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备课
班级:一年级
教师:韩秀敏
单位:东疏镇花园完小
时间:二O一八年二月
课时备课
课题1找空气课型新授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实验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我们周围有空气。
2能使用简单的器材进行证明“空气的存在”
3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知道科
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谜语导入:奇妙奇妙真奇妙,没有颜色没味道,无孔
不入到处跑,人人时刻都需要。
二、活动过程
1想办法,找空气。
(1)提出问题:找找哪里有空气。
(2)小组合作设计着空气的方案。
(3)交流着空气的方法
(4)分组找空气。
(5)回报、交流通过哪些方法找到了空气。
2实验探究“杯子中是否有空气”
(1)杯子里有空气吗?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提出猜测。
(3)小组讨论试验方法。
3交流实验情况,获得结论。
(1)通过以上实验,你们有哪些发现?
(2)学生列举事例,得出结论: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三、拓展活动
1、提出活动指向:想一想,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
2、对以上问题进行猜想。
3、引导学生课下找衣服验证。
课时备课
课题2认识空气课型新授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2认识空气
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
2能运用多种感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认识空气的特点。
教学重难1培养学生爱提问、爱探究、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情感与能力。
2了解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它是什么?
二、活动过程
(一)空气有什么特点。
1、认识空气没有颜色。
2、认识空气没有气味。
3、认识空气能流动。
(二)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1、现在,请同学观察手中的袋子,是什么东西让塑料袋鼓起来
的呢?
2、我们能看得见空气吗?
国旗迎风飘扬。对着脸扇扇子。
四、巩固应用,拓展创新。
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空气,研究了空气,知道了空气的特点。请
课下继续探究,找找生活中空气流动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
画下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课时备课
课题3纸风车课型新授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3纸风车
教学目标1能看图制作纸风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2通过使纸风车转动起来,体验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教学重难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和学习。
点
教学准备彩纸小木棒安全剪刀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谁玩过纸风车?喜欢玩纸风车吗?你们会做吗?想不想自
己动手做一个纸风车?
二、活动过程
1、做个纸风车。
(1)指导学生看制作流程图。
(2)指导学生根据图示的方法制作纸风车。
(3)评价学生的作品。
2.让纸风车转起来。
(1)学生自由玩纸飞机。
(2)了解玩法。
(3)按照教科书中的玩法让纸风车转起来。
(4)学生讨论交流其他玩法。
3怎样让纸风车转的更快?
(1)提出活动主题。
(2)小组内观察谁的纸风车转得最快,并分析原因。
(3)改进的自己的纸风车。
(4)交流让纸风车转得更快方法,并试一试。
三、拓展活动
提出观察主题,找找哪些地方用到了风车。让学生了解风车的
用途。通过观察教材的压底图,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等贴
在活动册上。
课时备课
课题4常见的动物课型新授总第4课时
教学内容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标1知道周围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2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重难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点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小动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生活着许
多小动物。板书课题:常见的小动物。
二、探究活动
(一)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说一说自己熟悉的动物的名称。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尽量不要重复别人说过的动物。
2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1)观察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2)小组交流动物的特征。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展示。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总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3.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二)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1、说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吗?
2.说说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
三、课堂小结。
从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坏境、保护的的等方面说一说
本节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指导学生观察绵羊和山羊的图片或视频、实地观察、查找课外
读物等方式,分析两种动物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时备课
课题5动物的反应课型新授总第5课时
教学内容动物的反应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做出反应。
2预测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教学重难1知道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做出反应。
2预测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点
教学准备蚂蚁、面包、菜叶、苹果、洋葱、胡萝卜、糖果。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幅鱼下雨前把头伸出水面的情图,
提出问题:鱼在干什么呢?
二、活动过程
(一)蚂蚁喜欢吃什么。
学生猜猜例如:糖、饼干、苹果……
(二)检验蚂蚁喜欢吃什么
总结:蚂蚁对食物、气味等刺激作出反应。
(三)预测鱼的反应。
教师出示鱼缸和鱼,让学生分别预测喂食和敲击鱼缸时的反应。
验证预测:指导学生讨论活动的注意事项:喂食事要适量;敲
击鱼缸的力度不要太大,要保持安静等。
(三)拓展
出示刺猬、壁虎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刺激的反应。
三、总结
教师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下了解蚂蚁、燕子、鱼等动物
快下雨时做出的反应,完成活动手册中的相应内容。
课时备课
课题6动物的运动课型新授总第6课时
教学内容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运动。
2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进行排序。
教学重难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运动。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点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小动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谜语铁嘴弯弯眼雪亮,海阔天空任
飞翔。捕捉鼠蛇除虫害,不怕虎豹和豺狼。
板书课题:动物的运动
二、活动过程(一)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1、鱼在哪里游泳,鸽子在哪里飞行?
2、模仿动物的运动
教师总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飞行、游泳、奔跑、飞行,不同
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四)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
1、找一找动物的运动器官。
2、教师拓展:蜗牛、鱼儿等动物靠哪些部位运动。
(五)动物运动会
1教师创设情境:森林要开运动会了,乌龟、蜗牛、兔子3只小
动物要参加比赛,想想他们谁跑得快?
(六)课堂总结:
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动物做什么。
课时备课
课题7小动物找妈妈课型新授总第7课时
教学内容小动物找妈妈
教学目标知道动物能繁殖后代。
教学重难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和妈妈相似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点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小动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引出课题:小动物找妈妈
二、活动探究。
(一)谁是小鸡的妈妈?学生找出母鸡是小鸡的妈妈。(它们的
嘴都是尖尖的。)
2学生通过其他证据找小鸡的妈妈。
观察母鸡下蛋、小鸡出壳的图片。
3总结:要从多方面、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它们的妈妈是谁?
1帮小鸵鸟和小山羊找妈妈。
2帮螯和蝉的幼虫找妈妈。
总结: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妈妈,动物能通过下蛋或直接生小动物的
方式直接繁殖后代。有些小动物和妈妈相似;有些小动物和妈
妈的外形不同,但长大后和妈妈的外形相似。
三、课堂总结
好了,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1、我知道了谁是小鸡的妈妈。
2、我知道了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3我知道了动物都有妈妈。
课时备课
课题8布料课型新授总第8课时
教学内容布料
教学目标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的特点。。
教学重难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
点
教学准备丝绸、棉布、化纤布、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布料制品的制品的图片。
1、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活动过程
(一)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布料的材料。
2、教师出示典型的布料制品:布娃娃、布包、棉手套。
归纳总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生活中较多的物品是用布
料制成的。
(二)观察布料,认识布料的特点。
1、研究方向:布料的软硬程度、透水性、弹性等。
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
4、师生交流探究的发现,得出结论:布料具有软硬程度、透水
性、弹性等。
5、
(三)拓展活动
1活动指向;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生总结:布料的用途非常广泛,我们几乎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的
身影,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
课时备课
课题9塑料课型新授总第9课时
教学内容塑料
教学目标1知道塑料常见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的特点。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塑料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难知道塑料常见材料,具有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的特点。
初步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点
教学准备准备塑料物品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用课件展示塑料制品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些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师生总结:它们都是用塑料制成的。
二、活动过程
(一)认识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塑料制品。
2教师出示塑料制品,如:塑料盒、塑料筐等。
3师生总结: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用塑
料制成的。
(二)观察塑料,认识塑料的特点。
1、明确探究方向:主要探究塑料的轻便、不透水、受热易变形
的特点。
2、师生交流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教师指导、演示实验。
4、师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
(三)交流塑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学生交流塑料的利与弊。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
带了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合理处理是用处理塑料制品。
(四)拓展活动: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
塑料制成。
课时备课
课题10石头课型新授总第10课时
教学内容石头
教学目标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
表面纹理不同。
教学重难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点
教学准备准备多种多样的石头。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活动导入
1师(出示纸箱子,在空中晃动两下):请同学们猜猜里面有什
么?
2请同学们到前面来摸一摸。(学生摸一摸描述物体是石头。)
二、探究活动
(一)找一找那里有石头。它们的形状或颜色什么样的?
(二)观察石头有什么特点。
1、讨论观察方法。(比较、用手摸、用眼看……)
2、看一看。石头的颜色、纹路不同。
3、摸一摸。比较石头的光滑程度并进行排序。
小结:光滑程度不同,
4敲一敲。注意不要太用力,注意安全。
5刻一刻。石头很坚硬,我们怎么才知道这些石头哪快更硬呢?
将不同的石头互相刻一刻、敲一敲、划一划。
6深化小结:为什么这些石头颜色、纹路、光滑程度、坚硬程度
不一样呢?
因为这些石头属于不同的种类,所以它们的特点不一样。
三、拓展活动。
经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些石头不仅有美丽的颜色,漂亮
的花纹,而且很坚硬,那么,我们还可以怎样利用这些石头?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
课时备课
课题11我们周围的植物课型新授总第11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重难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
点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植物。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家里养了哪些花草树木?它们是什么样子?教师板书课
题我们的周围有植物?
二、探究新知(一)看视频说名称。视频中出现的哪些植物是
自己认识的?
(二)认识不同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1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
2、小组交流,猜植物名称。
3学生猜对植物,教师追问学生是怎么猜到的?
4教师出示桃花和杏花先让学生分别说出名称,再让学生解释是
怎样区分的。(两种花瓣都是椭圆形的,桃花的花瓣是粉红色
的,杏花的花瓣是白色的。)
5出示松树叶和猴面包树的图片,让学生比较。
(三)比较小麦苗与韭菜。
(韭菜的叶子比麦苗的叶子长,麦苗表面有细小的毛,像人的
汗毛,韭菜则没有,韭菜叶片朝上,麦苗向外)
三、科技与生活。
1、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说说它们的作用。
(美化环境、给人类和动物提供食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环
境)
2、怎样保护身边的植物
(不乱采摘树木的花、不攀爬树木、不着树木的枝干、给树木浇
水)
课时备课
课题12土壤与植物课型新授总第12课时
教学内容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
教学重难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点
教学准备搜集在土壤上生长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有家,植物也有家。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我
们今天就一起给植物找找它们的家。
二、探究活动
(一)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仔细看图,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土壤上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土壤是植物的家。
(二)观察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
1、谈话:校园的土壤上生长着哪些植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同学们认为应该怎么做,应注意什么?
(1规划好观察区域,知道哪里观察,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观察中做好记录。
2观察植物时,一定要爱护植物,不能损坏植物。
观察植物的细节部分,可以借用工具,如放大镜、尺子……)
3学生分小组活动,并填好观察记录。
4、活动结束后,学生小组进行汇报。
总结:校园的土壤生长着许多植物,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三、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持续进行观察,看看谁的发现多。在整个观察活
动中,要把发现拍下来贴在活动手册中。
课时备课
课题13蚯蚓的家课型新授总第13课时
教学内容蚯蚓的家
教学目标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教学重难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关爱生命,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点
教学准备蚯蚓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谜语激趣,提出问题。
短短一条腿,土中能穿行,松土有施肥,农民好帮手。打一动
物名。关于蚯蚓,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蚯蚓的家。
二、探究新知
(一)在哪里找到蚯蚓?(楼前的花丛里花园里小菜园
里……)
(二)猜一猜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潮湿的土壤里)
(三)设计实验设计方案。
在纸盒内放土,看蚯蚓往哪儿爬行?
(四)交流实验方案。
(五)交流注意事项。
(六)小组开展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三、我把蚯蚓送回家
蚯蚓是农民的好帮手,可以为植物松土施肥。同学们,你觉得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手中的蚯蚓呢?
送蚯蚓回家,送到比较潮湿的土壤里。
四、拓展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那
么大雨过后,你认为蚯蚓还会在土壤里吗?请同学们在雨后观
察一下,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和爸爸妈妈去找蚯蚓,饲养蚯蚓,并观察蚯蚓松土的现象。
课时备课
课题14土壤中的小动物课型新授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难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点
教学准备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脚下生活着一支庞大的土壤动物大军,他们默默
无闻、勤勤恳恳不息地耕耘着。他们虽然很小但却是动物大家
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二、探究活动。
1、同学们知道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吗?你们在生活中有过和
它们亲密接触的经历吗?谁能具体说一说。
2、课件展示图片,认一认土壤中的小动物?说一说土壤中的小
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3、播放土壤中小动物的视频资料,了解小动物的特点。
4、看完后,同学们谈感想。
(二)找一找,校园的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它们的外形特点,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三)交流提升,说说土壤中小动物的特点。
谈谈自己的新发现。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小动物更多美丽的地
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对土壤中的小动物进行跟踪
研究。期待你们为我们揭开更多关于土壤中的动物的奥秘。
课时备课
课题15番茄与番茄酱课型新授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番茄与番茄酱
教学目标知道动物、植物、河流、山脉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
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
有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教学重难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点
教学准备洗干净手;将带盖的的瓶子洗干净,蒸煮消毒,控干水后,盖好盖后备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问题与猜猜
红红的脸蛋和苹果,切开里面汁多,生词熟食都可以,酸酸甜
甜就是我。打一种蔬菜。学生回答:西红柿,西红柿也叫番茄,
是大家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它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学习。
二、探究与实践
(一)番茄的生长过程播放视频,种子入土,生根发芽,长成
植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土建施工安全协议书(含绿色施工)
- 视觉引导的带钢卷拆捆带机器人系统与轨迹规划研究
- 基于语言运用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 学校装修定金合同样本
- 钢铁厂消防系统居间协议
- 2025年有色金属合金:铝合金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半导体企业项目外包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通信设备维修运输合同
- 厨房用金属家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仿制药注册审评沟通培训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中学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 单片机应用技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
- 高效倾听模型
- 新能源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 动物防疫员考试题附答案
- 英语常用动词表500个
- 《税法》(第六版)全书教案电子讲义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