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020页,共=sectionpages2424页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煤的干馏C.发酵法制沼气D.海水提镁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石油分馏是控制温度,分离不同沸点范围内的物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正确;B.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涉及化学变化,故B错误;C.发酵法制沼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为化学变化,故C错误;D.海水提镁是镁离子转化为金属单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灼烧的方法能区分蚕丝和棉纤维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C.甲醛和苯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D.用较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碗筷上的油污【答案】B【解析】【详解】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二者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的是蚕丝,故A正确;B.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是氧化反应,淀粉转变为葡萄糖是水解反应,故B错误;C.甲醛和苯都是有毒性,均是室内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纯碱溶液呈碱性,在热水中碱性更强,油脂可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故D正确;故答案为B。3.下列实验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溶液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B.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C.足量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Fe2+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正确反应式为:4Fe2++O2+2H2O+8OH-=4Fe(OH)3,A选项错误;B.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正确反应式为:2Fe2++H2O2+2H+=2Fe3++2H2O,B选项错误;C.足量SO2与碱反应生成酸式盐,正确反应式为:SO2+OH-=HSO,C选项错误;D.依照“定少为1”,氢氧化钙不足,NaHCO3过量,D选项正确;答案选D。4.常温下,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无色溶液中:B.的溶液中: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水溶液中显紫色,不符合题意要求,A错误;B.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C.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反应生成亚硫酸,不能共存,C错误;D.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均能共存,D正确;故答案为:D。5.用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离子数为B.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C.标准状况下,含有的质子数为D.和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不为【答案】A【解析】【详解】A.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过氧化钠中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所以0.1mol过氧化钠总共含有0.3NA个离子,故A正确;B.NO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起还原剂作用的NO2与起氧化剂作用的NO2比例为2:1,因此,1molN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个电子,故B错误;C.1个NH3中含有10个质子,标况下22.4L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含有10NA个质子,故C错误;D.和的最简式均为CH2,故56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则含有8NA个H原子,故D错误;故选:A。6.下列除杂试剂选择正确且除杂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B溶液()氨水C()酸性溶液D()饱和溶液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Fe与反应生成,可除去杂质,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B.氨水可与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铵,若过量会引入新杂质,也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H2

=CH2和CH3CH2OH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除杂,故C不符合题意;D.CH3COOH可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醋酸钠,CH3COOCH2CH3与饱和Na2CO3溶液不反应,且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可以除杂,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7.在金属Pt、Cu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r的表面发生反应:H2+N2O=N2+H2OB.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应:H2-2e-=2H+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D.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Ir的表面H2和N2O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方程式为:H2+N2O=N2+H2O,A正确;B.根据图示可知:导电基体上,H2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H+,B正确;C.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不能形成原电池,离子被还原为NO,所以不能消除含氮污染物,C错误;D.由原理的示意图可知:若导电基体上的Pt颗粒增多,则会更多的转化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8.反应条件会影响化学反应产物或现象。下列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反应物反应产物或现象影响因素AC2H5OH、浓硫酸C2H4或乙醚温度BNa、O2Na2O或Na2O2O2用量CFe、H2SO4有H2或无H2H2SO4的浓度D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不同试剂滴加顺序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温度为140℃时,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乙醚;而温度升高到170℃,乙醇则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乙烯,体现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故A正确;B.Na与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则生成Na2O2,体现了温度对于反应的影响,故B错误;C.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Fe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则发生钝化,体现了浓度对于反应的影响,故C正确;D.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随着氢氧化钠的量逐渐增大,会观察到先有沉淀生成,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若向氢氧化钠中滴加氯化铝溶液,开始无沉淀,之后又产生沉淀,这体现了试剂滴加顺序对反应的影响,故D正确;答案选B。9.三氟化氮()常用于微电子工业,可用反应制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为B.化合物中仅含离子键C.在制备的反应中,被还原D.在制备的反应中,消耗时的电子转移为【答案】D【解析】【详解】A.NF3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除了要写出共用电子对外,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未共用电子也要标出;A项错误;B.NH4F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中还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NH3是还原剂,被氧化;NF3是氧化产物;C项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由方程式可知,消耗1molNH3的同时消耗0.75molF2,得1.5mol电子,转移1.5mol电子;D项正确;故选D。10.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原子的层电子数是层的2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B.和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C.和的最简单氢化物相遇时会发烟D.单质与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有机混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W、X位于第二周期,Y、Z位于第三周期,W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2倍,则W为C元素,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Y为S,Z为C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W为C,X为N,Y为S,Z为Cl元素。A.电子层数越多的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r(S2-)>r(Cl-)>r(N3-),即,故A正确;B.W为C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为碳酸,碳酸为弱酸,故B错误;C.X为N,Z为Cl元素,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会发烟,故C正确;D.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的各种氯代产物,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都难溶于水,故D正确;故选:B。11.液态N2O4是火箭推进系统的有效氧化剂。实验室制备少量N2O4的流程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NH4Cl固体NH3NONO2(红棕色)N2O4液体(无色)A.反应②、③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B.反应②利用了NH3的还原性C.反应④的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D.反应①可由如图所示装置实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已知这五种化合物NH4Cl、NH3、NO、NO2、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3、+2、+4、+4,所以反应①④中N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反应②③中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了,故A正确;B.反应②中N元素从-3价升高为+2价,NH3表现出还原性,故B正确;C.由于2NO2N2O4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使NO2转化为N2O4,故C正确;D.反应①是固体加热生成易溶于水的NH3,应为固+固加热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图示装置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都不合适,故D不正确;答案选D。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实验目的装置A氨水CaO无制取并收集氨气B浓盐酸MnO2饱和NaCl溶液制备纯净的Cl2C浓盐酸Na2CO3Na2SiO3溶液比较酸性强弱:H2CO3>H2SiO3D浓硫酸Na2SO3KMnO4酸性溶液验证SO2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氨水中的水可以和氧化钙反应,反应过程放热,使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可以用来制取氨气,但是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在收集氨气时需要短导管进长导管出,A错误;B.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了氯气的过程需要加热,图中没有画出加热装置,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错误;C.浓盐酸有挥发性,与碳酸钠反应时除了有二氧化碳生成,还有氯化氢溢出,两种气体溶于硅酸钠溶液均能使硅酸根沉淀,故不能判断碳酸与硅酸酸性的强弱,C错误;D.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将二氧化硫气体导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反应,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正确;故选D。1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已知反应进行到10秒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秒时,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当反应达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可能为C.当和的生成速率之比为时,该反应达到平衡D.向容器内再充入,可以提高正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进行到10s时生成三氧化硫0.2mol,则消耗氧气是0.1mol。由于不能确定容器的体积,所以不能计算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A不正确;B.根据S原子守恒可知,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和是0.4mol,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达不到100%,所以当反应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0.4mol,B不正确;C.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速率总是2:1的,不能判断是否平衡,C不正确;D.向容器内充人O2,增大O2的浓度,可以提高正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D。14.发生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产物的烷烃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则说明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3种;根据等效氢原子来判断各烷烃中氢原子的种类,有几种类型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据此进行解答。【详解】A.

(CH3)2CHCH2CH3中有4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4种,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产物,选项A错误;B.

(CH3CH2)2CHCH3中有4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4种,能生成4种沸点不同的产物,选项B错误;C.

(CH3)2CHCH(CH3)2含有2种等效氢,所以能生成2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选项C错误;D.

(CH3)3CCH2CH3中有3种位置不同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3种,能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D。15.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属于烃B.维生素A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C.维生素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维生素A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烃,维生素A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类,A错误;B.维生素A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B错误;C.维生素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错误;D.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故选D。16.下列依据实验方案和现象对浓硫酸性质做出的判断合理的是实验方案实验I:实验II:实验现象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边缘变红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接近无色(溶液中锰元素仅以存在),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A.由I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由I可知,浓硫酸具有弱酸性C.由II可知,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由II可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答案】A【解析】【详解】A.试纸中心区域变黑,说明试纸中的H元素和O元素被脱去,只剩下C,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A正确;B.蓝色石蕊试纸边缘变红,证明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浓硫酸有弱酸性,B错误;C.浓硫酸与MnO2反应后,Mn元素仅以存在,说明M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说明生成O2。但由于Mn元素也表现氧化性,且实验中没有说明有硫酸的还原产物生成,故不能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错误;D.浓硫酸与MnO2反应没有体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D错误;故选A。17.下图是典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若用含硝酸盐废水替代图中氧气,可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已知:a室中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e-、CO2和H+)。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a室进入b室B.a室内发生氧化反应,电极为正极C.b室内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D.将硝酸盐转化为N2时,电极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电子移动方向判断a室电极名称,确定H+的移动方向;B.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极上,通入的O2获得电子被还原产生H2O;D.根据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确定该电极的反应式。【详解】A.在a室微生物被氧化产生H+,a室为负极室,b室为正极室,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a室进入b室,A正确;B.微生物在a室内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电极为负极,B错误;C.在b室内O2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C正确;D.将硝酸盐转化为N2时,NO3-中+5价的N获得电子变为N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NO3-+10e-+12H+=N2+6H2O,D正确;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的知识。掌握原电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在原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化剂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H+向正极区移动,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H+通过。18.AlH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通过激光加热引发AlH3的燃烧反应,燃烧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燃烧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2AlH3(s)=2Al(s)+3H2(g)

△H1H2(g)+O2(g)=H2O(g)

△H2Al(s)=Al(g)

△H3Al(g)+O2(g)=(s)

△H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lH3燃烧需要激光加热引发,所以AlH3燃烧是吸热反应B.其他条件相同时,等物质的量的Al(s)燃烧放热大于Al(g)燃烧放热C.在反应过程中,a点时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最大D.2AlH3(s)+3O2(g)=Al2O3(s)+3H2O(g)

△H=△H1+3△H2+2△H3+2△H4【答案】D【解析】【分析】为便于描述,我们将四个反应进行编号:2AlH3(s)=2Al(s)+3H2(g)

△H1

①H2(g)+O2(g)=H2O(g)

△H2

②Al(s)=Al(g)

△H3

③Al(g)+O2(g)=(s)

△H4

④【详解】A.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AlH3燃烧是放热反应,A不正确;B.其他条件相同时,Al(s)具有的能量比Al(g)小,所以等物质的量的Al(s)燃烧放热小于Al(g)燃烧放热,B不正确;C.在反应过程中,a点时温度最高,则放出的热量最多,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比前面反应中都低,C不正确;D.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3+③×2+④×2得:2AlH3(s)+3O2(g)=Al2O3(s)+3H2O(g)

△H=△H1+3△H2+2△H3+2△H4,D正确;故选D。【点睛】燃烧反应虽然是放热反应,但燃烧反应开始前,仍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从而引发反应,所以不能根据反应需要提供能量引发,就判定反应吸热。19.近年来,利用电化学催化方法进行CO2转化的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下图是以Cu作为催化剂CO2转化为甲酸的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说明在催化剂作用下,O-C-O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过程②和③吸收了能量并形成了O-H键和C-H键C.CO2和HCOOH中均只含有极性共价键D.每1molCO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2mole-【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在CO2催化转化为HCOOH的过程①中,在O-C-O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化学键,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所以在过程②中CO2结合H+形成了O—H键,在过程③中-COOH与H+结合形成H-C键是释放能量,B错误;C.在CO2分子中含有C=O极性共价键,在HCOOH中含有C-H、H-O、C-O、C=O极性共价键,C正确;D.在CO2中C为+4价,在HCOOH中C为+2价,所以每1molCO2完全转化为甲酸需得2mole-,D正确;故答案选B。20.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序号实验5min25min实验I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实验II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I中Zn保护了Fe,使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I慢B.实验II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C.实验I的现象说明K3[Fe(CN)6]溶液与Fe反应生成了Fe2+D.若将Zn片换成Cu片,推测Cu片周边会出现红色,铁钉周边会出现蓝色【答案】C【解析】【详解】A.实验II中Zn比Fe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吸氧腐蚀,Fe作正极,被保护,铁的腐蚀速率比实验I慢,A正确;B.实验II中Fe作正极,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B正确;C.实验I的现象说明25min时,Fe失去电子生成Fe2+,K3[Fe(CN)6]溶液与Fe2+发生反应生成特征蓝色沉淀,C错误;D.若将Zn片换成Cu片,因为Fe比Cu活泼,推测Cu片周边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酚酞溶液会出现红色,铁钉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与K3[Fe(CN)6]溶液反应,使其周边会出现蓝色,D正确;故选C。21.某实验小组同学把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投入热的浓硝酸中,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经查阅资料可知浓硝酸分解产生NO2和O2。为了探究“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原因,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序号实验I实验II集气瓶中所盛气体O2加热浓硝酸产生的气体现象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分解产生的V(NO2):V(O2)=1:1B.红棕色气体的产生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能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是氧气D.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答案】D【解析】【详解】A.浓硝酸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则V(NO2):V(O2)=4:1,故A错误;B.红棕色气体为NO2,它的产生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浓硝酸分解产生的,故B错误;C.实验II中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氧气,木炭在此混合气体中能迅速燃烧发出亮光,可能是氧气助燃的作用,也可能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作用,故C错误;D.根据C的分析,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氮和氧气,木炭在此混合气体中能迅速燃烧发出亮光,可能是氧气助燃的作用,也可能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作用,以上实验不能确定使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亮光的主要气体一定是NO2,故D正确。答案选D。二、结构与性质22.现有下列微粒或物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2)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是_______(填序号)。(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填序号)。(4)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5)写出实验室由⑧制得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6)的单体是_______。(7)⑩可与发生加成反应(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生成α-羟基丙酸。a、写出α-羟基丙酸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b、2分子α-羟基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含两个酯基的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答案】(1)②④(2)①②(3)⑤⑥(4)⑦⑨(5)CH3CH2OHCH2=CH2↑+H2O(6)CH2=CH2和CH2=CHCH3(7)

+2Na→+H2↑

【解析】(1)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上述物质中②16O和④18O互为同位素;(2)①14C有6个质子,8个中子,②16O有8个质子8个中子,因此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是①②;(3)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一种元素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题干中⑤O2和⑥O3互为同素异形体;(4)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题干中⑦和⑨互为同系物;(5)乙醇在浓硫酸170℃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6)将该链节从中间拆开,可以得到该高聚物由两种烯烃加聚生成,分别为乙烯和丙烯,故其单体为CH2=CH2和CH2=CHCH3。(7)a.α-羟基丙酸为,该分子中羟基和羧基均可与Na反应生成H2,故化学方程式为+2Na→+H2↑;b.2分子α-羟基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成环,化学方程式为。三、原理综合题23.分子结构稳定,难以给出电子,较容易接受电子,较难活化。采用作为碳源,通过催化加氢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的结构与相似,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2)一种直接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a所示。①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a、也可以写成(难溶),写出溶于乙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b、比更难溶,加热的水溶液可以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①已知:主反应催化加氢制甲醇是放热反应

写出催化加氢制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②已知

,则_______(填>、<或=)。③我国科学家设计了离子液体电还原合成工艺,写出碱性条件下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答案】(1)(2)

CO2+4H2H2O+CH4

+2CH3COOH=2CH3COO-+Mg2++H2O+CO2↑

+H2O=+CO2↑(3)

CO2(g)+3H2(g)=CH3OH(g)+H2O(g)ΔH=(3ΔH1-ΔH2)kJ/mol,

CO2+6e-+5H2O=CH3OH+6OH-【解析】(1)的结构与相似,C与S之间以双键结合,CS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型结构的分子,写出的电子式。故答案为:;(2)①从一种CO2直接加氢的反应机理图可知,进入体系的物质是CO2和H2,从体系出来的物质有CH4和H2O,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4H2H2O+CH4。故答案为:CO2+4H2H2O+CH4;②a、也可以写成(难溶),溶于乙酸生成乙酸镁、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2CH3COOH=2CH3COO-+Mg2++H2O+CO2↑;故答案为:+2CH3COOH=2CH3COO-+Mg2++H2O+CO2↑;b、比更难溶,加热的水溶液可以生成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O2↑。故答案为:+H2O=+CO2↑;(3)①根据盖斯定律,设题给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a和b,则通过(a×3-b)×变化可得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ΔH=(3ΔH1-ΔH2)kJ/mol,故答案为:CO2(g)+3H2(g)=CH3OH(g)+H2O(g)ΔH=(3ΔH1-ΔH2)kJ/mol,;②已知

,气体变成液体需要放出热量,的绝对值更大,则(填>、<或=)。故答案为:>;③离子液体电还原CO2合成CH3OH工艺,则CO2得电子,碱性条件下CO2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CO2+6e-+5H2O=CH3OH+6OH-,故答案为:CO2+6e-+5H2O=CH3OH+6OH-。24.氧、硫、硒()、碲()、钋()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主族元素。该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2)某温度时,该族单质与反应生成气态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硫和硒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_____H2Se(填>、=或<);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你的判断结果_______。②写出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3)生物浸出法可有效回收含硫矿石中的有色金属,某种生物浸出法中主要物质的转化路径如图。①步骤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生物浸出时的总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4)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常用掺有石墨烯的材料,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电子,负极材料减重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量越多【答案】(1)第四周期第VIA族(2)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2H2S(g)+O2(g)═2S(g)+2H2O(g)△H=-444kJ•mol-1(3)

8Fe3++CuS+4H2O=Cu2++8Fe2+++8H+

O2(4)D【解析】(1)氧、硫、硒()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主族元素,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VIA族;(2)①非金属性越强形成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增大,非金属性硫强于硒,所以稳定性:H2S>H2Se,故答案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②由①O2(g)+2H2(g)═2H2O(g)△H1=-484kJ•mol-1、②S(g)+H2(g)=H2S(g)△H=-20kJ/mol,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所以O2(g)与H2S(g)反应生成H2O(g)和S(g)的热化学方程式2H2S(g)+O2(g)═2S(g)+2H2O(g)△H=-444kJ•mol-1,故答案为:2H2S(g)+O2(g)═2S(g)+2H2O(g)△H=-444kJ•mol-1;(3)①步骤Ⅰ为Fe3+和CuS反应得到Fe2+、Cu2+、,S元素从-2升到+6,Fe元素从+3降至+2,则Fe3+前配8,CuS前配1,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Fe3++CuS+4H2O=Cu2++8Fe2+++8H+,故答案为:8Fe3++CuS+4H2O=Cu2++8Fe2+++8H+;②Fe3+和Fe2+循环反应,则总反应中只有O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总反应的氧化剂是O2,故答案为:O2;(4)由电池反应16Li+xS8=8Li2Sx(2≤x≤8)可知负极锂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Li-e-=Li+,Li+移向正极,所以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S8+2e-=S82-,S82-+2Li+=Li2S8,3Li2S8+2Li++2e-=4Li2S6,2Li2S6+2Li++2e-=3Li2S4,Li2S4+2Li++2e-=2Li2S2:A.据分析可知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