腐蚀性药液对人体具有腐蚀性,所以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故正确;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故选B。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10、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酒精生成,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凉水冻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黄瓜切片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萝卜剁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11、C【详解】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加明矾吸附沉降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活性炭吸附,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投药消毒杀菌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活性炭吸附→④消毒杀菌。生活中一般不用蒸馏。故选:C。12、B【详解】A、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直接进入地窖发生危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会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住,隔绝空气达到灭后效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煮沸过程中,钙离子和镁离子会形成沉淀,所以通过煮沸可以降低井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CO与空气混合后,加热时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为红色CuO+CO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防止CO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炸裂玻璃管。(防止灼热的铜又与O2反应重新生成CuO)。【详解】(1)一氧化碳气体具有可燃性,溶于发生爆炸,在给CuO加热前,先通一会CO气体,其目的是赶走玻璃管中留存的空气,以防止:CO与空气混合后,加热时发生爆炸;(2)在A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CuOCu+CO2。二氧化碳气体能是石灰水变浑浊,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的反应的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3)有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从C处排出,一氧化碳有毒,C处尾气必须点燃处理,目的是:防止CO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4)实验结束时,先撤去A处酒精灯,还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炸裂玻璃管。(防止灼热的铜又与O2反应重新生成CuO)。14、BFZn+H2SO4=ZnSO4+H2↑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ABC【详解】(1)实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与硫酸反应,在装置B中,锌放在多孔隔板上,稀硫酸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装置B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到氢气较纯。博源同学欲获取若干瓶纯净的氢气用于探究氢气的性质,选择一套能够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制取装置可选用BF;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装置中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3)收集到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主要是氧气浓度较低造成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时,里面有大量空气;导管口刚冒气泡就开始收集,有空气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装满气体后,没有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就拿出来,氧气逸出;故选ABC;15、Z76.86%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解析】(1)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水,保鲜袋内氧气越来越少,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Z;(2)在实验中200s时X的体积分数为3.67%,Y的体积分数为2.3%,Z的体积分数为17.17%,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100%-3.67%-2.3%-17.17%=76.86%;(3)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液滴,使保鲜袋内水蒸气含量减少,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保鲜袋内壁有水雾产生(或保鲜袋内壁有小水滴产生)。16、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没有氧气通入氧气BCCuO【详解】(1)红磷不能够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才能使其燃烧;故填:热水中没有氧气;通入氧气;(3)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可以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还可以为水中的白磷隔绝氧气.故填:BC;(4)该实验中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