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安康市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最有可能实践统一这幅蓝图的,是所谓的“七雄”,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齐、楚、魏、燕、韩、赵六国加一个函谷关以西的秦国。此时的秦早已摈弃殉人等旧俗,但要与东边的强国抗衡,还需要更为积极的变革。秦孝公即位后,听取了魏国人商鞅的建议,在宫室盛大的栎阳城掀起了东周五百年间最风云激荡的变法。这次变法的核心,是以重典维护国家安全,进行战备积累,又以奖励军功提供上升途径,激活国力。公元前350年,秦人从栎阳迁都咸阳,商鞅在此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商鞅方升,是商鞅为统一度量衡所监制的标准量器,容积为202.15毫升,是当时的一升。这件体量不大的青铜器,却成为古中国经济秩序奠基之途上的“重器”。商鞅两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明法度,推行郡县制,编订户口,是覆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广泛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壮大、全面强盛。同时代的战国诸雄,虽时有一些改革作为,但远不及秦深彻变法的决心和格局。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里,崭新的秦国立于关中,眼望广袤的万里河山,即将开启结束乱世、天下一统的征程。公元前328年,秦取上郡,拓地至陕北;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囊括四川盆地;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攻克了黄土高原最大的戎狄势力。秦国就这样,以关中盆地为营,分别向北、西、南三个方向扩展战略纵深,随后剑锋东指,匡合天下。连年的征战中,秦朝君臣早已认识到,东周列国之间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是攻扞不息的根源之一。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因为涉及行政、手工业、商业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被迅速选定成为秦朝建立后需要统一的关键内容。曾经的六国故地和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都曾经发现大量镶嵌秦诏版的铜权和铁权。权是称量重量的秤砣。权上的诏版写道,皇帝并天下后,百姓安定,令丞相隗状、王绾规范度量衡。凡不一致者,皆需统一。这道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也被模印或铭刻在官定的度器和量器上,流布天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仲春之月开始了他的东巡。此后八年间,他一度封禅,五次东巡。他登峰山,攀泰山,上琅琊,经之哭,过东观,临碣石,至会稽,巡行之处皆刊石勒铭。这七处石刻,由于风雨剥蚀,人事相侵,仅有琅琊、泰山二石尚存残玦,《峰山刻石》存于摹刻本。刻石文辞以李斯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守康定,利泽长久。秦要统治的是文字语言存在极大差异的四海八方,秦朝的文字改革使得汉字形体简化,部首和笔数固定,文字使用的标准得到统一。湖南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一枚秦代木片,由六个残片拼接而成,以较为拙朴的篆书记录了其时文字的变更。“酉”如故更“酒”,将酒从酉分出,凡酒之意均用“酒”字,不再写作“酉”;“卿”如故更“鄉”,意思是公卿之“卿”仍然照旧,而记入鄉里之“鄉”,统一更用“鄉”字。经过规范的文字书写和更有效率的传播,中央的政令能通过公文畅通地下达各郡县,也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文字交流获得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书同文成为中华文明赓续几千年而始终文化一体的奥秘。渤海湾畔至今仍存多处秦代行宫遗址。在辽宁绥中万家镇南边,就发现了六组相互关联的秦汉建筑遗址,其中三组皆在海岸,朝向海中的“姜女石”呈合抱之势。这或许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曾登临过的“碣石”。石碑地建筑群可能就是秦汉时的“碣石宫”。曲尺形宫墙之内,建筑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依稀可见昔时廊道缦回、院落镶嵌的格局。洪波高涌,碣石为阙,此为秦之国门。临碣石而东望,日升月落,天旋海沸,终至陆地之极,身后是万里河山。秦始皇东巡时,臣属们在琅琊台石碑上镌刻文辞,残石饱经沧桑,铭文也大多漫患不清,但内容依然震撼人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但天下并不太平,北方边境地平线上争端频仍,匈奴的铁蹄声一旦响起,劫掠与杀戮就会到来。30万秦军正等待主帅号令,蒙恬已记不清自己经历了多少场战役,只知道在争夺天下时,他是秦王的长策;四海平定时,他就是皇帝的敲扑。面对匈奴滋扰,蒙恬率军却敌,把秦朝的边境线向北推进700余里,直抵阴山脚下。为了在外敌再度来犯时能够迅速地预警并组织反击,蒙恬受命将原先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与由洮水而来的长城相连,沿途起城邑,修亭障,随后领兵驻守上郡十余年。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蒙恬率军修建了直道。这条长约743公里、宽达50米的道路,以几近直线的走向连接了关中与北方草原地区。经行于山地和丘陵时,削平山脊,填平山谷;经行于沙地和草原时,以夯打或掺石的方式加固路面;经行于山侧河畔时,设置护坡和排水沟。这不仅是皇帝巡行北方的“高速公路”,更是支援长城军事防务的运输线。长城如盾,直道就是持盾的手臂,它们共同铸就了延衰万余里的坚固藩篱。百余年后,史官司马迁行经直道时,忍不住为这项占山埋谷的工程惊叹。然而,他也指出长城和直道费人力财力无数,虽于王朝的防守有利,却施之过急,未留给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的众生以喘息之机。尽管嬴政在“始皇帝”的名号里寄寓着他千秋万世的构想,却仅二世而亡。(摘编自《何以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函谷关以西的秦国与函谷关以东的齐、楚、魏、燕、韩、赵六国并称为“七雄”,它们在战国时代都有实现天下一统的综合实力。B.秦始皇一度封禅,五次东巡,所到之处都刊石勒铭。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秦朝统一了文字使用标准。C.渤海湾畔至今仍存有多处秦代行宫遗址,这些留存的秦代行宫遗址很可能就是当年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登临过的“碣石”。D.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在外敌再度来犯时能够迅速地预警并组织反击,蒙恬受命连接长城,起城邑,修亭障,领兵驻守上郡十余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国变法的决心和格局是函谷关以东的六国无法比拟的,正是变法使得秦国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脱颖而出,最终实现统一大业。B.秦国在统一六国后迅速把统一度量衡、法律、文字等作为关键内容,是因为各国攻扞不息的根源在于各国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C.秦朝的文字改革使得文字的书写和传播更有效率,使政令畅通,这也对中华文明赓续几千年而始终文化一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尽管长城和直道共同对秦国的防守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史官司马迁认为,正是这些工程施之过急,为秦国二世而亡埋下了隐患。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镶嵌秦诏版的铜权和铁权”“秦代木片”等文物的介绍,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化差异。B.文章内容涉及秦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诸领域的知识,虽然语言朴实易懂,但并不影响文章思想的深刻性。C.文章着重介绍了秦国统一六国后采取的种种措施,语气舒缓娓娓道来,如同导游解说,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文章多处用到贾谊《过秦论》中词语,如“长策”“敲扑”“藩篱”,增强了读者的熟悉感和文章的文学色彩。4.下面是秦诏版的铜权图,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铜权上所刻文字是用李斯改定的小篆体书写而成的。B.秦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被模印或铭刻在官定的度器和量器上。C.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重要的容器,是秦国变革的需要。D.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巩固统一措施的重要实物证据。5.《宋史》有言:“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请结合秦国的措施,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D2.B3.A4.C5.①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商鞅的两次变法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是战国时期秦国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变法符合当时的形势。②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统一了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对于建立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有着重要意义。③长城的连接和直道的修筑共同铸就了坚固藩篱,但费人力、财力无数,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不是“趋时适治”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都有实现天下一统的综合实力”错误,原文是“最有可能”,而不是都有“综合实力”。B.“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错误,原文是“刻石文辞以李斯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并没说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C.“这些留存的秦代行宫遗址很可能就是当年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登临过的‘碣石’”错误,应该是在辽宁绥中万家镇南边发现的秦汉建筑遗址中的三组很可能就是当年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登临过的“碣石”。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是因为各国攻扞不息的根源在于各国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错误,原文是“东周列国之间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是攻扞不息的根源之一”。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A.“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化差异”错误,应该是“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后的历史文化”。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重要的容器”错误,由原文“权是称量重量的秤砣”可知,秦诏版的铜权不是容器,而是量器。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结合“商鞅两次变法……是覆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广泛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壮大、全面强盛”可知,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商鞅的两次变法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是战国时期秦国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变法符合当时的形势。②结合“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因为涉及行政、手工业、商业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被迅速选定成为秦朝建立后需要统一的关键内容”可知,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统一了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对于建立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有着重要意义。③结合“长城如盾,直道就是持盾的手臂,它们共同铸就了延衰万余里的坚固藩篱”“长城和直道费人力财力无数,虽于王朝的防守有利,却施之过急,未留给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的众生以喘息之机”可知,长城的连接和直道的修筑共同铸就了坚固藩篱,但费人力、财力无数,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不是“趋时适治”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樟木匣子季明安吉庆是夜间回来的。新婚不久,安吉庆就投军打鬼子去了,一晃快三年没见面。妻子打开门的一刹那,她的眼泪倏地涌了出来。这许多天来,恍惚间,她总感觉安吉庆回来了,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而且这气息愈来愈浓重。事实上,一个多月前,安吉庆所在的部队,就开拔到离老家不足百里的地方驻扎。军人没有命令,有家也不能回。今天,团长特批了他几个钟头的假,回家看看,对安吉庆来说,几个钟头,不过是个虚的概念。最后,团长说:“骑马回去,鸡叫头遍,必须赶回来!”天亮前,安吉庆就要带领敢死队,突击被鬼子占领的一处阵地。她一头扑进安吉庆的怀里时,安吉庆痛得大叫了一声,她这才发现,安吉庆的身上,有好几处没有痊愈的新伤口。她的眼泪,就更多了。安吉庆离开时,她一直送到村口。①安吉庆牵着马,那马,头一上一下奋力地甩动着,迈着小步伐,把昏黄的月光都踏成了碎片。走出很远,安吉庆站住。那马扭回头,看了看站在村口的她,喷了个响鼻,但安吉庆没有回头,伫立片刻,抬手擦了一下眼睛,倏地跨上马,腿一夹,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消失在她的视野里。许多年来,这个场景,梦一样活在她的记忆里。富金山方向的炮火,闪耀了好些天,渐渐平息下来,但安吉庆,却再也没有回来。就在安吉庆离开不久,她怀上了小安,她终生没有改嫁,独自把小安拉扯长大成人。许多年后,小安也变成了风烛残年的老安,他一直珍藏着母亲像宝贝一样传给他的一个老樟木匣子。②这是母亲的嫁妆,装首饰用的,但他知道,母亲家也穷,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首饰。老安的孙子要结婚了,这是大喜事,本没什么问题,但老安的孙子的女友提出要在县城买一套新房,而老安家里没钱,这就成了大问题。老安的孙子知道,爷爷老安手里有宝贝——老樟木匣子,于是,他怂恿父亲过去讨要。老安的儿子硬着头皮过来,刚一张口,老安瞪起眼睛,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放屁!”然后,老安又狠狠把“放屁”两个字,连说了好几遍。老安的心,凉了。过去,无论多么艰难,母亲和他都没有动过樟木匣子里面东西的心思,而且还想把它作为传家宝,一直传下去,可像现在这样一来,樟木匣子还能传下去吗?见父亲灰溜溜地回来,老安的孙子“喊”了声,说:“我自有办法。”几天之后,老安的孙子终于从老安那里把樟木匣子偷了出来。他和女友兴奋地打开樟木匣子,却并没有发现期待中的金银珠宝,里面只有二十块大洋和一张发黄的纸片。他们失望片刻,又高兴起来,毕竟这些“袁大头”还能值些钱。老安的孙子和其女友来到县城的古玩店,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们最终以每块大洋一千元的价格成交。最后,店主拿起那张发黄的纸片,看了看,心中一跳,他装作不经意地问:“这个……卖不卖?”老安的孙子急忙说:“卖!你收吗?”店主漫不经心地摇摇头说:“收是可以收,但不值钱。”他竖起两个指头,晃了晃。③老安的孙子眼睛亮了:“两百?卖!”一张旧纸片,卖两百,划算。其实店主的本意,是出价两千。这货是个傻子,捡漏了!看着老安的孙子欢喜离去的背影,店主兴奋而又小心翼翼地摊开那张纸。这是张“恤金给予令”,是颁发给安吉庆亲属的。纸上印鉴齐全,还增加了师长的亲笔签名和印章,落款日期是“民国”二十八年春三月。店主是行家,他知道这张纸片在收藏圈里能卖多少钱。当年,一万多兵员的一个师,从战场撤下来后,已不足八百人。④师长痛心疾首,为了让阵亡的将士安息,他多方求告,甚至不惜变卖老家的房产,筹措了一笔钱款,给阵亡将士们的亲属发放了抚恤金。钱不多,但师长内心稍得安慰。虽然“恤金给予令”使用统一的制式,款项却是师长自筹的。这二十块大洋,无论生存多么艰难,母亲和老安都没有花;那张“恤金给予令”,无论岁月多么动荡,他们都像对待珍宝一样地将它竭力保存了下来。卖掉了“袁大头”,手上就有了两万多块钱,老安的孙子和其女友决定庆贺一下,他们来到西餐厅,点了牛排、红酒……“有钱不花,那是苕!活苕!”老安的孙子嘴里鼓鼓囊囊地说。“苕”,是当地土话,傻子的意思。离开时,那个空樟木匣子被遗忘在西餐厅的角落里,之后,不知所终。几天后,义愤填膺的老安找到儿子家,他额头青筋乱跳。他想用拐棍把儿子、孙子痛打一顿,但风烛残年的老安已经没那个力气了。最后,老安拼起一股劲,把一口唾沫猛地啐在儿子的脸上。老安的孙子看看父亲的脸,又看看老安,不满地喊道:“爷,吐血啦?为个又破又旧的老匣子,至于嘛!”老安两眼一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几段叙述了安吉庆的故事,采用了插叙的手法,在叙写安吉庆久别回家的事件中,插叙了他离家多年未归的原因及请假回家的情形。B.安吉庆回家不久又很快离开,从此一去不复返。安吉庆的妻子在丈夫死后终身未改嫁,体现了那个时代普通农村妇女思想的守旧,对婚姻的固守。C.小说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涉及的人物辈分很远,但叙述的故事富有真实性,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设置的情节都很符合对应时代的现实情况。D.尽管生存艰难,但老安母子俩从没有动用过老樟木匣子里面的抚恤金,这与老安的孙子偷老樟木匣子、卖大洋、丢弃老樟木匣子的行为形成对比。7.下列对小说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安吉庆夫妻离别时依依不舍与心酸无奈的情感。B.句子②交代了老樟木匣子的来源,也为下文老安的孙子偷老樟木匣子却没有发现金银珠宝的情节埋伏笔。C.句子③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了老安的孙子贪财好利、愚昧无知、见识短浅的形象。D.句子④详细交代了抚恤金的相关内容,表明这份抚恤金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很多人的荣誉、生命和爱。8.“老樟木匣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学校戏剧社要把这篇小说改写成戏剧,请你根据文中安吉庆与妻子分别时的场景设计一场舞台剧本。剧本设计①舞台说明(环境)

②安吉庆的动作

③妻子的动作

④马的声音特效

⑤(安吉庆离开时)旁白

【答案】6.B7.A8.①老樟木匣子是小说的线索,是重要物象。小说围绕老樟木匣子中抚恤金的由来,老樟木匣子被偷、被丢弃,抚恤金被卖等情节展开叙述。②小说通过老樟木匣子揭示了主旨。安吉庆用生命换来的抚恤金和恤金给予令被子孙贱卖,老樟木匣子被丢弃,警示人们要重视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③小说通过老樟木匣子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对待老樟木匣子,老安和其母亲视若珍宝,突出了他们深明大义、重情重义的形象;而老安的孙子视若草芥,突出了他贪财好利、见识短浅的形象。9.①舞台说明(环境):村口,月光洒满大地,安吉庆牵着“马”在前,妻子紧跟其后。②安吉庆的动作:没有回头,伫立片刻,擦眼睛,跨马离开。③妻子的动作:默默流泪,驻足眺望远方。④马的声音特效:安吉庆与妻子止步时模拟“马”转身、喷响鼻的声音;安吉庆跨马离开时模拟清脆的马蹄声。⑤(安吉庆离开时)旁白:此时,安吉庆和妻子都没有料到,这一次分别竟成了他们人生中的永别。【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B.“体现了那个时代普通农村妇女思想的守旧,对婚姻的固守”错误。应该是体现了安吉庆的妻子对丈夫的深情、执着与敬佩。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重要句子的能力。A.“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拟人的手法”错误。句中“牵着马,那马,头一上一下奋力地甩动着,迈着小步伐,把昏黄的月光都踏成了碎片”属于对马的动作以及环境的细节描写,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①从情节上看,老樟木匣子是小说里的重要物象,主要围绕老樟木匣子来展开的,如爷爷珍藏老樟木匣子,孙子偷匣子、发现匣子里的抚恤金和恤金给予令、匣子里的东西被孙子卖掉以及爷爷得知匣子被卖后气得倒地等情节,可以说老樟木匣子是小说的线索。②从表现主题上来看,老樟木匣子里的抚恤金和恤金给予令是安吉庆在战场上用生命换来的,但是却被后辈人“以每块大洋一千元的价格成交”“一张旧纸片,卖两百,划算”这样地贱卖了,老樟木匣子也“被遗忘在西餐厅的角落里”,这是后辈人革命烈士的不尊重,这就要警示人们,要人们重视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③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小说通过老樟木匣子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过去,无论多么艰难,母亲和他都没有动过樟木匣子里面东西的心思,而且还想把它作为传家宝”可知他们深明大义、重情重义的形象。“以每块大洋一千元的价格成交”“一张旧纸片,卖两百,划算”突出了他贪财好利、见识短浅的形象。【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安吉庆与妻子分别时的语句“安吉庆离开时,她一直送到村口。安吉庆牵着马,那马,头一上一下奋力地甩动着,迈着小步伐,把昏黄的月光都踏成了碎片”“走出很远,安吉庆站住。那马扭回头,看了看站在村口的她,喷了个响鼻,但安吉庆没有回头,伫立片刻,抬手擦了一下眼睛,倏地跨上马,腿一夹,一阵清脆的马蹄声,消失在她的视野里”从中找出的关键词句来进行分析:①舞台说明(环境),地点在“村口”,时间体现在“昏黄的月光”,人物是“安吉庆牵着‘马’在前,妻子紧跟其后”。②安吉庆的动作:“牵着马”“站住”“没有回头”“伫立片刻”“抬手擦了一下眼睛”“跨上马”等。③妻子的动作:“看”骑马离去的丈夫,可以想象三年没见,见面之后即将分别此时可能因不舍而流出眼泪。④马的声音特效:安吉庆与妻子止步的同时,“马”转身,“马”喷响鼻,模拟“马”清脆的马蹄声。⑤(安吉庆离开时)旁白:旁白有对故事的客观性叙述,概括说明故事发生的原委及结局,或对人物、事件表明态度,直接进行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此时,安吉庆和妻子都没有料到,这一次分别竟成了他们人生中的永别。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古之人,惟汉武帝号知人,盖其平生所用文武将帅、郡国边鄙之臣,左右侍从、阴阳律历博学之士,以至钱谷小吏、治刑狱、使绝域者,莫不获尽其才,而各当其处。然此犹有所试,其功效著见,天下之所共知而信者。至于霍光,先无尺寸之功,而才气术数又非有以大过于群臣。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后世之事。而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处于废立之际,其举措甚闲而不乱。此其故何也?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至于捍社稷、托幼子,此其难者不在乎才,而在乎节;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天下固有能办其事者矣,然才高而位重,则有侥幸之心,以一时之功,而易万世之患,故曰“不在乎才,而在乎节”。古之人有失之者,司马仲达是也。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可托以死生之间,而不忍负者矣。然狷介廉洁,不为不义,则轻死而无谋,能杀其身,而不能全其国,故曰“不在乎节,而在乎气”。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帝之所为取也。《书》曰:“如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嗟夫,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才者,争之端也。夫惟圣人在上,驱天下之人各走其职,而争用其所长。苟以人臣之势,而居于廊庙之上,以捍卫幼冲之君,而以其区区之才,与天下争能,则奸臣小人有以乘其隙而夺其权矣。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其所以历事三主而终其身天下莫与争者,以其无他技,而武帝亦以此取之欤?(选自苏轼《霍光论》,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欲有所A立于天下B击搏进取C以求D非常之功者E则必有卓然F可见之才G而后可以H有望于其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国边鄙之臣”与“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鄙”的含义不同。B.“而武帝擢之于稠人之中”与“过蒙拔擢”(《陈情表》)两句中“擢”的含义相同。C.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为“稷”,土神为“社”,后以“社稷”代称国家。D.“如有一介臣”与“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两句中“如”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古代的人,只有汉武帝号称知人善任,他平生所任用的人,没有谁不是竭力施展自己的才能的。B.霍光能够舍身忘己,一心一意辅佐幼主,处在废昌邑王、立汉宣帝的关头,他的举措非常从容而不慌乱。C.忠义之士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但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杀身而不能保全国家,司马仲达就是这样的。D.苏轼认为,才能是竞争的发端,只有圣人在上,才可驱赶天下人各自为自己的职事奔走,争着发挥自己的长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2)霍光以匹夫之微而操生杀之柄,威盖人主,而贵震于天下。14.朝廷重用霍光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10.BEG11.D12.C13.(1)人家有能力,就像他自己拥有它一样。别人美好圣明,他心里喜欢,不仅仅在口头上称道。(2)霍光凭着平常人的卑微身份而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威望盖过君主,而尊贵震动天下。14.①霍光能够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②苏轼认为,保卫社稷,辅佐幼主,难处在于有气度。而霍光虽然才能不足但节操、气度有余。③霍光诚实专一,胸怀宽广,能够容人容物,不妒忌不凌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想要在天下有所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得成功。“于天下”作“立”的后置状语,意思是“在天下有所成就”,句意完整,B处断开;“击搏进取”的目的是“求非常之功”且“者”在文言文中一般表停顿,E处断开;“必有卓然可见之才”“可以有望于其成”是承接关系,且句意完整,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鄙”,边境。/轻贱。句意:郡国边城的臣子。/人地位低贱,所属的东西也轻贱不值钱。B.正确。“擢”,均为“提拔、擢升”的意思。句意:但是汉武帝把他从众人当中提拔上来。/我受到了过分的提拔。C.正确。D.错误。“如”,如果。/到、往。句意:如果有一位官员。/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司马仲达就是这样的”错误。根据原文“天下亦有忠义之士,……古之人有失之者,晋荀息是也”,可知指的是“春秋晋国的荀息”。司马仲达应该是“不在乎才,而在乎节”的有失之人。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彦圣”,美好圣明;“好”,喜欢;“不啻”,不仅仅。(2)“以”,凭借;“操”,掌握;“盖”,超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根据原文“霍光又能忘身一心以辅幼主”可知,霍光能够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②根据原文“夫霍光者,才不足而节气有余,此武帝之所为取也”可知,苏轼认为,霍光应该是属于才能不足但节操、气度有余,是汉武帝认为可取的。③根据原文“此霍光之谓欤!使霍光而有他技,则其心安能休休焉容天下之才,而乐天下之彦圣,不忌不克,若自己出哉!”可知,霍光有其他的本事,那么他的心胸怎么能宽阔地容纳天下的有才的人,怎么能喜欢天下品德高尚的人,不妒忌不凌犯,像自己有才能有道德一样!所以可知,霍光诚实专一,胸怀宽广,能够容人容物,不妒忌不凌犯。参考译文:古代的人,只有汉武帝号称知人善任,他平生所任用的文臣武将、郡国边城的臣子、身边的侍从、阴阳律历博学的士人,以及管理钱谷的小吏、治理刑狱、出使外国的人,没有谁不是竭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各自适合他们的职事的。然而这仍旧有所试用,他们的功劳业绩显著,是天下共同了解并相信的。至于霍光,起先并无一点点功劳,而他的才气心机也并没有远远超过当时的朝中群臣。但是汉武帝把他从众人当中提拔上来,把天下后世的事托付给他。而霍光也能舍身忘己,一心一意来辅佐幼主。处在废昌邑王,立汉宣帝的关头,他的举措非常从容而不慌乱。这是什么缘故呢?想要在天下有所成就,搏击进取来求得不寻常的功绩的人,就一定有超群脱俗、显而易见的才能,然后有希望获得成功。至于保卫社稷、辅佐幼主,它的难处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气度。天下本来就有能够办事的人,但是由于才能超群、地位显贵,就会有侥幸取得功名的想法,凭着一时的功劳,而看轻危害万世的祸患,所以说“不在于有才能,而在于有节操”。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司马仲达就是这样的。天下也有忠义之士,可以在生死之际把后事托付给他,而他不忍心辜负你。但这种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不义的事坚决不做,因此可以轻易去死而缺少权谋,能够为正义杀身,却不能保全国家,所以说“不在于有节操,而在于有气度”。古代的人有丧失这一点的,春秋晋国的荀息就是这样的。霍光,才能不足而节操气度有余,这是汉武帝重用他的原因。《尚书》说:“如果有一位官员,诚实专一,没有别的技能,他的胸怀宽广,能够容人容物。人家有能力,就像他自己拥有它一样。别人美好圣明,他心里喜欢,不仅仅在口头上称道。这样能够容人,可以用来保护我的子孙民众。”这说的就是霍光吧!假使霍光有其他的本事,那么他的心胸怎么能宽阔地容纳天下的有才的人,怎么能喜欢天下品德高尚的人,不妒忌不凌犯,像自己有才能有道德一样!才能,是竞争的发端。只有圣人在上,才可驱赶天下人各自为自己的职事奔走,争着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凭着臣子的势力,处在朝廷之上,来保卫幼小的君主,靠自己微不足道的才华,来和天下竞争能力,那么奸臣小人就会趁机来争夺那个权力了。霍光凭着平常人的卑微身份而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威望盖过君主,而尊贵震动天下。他能够先后连续侍奉三个皇帝却终身没有谁和他争权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别的本事,汉武帝也因此重用他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花慢李彭老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随处饧香①杏暖,燕飞斜亸②秋千。朱弦,几换华年。扶浅醉、落红前。记旧时游冶,灯楼倚扇,水院移船。吟边,梦云飞远,有题红、都在薛涛笺。听绝残箫倦笛,夜堂明月窥帘。[注]①饧(táng)香:饴糖所发出的香味。②亸(duǒ):下垂。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开头至“试尽春妍”句写了节序风物,即寒食节、清明节期间风俗人情。B.“田田”句至上片末句写了早春景色,榆荚飘落,杏子飘香,燕子斜飞。C.下片感怀旧游,昔日欢游的场景已成过往,现在唯有佳人赠送的彩笺尚存。D.本词语言蕴藉,意蕴深刻,描绘景物细腻真切,是描绘寒食风情的名作。16.本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情感?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借景抒情。上片,词人借榆荚散落、燕子斜飞等暮春之景来抒发春天里淡淡的愁思。②虚实结合。上片写眼前之景,下片回忆往昔的生活,表现了词人今日之冷清孤寂。③以景结情。下片末两句以景语作结,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夜月帘栊下凄清冷落的情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写了早春景色”错误,“满阶榆荚”,描写了榆荚散落的景象,这不是早春景色,而是暮春之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借景抒情。上片通过描写系柳、宫烛、青烟、秀靥芳唇、榆荚、轻阴、燕飞等景物,营造出一种优美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抒发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愁思。②虚实结合。上片实写,诗中“秀靥芳唇,涂妆晕色”,以华丽的笔触描述了宫廷女子的妆容打扮和仪态,烛光和青烟,妆容的华丽与春光的美丽相得益彰,通过描绘榆荚和秋千等细节,展现了宫廷中的宁静与浪漫氛围。下片虚写,“记旧时游冶”,可知诗人回忆了过去的游玩时光,表达了岁月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感慨。“梦云飞远,有题红、都在薛涛笺”“夜堂明月”,诗人以梦云和红色墨迹的诗题,以及夜堂中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词人感怀旧游,昔日欢游的场景已成过往,表达了岁月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体现了词人的冷清孤寂。③以景结情。下片末两句“听绝残箫倦笛,夜堂明月窥帘”以景语作结,月夜下的箫声和笛声格外凄清,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月夜帘栊下凄清冷落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借“铁衣”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借“玉箸”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写了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样子,侧面表现了蜀道山岭之高。(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答案】①.铁衣远戍辛勤久②.玉箸应啼别离后③.扪参历井仰胁息④.以手抚膺坐长叹⑤.万里归船弄长笛⑥.此心吾与白鸥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戍”“箸”“扪参”“胁”“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京剧是中国戏曲中表演体系最为完备、影响力最大的门类之一,被视为中国传统戏曲审美集大成者,世称中国“国粹”。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转换的现代审美理念、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戏曲门类,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其原因①,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少朋友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了解京剧、听懂京剧,或不知如何得其门而入,以至于②。需要了然的是,但凡传统艺术,皆需掌握基本要领和方法,行内将其称为“门槛”。京剧艺术亦是如此,唯有了解其审美形态和根本特性,方得登堂入室,体验京剧形式之臻、内涵之美。欣赏京剧最基本的条件是“兴趣”。如果对京剧感兴趣,可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经典流派着手认识并熟悉;如果对乐器与乐队感兴趣,可从京胡、司鼓、月琴等代表性乐器和小开门、傍妆台、万年欢等较初级的曲牌延展来领会京剧;如果对京剧的服饰、服装感兴趣,可以从其色彩、质地、样式着手,入得门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服装十分考究,华丽精美,做工精良。刺绣繁复精美的龙袍让人震撼,灿烂夺目的凤冠令人③,可谓“金丝走银线,珍珠绕玉环”,美不胜收。不少外国朋友皆是因京剧服饰、服装之美而喜欢上京剧艺术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字“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贵客临门,妈妈赶紧让茶。B.眼前一幕让他终生难忘。C.他的衣服都让雨淋湿了。D.请让一下路,我赶时间。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林林总总;②望而却步;③叹为观止19.B20.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审美理念的转换、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戏曲门类,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现象。【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强调京剧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现象的原因很多,故填“林林总总”。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众多。第二空,语境强调人们不知如何得其门而入,以至于不敢涉猎,故填“望而却步”。望而却步:指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第三空,语境强调灿烂夺目的凤冠好到了极点,故填“叹为观止”。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无与伦比。【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同词异境意义和用法意思的能力。文中加点的“让”是介词,引进对象,有“使”的意思。A.请人接受招待。B.介词,引进对象,有“使”的意思。C.介词,被。D.把方便或好处留给别人。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转换的现代审美理念”语序不当,由“时代的发展”“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可知,应该先名词,再动词,改为“现代审美理念的转换”。二是成分残缺,“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中“存在”缺少宾语,可改为“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现象”。修改为: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审美理念的转换、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戏曲门类,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现象。(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①。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22年大约有3200万人因洪水、风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而流离失所。极端天气事件②。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1970年至2021年间,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万亿美元。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气候挑战的中国方案,对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至关重要。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确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还积极兑现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技术和经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菌草技术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绿色就业机会。“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中国③,携手共建绿色美好的世界。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学校社团拟将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中国方案”的做法拍成一段15秒钟左右的宣传视频,请你为这个视频配上“画外音”。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语言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21.①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愿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22.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不仅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还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语境“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22年大约有3200万人因洪水、风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而流离失所”可知,这是对横线处内容的举例论证,讲述恶劣的天气使人们流离失所,给人类带来不小的危害,所以可填“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根据语境“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1970年至2021年间,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万亿美元”可知,这里是在强调恶劣天气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经济发展。并且结合此处应该和①处在结构上世并列的关系,所以可填“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语境“‘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意思是,汇聚众人的力量,即便重达万钧的东西也不难举起来,此处是在强调中国愿意与各国一起携手共建绿色美好的世界,所以可填“愿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信息及选用句式的能力。本题需要从语段中找出属于“‘中国方案’的做法”,首先就要对文段中有关中国的做法措施进行筛选。如“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中国还积极兑现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技术和经验”由此可知,“中国方案”的做法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其次,题目还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所以需要有“不仅……还(而且/也)”的关联词。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中提到,“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气候挑战的中国方案”。古人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抱朴子·务正》)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在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时,不只是气候问题,在其他问题上,又何尝不需要众人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