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案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程标准: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学习重点:新中国的成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难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过程基础知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2)内容:①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背):(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背景:(1)继续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财政经济面临巨大困难(3)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2.措施(1)土地改革①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②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结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④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①打击对象:投机商人②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③实质:争夺市场领导权。④作用: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稳定了物价、市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3)抗美援朝①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②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结果: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④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二、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背景(1)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2)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2.外交任务:打破外交封锁,获得外交承认,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拓展国际空间。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外交方针内容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一边倒”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2)结果①朝鲜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②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5.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②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6.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2)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3)成果: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4)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①过渡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这一时期。②目标: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3)三大改造(1953--1956年)①含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方法:农业方面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方面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政策。③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2.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1)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前后发展确立。(3)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3.毛泽东的贡献: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习题巩固1.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词:“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致词中“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要在活动中实现合法化、仪式化。这些措施()A.提升了新生政权的国际影响力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3.毛泽东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下列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求同存异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5.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A.使冷战扩展到亚洲 B.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造就了国内的稳定6.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7.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